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在机关工作,自我形象要出彩,公共形象不出格

导读

和普通人的穿衣打扮、言谈举止比起来,机关事业单位的公职人员需要花更多的心思。因为他们的一言一行都广受关注,牵一发而动全身。所以在个人形象管理之外,还要树立牢固的公共形象管理概念。

唯有提高自我要求,才能更好地接受职场的检验、党的检验和人民群众的检验。

他们要说对的话,穿对的衣,做对的事。否则,轻则被人微词,重则影响仕途。

1.公务员必须要有着装意识和公共形象管理意识

虽然公务员系统从来没有硬性规定上班一定穿什么,但随着经济的发展、风气的开化、国际交流的频繁,以及公务员队伍的年轻化,公务员穿衣绝对不是越简朴越好。

因为公务员穿衣不只代表个人形象、职场形象,还代表你的公共形象、你的城市形象;假如你出席外事活动,你还代表着国家形象。你不能穿得过于低调,但也不能给人奢侈之感。

◎公务员必须要有着装意识

如果要你立即在心中描绘一幅公务员的“标配”形象,一定会是这样:一件毫无质感的黑、白、灰衬衣紧紧地束在深蓝色或黑色的不修身西裤中。腰间的皮带一般是黑色,光泽度一般,最普通的logo。如果天气冷,他们会穿一件西服,深蓝色为主,裁剪普通;至于脚下,当然是无跟无型的皮鞋。

于是,多年来大家心中似乎形成了固定成见:公务员着装没有什么行道,都是一个样;至于标准,那便是“一入人群找不到”。

假如公务员深入基层,这种风格的打扮完全没问题。但是,假如你是外事局的人接待外宾,或者开发区的人接待外地考察者,这一身行头会让对方看低你是一个没有现代意识的人,是一个没有场合概念、不干净利落的人。这时候,你的个人形象势必有辱你的城市形象和地域形象。

我们是一个以艰苦朴素为传统的国家,穿得高调奢华当然有失分寸,但刻意低调守旧也一样不妥。

◎真的不是越简朴、越寒酸越好

刻意低调,甚至穿得很寒酸的公务员队伍中,也不乏人民利益的“蛀虫”。英雄不问出处,只以穿衣的风格来给公务员是否廉洁下定论,并不科学,还是以工作能力、态度和政绩为标尺。

◎年轻公务员不能随心所欲乱穿

现在,社会变得多元化,公务员的穿衣也变得随便夸张起来,尤其是年轻女性,娃娃装、超短牛仔裙在办公室里也偶有所见。这种过于随意的穿衣风很不妥当,尤其是在机关工作,不能随心所欲,不能想穿什么就穿什么、想怎么打扮就怎么打扮。

总之,所谓公务员,走出家门,就要兼顾你的个人形象和公共形象,处处有所为、有所不为。

2.这三种场合的衣服必须备齐:公务场合、社交场合、休闲场合

机关工作人员的穿戴当然也要遵循“TPO原则”,根据自身出入较多的场合准备衣服。通常情况下,公职人员出入较多的场合分为三类:公务、社交和休闲。这三种场合下的着装原则分别又是什么呢?

◎公务场合——“庄重保守”

能够穿的服装包括制服、套装,男性可穿西服套装,女性可穿西服套裙。职业装:男性可穿中山装,女性可穿列宁装。半正装:男性可穿长裤长衫;女性可穿长衫和中长裙,一般以一步裙或其他裙摆较小的裙装为宜,不宜穿大摆裙、拖地裙等。

不能穿的服装包括非职业装和时装,如职场中女性不能穿吊带装、露脐装、一字领、无袖装等;男性不能穿休闲装。

◎社交场合——“大方得体”

社交场合包括:以宴会友的宴会,以舞会友的舞会,赏心悦目的音乐会,欢快热烈的文艺晚会,以文或酒会友的聚会,以增进友谊、加深感情为目的的拜会,应邀出席的各种庆典会等等。

通常,在这些场合可穿的服装主要有三种:

时装——指当时流行之服装和时尚之服装;

礼服——特指礼仪场合的着装,如举行婚礼时的着装叫做婚礼服:男士应着西服正装,女性一般着白色婚纱;

民族服装——中式礼服,一般在盛大场合,如参加全国代表大会、参加各类庆典活动、代表本民族去拜会重要人物等场合,可以穿着本民族传统服装。

需要注意的是,在社交场合不能穿的服装主要也有三种:

制服——譬如人民警察下班后与朋友聚会,以酒会友,穿着一身警服去赴会。又譬如在给老人祝寿时,医护人员穿白大褂前往,在这种喜庆的场合,真的很不妥。

休闲服——譬如你去拜会一位重要人物,如果穿一身休闲服装去,就难免给人不尊重对方的感觉;

