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沙利文的人际关系理论

一、沙利文的生平

沙利文(Harry Stack Sullivan,1892—1949),美国精神病医生和精神分析理论家,新精神分析学派代表人物之一,祖籍爱尔兰。1892年2月21日出生于美国纽约州的农业小镇诺威奇,由母亲和外婆照顾长大,是家里唯一存活的孩子。1949年1月14日由于脑出血卒于巴黎。终生未婚。沙利文对婚姻和宗教都持有矛盾的态度。成年后,收养了一个15岁男孩。1917年在芝加哥医学院获医学博士。在进入精神病学界以前,曾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任军医,其后在包括公共卫生服务中心在内的若干研究所服务。他深受著名神经精神病学家W.A.怀特的影响,致力于精神分裂症研究。沙利文同时是一位医学教育工作者和社会活动家。为了纪念怀特,他后半生创设了怀特基金会,任华盛顿精神病学校校长,以及《精神病学》杂志主编,以此促进他的人际关系理论。沙利文晚年仍积极参加社会活动,参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国际心理卫生会议的活动。他生前只出版了一本著作:《现代精神病学概论》(1947)。他的许多演讲记录、笔记和手稿,由其同事陆续编辑出版,有《精神病学的人际理论》(1953)、《精神病会谈法》(1964)、《作为人的一种过程:精神分裂症》(1962)、《精神病学与社会的融合》(1964)、《平民精神病学》(1972)等。沙利文的人际关系说对当时美国的新精神分析理论影响很大,K.霍妮和E.弗罗姆都受到了他的影响。

二、沙利文的人际关系理论

弗洛伊德研究人格把重心放在个体内部,沙利文主张把人格放在人际关系中去研究。他强调人的社会性本质,认为人格决不可脱离复杂的人际关系,只有在复杂的人际关系中,个体才能生存并具有自己的特质,人格永远无法与个人生活的人际关系的背景相脱离。因此,人格、精神病、诊断和治疗等都可以从人际关系的角度来理解和处理,而且只有通过对人际关系科学的研究才可能获得人格方面的知识,人格是在人际情境中形成和表现出来的,人格本身就是一种相对持久和稳定的人际交互作用模式。个体能否健康地发展有赖于他是否能与别人建立亲密关系,当然,在任何一个阶段,焦虑都可以干扰令人愉悦的人际关系。他把人际关系看作人生存必需的环境,并以动力作用去说明人际关系,详尽阐述了动能的概念。他把人格看成一种类似于物理的能量系统,能量的积累代表紧张,能量的转换或动能的结果使人消除紧张。紧张是需要的表现,需要产生于人际环境的能量失衡,它驱使有机体通过能量转换以恢复平衡。需要得不到满足就会产生焦虑,焦虑也是在人际关系中产生,儿童最初的焦虑来自与母亲的关系。个体为了消除焦虑,就会形成一套具有防御功能的自我觉知系统或衡量自己的标准,即自我系统。例如,常常遭遇考试失败的孩子可能会看低分数的意义或者形成自己比较笨的自我意识。自我系统形成于与母亲或抚养者的关系,是在母亲的赞许或责备的人际互动和交往中逐渐塑造形成的,自我系统较为稳定并伴随一生。

沙利文在其人际关系理论中阐述了四个关键概念:①人类本质的社会性。这种社会性表现为人际关系,因此可以用人际术语界定精神病、人格、诊断和治疗等概念。②焦虑。它在人格形成和人格障碍中起决定性作用。焦虑通过移情由父母传递给孩子。③操作。在人际领域中,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实际上是一种操作。人际操作如何,既可导致人格障碍和精神病,也可治愈人格障碍和精神病。④发展序列。发展序列指人格发展的阶段性,包括婴儿期、儿童期、少年期、前青年期、青年早期、青年晚期和成年期。

一个人出生后,就生活在一个复杂、变动的人际关系中。人格是社会的产物,只能存在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中。单单研究个人本身而不研究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无法确定人格的形成和发展。个人与他人之间的相互作用影响人格的形成。即便是隐士和独居者,其生活也存在人际关系,他们在表象、记忆、幻想中实现和保持这种关系。

沙利文认为所有的心理障碍都有人际的起因,他根据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动机的探讨,认为精神分裂症主要由于患者童年人际关系的破坏,产生思想怪癖或象征化行为,在想象中占有自己和他人,导致口才、思维、情感、活动的歪曲和经验组织的分裂。沙利文把精神分裂症的起因一直追溯到幼儿与一个坏母亲之间的关系,即在与冷漠无情、过度指斥、无理要求的母亲生活之后,便会对建立其他人际关系充满焦虑、戒备和怀疑。

