陈云文艺思想的继承与发展者

因工作需要,周良先生多次聆听陈云老首长谈论评弹艺术,其评弹思想的形成离不开对陈云评弹观的继承与发展。周良先生对陈云同志和评弹界的交往,包括陈云的讲话和写的信,都参加过收集、整理和部分编辑工作。其参与编辑或主编的出版物主要有:《陈云同志关于评弹的谈话和通信》(中国曲艺出版社1983年版,增订本为中央文献出版社1991年版)、《陈云和苏州评弹界交往实录》(中央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陈云同志和评弹艺术》(江苏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出人出书走正路》(古吴轩出版社2005年版)等。

陈云评弹观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对评弹事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在整理学习陈云关于评弹的讲话的基础上,周良将陈云评弹观的内容概括为评弹艺术的群众性、本体性和娱乐性三个方面。唐力行:《改革开放以来周良对评弹艺术的探索与思考》,《都市文化研究》2012年第1期。其中,评弹艺术的本体性尤为重要。周良体悟到,陈云提出的要研究评弹“质的规定性”,其实质意义是倡导研究评弹自身的特征,探讨评弹艺术发展的规律。陈云一直坚持“评弹要像评弹”,而“说表是决定评弹艺术水平的重要部分”,评弹的发展不能脱离评弹艺术本身的特性。“钢丝弦”与“评歌、评戏”都是对评弹艺术的扭曲与异化。评弹归根到底是说书艺术,重唱轻说不可取,说与唱要并行不悖,弹词与评话两者也不可有所偏颇。详见周良:《评弹要像评弹》,《评弹艺术》第34集,2005年版,第63、64页;周良:《学习陈云的评弹观》,见周良:《苏州评话弹词史》,中国戏曲出版社2008年版,第271页。本体性是陈云评弹观的核心。联系前揭周良对评弹艺术本体论的构筑,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他们之间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周良在《保护好苏州评弹》《评弹艺术的推陈出新》《苏州评弹史稿》等一系列论文和著作中的阐述,构成了新时期周良对陈云评弹观发展的主要内容。在周良看来,除了抢救评弹传统书目与重视长篇书目这两个重要的课题外,还应有如下考虑:

其一,周良认为,对书场艺术的建设不容忽视。建设书场艺术的历史,是与评弹发展的历史相始终的,“苏州评弹以在书场说长篇为主要的生存方式,离开了书场就会枯萎”周良:《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苏州评弹的保护》,见周良主编:《保护好苏州评弹》,古吴轩出版社2010年版,第16页。。书场演出能最大限度地深入城乡,联系听众,从而为评弹奠定良好的群众基础,并形成强盛的艺术生命力。反之,如果忽视对书场艺术的建设,就会使评弹远离广大人民,从而失去它的生存基础,丢失它所固有的艺术传统。评弹的保护与发展,必须使它适应市场规律,同时平衡艺术与市场的轻重,妥善地处理好两者的关系。而要使评弹适应市场规律,可以改变演出形式,但在演出形式多样化的前提下,书场演出仍然是主要的,仍然必须将说书作为艺术的本体。倘若这种多样化的演出形式脱离了评弹艺术的本体,艺术本身将会变异,从而将“评弹要像评弹”的本质消融殆尽。因此,“重视书场艺术的提高,从根本上说是对评弹历史的尊重,是对评弹艺术规律的尊重”以上观点可见周良:《保护好苏州评弹》,古吴轩出版社2010年版。

其二,加强理论建设、重视评弹艺术特征和规律的研究是周良强调的另一中心。在总结、归纳老艺人艺术经验的基础上,总结评弹艺术特征、探索评弹艺术发展规律的研究工作意义重大,原因在于:一方面,用评弹理论武装的评弹队伍是一支思想性、艺术性都比较优秀的骨干队伍,这对于“加强事业心的教育,要求演员树立献身事业的精神”周良:《苏州评弹史稿》,古吴轩出版社2002年版,第300页。都是极为有利的;另一方面,评弹的繁荣不仅需要现有演员的努力,更重要的在于对后继人员的培养,正确合理的理论建设有利于评弹教育机制的完善,这对于“培养一批(青年演员的)骨干,热爱艺术事业,具有献身精神,摆脱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态”同上,第297页。都是大有裨益的。

其三,在周良看来,评弹艺术需要“百花齐放、推陈出新”,而要实现这一方针,则要处理好传统书目的整理与新书创作之间的关系。周良:《评弹艺术的推陈出新》,《文艺研究》1981年第5期。“新”不仅仅指在传统书目的基础上推出新作品,更重要的是要推出新人,培养青年演员;同时,扩大受众群体,特别是在青年学生中培养新的评弹爱好者,实现评弹艺术的传承与发扬光大。正如周良所总结的:“正确的方向和百花齐放方针的结合,才能繁荣评弹艺术。”同上。

其四,培养“能够欣赏美的大众”。听众是评弹发展的命脉所在,失去听众即失去了评弹生存的阵地。对于这一点,周良有着非常清醒的认识。听众的好恶,不仅改变着演员的表演态度与艺术水平,而且推动着评弹自身的演变。1981年4月5日,陈云在与上海评弹团相关人员谈话时曾经指出 “不要让青年就评弹,而要让评弹就青年”《陈云同志关于评弹的谈话和通信》(增订本),第99页。,认为评弹要拓宽自己的受众面,不能忽视青年听众的感受。但是,周良认为在评弹就青年的同时,也应该让青年就评弹。他深刻地指出,评弹“一旦成为市场上的叫卖声,就失去了自己”。因此,相对于“上座率”,周良更关注评弹自身的艺术属性,关注评弹更长远的发展。在面对评弹革新的新话题时,周良一方面鼓励评弹与听众的双向交流,要求评弹适应时代变化,勇于创新;同时,在另一方面他针对艺术与听众的矛盾,提出评弹不但要“创造适应时代和群众要求的作品,同时也要创造‘能够欣赏美的大众’”周良:《再论苏州评弹艺术》,江苏文艺出版社1996年版,第179页。——评弹的革新并非被动的,而是寻找一种互动,寻找一种双向适应的机制,不但要让评弹顺应时势,而且要让“评弹像评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