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用好职场微语言:你乱发微信的行为,真的好险
- 职场晋升之路(套装共12册)
- 李宗厚 施伟德 韦康博等
- 13117字
- 2019-12-25 16:23:16
导读
在朋友圈成为社交主战场的今天,每一张图片都经过精准的角度测算,每一段文字都经过大师级语言的锤炼,每一个点赞都经过抓心挠肝反复的纠结。两个从未见面的人,都有可能是朋友圈里的“点赞之交”,还有什么事不能发生?
一不小心就被同事抓住小辫子了;一不小心就被领导误解了;一不小心就惹客户不高兴了——微信朋友圈,就是这么危险。
如果你也有在朋友圈说错话的血泪史,希望你给本章点个赞。假如没有,那你该好好看,防患于未然。
1.时刻牢记你的员工角色,别在朋友圈说错话
当朋友圈里有了老板、同事、友商、客户,我们关心的,不是你会不会说话,而是说得太多。你朋友圈里的一个赞、一颗心、一个表情、一个标点、一声“嗯嗯”,都可能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无尽的麻烦。
回答一个问题:休产假的女职员产假期间发微信晒自家萌娃照,有毛病吗?
你一定回答说“没有”,让谁说,都是“一点毛病没有”。可是,请看下面的事例。
有一天,我无意中在某企业领导办公室里听到一个爱“扎针”的员工向老总给休产假的同事王姐“使绊子”。
领导是这样安排的:“最近任务多,你先扛着,等你们王总监回来了就好了。”
“扎针”员工是这样表达的:“经理,我真的为我们部门全年的任务担忧。我和王总监微信互动比较多,现阶段她的精力全在宝宝身上,复工了恐怕也难以像以前那样撸起袖子干了,所以我们部门的任务今年真的有点悬,我正在积极想办法。”
领导其实平时很少看员工微信,经这个员工这么一提醒,他真的特意翻了翻王总监的朋友圈,里面全是泛滥的母爱,清一水的娃娃照,爱得一塌糊涂不能自已。王总的脸色真的凝重起来,立即对“扎针”员工说:“你说的这个问题还真得重视,我想想,你有什么建议我们再沟通。”
结局是,王总监的职位被“撸了”,“扎针”员工上位。
你看,朋友圈,已不再仅是你个人的精神和生活自留地,可任你随心所欲地妄言,一定要慎重再慎重。
还有时候,你只是心情平白无故地低落,朋友圈内自言自语一下,就有多心的同事以为你是针对他。
假如你朋友圈里有客户,那就更要小心了。我在职时,曾经陪领导和客户吃饭吃到很晚,到家累到崩溃,就随手发了条微信求发泄,大意是好辛苦又要失眠了之类的话。结果凌晨十二点,我被领导的电话声惊醒,她像世界末日一样恐慌,命令我赶紧把那条微信删掉,理由是我朋友圈里有客户陈总,那一单就这么泡汤了,第二天到单位我还被叫过去训了一上午。
当然,微信不用也不现实,只是在使用时要足够慎重罢了。
·在合适的时间,做合适的事情
如果你的工作内容与社交媒体关系不大,应该避免在工作时间浏览、发布、评论与工作无关的信息。假如你有第二职业做微商,那强烈建议你不要在工作时间发布商品信息。
·确保一致人格
请确保你在社交媒体上所展示的内容,和你希望在现实中展现给你同事、客户的相一致。朋友圈内赞成一切智慧的交锋,但人身攻击或使用带有歧视、侮辱的语言,会遮掩你观点的光芒。
·内容上把好关
·对工作有厌倦懈怠情绪的内容不能发。工作上的念念碎不要出现在朋友圈里,职场小人通过这些信息会给你捅娄子,而领导也会因为这些情绪唠叨认为你是个工作不积极的家伙。
如果负能量太多,需要一个出口,你不妨转战微博。
朋友X工作已经一年,有天发了条微博“给你无限加工资的希望,却不给你加工资的公司”。另一个朋友在下面评论:“你都怂得来这吐槽了?”是的,朋友圈太乱,怂到去微博吐槽。
朋友圈是个圈,不论工作还是日常,大家很容易在这里对号入座,你还没发个什么,有些“朋友”就觉得你是在指桑骂槐;而微博却是完全开放的,八竿子打不着的人都能随便看,谁都不用在乎,也就没了那么多要考虑的因素。
这样来看,朋友圈真的很复杂,微博倒是相对私密了,爸妈不玩、同事没有加关注,想发什么就发什么,大不了微博还有个“好友圈”呢。
·对公司发展有影射性的内容不能发。比如,年底时,你拼命地发人家公司的年会和年终福利,那无疑就是暗示自己单位的福利不好,这也难免让领导多想,觉得你对公司不满。
·有可能泄露公司机密的内容不能发。世界不大,圈子更小,你若发了涉及公司机密的事情,很快就会传到竞争者那里去,搞不好会使得公司遭受重大损失,到时候你吃不了兜着走。
