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际关系与沟通
- 马利军 柳维主编 张曲副主编
- 1895字
- 2020-08-29 15:19:00
第三节 个体的存在——精神、情感和行为的载体
一、个体的生物和社会存在属性
马克思认为劳动是人的基本需要。劳动是人的基本需要源于个体首先是物理能量的携带体。作为能量载体,人需要通过多种途径——物质的、精神的、情感的途径将能量发泄出去。社会化的本质在于通过物理能量的摄入、精神知识的内化从而将自身的能量通过有效的途径释放出去。能量释放往往采取个体认知努力最小的方式完成。每个人依据成长过程中与父母或抚养者的互动形成一套节省认知资源的既定模式来发泄个人作为能量主体所贮存的能量。也就是说,每个人都要选择一种存在的方式。作为个人,首先是物质或生物存在,人类需要进食、饮水、运动、满足感官的欲望;其次,人类还是具有意识和自我意识的个体,在物质或生物存在之外,是精神或意识存在。社会生活的文化特性决定了人必须追求或者履行精神存在的责任和义务,因此,无论是道德还是法律都是对人精神存在的规范和约束。在意识和生物存在之间,人还是群居性动物。群居性的产生源于共同生存的需要,由此,人类发展和完善了自身的情感体系,从最基本的喜、怒、哀、惧分化出不同层次、不同性质的情绪、情感,之后,在行为或认知满足的同时,情感自发产生。
二、不同个体所依赖的途径不同
幼儿和学龄儿童常常通过行为来释放自己,而青少年和女性则通过情感的共享与被认同来释放能量,成年人则常常是无尽的脑力活动。因此,在不同的年龄段,个体通过占不同主导优势的活动来达到自身和环境的统一与平衡。皮亚杰认为,在7岁之前,儿童不具备运算能力,无法通过思考来达到对世界的认识,他们只能依赖感知动作来体验世界。那么,行为——游戏和学习则是认识世界、作用世界主要的途径。由于社会要求的差异,女性的情感分化较为细致,对于生活中的事件,她们首先表现为情感反应;青少年由于自身发展的规律,也表现出较为强烈的情感反应,他们注重哥们儿义气式的同伴关系,对事件并不主要进行逻辑推断,而仅仅是情感共鸣,他们通过服装、发型等外在形式表达内在的强烈情感,通过特异化的行为来标榜自己与他人的不同,通过聚在一起来共享情感的盛宴;成年男性通常会依据社会规范约束自己的行为,他们表现出较强的逻辑思维,他们不愿意留下话柄,让别人觉得自己“感情用事”。因此,在不同时期,个体总是寻求最为简便、快速、安全、稳定和能够带来极致体验的方式发泄能量。儿童无法思考世界,对世界作出选择,只能通过眼、耳、鼻、舌、身来感知、体验世界。青少年逐渐膨胀的自我需要得到别人的肯定,情感发泄需求增长快速,情感通道被打开,情感体验丰富,情感宣泄成为主导的能量发泄方式。社会要求成年人避免鲁莽、感情用事,必须通过理性思考来解决问题,整个物理世界的发展也需要理性思考的推动,社会也推崇理性思考。但是,对于女性而言,社会又允许她们在生活事件中表现出“啼哭、撒娇,有时甚至是歇斯底里的反应”等退化机制,作为男权社会的另一半,女性被允许采取非主流的方式来应对自己生活的世界,作为男性理性思维的补充。情感反应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人类精神世界的复杂性。
事实上,人际关系一般也由认知、情感和行为三种心理成分构成。认知成分反映了个体对人际关系状况的认识,是人际知觉的结果,是人际关系形成、发展和改变的基础。情感成分是交往双方在情感上的满意程度和亲疏关系,是与人的交往需要相联系的一种体验,反映出对交往现状的满意程度。行为成分是指交往双方外显的行为表现,如语言、举止、风度、表情等表现个性和传达信息的行为要素,它是建立和发展人际关系的交往手段与形式。任何人际关系的发生、发展和改变,都是三种成分互相作用的结果。在不同的社会群体内部,这三种因素所起的作用不同。在正式群体中,认知因素起主导作用,调节着人际关系;而在非正式的群体中,情感因素则起主导作用,制约着人际关系的亲疏及稳定持久的程度。
由于监狱管理有很高的规范性要求,行为训练非常必要,多数时候,大家需要保持一致的行为模式,违反则常常连带许多个体受损。因此,在监狱内部的人际关系中,行为因素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而且,由于认知因素比较难以改变,相对而言,行为因素培训较为迅速有效,监狱需要通过行为训练来提升情感和认知因素的态度改变。
同时,需要注意的是,现代社会中,人们受到社会经济文化的影响,个体不自觉地将自身的价值存在不同程度地转移到物质利益上,即行为享受和满足,忽略了个体自身情感价值和精神(认知)价值。这使得个体逐渐与自身情感系统和社会人相异化,造成个体自身的矛盾,使得身心向不和谐的方向发展。监狱中的服刑人员,更多地将情感建立在纯粹的行为体验上,干警在开展心理矫治过程中,需要注意这一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