沙利文认为,焦虑是人际领域中最具决定作用的形成性因素。焦虑是分离性的,比较弥散和魔幻,而且缓解焦虑需要不同的行为发挥作用。个体的行为动机,由两种内部的紧张状态引起:一是生理的需求,如饥渴、性等,满足这些需求,紧张得到解除,个体获得满足的体验;二是人际关系的安全受到威胁时产生的焦虑,如果焦虑性的紧张得以解除,个体得到的经验就是“人际安全”。沙利文认为,焦虑通常产生于复杂的人际情境,只被人模模糊糊地意识到。因此,人际关系的安全对人格形成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例如,焦虑最初来自婴儿时期的无助特性。当婴儿因饥饿或不适哭泣时,父母就会立即予以反应。这种哭泣成为一种获得生理满足和人际安全的工具,并直接导致两个结果:由需要的减弱而引起的满足,由维持必需的关系而获得的安全。

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慢慢形成一种自我系统,其功能就在于寻求满足和获得安全,以降低身心的紧张和焦虑状态。自我系统是一种稳定的行为模式,是个体对人际关系的知觉和领悟的一个过滤器或参照系。人们通过自我系统保护自己免于焦虑,以维持自身的人际安全。如果个体不仅获得了生理需要的满足,而且处于自尊状态并在人群中保持威望,其就会产生一种幸福感;如果外界事物或他人的评价与自我系统不相符合,其就会产生一种焦虑感。面对焦虑和安全的矛盾,个体会进行各种探索,即安全操作。

安全操作的目的在于保护自己不受人际紧张状态的危害,从而减低威胁自我系统所引起的不安全感或焦虑感。个体在遇到自我系统的人际经验与外界评价不相符合时作出的防御功能,往往是分裂和选择性疏忽,沙利文称之为“自我动能”。自我动能是自我系统中的一种习惯的、持久的动机形式,是人所意识到的一种意象,由反省的评价所构成,形成一种安全感的动能,是人格发展的首要因素。自我动能的防御功能主要有三类:①升华作用,即当个体处于焦虑和安全的矛盾时,调节自己的自我系统以迎合外界的期望和评价。升华作用的防御功能也被称作“自我的生长动力”,用以描述个体在人际领域中日益趋向监控、评价和调节活动的复杂过程。通常,得到别人赞许的行为会得以加强,受到别人非难的行为会得到限制或约束。意识的过程和行为的控制均是为了迎合别人的期待,目的是减轻焦虑和获得安全。②分裂和选择性疏忽,包括个体拒绝纳入意识的冲动、欲望和需要,以及拒绝看那些自己不希望看到的事。即当个体处于焦虑和安全的矛盾时,对外界的非难或指斥有选择性地不予注意,或不给它们贴上标签,以示与己无关。它们产生于人们建立了自我系统之后,并在人们企图阻拦与他们现存的自我系统不一致的经验时被激发。例如,家长总是批评孩子吃饭时看电视,而他们往往自己在吃饭时看手机。分裂和选择性疏忽的知觉在完全无意识的情况下仍然很活跃,在决定要注意和忽视或否认经验中的哪些因素的过程中,它们起着关键作用。③情动性反应错乱,即当个体处于焦虑和安全的矛盾时,对自己和他人的行为作出歪曲的反映,包括错误感知、错误理解和误贴标签。

沙利文认为把维护安全感置于主要地位的儿童容易在人际领域持非常歪曲的理解,他们不只错误地知觉自己的操作,而且还错误地知觉别人的操作,用象征化的行为想象占有自己和别人,或拔高自己贬低别人,或怀疑别人抱有恶意。“他们乐意知觉这些象征化的行为,与它们的关系胜似与实实在在的人的关系。他们谨慎地接近人际情境,用警戒的、防御性的,有时甚至是异乎寻常的方式进行交际,其结果是将无数的歪曲置于实际的情境之上。”

安全操作的另一个含义是心理治疗中使患者重新认识人际关系的操作。沙利文倡导了许多策略用以探测人际关系中的歪曲和伴随着这些歪曲而出现的焦虑,并通过帮助患者去体验自己的真实思想和情感来建立自己与他人的正常关系。他的理论假设是“一类论”的观点,即患者与常人同类,他们并不是特殊的人,患者的一些象征化行为和怪癖思想,在常人的思想中偶尔也会瞬息出现。患者的行为和思想与常人只存在量的区别。因此,沙利文主张在治疗时要了解患者、尊重患者,确信患者能够了解人际情境中的操作,甚至患者描述内部体验的努力也应视作人际领域中的一种操作;治疗者必须与患者合作,使自己成为患者操作中的参与者,并收集在参与观察的过程中出现的评价和治疗数据;治疗者应使患者适应新的情境,其指标是协助患者把“私人模式”转化为“公共模式”。沙利文特别推崇访谈法,认为它是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但对治疗者有着更高的技能要求。

沙利文认为,人生来就具有一种自我调节和整合的能力,使人的潜能向完善的方向发展。在发展过程中,人格具有连续性,个体必须达到某种能力的成熟才能意识到外界环境中的种种人际关系,并加以应对和适应。依据与某种能力成熟的相当年龄可以把人格发展分为六个阶段。