·糟心的家务琐事不能发。这貌似和工作无关,可你若总是发此类倒霉信息,会让领导感觉你是个运气不好、基础情绪不良的人。他们会认为这种境遇下的你不可能有很好的状态为公司做奉献,所以,一定会对你产生不利的后果。
有人说,我把领导屏蔽了不就可以了吗?亲,你以为在这方面领导比你弱吗?这么做就能够密不透风了?不信你屏蔽一个试试。
·做好行业品牌代言人
你在社交媒体上的一切言论,也许都折射了企业的品牌价值。如果你能提供为品牌增值的内容,相信升职加薪也不会太远。
2.微信不是交办工作的最好方式
微信在连接了一切后,给人们的生活也带来了无尽的困扰。
关于微信的功能,马化腾用“连接一切”来形容——移动互联网让手机成为人体器官的延伸,并通过互联网连在一起。而微信要做的,是提供连接的能力。
我们必须要承认,微信确实使人与人更方便地连接在了一起,它的流行给讨论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我们通过微信沟通意见、询问问题、下达指令、确认做法。纵然如此,微信依然不是交办工作的好方式。
·微信交办工作让指令下达得凌乱无序
以工作群为例,假如上司通过微信连续传达了很多接下来需要完成的工作任务,全部都发在微信群里面,人多嘴杂,你一句我一句,这些任务势必被切割成很多条零散的信息,我们根本无法聚焦到底哪个才是重点。
到了公司,你需要打开微信网页版,花更多时间把上司发过来的零散讯息重新整理,然后才能正式开始工作。这个工作是很耗神的。
有时候我们还会记错。明明记得是领导在微信上说的事,结果怎么也找不到。翻了半天才在QQ上找到。哦,原来记错了,好乱!
工作上如果什么都要“即时”,最后只会造成工作效率的降低。
试想看看,你正在做一件重要的工作,需要一个小时来完成,结果工作了10分钟后,主管用微信即时地给你安排了另一项任务,如果立即要求你回复,你只好分出时间先去处理,就算不要求马上回复,你也得把微信上的讯息整理成待办事项以免忘记。
这样多来几次“即时工作讯息”,那么一个好好的工作时间就要被切割成好几个区段,并且需要花费额外的时间去弥补在来回切换过程中所浪费的时间。这样带来的坏处不言而喻:
·对于工作者来说,宝贵的时间都浪费在了工作的切换上;
·琐碎的任务交待,会让工作者混乱而无所适从;
·当工作之间没有轻重缓急的差别时,很有可能会让我们把时间都花在琐事上,而导致真正重要的事情没有进展;
工作不可能都是马上处理的,什么都要即时处理只会破坏之前的工作计划。
·微信交办工作不利于跟踪检验
工作上的讨论,尤其是一些重要的对话讨论,或是在对话中一些重要事项、责任范围、时间进度是否交待清楚,常常需要“事后检验”。而用过微信的人也应该都知道,要在微信上面做这样的事后检验、长久保存是相对不容易的。
·微信沟通容易造成理解上的偏差
当我们习惯使用微信谈论公事时,有时只是走在路上临时起意,想到什么重要的事情就立刻发微信,然而此时的我们根本就还没想清楚工作具体要如何实施。退一万步讲,就算想明白了,在手机上也不方便打太多字。还有时候,说着说着你会被其他信息所打断,这很可能造成双方理解上的误差,一方以为自己说明白了,实际上根本不是这么回事,这大概是最糟糕的结果。
·微信成了“被加班神器”
当职场人士养成了即兴微信沟通工作的习惯时,站在员工的角度,微信就成了“被加班神器”,他们的休息权受到了威胁。
有个做杂志的朋友说他自从用了微信之后,就24小时在工作,“同事群”变成了上班时间的延伸,领导、同事想到什么,就直接通过微信发了过来。“微信可以发照片,可以发语音,也可以发文字,比电话、短信都方便,但是一旦查收不及时,就容易误事儿。我们在工作群里讨论的基本上都是业务相关的话题。有的时候晚上睡觉之前看到的最后一条信息,与工作相关。第二天早上看到的第一条信息,仍然是同事发过来的。”从这一方面看,微信聊工作不仅不合理,还很不“合法”。
微信当然是一个方便的沟通工具,但是任何工具都只是在适当的情境中才能发挥最佳作用。手机微信只适合记录一些零散但需要即时处理的信息。
一个好的任务交接,不是用一两句嘘寒问暖的讨论就可以说清楚的,而是应该用写一篇论述文的态度,把前因后果仔细交代,把待办事项一一罗列,把重要参考档案附上文件,这样才是一个有效的任务交办。
而这样来看,目前最好的任务交办方式,其实还是电子邮件(或是类似的云端协同合作系统)和面谈,这才是让工作更顺利推进的正道。
3.你真的可以通过朋友圈向领导撒娇卖乖吗?
