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夏秋冬,食补养生各有要义

“因时养生”,是中医养生学的一条重要原则。一年四季,春温,夏热,秋凉,冬寒。气候的变化,会给人体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机体的营养结构要随季节的变化予以协调,注意各个季节的科学饮食及食补方式,合理安排饮食。

我国传统中医养生“四季侧重”的原则认为,春季肝脏当令,人体阳气开始生发,养阳益肝非常重要,预防肝脏瘀滞不畅,并提倡春季养肝食为先和以脏补脏的方法。结合这一养生特点,从现代营养学的角度来看,早春的膳食原则应该是高蛋白、高维生素、充足热量的均衡膳食。比如,多吃鸡、鸭血、醋、菠菜、卷心菜、花菜、银耳、蘑菇等食物,可起到护肝养阳之功效。

夏季是一年中阳气最盛的季节,气候炎热而生机旺盛。很多人都非常注重夏季的“降火”保健,从中医的角度看,人体内的火可分为实火和虚火两种。症状重、来势猛的属实火;症状轻、时间长又反复发作的是虚火。

figure_0066_0073
◎春季宜补肝,膳食原则是高蛋白、高维生素等,可进食鸡肉、菠菜。

人们往往习惯性地认为夏天气温高,人体内自然就“火”大了,多喝点儿菊花、金银花等,不仅能解渴消暑,还能驱走内火,但是要知道,食欲下降、口舌生疮、失眠、腹泻等症状都是整日茶不离嘴的“凉茶过敏”症状。所以,体质虚弱的人还是主要以饮食调理为主。夏季养生食补要以清补、助阳、滋阴为目的,降心火,养肺气。要特别注意少食热性食物,如羊肉、狗肉等,以免伤脾肺之气。

秋季养生一般说来可以分为初秋、中秋和晚秋三个阶段。

figure_0066_0074
◎夏季要降心火,养肺气,食补以清补、滋阴为目的,可多喝点儿菊花茶等。

初秋之时,欲食之味宜减辛增酸,以养肝气。古代医学家认为,秋季草木零落,气清风寒,节约生冷,以防疾病,此时宜进补养之物以生气。

figure_0067_0075
◎秋季宜进补养之物;中秋多吃新鲜少油食品及维生素含量丰富的食物,如胡萝卜、藕、蜂蜜等。

中秋炎热,气候干燥,容易疲乏。此时首先应多吃新鲜少油食品。其次,应多吃含维生素和蛋白质较多的食物。现代医学认为,秋燥症应多食含维生素A、B族维生素、维生素C、维生素E类食品,如胡萝卜、藕、梨、蜂蜜、芝麻、木耳等以养血润燥,提高抗秋燥、抗病能力。

晚秋季节,心肌梗死发病率明显增高。此时日常饮食中注意多摄入含蛋白质、镁、钙丰富的食物,既可有效预防心脑血管疾病,也可预防脑血管意外的发生。切忌进食过饱,尤其晚餐以八分饱为宜,晨起喝杯白开水,以冲淡血液。日间,多喝淡茶,坚持每天喝两三杯茶水,对心脏有保健作用。

冬季是四季之中人体进补的最好时节,俗话说:“冬季进补,春季打虎;冬季不补,春季受苦。”人们应该利用这个好时节来补益身体。冬季利用饮食养生的方法,是进补的最佳选择。冬季饮食养生的总原则是:

(1)适量进食高热量的饮食以补充消耗的热量。

(2)增加温热性食物的摄入量以增强机体的御寒能力。

(3)补充足够的维生素和矿物质。也就是说,冬季除了应该适当多进食一些五谷杂粮外,还应该注意补充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及适量的脂肪。

传统养生学认为,冬季应该多食用一些偏温热性的食物,特别是能够温补肾阳的饮食,以增强机体的御寒能力。

figure_0067_0076
◎冬季是进补的最好时节,可进食五谷杂粮等高热量食物以御寒,补充足够的维生素和矿物质。

四季养生小贴士

概括来讲,一年四季,气候不同,人体状况也不同,食补养生应该结合季节特点和自身体质,选择合适的补养食品,这样才能将食补养生的效果发挥到最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