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组织与管理

在以上说到的诸多例子中,也许只有一种情况是不需要管理介入的——一个和尚挑水吃,这是我们给管理的定义所决定的。本书打算阐释的管理,主要的是针对一些人组成的群体而言的,至于个人对时间、空间、资源的管理,并不包括在本书范围内。

管理从古至今都存在着,甚至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的部落生活,也是一个松散的管理过程。但是,作为现代社会,我们更希望能够了解一些系统化的,具有一定目标的组织是如何动用规范的管理方法整合组织资源,实现组织目标的。因此,下面我们将简单的界定“组织”的概念,并会介绍在组织中管理是如何发挥作用的。最后,会有两个经典例子形象地展示不同的组织管理方法。


组织是什么

按照我们的直观感觉和经验,组织,至少应该由两个人组成,只有一个人很难说是一个组织。可是,是不是一些人凑在一起就构成了一个组织呢?未必是这样的。当我们还在学校念书的时候,上学放学,总是会和一些人结伴而行,总是会和很多人同坐一辆公交车,可是这样的组合并不构成一个组织,因为,组织首先是一群有着共同目标的人组合在一起做事,比如说,一个家庭就是一个组织,因为父母有着共同的目标:让爱情持续到永远,让家庭永远幸福,让子女健康成长。

再看一个例子,如果你曾经有过旅游经验,那一定见过一些戴着黄帽的旅行团,由一个团长带领游山玩水,很有秩序。这算不算一个组织呢?他们都有着一个基本一致的目标——享受旅游带来的乐趣,遵守必要的旅游守则等等,可我们更倾向于把他们叫做一个临时凑在一起的群体,而不是组织,这是因为作为组织,除了有基本一致的目标,还要有由系统化的结构和明确的分工与协作。在旅游团里,每一个旅游者是会遵守一些旅游规则,但是并没有为这一个共同的目标各司其职,相互分工合作,而是各为各的欣赏目的而有所行动,并不保证大家都能玩好吃好。与之相对,一个旅行社,就是一个正式的组织,因为它有自己成立的基本目标——为旅游者提供旅游服务;有自己的规范结构——有社长、员工、财务、秘书、市场推广人员等等,相互之间分工与合作——销售人员寻找旅游者组成团队,导游负责带领旅游团游览等,并且,旅行社的目标不是临时的,而是可以长期存在下去的。

所以,从上面的分析来看,要真正地把管理应用带到现实中,对组织下一个简单的定义是很必要的。

组织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人为了实现共同的目标组合而成的有机整体,是一群人的集合,是对完成特定使命的人们的系统性安排,以完成单独个人力量的简单综合所不能完成的各项任务。

从定义就可以看得出来,一个运作良好的组织,本身就是一个管理实践的过程。这也引申出了管理的一些基本职能,包括计划、组织、控制、领导、激励等等,本书后续章节将详细介绍。


组织有哪些

组织的定义显得很抽象,那具体来说,组织到底包括了哪些内容呢?很显然,一个企业就是一个组织,它追求利润,有分工与协作,而且有着比较完善的组织结构,有上级有下级等等。实际上,除了我们比较熟悉的企业,组织还包括很多类型,小到家庭,大到学校、军队、政党和国家。

目前世界上有200多个独立主权的国家,每一个国家,就是一个组织,例如中国,她有着自己的基本目标和使命:追求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极大丰富,消灭阶级和贫穷,实现共同富裕……这些都是中国政府确立的远大使命和目标,由此组成了非常复杂的政府结构,由许许多多分工明确的单位和部门互相合作,追求这些目标。

美国的民主党和共和党也是两个典型的组织,每个党派都有追求的目标,并且都拥有非常完善的党章和组织结构,分工细致而复杂,却运作得井然有序,可以说是典型的组织。

此外还有一些社会团体,也可以称之为组织,例如红十字会,国际贸易组织,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中国慈善大会,各种类型的企业家协会等等,都是典型的组织,都有着适合自身的管理风格和管理手段。

此外,我们还需要关注一种区别,组织也可以分成营利组织和非营利组织。上面所提到的企业是营利组织,而红十字会就是一个非营利组织,此外学校、医院、政府机构等等都是非营利组织,它们和企业不相同,有自己的特点,管理的思想也是存在很大差别的,下面就以学校作为例子来说明。

学校存在的意义就在于教书育人,为社会提供更多的有用人才,提高公民的文化素质。也许一个企业可以很自豪地说自己在上一年度销售额增长了多少,获得了多大的收益,但是,学校就很难这么衡量自己的贡献,学校所提供的这些服务很难简单地统计和衡量,虽然也有一些学校的综合排名是依据某些可衡量的指标(例如论文发表的数量、教授的数量等)来进行评估的,但是,这种评估从来都会受到或多或少的质疑,就是因为非营利性组织太难用几个确切指标衡量了。

此外,例如清华大学这样的高等学府,其财政主要来源于教育部,如果清华大学要增加一个学院,不经过教育部的批准和同意,是很难能够实现的。这就是说,非营利性组织的内部管理往往要受到外部政府或者其他机构的直接影响。同时,学校里的老师,更多地关心自己的专业成就,不像企业里的白领员工,非常关心自己未来会升迁到什么样的管理职位。

本书所介绍的管理,更多地针对营利性组织,也就是各种类型的企业和公司等。尽管有很多管理职能是通用的,比如计划、决策、组织、控制、激励等等,但是,非营利性组织有着自己独特的管理方式,这部分特殊的内容并不是本书介绍的重点,您可以参考其他相关的资料来了解其特殊的管理方式。