那是一个周末,我和胡小弟约饭。饭菜上齐,我刚要动筷,被胡小弟拦住,他要拍了发朋友圈。
两分钟后,胡小弟的朋友圈新鲜出炉:哎,这个点了,才请客户吃上饭。好饿!月底了,钱包也饿,等米下锅。
我问他:“我啥时候成你客户了?”
胡小弟说:“我这是故意发给领导看的,可以收到一箭双雕的效果。一呢,表明了我敬业,周末还见客户;二呢,顺便哭哭穷,让领导尽快把提成发了。”
哦,微信的这一功能,恐怕连马化腾做梦都没想到吧。劳动人民的智慧真是无穷无尽呐!
听胡小弟说,在职场上,微信的“妙用”还有很多呢。有很多朋友明明泡夜店到很晚,开车路堵,却发了个加班朋友圈再来个公司定位,通过这种方式告诉领导,我工作很勤奋,博取领导同情吸引个赞,这样真的好吗?你不觉得那个赞越看越像“朕已阅”?领导也是从那会儿过来的,能不明白你什么意思吗?这种朋友圈能打动的也就爸妈和朋友了吧。
而且,微信耍小聪明,太容易玩砸!请看下面这个事例。
小谢的微信还是领导硬要求她开设的。她之所以迟迟不开微信,就是因为知道自己的个性,喜欢发些随心所欲的话题,憋不住话,怕领导看了麻烦。
可是,玩着玩着,小谢就发现了微信的妙用,就是可以通过发朋友圈向领导撒娇、邀功、诉苦,甚至向领导提某种要求。
她果真也尝到了甜头。比如,她是做编辑工作的,心想,若是能上班时间自由点,最好一周内有那么一两天在家办公就好了。一次单位加班很晚后,在回家的地铁上,小谢就发了这么条微信,大意是:夜深人静灵感不断,创意迭出,可是必须强迫自己睡了,明天还得早起呢,若能偶尔在家办公该多好呀,我不是偷懒,我只是想留住灵感。
这条微信真的引起了领导的重视,允许她每周可以申请在家办公一天。
后来还有几件事,小谢也是通过这种方式达成愿望,成功和领导谈妥的。
可是好景不长,小谢就玩砸了。
本是周末请外地同学吃饭,小谢非得抬举自己,发朋友圈说自己运营意识强,主动涉足业务领域,开发客户,大周末的自掏腰包请客户吃饭。
这条微信发完小谢就忘了。
可是这条微信又一次感动了领导,让领导记在了心里。周一忙,领导忘记了。周二的时候领导一早就让小谢把请客户吃饭的发票交到财务,给报销。
小谢当时放松了警惕,不假思索地说:“我没有请客户吃饭的发票啊。”
话说出来后方才明白了,然后再找补,可是脸上的慌张与不安泄露了秘密,引起了领导的怀疑。领导接着把她叫到办公室单聊,聊她开发客户的情况,哪里的客户?哪个行业的?什么渠道挖掘的?这些问题小谢显然招架不住。
领导对她建立的好感与信任大打折扣。
所以,微信绝不是你和领导玩猫鼠游戏的好工具,不要耍小聪明了,还是实事求是的好,有什么正当的要求和成熟的想法,还是面对面的和领导沟通。而且,通过微信邀功、撒娇、卖乖,大多数领导会认为这样很矫情。
若你想通过微信让领导重视、感激你,那就多发些和工作有关的内容吧,通过微信进行一些品牌推广。
不过在进行推广时也要注意细节。
·说清楚立场。如果你以个人名义,在社交媒体发表和公司相关的内容,请让大家知晓,你不是企业的发言人,发表的这些内容纯属个人观点。
·不要在社交媒体中披露公司内部事务,包括但不限于未经披露的战略规划、商务合作、人事安排、核心技术、内部会议等。
·不要滥用企业的标志或商标。即使你是企业的员工,也只能在被授权的情况下使用这些,不管是用户名、社交媒体ID还是上传的头像等。
4.屏蔽领导并不能自保,请用好朋友圈的分组功能
据我所知,很多人的朋友圈都有一个“同事”分组,将那些看起来交流和善的同事们归类到其中,将鸡汤灌给他们看,将抱怨收到他们瞧不见的地方。
不懂得分组,后果很严重。
小A一毕业就去了某个国企财务部工作,加了一圈前辈们的微信。
那时候的她没有分组的概念,有什么话会直接在朋友圈里说,吐槽工作的琐碎、上班时间长,吐槽一些同事把事情推给自己做,甚至连帮着某某阿姨的女儿做暑假作业、帮着某某大姐跑了好几处办公室的事情也都大张旗鼓地发在朋友圈里。
朋友们看到了,都会调侃她几句,可是同事们却对她不仅不回复,也越来越冷淡了。没多久,科室主任就因“工作中满是抱怨情绪”,单独将她数落了一顿,还不忘举几个例子,无一不是她发在朋友圈的内容。
至此,小A才反应过来,于是,她的微信朋友圈第一次有了分组。
与这样的极品事例相比,球迷范爷的遭遇过程舒爽,结局却更惨烈。为了通宵看世界杯,他跟领导请假谎称自己第二天上午要去医院看病,结果看完球赛后的满足感让他忘乎所以,顺手发了一条朋友圈:“看了一夜球再睡懒觉真舒服。”然后,他就不用去上班了。
为了避免这种麻烦,有些人选择了屏蔽。
可是屏蔽真的好吗?
