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背景

上海是当时中国最开放的国际化大都市,中西方文化交集,传统与时尚、古典与流行全都汇聚于这个繁华都市中。三四十年代的上海时代曲,在浓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基础上,吸收了西方流行文化与时尚文化,在兼容并蓄中,发展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流行曲风。

1937年,“抗战”爆发后,上海因为有各国租界的保护,日本未敢贸然占领,使其处于“孤岛”状态。此时,上海的繁荣景象正趋滑坡,报纸上租售空房的广告比比皆是,旅馆、酒楼、舞厅等服务业也日渐萧条。8月13日,日军进犯吴淞、江湾等地,“八一三”炮火的打响,迅速改变了上海经济的萧条景象。公共租界和法租界面对日军的进犯,立即宣布“中立”。住在闸北、虹口等地的欧美侨民和中国实业家纷纷涌进苏州河南岸,沪宁、沪杭铁路沿线的大地主、大富豪也为了躲避战火,像潮水一样涌进上海租界。一时间,租界人口急剧上升,空房、旅馆很快爆满。同时,上海附近的农民、手工业者也都扶老携幼的来到租界避难,“仅‘八一三’这天,就有难民六万余人涌入租界”[1],个体劳动力和小摊贩大量涌现在上海街头。人口的迅速集中,使租界的经济再度繁荣,旅馆、舞厅、电影院人山人海,茶楼酒肆人流不息,各种商店也都生意兴隆。上海出现了两个完全不同的世界,以苏州河为界,一边是炮火纷飞,一边却是笙歌达旦。在这“十里洋场”租界地,经济得到空前繁荣,消费需求空前增长。特别是电影的繁荣和舞厅的兴旺,娱乐业得到迅速发展,这为流行音乐的繁荣提供了基础。

“孤岛”上海在日本人的控制下,老百姓的思想和态度只能屈于“中立”,尽量躲开敏感的社会问题,以求暂时的安全保障。在等待和平的漫长日子里,他们借助电影和歌曲来宣泄内心的苦闷和焦虑,流行歌曲成了老百姓躲避危险、逃避社会紧张气氛的重要载体。因此,流行歌曲得到广泛流行。从音乐上看,该时期的流行音乐紧随美国的步伐,音乐质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第二天,日本向英、美宣战,并将部队开进了上海公共租界,上海全面沦陷。1943年5月,日本侵略者为了减弱老百姓的“抗日”情绪,转移人民对现实环境的关注,开始加强对上海电影事业的垄断,指使汪精卫傀儡政府出面,把中华联合制片股份有限公司、中华电影股份有限公司及上海影院公司合并,成立了中华电影联合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华影”),专门设置了“音乐科”,大肆推广娱乐业。“华影”从成立到1945年8月日本投降这一期间,拍摄了大约八十部软性电影,从题材内容看,这些影片都以家庭伦理、爱情纠葛为主题,如《燕迎春》《两地相思》《鸾凤和鸣》《大富之家》《何日君再来》《恋之火》《冤家喜相逢》《摩登女性》《大饭店》等,从这些影片中产生了一大批流行歌曲,在“沦陷区”造成了广泛影响。在历史上曾有这么一种看法:认为流行音乐在这个时期被“汪伪”所利用,利用其委婉柔和、轻柔曼妙的音乐形象,来软化人们的意志,麻痹人民的精神。因此,流行音乐在沦陷的上海不仅没有衰落,反而获得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1945年,“抗战”胜利后国民党重新接管上海,因战乱而离开上海避难的富商们纷纷返回上海,大众对流行音乐的热情依然不减。直到1949年,因政权更迭中国流行音乐的“上海时期”正式结束。

注 释

[1].陶菊隐:《大上海的孤岛岁月》,中华书局,2005年,第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