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历史深处的管理智慧三本套装
- 刘文瑞
- 8150字
- 2024-11-03 00:21:20
第二章 如何用好能人
7.让组织与能人共赢:从齐湣王任孟尝君为相说起
讲到用人,都说要用能人,但真正用了能人,有可能问题更大。
关于用人问题,战国四君子是一个极好的范例。所谓四君子,包括孟尝君、平原君、信陵君、春申君。按照西汉贾谊的说法:“齐有孟尝,赵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重士,约纵离横。”这四位在当时不可不谓能人,而且基本上都同所在国的君主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都在一定时间内得到过君主的重用,但是,最终都没能维持长久的合作。
在这里,我们就以孟尝君为例说明“用能人”的问题。好在这四个人的行为差不了多少,可以类推。孟尝君田文本来就是齐国宗室,其父亲田婴在齐国为相十多年。孟尝君在继承其父的封地爵位后,以养士而出名,食客数千,人才济济。贤能之名,蜚声诸侯,就连秦昭王,都曾一度打算请他担任丞相。由此才有了孟尝君逃离秦国时“鸡鸣狗盗”的故事。这样的人才,齐国能不用吗?于是,齐盡王任孟尝君为相,把国家大事全托付给他。但是,很快齐盡王就不大放心了,“以为孟尝君名高其主而擅齐国之权”,罢免了孟尝君的相职。为了保住自己的地位,孟尝君不惜策动秦国攻打齐国,派人到秦国鼓动秦王放出要聘任孟尝君为相的风声,迫使齐王重用自己。当孟尝君在齐国待不下去后,又到魏国担任丞相,这时,他丝毫不顾他与齐王同宗共祖的关系,同齐国翻脸,联合秦、赵、燕,打败了齐国,把齐盡王赶下台。齐襄王即位后,不得已又任孟尝君为相,直到去世。孟尝君死后不久,众子争嗣,齐魏合作,乘机灭了他的后裔。
孟尝君确实属于能人之列。尤其是在招揽人才方面,恐怕在整个中国历史上都是数一数二的代表。所以,武侠小说谈到那些急公好义、求贤若渴的主儿,往往以“小孟尝”“赛孟尝”之类的名号褒奖。但是,这只是事物的一个方面,别忘了还有另一方面。
司马光对孟尝君是看不上的,他的评价不像贾谊那样赞美,说:“今孟尝君之养士也,不恤智愚,不择臧否,盗其君之禄,以立私党,张虚誉,上以侮其君,下以蠹其民,是奸人之雄也,乌足尚哉!”在司马光眼里,孟尝君不仅是小人,而且是奸人。表现为养士不分好坏,吃着国家的俸禄,笼络自己的党羽,醉心于个人的名利,典型的吃官饭养私骆驼。对上欺侮君主,对下坑害百姓,不但是奸人而且是“奸人之雄”,有什么可推崇的!
司马光写书当然可以对孟尝君说三道四,大加斥责,但现实不那么简单。作为管理者,处在齐盡王的位置,能怎么办?我们不妨扪心自问,如果你是董事长,正好遇到了孟尝君式的人物,你敢用吗?
第一答案是:不能不用。因为孟尝君手中拥有丰富的资源,尤其是人脉、关系等。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拥有这样的资源是至关重要的。假如有一个人,拥有孟尝君式的资源特别是人力资源,拿出来就能使自己的公司拥有技术或市场优势,甚至能把竞争对手搞得七零八落,你不用才怪?极有可能,你还会以高薪为饵,以高位为诱,不把他招到自己麾下不罢休。
但是且慢,还有第二答案:不得不防。当年的孟尝君确实与齐国唇齿相依,但利益并不完全一致。说白了,齐国是齐王的,不是孟尝君的。这种能人一旦到了决定公司成败的地步,要不就是把公司化为己有,要不就是跳槽对你构成致命威胁。齐王最怕的就是:用他,有可能对齐王取而代之;不用他,他就跳槽当秦国和魏国的总经理,鼓动这两个国家来打齐国。孟尝君当上丞相,齐王的后脊梁就冒冷气,道理就在这儿。
实践中的老板,对于能人,尤其是那种了不得的能人,往往会又爱又怕。大势所趋,不用不行,而一旦重用,又会如芒刺在背。当然,如果孟尝君是无私奉献的活雷锋,那老板大可不必担心。但是,用人不能寄希望于对方是圣人,只能把他假设为常人。而经济学告诉我们,趋利避害是常人行为的基本逻辑。用能人,确实能使公司获利,而一旦发生利益冲突,往往也会使公司的损失最大化。司马光不用操心利润,所以他可以唱高调。他所说的道理我们可以理解,但他所说的做法不见得可行。如果找不到圣人和君子,全用愚人,那还干不干事?
