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绝学无忧

通行版本

绝学无忧。

唯之与阿,相去几何?

善之与恶,相去若何?

人之所畏,不可不畏。

荒兮!其未央哉!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

傫傫兮!若无所归。众人皆有余,而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哉!

沌沌兮!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

澹兮!其若海。飂兮!若无止。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似鄙。

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

古本合校

绝学无忧。

唯与呵,相去几何?

美与亚,相去何若?

人之所畏,亦不可以不畏人。

——————————————————————————————————

望呵!其未央哉!众人巸巸,若享于大牢,而春登台。我泊焉未佻,若婴儿未咳。

累呵!似无所归。众人皆有余,我愚人之心也。

湷湷呵!鬻人昭昭,我独若閒呵;鬻人察察,我独闷闷呵。

沕呵!其若海。望呵!若无所止。众人皆有以,我独关以鄙。

吾欲独异于人,而贵食母。

注:

1、这里的“佻”字,在帛书《老子》乙本中为“垗”,在通行本《道德经》中为“兆”,“佻”是帛书《老子》甲本的写法。根据文意,此字应为“佻”,“垗”与“兆”应该都是抄录笔误。

2、这里的“浑”字,在帛书《老子》甲本中为“惷”,其同“蠢”字,也作“乱”解;此字在通行本《道德经》中为“沌”;“湷”为帛书《老子》乙本的写法。“湷”古通“浑”,用在此处较为恰当。本合校版选用“湷”字。

3、这里的“关”字,在帛书《老子》乙本中写作上门下元,即字,其古通“管”,亦通“关”,现代汉语已无此字。此字在通行本《道德经》中为“顽”,帛书《老子》甲本缺此字。根据文意,此字应为关闭之意,“顽”字应为抄录时因无法辨识而附会出来的。故本合校版用“关”字替代。

4、本章在楚简《老子》中只有前四句,“望呵”之后的部分是没有的,而帛书《老子》及通行本《道德经》都有后半部分。这两部分之间关联并不紧密,故本合校版虽保留后半部分,但用分隔符将两部分隔开。

古本注释

唯:答应。

巸:美好。读yí。

咳:小儿笑。读hái。

湷:古通“浑”,浑厚,淳朴。读hún。

鬻:卖。读yù。

昭:明。

閒:无关紧要。读xián。

有以:有用,有作为。

鄙:边境。

食母:乳母。

古本释义

杜绝无益的学问则没有忧虑。

答应与呵斥,相距多少?

美与丑,相差如何?

人们所畏惧的,也不可以不畏惧人。

——————————————————————————————————

远望啊!他们无边无际啊!众人感觉很美好,如享用太牢,又如春天登上高台观景一般。我淡泊不轻佻,如婴儿没笑时的样子。

疲惫啊!好像没有地方可以回去。众人都有盈余,我却有一颗愚人之心。

浑厚淳朴啊!买卖人什么都要明明白白,唯独我好像什么都无关紧要啊;买卖人什么都要清清楚楚,唯独我默不作声啊。

深啊!其如大海。远啊!好像没有止境。众人都有用处,唯独我关在边境之地。

我想要独自相异于众人,而且重视养育过自己的乳母。

真经解读

上一章讲到了“绝知弃偏”,本章接着“绝知”的主题来讲一讲“绝学”。

绝学无忧。

“绝学”即杜绝学问。老子前面讲“无知”,继而升级为“绝知”,现在又升级到“绝学”了。而且他说,“绝学”之后将没有忧虑。上一章讲了,“绝知”就是拒绝无益的知识,以此类推,“绝学”也就是拒绝无益的学问。学问的概念比知识更为复杂,知识是点状的信息,而学问是把知识串联起来,成为知识系统。因此“绝学”所绝的不仅是那些分散的知识点,还要弃绝整个无益的知识系统。

别小看这句“绝学无忧”,这可以说是老子所传承的古老修炼体系的精华所在。上古真人曾有一些流传万年的秘密心法,老子作为大周朝守藏室的官员,估计是接触过这些秘籍的。他如此反复地强调“无知、绝知、绝学”,必然深知人类清理垃圾知识系统的妙处。

