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研究概况

从目前来看,虽然专门针对中古汉语比较类形谓句进行的特别研究成果寥寥,但前修时贤还是从不同角度对汉语比较类形谓句进行过一定的探索,而且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其中,《马氏文通》以前的研究相对薄弱,《马氏文通》以后的研究相对较多,后者将是本节重点介绍的内容。

《马氏文通》以前,中国古代语法研究主要体现在虚词研究上,其中以虚词专著的贡献最大,这些虚词专著虽然是以训诂为目的,但是仍然对汉语语法的研究有一定的推动作用。自元代以后,虚词研究取得长足进展,陆续出版了许多有影响的虚词力作,如元代卢以纬的《语助》、清代袁仁林的《虚字说》、刘淇的《助字辨略》、王引之的《经传释词》等。这些虚词专著,对某些比较词进行了一定的语义探讨。如“如”字表比较的用法,王引之《经传释词》云:“如,犹‘于’也。”并举了《吕氏春秋·爱士》例子:“人之困穷,甚如饥寒。”这些专著中虽然还没有明确的语法概念,对虚词的解释也主要是从训诂的角度入手,但其中不少成果对于比较类形谓句的研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马氏文通》问世以后,汉语真正有了现代意义上的语法学。其中,学者们对比较类形谓句的探索主要是从形谓句和比较句(含谓语是动词性成分的比较句等)的角度入手的。比较类形谓句是一个语义句法范畴,是指语义上属比较,句法上是形容词作谓语,且往往带有某些语法标志的句子。比较类形谓句和比较句有一些共同之处,它们从某种意义而言都属于比较范畴,且比较句本身又包含一部分表比较义的形谓句。不过这两种概念的侧重又有所不同,“比较句”侧重句法形式和比较格式,“比较类形谓句”则重在形谓句本身,是语义与句法的结合体[7]。不论是从形谓句还是比较句角度入手来研究,无疑都对汉语比较类形谓句的研究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从实际情况来看,对比较句本身的研究要远多于对形谓句本身的研究。下面拟从语法专著、一般学术论文和学位论文几个方面来大致介绍一下学界的研究概况。

一、语法专著方面的研究

自《马氏文通》问世以后,汉语形容词、形谓句及比较句的研究逐渐得到深化。《马氏文通》已经有了“象静”[8]的词类,“象静”就是现在所说的形容词。同时,马建忠把表比较的句子分为平比、差比和极比三类,广为后世学者所接受。他说:“同一静字,以所肖者浅深不能一律,而律其不一,所谓比也。象静为比有三:曰‘平比’,曰‘差比’,曰‘极比’。”其后章士钊的《高等国文典》进一步确定形容词的范畴,把形容词分为示象、示纪、代名形容词三类。黎锦熙的《新著国语文法》把形容词分为性状、数量、指示、疑问形容词四类,形容词的研究进一步得到深化。形容词研究的深入必将直接推动形谓句的研究。吕叔湘在《中国文法要略》中明确了形容词的类,并且把汉语的比较范畴分为“类同”、“比拟”、“近似”、“高下”、“不及”、“胜过”、“尤最”、“得失”、“倚变”等类别。王力的《中国现代语法》不仅在词法上确立了形容词的类别,而且在句法上把以形容词为谓语的句子叫作描写句。高名凯在《汉语语法论》中认为“更”、“益”、“愈”、“优”、“于”、“较……为……”是表示差级(即差比)的方法,“最”、“最为”、“至”、“极”、“绝”、“殊”、“……为……最……”是表示极级的方法。新中国成立以后,汉语语法的研究得到更加迅猛的发展,与比较类形谓句相关的研究也得到了更多的关注,一些介绍汉语语法及其发展史的著作也专辟章节加以介绍。例如丁声树等在《现代汉语语法讲话》中专门讨论了“形容词谓语句”并把它作为一种基本句型而与“体词谓语句”、“动词谓语句”和“主谓谓语句”相提并论。赵元任在《汉语口语语法》中把现代汉语的比较范畴概括为“相等”、“高于”、“低于”、“最高”、“反最高”等几个级别。向熹的《简明汉语史》单独介绍了形容词性的比较句,把比较句分为平比、差比和极比三类,并对其作了分期介绍;杨伯峻与何乐士合著的《古汉语语法及其发展》把比较类形谓句分为同比、差比、极比三类,并作了一定的历时介绍。著名日本汉学家太田辰夫在《中国语历史文法》中把比较类形谓句分为平比、绝对的差比、相对的差比、绝对的极比、相对的极比共五类,并作相应的介绍。另一著名日本汉学家志村良治在《中国中世语法史研究》中介绍形容词时,也谈到了比较类形谓句的某些特征。等等。这些语法专著的探索,对我们今天的研究起了很好的参考和指导作用。