不合时宜的时装——比如在一些比较庄重、隆重的场合,女性穿得太露、太透、太薄恐怕也是不协调的。如果是去拜会重要人物,且重要人物又是异性的话,那就更不妥当了。

◎休闲场合——“舒适自然”

公职人员也需要有自己的休闲活动。这种情况下,可穿的服装主要是休闲系列,包括休闲装、牛仔装等,也可以是中式风格的衣服。

3.公务员的着装打扮禁忌

一般情况下,机关领导不会对下属着装提出直接要求和批评,同事也不会当面议论,但的确有些着装方式被领导视为不容忽视的“职业问题”。这些穿衣方式是机关工作人员不成文的穿衣禁忌。

◎化妆忌浓艳

公务员要保持规矩、职业、清朗的公职人员形象。女士忌浓妆艳抹、发型怪异;男士忌特立独行、哗众取宠。

◎色彩忌花哨

女性的服装在色彩上正逐渐变换着,不再局限于传统的黑白灰,但是也避开了粉红、嫩绿等颜色,转而选择米色、深蓝色等优雅而稳重的色彩。

◎款式忌招摇

太过性感、时尚、怪异的服饰造型,都是公务人员不能尝试的。

年轻女孩再可爱也不能穿娃娃装,成熟女性再休闲也不能穿宽裆裤,男孩再有活力也不能穿左一个洞右一个洞的牛仔装。透视装、乞丐装这些奇装异服,统统都留到职场和公务场合之外穿吧。

最后给大家提一点建设性的意见。

为了活跃一下职场氛围,释放年轻人的激情,作为领导可以酌情规定在星期五没有大的会议和接待任务时,允许职工们有一个“casual(非正式)日”。让大家穿得casual一点,但不是特别随意,是稍微随意一点、轻松一点。

4.在单位食堂用餐,表现不当也会当众出糗

机关人员基本上都是在单位吃饭的,所以,这里我们要特别说一下在单位食堂吃饭的规矩。

首先是时间观念。一般机关单位都是中午下班了,大家一起去食堂打卡吃饭,但是很容易碰上排队等候的情况,所以建议不愿意排队的同事们晚去个三两分钟,就能错开排队“高峰期”。

到了自己打饭的时候,要提前看好菜单,不要只顾着低头看手机。提前看好菜单不但能节省自己的时间,也能为食堂师傅快速计算饭菜金额赢得时间,还可以加快整个队伍的买饭速度。

吃饭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自己饭桌的个人卫生,不要将食物洒落到桌子上;更不要有剩饭剩菜,要根据自己饭量的大小购买合适数量的饭,谨记一定不要浪费。

吃完饭之后,要记得把餐具收拾到餐具集合处,方便食堂的阿姨统一规整、洗刷、清洁以及消毒。当然餐具我们也可以自己带,吃完饭自己到洗手盆洗刷一下就可以了。

吃完饭之后要记得把桌椅板凳重新归位,免得食堂的阿姨还要一个个整理,浪费时间和精力。我们的举手之劳就会给她们带来方便,何乐而不为呢?

吃完饭后,一般不会马上上班,还会有一段时间来供我们休息。这时可以小睡一会,也可以看一看网上的新闻或者几人凑在一起谈天说地,增进同事之间的友好关系。

5.在做事上,国企注重做某件事的能力,私企注重综合能力

假如你是即将进入国企工作的毕业生,或者是刚从私企进入国企工作的职员,下面的内容特别值得你细细品味。正式工作开始前,建议你好好弄清国企和私企工作模式上的差异,否则就会很容易出错、为自己的职场升迁平添很多人为障碍。

国企作为一个庞大的系统机构,部门繁多,人员臃余。虽然具体工作都是基层在做,但基本上每一项任务都会有人层层负责。

纵向上看,因为过往的工作人员不断累积,表面上看是一个人在做,但实际上是层层把关、层层修改,直到事情较为圆满。简单一篇部门的月总结,就有职工—班组负责人—部门副主管—主管这样的流程。

由此可知:

第一,在国企无论做任何事,能力的增长都是缓慢的。因为在这样的层层负责下,由于“拐杖心理”作怪,很容易出现止步不前,甚至不思进取的状态,而且一旦形成,再往回调整很难。为了避免这样的心理状态,作为进步青年的你可以不停地安排自己参加各种考试,让自己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

第二,在国企做事成就感没那么高。事实上,你只是整个机器的一个螺丝钉而已,因此,即便职责范围内有提升,最多也是“小锤40,大锤80”。而工作之余非目的性、非功利性的尝试和努力,你能收获的经验值少之又少。