第一阶段:婴儿期。婴儿处于无能状态,只要求得到生理需要的满足,认知经验处于与环境混沌不分的未分化阶段,婴儿与母亲的忧乐感情息息相通,沙利文称这种交流为“口腔区的相互使用”。婴儿与母亲的特殊联系导致婴儿产生焦虑。在该阶段末,认知经验表现为内部尚缺乏共同有效性意义的不完善反应模式,母亲因对婴儿持赞许或不赞许态度而被其视为好母亲或坏母亲的象征:当她满足了婴儿的需要时,就是好母亲;当她引起婴儿焦虑时,就是坏母亲。与此同时出现了被别人视为最初自我的好我和坏我。

第二阶段:儿童期。语言的发展使得儿童已能学习文化,自我系统仍按赞许或不赞许的形式积极生成。儿童把宾格我的人格意象融为一个单独的自我动力系统。当儿童与别人交往遇到无法避免的困难时,他就开始习得了升华作用的防御机制,反之他就学会运用分裂和情动性反应错乱两种防御功能。儿童期是迅速适应文化的时期,除了学会应用语言外,儿童还需学习清洁、便溺方式、饮食习惯以及性别角色期待等文化行为模式。

第三阶段:少年期。个人的认知经验开始达到综合模式,已能认识各种不同符号之间的逻辑关系,接受它们的共同有效性的意义。这个过程要持续到青年后期。少年期已经开始社会化,学会了竞争、妥协与合作,其自我动能的主要作用是保持名誉。少年不仅学会了主动避开不感兴趣的事物,而且学会了区别现实与幻想。沙利文认为少年往往过早以成人的文化定型自居,对于很多人来说,这是人格发展的危险期。少年期结束的时候,儿童应该已经形成了一种生活倾向性,这种生活倾向性使他们能够始终如一地控制焦虑,满足区域性和温柔的需要,建立以记忆力和预见为基础的目标。

第四阶段:前青年期。这一阶段产生了一种寻求同性密友的需要,它对人格的发展极为重要。该阶段的主要任务是从自我中心主义转向爱情,能够体会到别人的满足和安全与自己的同等重要。人际关系中表现出慷慨、平等、谅解、互信等特征。自我动能主要表现为升华作用。但如果发展受阻,则引向分裂和情动性反应错乱。前青年期最显著的特征是生成爱的能力。先前所有的人际关系都建立在满足个人需要的基础上,但是到了前青年期,亲密和爱成为友谊最重要的内容。“当他人的满足和安全变得与自己的满足和安全同样重要时”,就有了爱。

第五、六阶段:青年期,分为前后两期。青年早期是人格发展的转折点,度过这个阶段的人或者能获得亲密关系并控制性爱的能量转化,或者在未来的发展阶段面临严重的人际困难。青年后期的突出特点是亲密和性爱的融合。青年早期令人苦恼的自我探究的尝试已经演化成一种稳定的性活动模式。因此,青年期是从情欲行为定型到身心的完全成熟。个体的主要任务是较好地与情欲动能相适应,否则会与社会发生剧烈冲突,丧失前青春期的价值而倒退到少年期。个体如果只遇到最小阻力,则可与别人在心理和情欲上产生真正的亲密。

下表概括了沙利文的最初六个发展阶段理论,显示出每个阶段的人际关系的重要性。

沙利文的发展阶段一览表

(资料来源:FEIST J&FEIST G J.人格理论.5版.李茹,傅文青,主译.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由于人格在各发展阶段都有可能遇到障碍,因此可能出现下列10种综合征:①自我专注的人;②难以纠正的人;③违拗的人;④非整合性或精神变态的人;⑤口吃者;⑥受野心驱使的人;⑦反社会的人;⑧不适当的人;⑨同性恋的人;⑩长期的青年人。然而,这些人格综合征带有心理—社会性质,并不与哪一个发展阶段相匹配。

另外,沙利文指出,人际的冲突和人际问题导致了不健康的发展。因此,他推断,如果人际关系是心理障碍的原因,那么它们也是心理障碍的治愈因素。关于人际关系类型所引发的一些经验研究主要有:①医患关系;②与朋友的亲密关系;③假想的关系。一系列的研究均表明,这三个方面关系的改善均有助于改善个体的心理状态。那些有假想朋友的儿童往往比没有假想朋友的儿童更具有创造性、想象力更丰富、更聪明而且社交能力更强。

沙利文的理论很好地揭示了个体在发展过程中可能会遭遇的危机和障碍,这对监狱心理矫治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大家知道,个体的许多行为偏差都可以追溯到早期的亲子关系以及发展阶段能否顺利度过。而一般的个体,在良好的亲子关系的作用下,通常不会逾越法律总则,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但是,许多服刑人员在不当的亲子关系作用下,并不将法律作为自己行为的底线,而是铤而走险,从而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