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时空粤语(下册)(第二版)
- 詹伯慧 丘学强
- 585字
- 2024-11-04 06:26:52
五、粤港风情
货币单位
人民币的基本单位是元、角、分,粤语说成“蚊”(也写作“文”)、“毫”、“分”,其中“分”过去多说“仙”,现在香港电台、电视台在播报外汇时,仍然用“仙”,内地则全部用“分”。其实“蚊”大概就是古代的“文”,古代的钱币单位也有“毫”,所以,这两个单位可以说是古代汉语的遗留,而“仙”则是英文“cent”的译音。
对各种货币,粤语也有约定俗成的称法,如美元叫美金:港币叫港纸;澳门币过去叫葡币或葡纸,回归后为了区别澳大利亚币(澳币)而叫澳门币;欧元叫欧罗,其他国家的钱币则多叫“××纸”,原因就是钱币在粤语中都叫做“银纸”。
“九七回归”之前,香港粤语中有一些与钱币(港币)有关的词语也是内地人(包括说粤语的广州人)不深入了解就无法掌握其确切含义的。例如:
红簿仔:活期存折
大饼、一皮:一元的硬币
(一张)红底、红衫鱼、一水、一尺水:一百元
(一张)大牛、一巴掌、啡妹:五百元
一撇水、(一张)金牛:一千元
一盆水、一粒(嘢):一万元
这些说法有的明显是源于港币的特征。例如一百元一张的港币是红色的,故称红底;五百元一张的港币是咖啡色的,且有英女皇像,故戏称“啡妹”;一千元一张的港币是金黄色的,但上面的狮子却被说成是“牛”了。其他的呢?“千”字有一撇,故又称“一撇水”;一盆水即“满”,粤语与“万”谐音。
另外,粤语口语也常在小额金钱的后面加一个“鸡”字,如“一文鸡、十文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