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长寿的根本:“法于阴阳,和于术数”

在《黄帝内经·素问》中,有这样一段记载:

一天,黄帝问岐伯:“余闻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今时之人,年半百而动作皆衰者,时世异耶?人将失之耶?”

岐伯答道:“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

事实上,“法于阴阳,和于术数”,这八个字就是《黄帝内经》提出的日常养生保健的总原则。对此,我们需要先介绍一下何为“阴阳”。

figure_0039_0032
◎中医认为“阳根于阴,阴根于阳”,事物总体的阴阳属性可以互相转化。即阴阳中复有阴阳。例:白昼光明为阳,夜晚黑暗为阴。而白天的上午,阳的特征不断增加,为阳中之阳;下午太阳西斜,阳的特征渐减,为阳中之阴;晚上的前半夜,阴的特征渐增,为阴中之阴,后半夜阴的特征渐减,为阴中之阳。

经常听到人们说“阴盛阳衰”或者“阴阳调和”,但是真正了解阴阳的人却很少。其实,阴阳是我国古代的哲学概念,是事物相互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它是自然界的规律,世界万物的纲领,事物变化的根源,事物产生、消灭的根本。认为阴阳是处处存在的,凡是明亮的、兴奋的、强壮的、热的、运动的、上面的、外面的事物,都是“阳”;而凡是属于阴暗的、沮丧的、衰弱的、冷的、静的、下面的、里面的事物则都是“阴”。

中医认为:“阴”代表储存的能源,具体到形上包括血、津液、骨、肉,性别中的雌性等。而“阳”则代表能源的消耗,是可以通过人体表面看到的生命活力,无形的气、卫、火,性别中的雄性等都属于阳,而“阳”的这种生命活力靠的是内在因素的推动,即“阴”的存储。

在我们国家,西北的温度要较东南低得多,为什么会出现这样大的差别呢?《黄帝内经》中说:“西北方阴也,东南方阳也。”阳就是用,就是释放。阴就是体,就是收藏。从地域上讲,整个西北方向以收藏为主,整个东南方向以释放为主,所以就产生了温度上的差异。

“阴阳”的收藏也相当于人体内部的新陈代谢,是吸收和释放的过程。阴的收藏是合成代谢,而阳却是分解代谢。总结起来就是“阴成形”“阳化气”。比如我们吃的食物就是属“阴”,食物进入体内就会被消化吸收,供养生命活动的需求,这就是“阴成形”的过程,是一个同化外界物质向内的过程;而人吃饱后会感觉精力充沛,整个人显得很有活力、很精神,做事的时候思维也比较敏捷,这就是“阳化气”的过程,即消耗体内有形物质而释放能量的过程。

所谓“法于阴阳”,就是按照自然界的变化规律而起居生活,如“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随四季的变化而适当增减衣被等。所谓“和于术数”,就是根据正确的养生保健方法进行调养锻炼,如心理平衡、生活规律、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不过度劳累等。

数千年前所提出的这些原则与方法,讲起来通俗易懂,做起来简单易行,但要真正做到却并非容易。因为现代人,特别是城市人的生活压力都很大,要供房供车,要辛苦地工作以避免在激烈的竞争中被淘汰,所以经常要加班、熬夜、应酬。还有些人很喜欢夜生活,很晚了也不睡觉,还在上网、唱卡拉OK。所以说,很多人往往是在失去健康的时候才懂得健康的重要,快要失去生命的时候才知道生命的可贵。老年性疾病的日益年轻化,中青年猝死人数的不断增加,都为我们敲响了警钟。

“法于阴阳,和于术数”,实际上整部《黄帝内经》都在诠释这八个字,这个养生之“道”不是抽象的、虚空的,它就实实在在地表现在我们每一个人普普通通的日常生活中。希望那些不注重自身健康的人要学会“法于阴阳,和于术数”,不要等到失去健康再后悔不已。

所以说,想要健康的生活习惯,主要还要靠自己调节,虽然实施起来会有困难,但只要坚持,就会看到好的结果。

四季养生小贴士

中医养生观认为,阴是阳的前提,人体只有注意养收、养藏,即养阴,才能有更多的能量供给人体的生命活动。所以,我们在养生时,一定要注意养阴惜阴,只有这样,生命才能更健康更持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