另外,在虚词专著方面,主要有杨树达的《词诠》、裴学海的《古书虚字集释》、吕叔湘的《文言虚字》、杨伯峻的《文言虚词》等。这些虚词专著更为注重从语法的角度来研究虚词,对一些比较词的解释也更为合理。

二、一般学术论文方面的研究

现代学者发表的一般学术论文[9]数量较多,这些论文多从形容词、形谓句和比较句角度入手。其中,从形容词与形谓句[10]角度研究的论文较多,内容较为丰富,成果较为丰硕,涉及形容词的分类、句法功能、语义指向、重叠形式、语义特点、搭配关系、级次、及物性、历史发展等多个方面[11],如吕叔湘《形容词使用情况的一个考察》(1965)与《单音形容词用法研究》(1966)、刘丹青《形名同现及形容词的向》(1987)、李大星《〈水浒传〉的重叠式形容词》(1989)、李海霞《先秦的ABB式形容词组》(1991)、何乐士《元杂剧语言特点研究——从〈关汉卿戏曲集〉与〈敦煌变文集〉的比较看元杂剧语言的若干特点》(1992)、邢福义《形容词动态化的趋向态模式》(1994)、王启龙《带宾形容词的统计分析》(1995)、李宇明《论形容词的次级》(1997)、禹和平《汉语双音节形容词AABB重叠式的语法功能考察》(1998)、王文、王海芳《形容词能否带宾语——兼谈词的活用和兼类》(1999)、梁银峰《甲骨文形容词研究》(2000)、杨逢彬《关于殷墟甲骨刻辞的形容词》(2001)、韩玉国《现代汉语形容词的句法功能及再分类》(2001)、李敏《形容词下位分类研究述评》(2002)、石锓《汉语形容词重叠形式的历史发展》(2004)、陈珺、李向农《祈使句中状态形容词的句法语义分析》(2005)、董志翘《汉译佛典中的“形容词同义复叠修饰”》(2007)、宋亚云《上古汉语性质形容词的词类地位及其鉴别标准》(2009)、步延新《单音节形容词与名词搭配研究》(2009)、张谊生《从错配到脱落:附缀“于”的零形化后果与形容词、动词的及物化》(2010)、姚占龙《现代汉语状态形容词量级差别考察》(2010)、龚娜《汉语方言中的XA式状态形容词》(2011)、马鹏举《不同语义关系下形容词组合的句法表现》(2013)、冯文贺《复合名词短语N_1AN_2中形容词语义指向的判定与分析》(2013)等。

