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演唱风格

三四十年代的上海时代曲主要都由女歌星演唱,男歌星除了严华、姚敏等几位之外,相对较少。

中国流行歌曲的演唱方法自“黎锦晖时期”开始,至1940年代在整体风格上发生了一些变化。从最初以黎明晖为代表的“鸡猫子腔”[1]转型为1930年代的“小妹妹声”[2]。1930年代的歌星,如周璇、龚秋霞、姚莉、白虹、李丽华等人的嗓音均具有“小妹妹声”特征。“鸡猫子腔”和“小妹妹声”在演唱上声音直白、尖细、缺乏共鸣,接近于原始民歌的歌唱方法。1940年代,白光的出现,使时代曲的演唱方法得到了改善,才正式出现成熟的“流行唱法”。白光开始采用混合共鸣,声音色彩比较丰富,胸腔音色也逐渐得到运用。白光那慵懒的女中音嗓音,具有独特的个性,不仅形成了自己的风格,而且还带动了其他歌星演唱方法的转变。1940年代,除白光外,周璇、姚莉、李香兰的演唱也都步入成熟,“抗战”胜利后,吴莺音、欧阳飞莺等人的演唱也都比较成熟。

在演唱腔调上,三四十年代的时代曲主要有民族、美声和流行三种腔调。民族腔调主要是延续了当年戏曲的行腔方法,如龚秋霞、黎明晖是典型的民族腔调;美声腔调主要是一些学过西洋美声唱法的歌星所体现出来的行腔方法,如欧阳飞莺、吴莺音、李香兰、云云等人具有美声的倾向;流行腔调主要借助了美国流行演唱的“说话式”行腔方法,如白光、姚莉是流行腔调的主要代表。其中有些歌星同时具有两种或三种腔调,如白虹在演唱《埋玉》《蔷薇花》中体现出来的就是民族腔调,而在演唱《莎莎再会吧》时又体现出相对流行的腔调;如李香兰在演唱《兰闺寂寂》时体现的是典型的民族腔调,而在《恨不相逢未嫁时》中又流露出浓郁的美声腔调;再如周璇在演唱《天涯歌女》《四季歌》《难民歌》《五月的风》等歌曲时均采用民族腔调,而在《爱神的箭》等爵士风格的歌曲中又体现出流行腔调,在《花样的年华》《黄叶舞秋风》《青春之歌》等歌曲中又转为美声腔调;再如姚莉在《秦淮河畔》《哪个不多情》等歌曲中采用民族腔调,在《苏州河边》等歌曲中采用美声腔调,而在《带着眼泪唱》《得不到的爱情》《玫瑰玫瑰我爱你》中又体现出相对成熟的流行腔调。

总之,该时期的流行歌曲在创作、乐队、演唱等方面均已进入比较成熟的阶段。

注 释

[1].鲁迅先生曾将当时以黎明晖为代表的流行歌曲演唱称为“捏死猫”的“鸡猫子腔”。1920年代的女歌星,多出自黎锦晖的“明月社”,当年自“中华歌舞团”时期开始,歌唱训练主要采取传统戏曲的行腔方式。因此带有较多的“尖声”效果。

[2].“小妹妹声”出自张爱玲笔下,张爱玲曾讲到:“《桃花江》时期的歌曲,是众人都有‘小妹妹’狂,……当年不止王人美、周璇都以这样的声音歌唱,就连与周璇对唱、后来与她结婚的男歌星严华,都可以说是发出‘小妹妹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