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乳动物的繁殖

哺乳动物采取有性繁殖的方式繁育后代,由雌性的卵细胞和雄性的精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进而发展成胚胎。

求偶和交配

动物求偶,通常会发出一些求偶信号,可以是声音、气味,也可以通过视觉感受。雄性往往通过声音吸引雌性,而雌性则会以散发气味的方式来告知雄性自己的生殖状态。当雄性的数量多于雌性时,雄性往往采取争斗的方式争夺交配权,通常最强壮的个体会取得胜利,这样保证了后代的健康,并有利于种群的延续。

哺乳动物的受精过程是在体内进行的,雄性的精子进入雌性的体内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大多数的哺乳动物会在每年固定的季节集合在一起进行繁殖。如海豹就是这样集合在一起繁殖的,幼体一般是在食物充足的春季或者夏季出生。

卵生和胎生

哺乳动物的繁殖方式主要包括卵生和胎生两种。

卵生的哺乳动物,主要是指单孔类。这一类的幼体在卵内发育,经过长时间的孵化,幼体破壳而出,再吮吸母体的乳汁长大。单孔类哺乳动物不多,仅有5个物种,主要包括鸭嘴兽和针鼹,分布在东南亚和澳大利亚一带。鸭嘴兽的繁育方式比较独特,它的乳汁是从乳腺渗透到腹部,供其幼体舔食。

胎生的哺乳动物,包括有袋类和胎盘类。有袋类的哺乳动物大约有292种,雌性哺乳动物都有一个育儿袋。幼体在子宫内发育约1个月后出生,然后进入母体的育儿袋进行二次发育,大约到6个月时出袋,如袋鼠。刚出生的幼体很小,没有听力和视觉,只能依靠母亲的保护生存。

胎盘类的哺乳动物占哺乳动物的很大一部分。幼体在母体的子宫内发育,通过胎盘将母体血液中的氧气和营养物质传递给幼体,并排出废物,以保证幼体的发育。像出生在开阔地带的幼体羚羊,一般刚出生几分钟就可以行走和奔跑,而出生在巢穴中的幼体则意味着发育不健全。水下出生的哺乳动物幼体与陆地上先露头部不同,它们是尾部先出。出生后的幼体需要立刻到水面呼吸新鲜的空气。

照料

哺乳动物繁殖的一个特点就是双亲照料的时间比较长,一般幼体在出生后靠母体的乳汁维持生存,并受到父母亲的保护,直到能够独立生活。双亲照料的时间不等,一些大型哺乳动物如大象、猿,最长的双亲照料时间可达10年,甚至更长。在双亲照料的时间里,幼体可以通过很长时间的学习期,观察、学习捕食动物的行为、方法,为以后生存做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