从比较句角度入手的论文也较多,内容也很丰富,主要涉及比较句[12]的结构、语序、句法成分、否定形式、语义及语用特点、特殊形式、历时演变、古今比较、汉外比较、古代方言特点、现代方言差异等多个方面,如蔡镇楚《论古汉语比较句》(1981)、王海棻《古代汉语的比较问句》(1981)、孟肇咏《古汉语比较句初探》(1983)、殷国光《古汉语比较问句的基本形式及其演变》(1988)、史佩信《比字句溯源》(1993)、卢福波《汉语比较句中肯定式与否定式的不对称现象》(1997)、章新传《汉魏晋南北朝时的“比”字句——“比”字句的历史演变轨迹探寻之一》(1998)、汪国胜《湖北大冶方言的比较句》(2000)、何洪峰《黄冈方言的比较句》(2001)、孟淑娟《淄博话的形比句》(2001)、赵金铭《汉语差比句的南北差异及其历史嬗变》(2002)、张和友《差比句否定形式的语义特征及其语用解释》(2002)、柳英绿《韩汉语比较句对比》(2002)、李蓝《现代汉语方言差比句的语序类型》(2003)、蒋静《比较句的语义偏向及主观程度的差异——“不如”句、“不比”句和“没有(没)”句》(2003)、施其生、郑婧敏《汕头方言两种比较句使用情况调查研究》(2003)、张双庆、郭必之《香港粤语两种差比句的交替》(2005)、杨洁《恩施方言否定式差比句考察》(2005)、张赪《从汉语比较句看历时演变与共时地理分布的关系》(2005)、陈珺、周小兵《比较句语法项目的选取和排序》(2005)、刘长征《递及比较句的语义理解及制约因素》(2005)、戚晓杰《明清山东方言“X+VP+比较标记+Y”式差比句研究》(2006)、于立昌、夏群《比较句和比拟句试析》(2008)、文全民《“更”和“还”在肯定与否定比较句中的差异》(2008)、张谊生《“更”字比较句中多项比较的程序与格式》(2009)、刘凤《“三言二拍”中的“比”字比较句研究》(2009)、黄婷婷《广东丰顺客家方言的差比句》(2009)、张新武《动词作谓语的“于”字差比句及其训诂问题》(2009)、崔宰荣、林弥娜《元代比较句试探——以“比”字句和平比句为主》(2010)、张敬源、张艺《“有”字比较句的加的夫语法视角研究》(2012)、刘海平《五、六世纪名量结构和比较句的南北差异》(2012)、邓凤民《汉语比较标记和差比句语序类型》(2012)、刘丹青《汉语差比句和话题结构的同构性:显赫范畴的扩张力一例》(2012)、陈明富《古汉语形比句量值补语的历时考察》(2012)、胡蝶、康健《〈祖堂集〉中的比较句及其特点》(2013)等。对于比较句的研究成果,刘焱(2004)在《现代汉语比较范畴的语义认知基础》一书中归结为四个方面:“一、建立‘比较’范畴的语义系统;二、比较句式的句法功能描写;三、运用新理论对比较句式进行解释;四、比较范畴的历时和共时研究等等。”这种概括比较客观地反映了比较句的主要研究成果[13],同时也基本符合从比较句角度对比较类形谓句的研究概况。

总之,以上这些学术论文,从多侧面、多角度对汉语形容词和比较句进行了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这些成绩对于本书的研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从总体来看,这些研究涉及现代汉语的要相对多一些,涉及古代汉语的要相对少一些。