◎屏蔽领导的麻烦
琳达一直觉得用“奇葩”都不足以形容自己那位热爱朋友圈的上司。虽然从事会计这个理性职业,但领导在朋友圈面前毫无理性可言,一丁点儿事都要发朋友圈,翻开领导的相册,简直就是视觉轰炸。领导还叮嘱琳达要关注她的朋友圈,琳达口头答应着,悄悄将她屏蔽了。
直到这位领导生日当天,部门聚会,她鼓励大家发微信,而后到每位下属朋友圈“点赞”,蓦然发现,自己竟然被好几个人默默屏蔽了,这位领导一气之下拉黑了他们,而直接下属琳达甚至被骂哭。这个事情最后有了一个戏剧性的结局:这位领导也有自己的Big boss,她因为在朋友圈吐槽上司忘记屏蔽对方,直接被炒掉了。
所以,要想继续玩微信发朋友圈但不招致祸害,一定要用好朋友圈的分组功能。把微信里的朋友分为几个组,每次发朋友圈的时候选择不同的“可见范围”,就可以定向分享内容,既不用担心被对方发现屏蔽后的尴尬,又能达到在特定受众面前畅所欲言的效果。比如说我想发张很丑的自拍照,只能好友看到对不对?所以要有个“好友”组。再如,泡夜店,不想被爸妈知道吧,那么你可以选择“夜店组”。
麻烦吗?一点都不麻烦,只要花上半小时,几乎一劳永逸。
◎朋友圈分组方法论
·当你选择了要分享的照片,在分享前一步,就是你输入“这一刻的想法”时,倒数第二行有一项叫做“可见范围”,点击进去可以看到不同的组别。
·如果你从未分过组,左下角有一项叫做“编辑我的分组”,再点进去之后最下面一行就是“新建”操作,点击按钮后你可以选择不同的联系人加入这个新建的组别里,确认后便可以给这个组别命名。
·以后你发布朋友圈选择这个组别,便只有这个组别的人可以看到你的这条朋友圈了。
当然,分组功能也不是360度无死角的,纯文字发布就不能进行分组限定。如果分组功能还不足以让你保险,那你弄两个微信号吧。
5.你不喜欢转发自家公司的微信,这个局,怎么破?
大过年的,雷哥也没停止转发公司卖药的微信内容。
我取笑他,您这是要当领导的节奏啊。
雷哥苦笑,对不起了亲,这是领导的硬性要求。
我相信,每个人的朋友圈里,都有一批“广告狗”,他们在领导的“威逼利诱”下,不知疲倦地转发着公司的微信文章。其实他们自身,又何尝不想像你一样,把微信还原成一个自己和私密朋友交流的空间,只是因为迫于工作中KPI(绩效)考核的压力,被强制性地要求转发,遭受着来自上司的赤裸裸的透视。
作为被逼迫的一分子,当面对公司这种微信转发要求时,你该如何破?