克服这种两难问题的出路,在于老板与员工在利益上的一致化。现代管理中强调塑造共同愿景,实际上就是力图解决无形利益以及价值观念的一致化问题;经理人控股、利润共享等等管理手段,实际上就是实现有形利益一致化的举措。没有利益上的一致化,就没有真正的“双赢”。你好我好的表面和气,只是掩饰利益冲突的鸵鸟式方案;而忍痛割肉的退让,由于存在单方面的利益损失,往往是更大冲突的前兆。所以,“亲兄弟明算账”,把双方的利益得失明明白白摊开,聪明人都自己会算账,这是用能人的基本前提。所谓和谐,不是掩饰矛盾和冲突,而是在算账的基础上实现利益共享。
8.如何用能人:刘邦用陈平的启示
能人不是不能用,而是要看怎么用。不能用能人,就不能干事业。
从管理的要求来看,用人是要干事的,而干事就必须用能人。刘邦用陈平的例子,可以给我们一些启示。
说起刘邦用人,人们对他关于三杰的评论比较熟悉。刘邦当上皇帝后,让大臣们说说他为什么得天下而项羽为什么失天下的道理,于是,雄才大略、英明伟大之类的话都出来了。刘邦摇摇头,自己总结道:“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史记·高祖本纪》)但笔者看来,真正体现刘邦用人水平的事例,是次于三杰的陈平。
陈平不是刘邦的老人手,他从魏王咎那儿叛逃到了项羽那儿,又从项羽那儿叛逃投靠了刘邦,得到刘邦重用。对此,刘邦的老部下有意见,周勃、灌婴给陈平列了三大罪状:一是先后背叛魏王和项羽;二是传闻陈平“盗嫂”;三是据说陈平受贿。对于这种告状,刘邦先排除了“叛逃”的指控,因为在群雄并立的时代,“朝秦暮楚”不能说明道德问题,然后对其余两个指控进行了追查,“盗嫂”属于查无实据的传闻,受贿属实,但陈平坦然承认是办事的用度所需。所以,刘邦依然信任陈平。尤其是在对项羽使反间计时,给了陈平四万斤黄金,完全由他支配,结果使项羽君臣离心离德,大获全胜。刘邦临终时安排后事,确定陈平为协助王陵的丞相人选。陈平果然没有辜负刘邦的重托,在平定吕氏之乱中立了大功。
这里面有几点值得仔细推敲。首先,陈平具有办事公道的名声。当初陈平还是孺子时,乡里聚会分肉,十分公平,得到乡亲父老的称赞。而陈平自己感叹道:“嗟乎,使平得宰天下,亦如是肉矣!”(《史记·陈丞相世家》)这种公平恰恰是管理者最需要坚守的品德。其次,刘邦对陈平具有绝对控制权,所以,他不害怕陈平出事。这一点对于用能人来说,最为重要,只有在有把握对能人的行为可以有效控制的时候,才能使用他,而且控制能力越强,用起来越放手。所以,刘邦在起用陈平时,不怕陈平出事。第三,刘邦前面审查过陈平受贿,但接着在使用反间计时,把大量黄金交给陈平,这一举措意味深长,有两层含义。一层含义,表示对陈平的信任,可以让陈平放手活动;另一层含义,这未尝不是一种考察方式,不是刚刚有人举报你贪财受贿吗?现在就交给你大量钱财,看你动心不动心,你要动心好办,处理你就是了,你要不动心,岂不恰恰证明了你的清白?很显然,陈平的得分是优秀。还有,在刘邦大功告成分封功臣时,陈平推辞不受,声称如果当初不是魏无知推荐自己,如何能够立功?于是刘邦赏了魏无知。这是不忘本。最后,刘邦临终的安排也富有深意,经过长期考察,刘邦已经对陈平有了足够的信任,认为陈平的才能当丞相没问题,然而刘邦的安排是让陈平给王陵当副手。王陵以憨厚出名,陈平以机智出名。这样安排不仅可以使两个人形成互补优势,更重要的是万一对陈平看走了眼,这种安排可以防止铸成大错。
从刘邦用陈平来看,他能得天下,同他深知用人之道有关。尽管刘邦有着浓厚的流氓色彩,在许多方面不值得称道,但他重用陈平这件事,依然可以给供当今管理者思考。
9.如何用好英雄式人才:飞将军李广的教训
英雄式人才和官僚式人才在使用上有着比较大的区别。一般来说,应当把不守规矩的英雄放在独当一面的偏师位置上,既要防范他的失误造成致命损失,又要依靠英雄开辟新的增长点。
唐朝王勃的《滕王阁序》有一句名言:“冯唐易老,李广难封。”西汉名将李广,有飞将军之誉,一辈子同匈奴作战,匈奴人闻风丧胆。但李广的运气实在太差,那些名望不如他的人都封侯晋爵,只有李广升迁困难,最终还因军事失误而自杀。这是不是汉武帝和卫青他们压制人才?