三、学位论文方面的研究

近些年来,有一些硕士和博士学位论文也以形容词与形谓句、比较句及相关内容为题展开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方面,数量非常大,其内容涉及形容词和比较句的诸多方面。如形容词与形谓句方面涉及形谓句中形容词的语序、形容词的动态性及其语法形式、形容词作状语的语义特征及语义指向、方言形容词及形谓句特征、形容词的分类及相关句法特点、形容词的量性特征、形容词与动词关系及其相互转化等等,相关论文如金宝允《现代汉语形容词研究》(首都师范大学,2002)、杨宇峰《形容词修饰动词的语序原则》(南京师范大学,2002)、刘楚群《形容词的动态性及其语法形式》(广西师范大学,2002)、曾炜《形容词重叠式状语的语义类别及其语法形式》(广西师范大学,2004)、艾彦《形容词作状语的语义指向研究》(北京大学,2005)、李迅《“形容词+动态助词‘了’”结构的研究》(南京师范大学,2005)、李书业《现代汉语状位形容词研究》(首都师范大学,2007)、李凤《定襄方言形容词重叠式研究》(中央民族大学,2008)、杨俊芳《汉语方言形容词重叠研究》(复旦大学,2008)、吴香《现代汉语形容词分类及相关句法现象研究》(苏州大学,2008)、朴镇秀《现代汉语形容词的量研究》(复旦大学,2009)、崔超《单音节形容词重叠的主观量研究》(中国传媒大学,2009)、刘哲《形容词性状语的语义指向研究》(浙江大学,2010)、张煜林《现代汉语动词和形容词相互转化认知研究》(扬州大学,2011)等。对于比较句方面的研究也较多,内容涉及“不如”“不比”“没有”等否定比较句特征、“有”字与“比”字等比较句特征、一般比较句的语义与句法特征、汉外比较句的异同比较、方言比较句特征及其与普通话比较句的比较、古代南北比较句差异比较、部分非典型比较句的特点、比较句的历时演变、比较句生成语法特征等,相关论文如李贤景《三种否定比较句的联系与区别——“不如”、“不比”、“没有”型比较句考察》(北京语言大学,2000)、李成军《英汉典型比较句对比研究》(武汉大学,2001)、曾艳《现代汉语“有”字比较句考察》(华中师范大学,2001)、苑晓坤《山东方言的比较句》(北京语言大学,2003)、赵君《〈孟子〉〈荀子〉比较句研究》(河北师范大学,2003)、李艳《论现代汉语中的“没有”型比较句》(上海师范大学,2004)、刘妍京《韩汉等差比较句对比研究》(中山大学,2005)、杨兴功《“没有”比较句研究》(安徽师范大学,2005)、赵丽丽《高密方言比较句研究》(山东师范大学,2005)、郭娜《三种类型否定比较句之比较》(辽宁师范大学,2005)、杨玉玲《不及范畴比较句的考察》(上海师范大学,2006)、王业兵《汉语比较句的推导》(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6)、左凌姣《〈世说新语〉比较句研究》(延边大学,2007)、鲁小娟《〈世说新语〉、〈洛阳伽蓝记〉比较句研究》(南京师范大学,2008)、张蕾《留学生习得汉语比较句研究》(陕西师范大学,2008)、董洪杰《“高”类非典型比较句及相关问题研究》(陕西师范大学,2008)、王赞《〈聊斋俚曲〉比较句研究》(山东师范大学,2009)、李吉华《近代比较句的历时考察》(苏州大学,2009)、杨福亮《现代汉语对话体比较句提问形式研究》(北京师范大学,2010)、张沙沙《汉语“比”字比较句的句法和语义研究》(湖南大学,2010)、任赟《小学数学应用题“有”字句和比较句的语义理解》(北京师范大学,2011)、苏美蓉《现代汉语比较句的汉越比较研究》(华中师范大学,2011)、李建军《比较句与比较关系识别研究及其应用》(重庆大学,2011)、马希《〈祖堂集〉比较句研究》(黑龙江大学,2011)、张霞《日照方言比较句研究》(北京师范大学.2012)、郝婷婷《汉语形容词比较句的生成语法研究》(鲁东大学,2012)等。