◎理解公司的需求
你要学会分析问题背后的本质,因为领导可能是这样想的:
·多一个人转发,就多一些曝光;
·公司员工应该热爱公司,转发自己公司的信息就是表现之一。
其实领导这样想也没错啊。作为公司的一分子,你有义务为提高品牌知名度和产品美誉度做贡献。
◎通过“说点什么”做转化性输出
硬生生地转发确实太过唐突,也没人会阅读。若是加上你自己的思想和评价,就不一样了。转发微信时,会有“说点什么”的提示,你可以利用这一点调和转发内容。自己首先把转发内容阅读一遍,有所消化,然后作转化性输出,尽量使得你的评价说得有可读性,引起共鸣。
◎少吐槽,多想办法
假如你们公司的微信内容实在太low,转发这样的内容既造成视觉污染,又拉低公司形象,那么,做强制性转发的硬性规定背后,就潜藏着一个不懂营销和运营的领导。
而这刚好是你的机会,你不能只是吐槽,而不思考。因为职场中,这是一个常识,当你觉得别人的方案不好时,最好弄清楚哪里不好,为什么不好,什么方法更好,然后把这一整套的思路讲出来,还要注意沟通的方式方法。
如果你是运营、营销岗位相关的人,就更应该拿出一整套的思路,告诉领导,这样做不仅不合理、也达不成增加宣传曝光的目的,然后告诉他怎样做才合理、才能达成目的,你可以这么说:
老板,关于公司的微信运营,我研究了一些资料,也做了分析,认为根据公司目前的情况,结合产品,应该先把内容制作得高大上了,然后找准受众群体,发送到需要的人群,不一定通过微信,也可以通过微博、豆瓣之类的渠道,好的内容+好的渠道=有效流量……
如果你的领导知道这样一个重要原则:
用户调查→内容制作→渠道投放→数据回收分析→优化调整→用户调查(5步循环)
他一定不会强迫大家把很low的东西转发到朋友圈,还理直气壮地说什么与业绩挂钩。
所以,多想点办法,少一点吐槽吧。
6.微信群里怎样表现才得体:既不当“僵尸”,也不当“莽夫”
目前,微信已经成为工作中最常用的沟通方式之一,单位有大群,部门也有部门群,还有团队群。你在群里的活跃度高吗?表现好吗?或许你自己并没意识到,不良的使用习惯已给别人留下负面印象。下面这几点,一定要注意!
·群里也要讲规矩
单位群的感情交流功能相对弱一些,主要是为了工作。所以在工作群里聊天,如果不是工作必要,一定要适可而止。禁止群发广告、段子、搞笑视频或非法信息,禁止拉票行为。
同时,不要随便拉陌生人进入群里,以免泄露工作秘密。
·不要滥用截屏
截屏功能与职场大多数礼仪背道而驰。两个人的聊天是非常私密的行为,发送出去与暴露他人和自己的隐私没有区别。在职场上使用微信截图要格外谨慎,不要随意截屏为证,更不可随意把截屏发送给第三者。
·慎用语音
虽然微信交流方式很丰富,有文字、语音、表情等,但交流时对方性格、身处环境、职位高低等都是必须要考虑的。除非是私下关系极好,为了工作方便和准确无误,在大多数情况下不要使用语音。
·注意沟通效率
单位里使用微信沟通,一定要简明扼要,不说废话,不重复赘述。切记:要直接切入主题;收到他人信息,回复要及时,尤其是工作信息,不可随意拖延或滞后回话;如果稍微感到微信沟通效率低下,可直接致电询问;没事不要乱@打扰别人,你@的人一定是和所说的事宜相关的人,@时要注意区分朋友圈和工作圈。
·勿滥用私人化表情
单位群年龄差异大,不太适宜使用各种怪异表情。虽然你只是想活跃气氛,但实际上增加了负面印象。单位里允许你有个性,那是包容你,你自己却不能不自觉。
·不要在群里处理太复杂的问题
既然是工作,准确率和效率永远是第一位的,微信的即时性提高了工作效率,但在严谨程度上却是短板。对于复杂问题,很容易出现误解和误判,还是电话或面谈更好。
·注意礼貌用词
不管平级还是上下级,不宜使用过于简短的词汇,例如“好”、“嗯”等词语。很明显,说一句“好的”会显得更有礼貌。
·自觉遵守红包礼仪
逢年过节领导会在群里发红包,领红包要有节操,领了要致谢。另外,也不能只领不发。
7.如何写好工作短信和微信?