横向上看,由于国企把每一部分工作都切得很碎,基本上只要你负责的部分不出太大的错,都能够被整体协调起来,对本部门的其他机构或者其他部门的影响都不大,也就是说容错率更高。因此,衡量一个国企是什么状态,只要看其整体工作呈现出来的趋势就好,如果整体都很低迷,就说明这个企业是有问题的。

私企和国企做事方面的不同就在于——没有那么多人围着你转。小到如何最快速地寄快递,大到追一个订单的落地,总经理最多是告诉你个思路和方向,剩下的事情都得你自己反复把关。

纵向上看,由于追逐人力成本的最小化,你的直接对接人基本上只有你的老板。因此,老板金口一开,你的目标就只有一个,最快地把事情做到尽善尽美。

这个过程中,考验的是你的协调组织、全面策划、难点攻关、打完收工的全部能力。不用担心你会懒惰,会有“拐杖心理”,因为一旦出错你就是第一责任人。在这样的压力驱使下,你会不断想把事情做到精益求精,因此能力的提升会是飞速的。

横向上看,你不用担心你会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不了目标任务,因为当你着手的时候,其他部门的人会紧紧盯着你的进度。你就像多米诺骨牌的其中一环,你倒的姿势不对、力度不够,都会影响下一环节的进行。你想懈怠?没人给你这个机会,自会有人不厌其烦地催你,直到你把事情做完满为止,这样他在下一环节才好开展工作。

总之,私企和国企各有利弊,关键是你要有正确的自我认知,明白自己想要什么、什么更适合自己。有了成熟的自我认知,无论在私企还是国企,都不会有太大的心理落差。

6.别说我没提醒你,痛恨层级关系、嫌麻烦的公务员绝对干不好

最初应聘到某家杂志社工作的时候,我做梦都没想到它的上级竟然是某机关。

早知道如此,我根本不会面试,因为自知受不了那种层级和繁缛。还好,我们和上级打交道的机会很少。

可是,年底的时候,因为搞活动,惧怕的事情终于还是来了。

为了把活动的规模搞大,活动现场请了许多媒体,也多半是体制内的媒体。作为策划,我把媒体邀请函电子版做好打印出来,我的上司说没问题。然后我就把电子版发给负责宣传的某处长审核了,发完电子邮件后我按照上司的意思给处长发了短信。

两天过去了,仍然不见处长的回复;我又短信她,还是没回;打她座机,无人接听。

怎么办呢?时间紧急,我和上司沟通后就把邀请函发出了。因为我们怎么看这个邀请函都没有什么问题。

可是第二天,麻烦就来了。大概是处长终于闲下来了,得空看了看我们那个邀请函,觉得媒体入场时间提前半小时太少了,应该提前一个小时。其实她也就是这么一说,领导总是要发表一下意见的。可是我们那个机关出身的社长觉得天都塌了,在办公室里把我批得狗血喷头,万分难堪。

其实,一般来说,媒体入场时间都只是个虚数,半个小时已经很合理了,很少有媒体按时去的。从实质意义上,根本不是个事。可是社长列举了我数宗罪责:擅自做主、目无领导、蔑视权威……。

痛定思痛后,我觉得自己委实不适合在机关下的媒体做事,就辞职了。

我不适合,但我不能说这种层级和流程不好。就比如我的后任,他就做得很好啊。我不喜欢巴巴的跟着领导后面追问,而这位后任不仅做得没问题,还做得风生水起、如鱼得水。后来社长还举荐他到机关临时任职,同样深得机关领导的赏识。

所以,你不适合做的事,一定有人很适合。

在机关做事,必须遵循机关那一套。那一套运行机制和规矩是历史沿袭的,就像一个家庭的家风一样,不知不觉,大家都养成了那样的要求和行为方式,这种模式不是谁可以轻易挑战得了、动摇得了的;你若真是较着劲地蔑视它、挑战它,别说干好工作了,甚至最后都有可能会被扫地出门。

7.领导差你“抽空”办事,你别真抽空

机关里,领导经常漫不经心地吩咐下属“抽空把某某事办了”。对于这个安排,你当真“抽空”去吗?你若真敢这样做,那就惨了。

有一次,某机关单位的办公室主任让一位实习生小陈复印几本文件,因为材料比较多,复印需要一两个小时,主任便对小陈说:“你抽空复印一下。”

“好嘞。”小陈答应得很痛快,恰好手头有要紧的事,心里想着那就等有空了再说吧。

一天过去了,两天过去了,三天过去了,主任没再催,小陈一直有别的事干,就没把复印的事当回事儿。

十天过去了,小陈已经把这件事抛在脑后了。

第十五天,主任找他要材料,问小陈复印好了吗?小陈这才想起来,心里慌作一团,故作淡定地解释说:“没有,这些天帮处室整理文件柜,现在马上复印。”