博士学位论文方面,首先,形容词与形谓句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多,内容涉及形容词的选择性特点、单音形容词特点、状态形容词特征、心理形容词特征、重叠形式的特点及其历史发展、形容词与名词搭配、形容词的量性特征、形谓句中形容词句法成分特征、多义形容词特征等方面,相关论文如张国宪《现代汉语形容词的选择性研究》(上海师范大学,1993)、郑贵友《现代汉语状位形容词的“系”研究》(华中师范大学,1997)、段益民《现代汉语单音反义形容词语法问题之研究》(华中师范大学,1997)、黄晓冬《〈荀子〉单音节形容词同义关系研究》(四川大学,2002)、吴颖《现代汉语单音节形容词语义结构研究》(上海师范大学,2002)、李泉《单音形容词原型性研究》(北京语言大学,2004)、于红岩《〈元曲选〉状态形容词研究》(复旦大学,2004)、石锓《汉语形容词重叠形式的历史发展》(中国社会科学院,2004)、王军《上古汉语形容词词汇语义特征及语义分类研究》(北京师范大学,2004)、李艳红《〈汉书〉单音节形容词同义关系研究》(四川大学,2004)、李劲荣《现代汉语状态形容词的认知研究》(上海师范大学,2004)、朴钟任《形容词和名词的选择与搭配》(上海师范大学,2005)、郑妵妍《现代汉语形容词量的认知模式考察》(复旦大学,2006)、赵家新《现代汉语心理形容词语义网络研究》(南京师范大学,2006)、刘振平《单音形容词作状语和补语的对比研究》(北京语言大学,2007)、田赟宗《现代汉语多义形容词义项划分及词义消歧研究》(北京大学,2008)等。其次,比较句方面的研究相较形容词及形谓句方面的研究要少一些,但仍有一些成果,内容主要涉及比较范畴的特点及语义认知、比较句的历时发展演变状况、汉语“差比句”特点、比较句特点与对外汉语教学、汉外比较句特点比较等方面,相关论文主要有刘焱《比较范畴的语义认知基础》(华东师范大学,2002)[14]、谢仁友《汉语比较句研究》(北京大学,2003)、史银姈《现代汉语“差比句”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许国萍《现代汉语差比范畴研究》(复旦大学,2005)、柳多利《面向对外汉语教学的现代汉语比较句研究》(北京大学,2005)、陈珺《成年韩国学生汉语比较句习得考察》(北京大学,2005)、陈明富《中世汉语比较类形容词谓语句研究》(南京大学,2007)、邓世俊《越南语与汉语比较句的对比研究》(南京师范大学,2008)等。

下面对上述博士论文中研究比较句的刘文、谢文、史文、许文等作简单介绍。

刘文共分九个章节:理论前提和方法、比较范畴的语义─句法系统、“比”字句研究之一、“比”字句研究之二、“比”字句研究之三、“比”字句的特殊句式研究、“也”字句研究、表比较的“有”字句、比较范畴研究综述。通观全文,作者描写充分,解释深刻,理论性较强,应该是一篇现代汉语比较句研究方面的成功之作。

谢文从历时的角度,以通史的方式对汉语比较句的句式进行了探索,文章从先秦一直考察到现代汉语方言,主要是对不同时期比较句句式的类型、历时演变及动因进行探索。全文除绪论外,主体部分共分五章:先秦至西汉时期的比较句、东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比较句、唐代至明代的比较句、清代的比较句、汉语比较句发展演变的理论阐释。

史文对现代汉语比较句中最为重要的差比句进行了研究,全文主要由四个部分组成:比字句的构成要素与句法表现,比字句的比较点、比较方面与比较类型,差比句的否定表达式,汉语韩语差比句对比研究。

许文运用认知语言学和语义学的一些理论、概念和方法,主要从范畴的共性角度对现代汉语的差比句进行了探讨。全文主体部分共分六章:主要文献回顾、比较范畴的建立、比较范畴的否定、差比结构的对称与不对称、差比句中的情态动词、差比标记“不如”的语法化。

以上几篇博士论文都是针对比较句的研究,总体而言主要侧重于现代汉语,涉及古代汉语方面的研究相对要少,上述四篇论文中只有谢文是关于汉语史方面的研究。

从以上介绍来看,学界在汉语形容词、形谓句及比较句方面的研究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这些成就对于汉语语法史的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不过,从整个汉语语法史的构建来看,这些研究还远远不够。同时,就这些研究本身而言,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单就现在研究较热的比较句而言,尚有较为明显的失衡之处。正如谢仁友(2003)所说:“关于汉语比较句的研究情况,总的来说是:现代汉语比较句研究得较多,古代汉语比较句研究得较少;普通话比较句研究得较多,方言比较句研究得较少;差比句研究得较多,平比句、极比句研究得较少;概论性的历时研究相对较多,专书性、断代性的共时描写相对较少。”综观目前学界对比较句的研究情况来看,谢仁友的总结是很有道理的。看来,目前对于比较类形谓句尤其是中古时期比较类形谓句的综合探讨还远远不够,这也是本书研究的必要性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