如今,通过短信和微信汇报早已是职场汇报工作的一种重要方式。
如何写好工作短信和微信呢?以下内容会帮到你。对照一下,一定有你平时顾及不到的地方。
◎工作短信或微信的形式要求
·称谓恰当礼貌
称谓要表达清楚接收方的身份,并体现礼貌原则。
·首句反映主题
在首句中即反映出要汇报的主题,旨在帮助接收方及时高效地读取信息。
·尾语按需设置
如果是比较重要的事情,可在结尾处注明“收到请回复,谢谢!”。如果没有收到回复,有必要打个电话确认对方是否收到信息。特殊的公务短信或微信,比如通知,应使用专用尾语“特此通知”,以示规范和严谨。
·表达切忌过于口语化
用语要礼貌、规范、温和、专业。
·署名明确勿漏
公务短信或微信较为正式和规范,结尾处署名更应正规。
◎公务短信或微信的内容要求
·所有内容都应与工作有关
·简明扼要,突出要点
·内容要有条理
尽可能用一条信息容纳全部信息,减少信息往来次数。如果需要传递的信息有多项,宜分点阐述,用好标点符号。
◎公务短信或微信的使用要求
·发送时间恰当
最好在工作时间发送,以保证接收方及时处理。早上8:00以前、晚上10:00以后最好不要发工作短信,因为短信或微信提醒的响声或振动会打扰对方休息,非常不礼貌。如有紧急的事情不得不在这个时间发送,应真诚道歉。
·妥善处理接收延迟的情况
如果是比较重要的事情,最好请对方回复以确认收到,或是在短信、微信发送之后致电对方询问接收情况,尽到告知义务。
8.最伤害同事关系的四种微信聊天方式
同事之间不宜深交,但生活上互通信息有无、分享便利生活的咨询还是非常有必要的。
所以,同事之间工作之余的微信聊天非常普遍。但有几种微信聊天真是要人命,不但伤感情,甚至有时候会直接毁掉友谊。
◎拼命推销和其他一切压迫性要求
同事中不乏有做微商、代购的,于是同事朋友便成了这些人的第一批目标客户,发海量图片,说得天花乱坠,弄得人家很是难为情。明明看出人家不感兴趣,还是强行推销。
其实,圈子营销没啥,只是不要把信息推送得这么有压迫性,合理告知就够了,人家若感兴趣,自然会找你购买。
比较讨厌的还有那种“不转发就怎么怎么”的提示,很有侵犯性,也容易得罪同事。
再有就是拉票行为了,“我外甥参加的书法比赛,请投12号”,“我爱人的年会节目,请投歌舞类《小苹果》”……这样的信息,自己在朋友圈转发一下就可以了,真的不应该一一推送。
◎说话有上文没下文的人
某周四,一个朋友给我发消息问:“在吗?”当时深夜十二点半,我已入睡,第二天七点看到消息后回他:“嗯,不好意思昨晚睡着了,有什么事吗?(附上开心笑脸一张)”
然而,过了一个小时、两个小时……我一直处在好奇和等待消息的焦虑状态当中,到中午十二点,我看到他竟然在发朋友圈,可是依然没回我消息。于是,我忍不住发了几个问号过去,他回:“没什么,随便问你一下。”我无语。
类似这种人家挺拿你的话当回事,你有了上文半天没下文的聊天,真的挺遭人厌烦的。微信找他人聊天的时候要直接说出你的来意,尤其是急事,既能缩短大家的反应时间,提高交流效率,又能减少误会,将友谊保鲜。
◎不懂感恩,只一脸高冷的回一句“哦”的人
上周,一个老同事看我发朋友圈知道我去过普者黑,来向我求去那里的攻略,让我把知道的都告诉她。我挑了几点,具体说了一下路线怎么走最经济划算、哪些必备又容易忘记的东西、哪里最值得去,又详细说了自驾游和跟团游的优缺点等等,大概打了三四百字,觉得终于把有用的东西都告诉她了,才松一口气。
结果她回了一句:“哦。”
我咋舌……我甚至怀疑自己是不是说太多了。你向我请教出行游玩的攻略,我出于“朋友”的身份才尽职尽责地言无不尽,却只换回你的一个不冷不热的“哦”?这究竟是想显示你的高冷,还是想显示我的自作多情?同事的反应让我觉得费解的同时,更有种被冒犯的薄怒感,那之后,我便不再和她过多地说些什么了。
再后来,从另一个朋友那里,无意间听到了她说过我为人冷漠不爱搭理人的话。
朋友聊天大大咧咧本无可厚非,但大大咧咧不代表你可以肆无忌惮、不知感恩,因为这也常常体现了你的修养和为人。你怎样对待朋友,朋友也会怎样待你,别人没有义务在热脸贴上冷屁股后还表现得一副幸福无比的样子,那不是出于对朋友的真诚,而是对你的恭维。
◎套路太多、真诚太少的人
有的人和同事聊天,装得特可怜地向同事求助、咨询,其实他们并不是真的需要,而只是想摸清同事的底细,为了超过人家做准备。
小刘和小马是好同事,又住在一个小区。
他们的孩子同时参加作文比赛,小刘的儿子获得二等奖,一家人很开心,小刘接着在朋友圈发了张照片乐一乐,当做是给孩子的鼓励。
小马看到后,马上私信问小刘:“你儿子获得了二等奖呀,恭喜恭喜,真是可造之材,他的文章可以给我们家孩子学习学习吗?”小刘很大方地拍照传给了她。
大概过了半小时,小马回复了,说:“你儿子写得真不错,不过我女儿也不赖,她得了一等奖。”小刘看着手机屏幕,半天说不出话,此后和她再无深交。
无论友情还是爱情,诚意都是交流的基础,你对别人是敷衍,自然也不会得到别人的真诚。微信聊天虽只是交流的一种方式,却经常可以看出一个人的生活态度和为人处世的态度,适当注意一些小细节,有时候一个温暖的笑脸,一句“谢谢”和“哈哈哈”,就会让朋友在聊天时感受到你的热情和诚意,让你们的友情更上一层楼。
9.办公室里,你是那个无作为的“低头族”吗?