主任冷漠地说:“不用了,已经来不及了。这些天你很辛苦,但是你在这儿的实习恐怕不及格了,现在你就回去吧,不用再来实习了。”

小陈错在哪儿?看起来是一个拖拉事件,其实他并不懒惰,那些天他干体力活也不惜力,怎么就“不及格”了呢?因为他不懂套路,不知轻重,不大懂事,不知道许多事情是不能拖拉的,而领导嘴里的话根本不能严格按照字面意思来理解。

我年轻不谙职场套路的时候,也常常干这样的事:有些事以为领导说“抽空”,那就真是抽我的空儿;或者认为自己没闲着,也不偷懒,有些事拖延拖延没关系;或者自以为这件事不重要,拖拖不要紧;甚或压根就忘了这件事,都有可能。结果呢,经常感觉领导不信任、不重视或者不重用,还不知道为什么。等我自己当了主管、带了团队,碰上了这样的事情,才深有体会,很是扼腕。

凡事都有个轻重缓急,我们每天都有许多事要处理,孰轻孰重应有一个权衡,有一个安排。比如家庭的大事难事,比如突发的事件,许多时候都要及时调整,重新安排。而领导交办的事,通常都是重要的事,虽然领导没有强调快办急办,但那是需要你自己斟酌掂量的。在实际的工作中,但凡领导交代的事,除了说明不急或缓办的事,其余都是需要立即就办的事,这时就需要你抖擞精神、马上着手了。

8.无论大会小会,你都不能在底下“开小会”

2008年,我接手了奥组委的一个项目,有幸结识了在机关工作的张局。

有一次,张局给我们团队的人开会。

张局在台上讲,我的团队里的设计和他的助理在不时交头接耳。这在企业,是没什么问题的,我们甚至特别鼓励这种茶话会;可是这惹怒了张局,他狠狠地处罚了这两个同事,让他俩站在台上把刚才的“私房话”也给大伙讲讲,并训斥他们道:“你们不是爱讲吗,讲啊,让你们一次讲个够!”我那两个同事差点因为这个得了抑郁症。

后来我和张局成了好朋友时,我才敢提出自己的不解:因为我也认为在会场上低声说几句话没什么,自己也经常开小会呢。见我如此不解,张局就和我说了说他们机关的事。

“曾经我和你们一样,也开过小会,后来当我当了领导,才知道了开小会的危害。一次我在直属单位的职工大会上讲话,讲着讲着,突然看见有两个青年在交头接耳,我的思路一下中断了,停了两三秒,那两人还没觉察继续开小会,我不得不当场制止了他们。事情不算大,但毕竟对讲话和会议会有一些影响。开小会的年轻人可能还不知道他们的小动作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这些年我经常坐主席台,才知道原来台下的任何动静都能尽收眼底。哪里有点异样,即使是上百人的大会,也能感觉得到。如果我正在讲话,多少都会受到影响。如果是小型会议,那就更不用说了,在小会上开小会,简直就是对讲话人的轻视和挑衅。如果一两句也就算了,三五句或更多,少则影响几个人,多则影响大半场,甚至会直接影响会议效果。”

听张局说得这么真切,我完全理解了他作为领导的苦衷。从那以后,我就彻底放弃了开小会,并且也开始主动制止这种不当行为。

后来我体制内的朋友也多了起来,渐渐也了解到,凡是当领导的,没有一个不对开小会的行为深恶痛绝,全是差评:

不懂规矩;

目无领导;

无法无天;

无组织纪律性等等。

假如你不想成为机关领导眼中如此恶劣的员工,那就要在各种会议上做个乖巧的员工,专心听讲,除了不开小会之外,最好还能做到以下几点:

·一定要提前到会场。你等领导,千万不要让大家等你。领导入场时,需要你的注目礼和欢迎的掌声。

·一定要带好笔和会议记录本。即使没什么要记的,也要“煞有介事”地做出思考和记录的认真模样。一开始我不懂这一点,经常空着手去开会,被领导当众责问:“你过来干嘛呢?!”领导最恨那种“两个肩膀扛着个脑袋”无所事事的参会者。

·作回应。当领导在讲话过程中需要你回应时,你必须做出回应的动作或表情,哪怕只是认真地点点头。

·把手机设置成无声。哪怕你有重要人物的电话等着接听,也要自己协调好,不要接听,不要中途离场。有的人在会场上耍小聪明,把头埋到桌子底下接电话,以为大家看不见他,也就听不见他的声音了,一幅活生生的“掩耳盗铃”场景。你以为领导看不见你就听不见你的声音了吗?你以为你躲到桌子底下就不会干扰会议了吗?其实,你的一举一动,领导都看得门儿清,都把你的名字记下了,可能还在下面划了红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