李广这个人,具有鲜明的英雄气概。他擅长射箭,有一次把一块石头误认为是老虎,一箭射去,竟然射进石内。他带兵很有特色,时人称“李广才气,天下无双”。李广先后在陇西、北地、雁门、代郡、云中、上郡为太守,防御匈奴,以能打仗而出名。他靠的是骑兵,平素与士卒打成一片,不摆架子,行军不讲规矩,驻扎没有章法,尤其讨厌那些公文程式。他的部队单兵作战能力都很强,而且下属也乐意随他拼杀。但是,李广用兵作战过于随意,能大胜也会大败。
与李广同时,还有一位与他齐名的将领,叫程不识。他同李广完全是两种风格,“为人廉,谨于文法”。程不识训练士兵极苦,布阵驻扎一板一眼,干什么都有严格的纪律和章法,包括公文也一丝不苟。这样,他靠着严格的组织规范作战,不能大胜但也从无败绩。程不识自己谈到他与李广的差别时说:“李广军极简易,然虏卒犯之,无以禁也;而其士卒亦佚乐,咸乐为之死。我军虽烦扰,然虏亦不得犯我。”(《史记·李将军列传》)
对于这样两种截然不同的将领,尤其是对于不守章法、不按规矩的李广,领导者应该如何使用?显然,李广打仗是英雄,但不是完人。从他一得志就杀了敢于顶撞他的霸陵尉一事来看,他的心胸并不开阔。当他随卫青出击匈奴时,对安排他迂回出击不满,一心要打先锋。看到不如自己的将领一个个立功封侯,他曾经向一个“望气”(类似于今天的算命)者求教,抱怨自己命不好。从这种争功心理和算命抱怨来看,李广确实存在某些问题。汉武帝和大将军卫青有意压抑他,不是完全没有理由的。把对李广的“控制使用”当作压制人才,不无偏颇。
现在的公司经营中,也会时不时地遇到李广式的人才。对此如何使用,考验着领导者的智慧。可以说,李广和程不识,是两种人才的典型。李广属于英雄式人才,个人能力极强但却缺乏“组织纪律性”;而程不识则属于官僚式人才,只有靠严格的组织规范才能成功。一般情况下,公司经营者对于类似程不识的人才在使用上不会有大的争议,往往用这种人按部就班稳扎稳打,而对于类似李广的人才则比较难以决断,不用可惜,用了不放心。更重要的是,如果使用不当,不但影响“李广”本人,还会影响“李广”的同事和部下。人们往往崇拜英雄,对于英雄无用武之地会产生情感上的惋惜。李广本人的不得志,不但引发了几百年后王勃发出“李广难封”的感慨,而且这种感慨在两千年来得到了相当广泛的共鸣。所以,能不能用好“李广”,关系到整个公司的士气和后来的历史评价。
如果仅仅看中李广式的英雄气概和过人本领,那么就可能把公司的兴衰成败全部寄托在他的身上。这对领导来说,风险未免太大。因为李广的失败概率比较大,一旦把他安排在万一失败就会对公司造成致命损失的位置上,那么,这种领导无异于赌博押宝。
为了防范李广们带来的风险,有的领导人采取的方法是一边重用一边加强监控。这种办法逻辑上没错,但事实上行不通。因为李广式的英雄,建功立业的前提就是放手让他们施展才能。他们一般都有较强的自尊心理,时时监控会对他们的情感造成伤害。更重要的是,这种英雄只有在“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高度自主中才能把握机会,创造业绩,加强监控无异于给他带上桎梏。例如,一个总经理,要求办公室主任每天汇报工作是很正常的,然而,要求一个正在开发新产品的研发人员每天汇报工作,则有可能严重挫伤他的积极性。汉武帝和卫青在使用李广上的失误,主要表现在这一方面。
既要防范“李广”有可能造成的风险,又要充分发挥“李广”的作用。比较恰当的办法是委派他担任独当一面的“偏师”,而让“程不识”固守主打阵地。一旦偏师失利,主阵地没有丧失,公司不至于遭到致命打击。在这种情况下,主阵地偏于防守,而偏师偏于进攻。一旦偏师成功,主阵地的资源可以迅速向偏师接济,甚至可以不失时机地把掎角之势变为主战场。至于李广未能封侯,那是历史造成的,今人应该超越古人。