◎以与客户沟通为幌子,你失去了什么?
有自制力的人,是玩微信;没自制力的人,是被微信玩。
老常就是个被微信“玩坏”的悲剧人物。
因为手机上瘾,作为“低头族”典型代表的老常,四十岁的年纪,失去了婚姻,失去了健康,失去了工作。
他被所有人轻视。
促使爱人坚决和他离婚的原因有二:
第一,开车玩微信。妻子每天都提醒他要注意安全,他总是气急败坏地说:“我这是工作,和客户沟通呢。”
第二,过年也不停歇。春节放假了,全国人民都欢天喜地地回归家庭,图个阖家欢乐。他却在除夕夜和年初一以“北京瘫”的姿态,溜溜儿发了48小时微信,包括主动拜年和回复别人的拜年微信,以及给领导、同事、客户点赞。
妻子都忙坏了,他不仅帮不上忙,还把颈椎玩坏了,大过年的还得要妻子送他去医院。妻子委屈地抱怨,他照旧气急败坏地说:“我这是为了工作和发展,为了养家糊口。”
妻子终于对他绝望了,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和他分手。
大多数“低头族”都和老常一样,疏于和家人的情感交流,都以工作为借口,以客户为挡箭牌,整日活在手机的世界里无法自拔。那这些人又是否真的如他们说的那样敬业、在职场上做得风生水起呢?
No、No、No!
一个聪明人,会衡量自己的时间和收入比例,他们不会和客户扯闲篇,会一分钟说重点,不会没完没了地进行无谓的手指运动。
只有浪费时间和精力的闲人,才和客户进行无意义的沟通。客户与你合作不合作,不在于你为人家点几个赞、在微信上多捧几次脚,而在于你的人格魅力和平台价值。一个整天玩手机玩得面黄肌瘦不健康的人,一个没有自制力的“低头族”,又能有什么值得人信赖、合作的人格魅力呢?
沉溺于手机不仅无法帮你赢来客户、提升业绩,还会败坏你的职业形象。对于办公室里那些啪啦啪啦的“低头族”,社会给他们的评价非常之低。
◎“低头族”的五大害处
·在同事眼里你是个无聊的人
小姚是典型的手机控,每天忙于看八卦新闻、社会新闻,或者流连于各类APP中号称汲取精神食量。她经常会将看到的内容播报给同事,同事通常也会哈哈一笑,她一直以自己消息灵通为傲。直到有一天,有个同事突然问道:整天看这些娱乐八卦、社会新闻,和你有关系吗?看半天得到了什么帮助?小姚怔住了,尴尬无语。
·“低头族”容易损害单位形象
办公室经常要迎接来访的群众或客人,如果工作人员不遵守上班纪律,低头玩手机,一旦被来访者撞见,就会招致他们不好的评价甚至投诉,将严重损害单位的形象。
·“低头族”容易影响工作进度
办公室的工作本身就比较多、比较繁琐,工作人员如果长时间低头玩手机,就会导致工作遗忘、不能及时完成工作任务等不良后果。
美国密歇根大学一项研究分析表明,工作中哪怕仅仅发一条讯息,都会让失误的次数增加。因为手机会让人持续处在多任务状态中,长此以往会出现注意力障碍等问题,影响他们的创造力和学习能力。
·“低头族”容易影响身体健康
办公室工作人员久坐本来对身体就不好,长时间低头玩手机更会影响健康。
·“低头族”会造成心理焦虑
其实,很多时候,看手机接受资讯这种消遣并非是重要的或是能给人带来快乐的,只是在下意识重复着这些活动。当滑动手机、打开网页、浏览微信等变成了人们经常重复的一项活动时,人在大脑中会建立一种循环,这些反复的行为就会变成一项人体自动化的行为,这让人平时会无意识地去做这件事,而且有时会克制不住,行为被制止还会感到不安。
◎如何矫正手机依赖?