关于组织管理的两个例子

(1)嵩阳书院

嵩阳书院是我国创建最早、影响最大的著名书院之一,距宋代都城东京(今开封)仅一百多公里,也是北宋四大书院之一。它有着深厚的文化传统、完备的教育制度及管理制度和学规学约,曾先后聚集过程颢、程颐等著名学者,培养了大批人才,在儒学、理学及书院发展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嵩阳书院的历史悠久,有着许多精彩的故事,而让现代人为之叫好的一点是,该书院作为一个教育组织,具有非常独特的管理方式。

嵩阳书院在五代、北宋时期的管理组织比较简单,只是由主持人(山长或院长、洞主)负责书院的教学和管理工作,官方也曾设置学官。随着嵩阳书院的进一步发展、完善,到明末清初,其管理组织水平日益提高,因而逐步增设了许多专门的管理职事。

在行政管理方面:书院教学、行政管理的总主持人称“山长”,或称院长、洞主、教授;书院设有“敬义”、“博约”两斋分别管理学生,并从优秀生徒中选出“斋长”,以协助山长从事书院的教学、行政、日常生活的管理工作;设“首士”负责管理书院的院务,包括启馆(开学)、放馆(放学)、迎送山长、生徒管理、经费收支、房舍修缮等事务;由“掌祠”负责掌管祭祀的香火、祭器、供品、礼仪的准备和管理;“掌书”负责藏书楼图书的保管和借阅。

在教学方面:“讲书”原为学官名,被嵩阳书院沿用,主要负责课程的讲解;“经长”是由山长从生徒中选出精熟经籍者担任,负责为生徒解析疑义;“堂长”也是从生徒中选任的,主要负责督课考勤、课堂记录、搜集诸生中的疑难问题等。

另外,嵩阳书院还有门守、火夫、采樵、斋夫、更夫、堂夫、看司等若干工役人员。

书院经费主要靠出租学田供给,每年向百姓收取夏租和秋租。经费用于所聘教师、所雇杂役的工资、书院维修和学生生活。经费的收入和支出均由敬恕堂管理,并“开有清历存查”。

综合而言,古代嵩阳书院的管理职事主要有以下几个独特而有效的管理特点:

一是,组织机构简单,管理人员少,避免人浮于事的冗滥现象;

二是,学生直接参加管理,嵩阳书院中许多职事如斋长、经长、掌书等都是由学生担任,提高了学生管理能力和减少不必要的管理人员;

三是,对任职事者,凡不称职者马上替换,或是按季、按年更替,这对提高嵩阳书院的管理水平是大有益处的。

(2)伯利恒钢铁厂

100多年前,美国500强的传奇公司——伯利恒钢铁厂,随之诞生的还有一套在管理学史上具有革命性的泰勒科学管理(其具体内容会在下一章详细阐释)。这家钢铁公司1955年位居《财富》500强名单中的第8位。其成立的最初十几年里,泰勒的加入和精确试验,使得钢铁厂的生产效率得到了奇迹般的提高,利润迅速增长。下面就从几个小事例中展示这样一个西方典型的工业企业的科学管理方式。

1898年,著名的管理学家泰勒从伯利恒钢铁厂开始他的实验。这个工厂的原材料是由一组计日工搬运的,工人每天挣1.15美元,这在当时是标准工资,每天搬运的铁块重量有12—13吨,对工人的奖励和惩罚的方法就是找工人谈话或者开除,有时也可以选拔一些较好的工人到车间里做等级工,并且可得到略高的工资。后来泰勒观察研究了75名工人,从中挑出了4个,又对这4个人进行了研究,调查了他们的背景习惯和抱负,最后挑了一个叫施密特的人,这个人非常爱财并且很有力气。泰勒要求这个人按照新的操作方法工作,每天给他1.85美元的报酬,结果完成的工作量提高到47.5吨。这种新的科学的工作方法,规定了工人行走的速度、持握的姿势,并把劳动时间和休息时间很好地搭配起来。他也采用了差别计件工资制,工人每天搬运量达到47吨后,工资也升到1.85美元。这样施密特开始工作后,其他工人也渐渐按照这种方法来搬运了,劳动生产率提高了很多。

早先工厂里工人干活是自己带铲子。铲子的大小也就各不相同,而且铲不同的原料时用的都是相同的工具,那么在铲煤灰时重量如果合适的话,在铲铁砂时就过重了。泰勒研究发现每个工人的最佳负荷是21磅,后来他就不让工人自己带工具了,而是准备了一些不同的铲子,每种铲子只适合铲特定的物料,使工人的每铲负荷都达到了21磅。为此他还建立了一间大库房,里面存放各种工具。同时他还设计了一种有两种标号的卡片,一张说明工人在工具房所领到的工具和该在什么地方干活,另一张说明他前一天的工作情况,上面记载着干活的收入。工人取得白色纸卡片时,说明工作良好,取得黄色纸卡片时就意味着要加油了,否则的话就要被调离。将不同的工具分给不同的工人,就要进行事先的计划,要有人对这项工作专门负责,需要增加管理人员,但是尽管这样,工厂也是受益很大的,据说这一项变革可为工厂每年节约8万美元。

利用这一系列精确试验和科学测量的结果重新调整劳动量和劳动方式,引入科学管理,使得堆料场的劳动力从400—600人减少为140人,平均每人每天的操作量从16吨提高到59吨,每个工人的日工资从1.15美元提高到1.88美元。

最终,由于引进科学管理,工厂里除了正常的减员或人员调整外,没有一个工人被开除。

阅读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