二战中,盟军在第二战场上充分发挥了巴顿将军猛打猛冲的作用,但是,却把巴顿置于布莱德利等人的控制之下,由艾森豪威尔统筹全局。这可以看作是“外国李广”的一个典范,而且没有产生“李广难封”的后遗症。这种做法,值得借鉴。
10.情理态势与组织用人:吴起与田文
优秀人才能不能得到重用,不仅要看才能和功绩,还要看事态、情理和形势。
管理活动中,如何用人相当重要。说起用人,人们往往首先想到的就是“选贤任能”“奖优罚劣”。这固然没错,但是,现实中我们常常会看到,最优秀的人才有时会遭到冷遇,不那么出色的人才却备受青睐。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之一是徇私舞弊。暂且我们把徇私舞弊搁在一旁,假定用人中完全没有“不正之风”的影响,是不是最优秀的人才就能得到重用?恐怕也不尽然。
战国时期的魏国,在魏文侯执政时通过变法跃居强国之列。魏文侯去世,武侯即位,选用国相。当时朝中大臣中才干最出色而且功劳最大的是吴起。这位吴起在历史上赫赫有名,他曾经求学于曾子,在鲁国杀妻求将,大破齐军。到魏国带兵,吮疽驱死,抗击秦韩赵三国,使强秦不敢东向。魏国主持变法的李悝,赞扬吴起用兵“虽司马穰苴不能过也”。就连太史公写《史记》,都把吴起与孙子合为一传,可见其兵法上的造诣。魏武侯要选择大臣担任丞相。无论是论功劳还是论资历,吴起都排在最前面。但魏武侯没有选择吴起,而是选择了田文(就是那位名声也极大的孟尝君)。
吴起对自己没当上丞相很不服气,就找田文当面辩论。这段辩论很有意思。在辩论中,田文承认自己不行,带兵打仗不如吴起,治国理民不如吴起,镇守地方独当一面不如吴起,建立国际威望也不如吴起。然而,自己能当上丞相而吴起当不上,不是才能和功绩,而是魏国当时的情势使然。当时的魏国,君主年轻无威,大臣狐疑观望,百姓还没有建立起对政府的信任。这种情况下,田文反问吴起:是用你合适?还是用我合适?吴起思考半天,不得不回答说:还是用你合适。
可见,用人是否适当,不单纯是才能和功绩决定的,而与组织所处的情势密切相关。这段记载,可以看作是古代经验型的情景领导理论。其中的道理,值得管理者玩味。
选贤任能,陟优黜劣,是用人之常情。然而,贤能和事理,态势和才干,不见得就完全一致。所谓人事,是谋求“人”和“事”的恰当结合。如果仅仅考虑人,而不注意事,用人就难以收到好的效果。贤能也罢,才干也罢,仅仅反映的是人的一面;而经营中的事理,组织所处的态势,则是管理中事的一面。“用人”是为了“治事”,如果事干不好,哪怕再优秀的人也不恰当。正因为如此,同样的人才,情势一旦变化,就可能面临不同的使用方式。例如,历史上的开国元勋,在打天下时风光无限,而守天下时就成了君王的心腹之患。刘邦时的韩信,朱元璋时的徐达,都是如此。
刘邦、朱元璋对功臣大开杀戒,并不可取。而赵匡胤的杯酒释兵权,能够为我们的人事调整提供某种参照。假如,某人与朋友合伙创办一个公司,在起步阶段,销售负责人难免搞点制度以外的小动作,而这些小动作对公司奠基可能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到了公司发展壮大正规经营阶段,这种小动作就会逐渐暴露出危害性,继续用他主管销售对公司发展不利,怎么办?炒了他的鱿鱼,会使员工寒心;容忍他照旧主管销售,会使公司受害。在这种情况下,不妨给他一个不管实事的副总位置,腾出销售经理让更合适的人干,这可能是明智的办法。举一反三,在用人上,如何使人的贤能才干与事的情理态势匹配,有许多值得斟酌之处。比如,功绩能不能用职位作为奖励?会不会造成能力错位?值得管理者时时注意。
读历史,不少人从中看到的是权谋,对管理来说,这是邪道;而从历史中看出情理,才是正途。
11.用人的“配方”:“谭甘草”与“伴食宰相”
用人既要“干事”,又要“和人”,没有单一标准。就像“君臣佐使”的配伍体现中医师的功力一样,不同类型人才的配伍,体现着领导者用人的功力。
