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论“平补平泻”

目前,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临床中,有关“平补平泻”概念的理解和运用是不够确切的。如全国高等医学院校针灸教材中,将其视为“进针后,均匀地提插、捻转,得气后出针”的手法;也有人认为“是中等度刺激量的一种针刺手法,没有明显的刺激强弱可分”;还有人认为是“介于补泻之间,即非补亦非泻的一种操作方法。其特点是刺激量较小,不快不慢地左右捻转和上下提插,以得气为度”。我们认为把“平补平泻”作为手法的理解值得商榷,这是有悖古人之意的。
“平补平泻”一词,最早见于明代陈会之《神应经》,其云:“凡人有疾,皆邪气所凑,虽病人瘦弱,不可专行补法……如患赤目等疾,明见其为邪热所致,可专行泻法。其余诸疾,只宜平补平泻,须先泻后补,谓之先泻其邪,后补真气,乃先师不传之秘诀也。”文中只言补泻,而未谈及是用提插、捻转、迎随、呼吸、开阖、九六等何种补泻之法,说明“平补平泻”是一种治疗原则,有些病不宜单纯的补或泻,宜先泻后补或先补后泻,只是先补后泻或先泻后补的次序不同。
《针灸大成·经络迎随设为问答·刺有大小》云:“有平补平泻,谓其阴阳不平而后平也。阳下之曰补,阴上之曰泻。但得内外之气调则已。有大补大泻,惟其阴阳俱有盛衰,内针于天地部内,俱补俱泻,必使经气内外相通,上下相接,盛气乃衰,此名调阴换阳,一名接气通经,一名从本引末。审按其道以予之,徐往徐来以去之,其实一义也。”明确指出“平补平泻”是以平和阴阳为治则。这也是符合《灵枢·九针十二原》之“阴盛而阳虚,先补其阳,后泻其阴而和之;阴虚而阳盛,先补其阴,后泻其阳而和之”经旨的,而非像今人所理解的面对虚实夹杂或虚实难辨证时,运用的所谓“也补也泻”、“非补非泻”的中等强度提插捻转手法。故言“平补平泻法”尚可,说“平补平泻手法”则不宜。
清代著名针灸学家李守先认为学习针灸应“首学手法,次学认症,而以寻穴为末务”,《千金方》也提出“凡用针之法,以补泻为先”,这些先哲们都明确指出针灸治病时,必须行补泻手法。疾病分阴阳,手法有补泻,手法是在辨证的基础上进行的,“虚则补之,实则泻之”,当补则补,当泻则泻;阴阳合病,可行“阴中隐阳”或“阳中隐阴”手法,以调燮阴阳;当不虚不实时,“阴平阳秘,精神乃治”,是为“平人”,为健康态,无需针灸,更谈何补泻!针灸临证必须明辨阴阳,巧施补泻,“补泻反,则病益笃”(《灵枢·邪气脏腑病形》),故“平补平泻”作为手法没有存在的理论依据和现实需要,而把它认定为一种“治则”庶可合古人之意。
时下,“平补平泻”手法之说风行,更有甚者把“平补平泻”理解为“前后转转、上下动动”,并视为“万能手法”,其实是一些乱施手法之人的挡箭牌,更是一些不明手法之人的遮羞布,其动摇的是辨证施治的根基,其泯灭的是针灸手法的真义。此风当休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