如果吃饭、上厕所都强迫性地看手机,手机不在身边就坐卧不安,注意力不集中,生活、情绪、社会功能都受到影响,就需要调整了,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改变:
·睡前听音乐。对于那些晚上必须玩够手机才能睡觉的人,不妨听听舒缓的音乐,或者看一会儿书,通过这种转移注意力的方式,慢慢戒掉坏习惯。
·多交谈。每天留出一定时间和家人交流,规定自己在交谈的时间内,除了接必要的电话,不可以玩手机。
·多运动。多散步,多参加户外活动,强制性远离手机。
·试着不带充电器。为了保证电量,这个做法可以逼自己减少使用手机的时间。
·逐渐减少玩手机次数。给自己制订一个计划,从减少次数开始,循序渐进。
10.“嗯嗯”“呵呵”之类的叠词并不简单,要听懂、慎用
微信聊天比面对面的聊天更有玄机。
回想一下,你是不是也这样?
微信聊着聊着,突然就聊不下去了,明明也没说什么;
微信那端的TA好像不耐烦了,只因为TA“嗯”了一下。
通过调查发现,人们在聊天时,最喜欢用的三个语气词,是嗯嗯、哈哈和呵呵,排在第一名的是“嗯嗯”。嗯的字数不同效果也不同:嗯是冷漠;嗯嗯是稍温和;嗯嗯嗯,是不耐烦。
千万别小看“嗯、哦、呵呵……”它们的冷暴力指数那是相当地高,轻则破坏气氛、宣告聊天结束,重则毁掉美好的缘分。
◎“嗯嗯”“呵呵”的冷暴力指数很高,是冷漠、拒绝、不耐烦的信号
情景一:情侣对话。
男朋友:宝贝,饭我做好了,等你回来就开饭。
女朋友:嗯。
男朋友:你今天不开心吗?
女朋友:没。
男友感觉一腔热血遇到北极寒流,不是滋味。
情景二:相亲男女。
男:你快到了,等你也是一件很幸福的事。
女:嗯。
男:下次我再带你吃日本料理,我知道一家很不错。
女:哦。
这么冷淡,估计约会也没有第二次了。
◎要让聊天变得更加顺畅,文字和内心情绪变得一致非常重要
·首先,少用“嗯、哦、额”等回复,冷暴力情绪很令人烦躁。
·用“嗯嗯”“哦哦”“呵呵”这类叠词,比单字好那么一点点,但也释放出冷漠的信号。换用“好的”“好嘞”,会给人以亲近的感觉,营造热情、活泼的交流氛围。
·标点符号里面,只发“……”或“。”之类,也是冷漠的表现。相反,用“~”放在句尾上,会更加柔和。
·再者,表情也要稍稍拿捏一下,如“微笑表情”、“再见表情”、“冷汗表情”在网络环境中都被赋予了新的含义,有冷漠疏远的意味。
假如你收到了以上这些信号,意味着对方想终止聊天了,这时候要识趣,礼貌地说再见。假如你不想留给别人不耐烦的印象,或者不想招致误会,应该慎用“嗯嗯”“呵呵”。
当然,特殊情况也是有的。
·对方到底为什么惜字如金?
对方真的很忙
像早上10点和下午3点的黄金工作时段,工作都来不及,真心没工夫闲聊啊!
不过,一般大家都会附上一句,“现在在工作,一会儿再聊”,让对方安心。
另一种忙,则是精神上的忙碌。
有这样一观点,说自己忙,但实际并不忙的人,有自抬身价之嫌。忙是因为找我的人多,我很重要,我的时间宝贵,地位更高。
对方是长辈或领导
我们总是用“呵呵”表示嘲讽,而父母辈则仍然停留在“憨厚地笑”的意思。领导也爱惜字如金,一是沉稳干练,二是热情活泼不是高能力者的风格。假如“嗯嗯”来自领导,你要接受。
对方天生性格使然,或者就是不想好好聊天
一些人天生内向,不善言辞,即使在微信聊天里,也是一贯的语言风格。这种性格的人要当心了,别因为说话习惯让自己吃暗亏。
◎“下切式”的聊天模式令人愉快
在魔鬼约会学里,有两类回答问题的方式,一类叫做“上推式”。这就好像在对话中升起一个保护罩,拉开了与对方之间的距离,让聊天进行不下去。比如:
甲:周末有什么计划吗?
乙:在家休息。
甲:这么好的天气应该出门,听说植物园不错,和朋友商量着去呢。
乙:哦,祝你们愉快。
另一类叫“下切式”。下切式聊天可以让友好氛围延续,话题无限展开。比如:
甲:周末有什么计划吗?
乙:在家休息。
甲:这么好的天气应该出门,听说植物园不错,和朋友商量着去呢。
乙:好羡慕呀,可惜我还要做家务,祝你们愉快呀。
微信聊天真的是件要动脑筋的事,一定要弄懂他人发来的“嗯嗯”“呵呵”或表情包的意思。自己也要慎用,除非对方是你满不在乎的人,否则这样的叠词还是不要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