中药很少有单用一味的。汤丸膏散,往往都会有几味甚至几十味药混在一起。这种混在一起的配方,按照中药理论是大有讲究的。这种讲究的要旨,就是“君臣佐使”。《素问》云:“主病之为君,佐君之为臣,应臣之为使。”所谓“君”,是指主攻药物;所谓“臣”,是指辅助药物;所谓“佐”,是指起配合作用的药物;所谓“使”,是指起引导与调和作用的药物。常见的中药方剂中“甘草一钱,大枣两个”,就是这种“药使”。
中药是否科学我们暂且不论,本文只不过是借此引出话题,谈谈用人的“配方”。民国年间,国民党有一位很有名的元老,叫谭延闿。这位老兄是清末最后一科的会元(科举会考第一名),与谭嗣同、陈三立并称“湖湘三公子”,积极参与维新变法和辛亥革命,在北洋政府和国民政府中一直担任要职,是国民政府的第一任主席,后来改任行政院长。他为人文雅,写一手极漂亮的颜体楷书。但是,他却有一个很不雅的外号——“谭甘草”。
甘草在中药里相当特殊,似乎什么病也不能治,但各种方剂基本都少不了它,是最常见的“药引子”。能够得到这个外号的人,也得有一番功夫。据说,谭延闿的随和程度世所罕见。他的办公室谁都可以随便进去,烟随便抽,水随便喝。谁要他的字,都有求必应。在他执政湖南期间,长沙的店铺到处都是他题的匾额。就连部下出卖了他,他也是苦笑一下就完了,所以湖南人又把他叫作“谭婆婆”。还有一个传说,谭延闿五十岁生日,有人给他送了这么几句话:“茶陵谭氏,五十其年。喝绍兴酒,打太极拳。写几笔严嵩之字,做一生冯道之官。立德立功,两无闻焉。”应该说,把谭延闿写字比作明代大奸臣严嵩,做官比作五代不倒翁冯道,算是刻薄到家了。而谭延闿得知,反而称道这个人的文采不错,还把他推荐到孙科那里去当官(另一说为谭聘此人为行政院参议)。
对于多数管理者来说,这种“谭甘草”是很令人头疼的。经理们喜欢的是那种敢作敢为、能够开拓事业的人才,而不大看好那些黏黏糊糊、三锥子扎不出血来的蔫蛋。但是,事情往往有另一面。过去在农村的时候,老饲养员告诉我,“一个槽里拴不住两头犟驴”。话糙理不糙。如果梁山泊上都是敢冲敢杀的李逵,那恐怕内部的架就打不完。按照中医的说法,如果没有甘草,那些大黄芒硝之类的“虎狼之药”就难以调和。唐朝有一位名声显赫的宰相姚崇,但与姚崇同为宰相的,却是“每事退让”的卢怀慎。卢怀慎自认为本事不及姚崇,所以任何事都不拿主意,唯姚崇马首是瞻,人们给他送了个外号“伴食宰相”,就是说只会陪着吃饭。然而,开元盛世的出现,不光有姚崇的功劳,也有卢怀慎的业绩。没有他的调和折中,姚崇恐怕也难以显露才华。无独有偶,谭延闿在民国时期,也被人比作“伴食宰相”。没有这种八面玲珑的“甘草”伴食画诺,就难以消解当时派系林立、剑拔弩张的官场纠纷。所以,“谭甘草”的存在,还是很有实际意义的。
对于“甘草”的评价和使用,关键在于经营的着眼点。如果仅仅从干事出发,那么,就像中医治病,有主治的“君”和辅治的“臣”就足够了。但是要让这些治病的药物发挥作用,或者要消解副作用,还得用那些不治病的“甘草”来导引调和。西医的道理也差不多,癌症的化疗,真正治病的是那些杀灭癌细胞的药物,但是那些不治病的辅助药物也是少不了的,否则病人就受不了。有些经理人,往往看的是员工“能干什么事”,对于“不能干事”的员工嗤之以鼻。然而,有些员工虽然不能“干事”,却能“和人”,或者能营造某种适合干事的“气氛”,这种员工也是不可少的人才。
所谓团队,正是各种人才的一种凝聚。如果仅仅是把“能干事的”集中到一起,远不是团队,充其量只是一种集合。团队离不开凝聚力,而能产生凝聚力的往往是“甘草”之类不治病的黏合剂。当然,这里面有个分寸度量问题。假如一个中医开出的药方,只有“君臣”没有“佐使”,那么这个中医就不称职。如果事情反过来,一个中医只喜欢“甘草”而排斥“大黄芒硝”,那他就是典型的庸医。作为经理,能够把“虎狼药”和“引子”恰当搭配,这才能够体现出用人的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