打个比方,头脑中的思维系统相当于人类生活在世界上的操作系统,没有这个操作系统,人类将无法正常的生活。学问就相当于数据库,每一套学问都是一个单独的数据库,一个人所有的学问加在一起则汇集成大脑的总数据库。而知识则相当于具体的数据。人在日常生活中出于各种需要不停地检索这些数据库,然后通过对数据的处理来进行具体应用。可见思维对于人类而言是基本配置,而学问则是运行于思维系统之上的程序。

但是,世人往往会沉迷于对数据的获取,不停地充实自己的数据库,以致于数据泛滥,数据库过于臃肿。这就可能会导致系统运行卡顿,甚至系统崩溃。而且混乱、矛盾的数据如未能及时整理,将使系统运行负担过重,给人带来各种各样的烦恼、纠结与忧虑。这就是有些人为何总是心烦意乱的根源所在。

人类往往过于依赖这些数据库,把自己困在其中不能自拔,而忽略了一种不必使用数据库就能直接读取信息的更为高级的运作方式——直觉。“绝学”之后,也就是在停止了大量无益的知识系统(数据库)所导致的臃肿、混乱与矛盾之后,一切都将变得很简单,人们自然就可以无忧无虑了。

唯与呵,相去几何?

“唯”指答应,“呵”指呵斥,这两种态度之间的差距有多大呢?其实它们的区别就在于对某事表示同意还是反对,而造成这种态度差异的关键就在于双方的观念不同,或者说他们的知识系统不同。

观念决定人们的处事态度,观念有分歧就容易发生争论、争吵甚至争斗。但这种分歧并非天生如此,而是由于后天的知识积累造成的。实际上,只要人们愿意把各自的知识系统拿出来交流,就有希望互相理解。如果互相理解了,原先不接受、不认可的,也许就能接受、能认可了。反之,若不肯沟通交流,使隔阂越来越深,即便是原先答应的事,也会翻脸不认账。可见,答应与呵斥这两种态度虽然反差巨大,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们是有可能转化的,其距离只有一念之差。

美与亚,相去何若?

美与丑,这两种价值判断之间又有多大差别呢?这是老子第二次讲到美与丑,他在第二章中写到,“天下皆知美之为美也,亚已”。意思是说,如果天下人都知道美的事物是美的,那么丑就停止了。人们说,丑停止了不是很好吗?非也。那样的话,世界将变得单一、乏味加枯燥,美也就失去了价值。比如当世界上所有人都身材苗条的时候,人们就该渴望胖子了,那时说不定又会以胖为美了。因此老子主张“不言之教”,不向人们灌输什么是美、什么是丑。人们没有分别心,也就不会顾此失彼、执于一端了。那么美与丑到底相差多少呢?这其实是个见仁见智的问题,并没有确定的标准。

人之所畏,亦不可以不畏人。

老子接着写到,人们所畏惧的,也一定会畏惧人。这说明什么呢?说明人们对事物的畏惧心理其实是没有必要的。畏惧是一种严重的忧虑,但忧虑了半天,你所害怕的东西,同样也害怕你。这是由于双方在认知上都把对方视为可怕的家伙,总是自己吓唬自己。

有一个形象的比喻叫做麻杆打狼两头怕,人因为学到了狼是凶猛的野兽,所以怕狼;狼因为学到了杆状的东西是武器,所以也怕人。如果人与狼都不曾学到这些知识,那就谁都不会心生畏惧。不生畏惧会怎样呢?其结果,可能会相安无事,也可能是殊死一搏,但无论怎样,都不会产生忧虑。

老子在第五十五章写到,“酓德之厚者比于赤子。蚰虿虫蛇弗蠚,攫鸟猛兽弗扣。”就是为了说明,像婴儿一般天真无害、心无畏惧的厚德之人,竟能与毒虫蛇蝎、凶禽猛兽和谐共处。在老子看来,不畏惧才是最好的状态,而畏惧则是由无益的学问所引发的忧虑。绝学者无忧,无知者无畏。世人都把“无知无畏”当作贬义词来用,而这却是老子希望人们达到的理想境界。

你可能会说,如果真的遇到狼,害怕不是很正常吗?事实上,在遇到独狼的情况下,你还真得放下恐惧,因为野兽能敏锐地嗅到人在恐惧时所散发的气息。只有勇敢地正视狼的眼睛,让它猜不到你会怎样做,它才不敢轻举妄动。此时不能主动进攻,更不能逃跑,以免诱发狼的攻击。你只能慢慢后退,或用火驱赶,或寻求支援。看来畏惧并不能帮助人们战胜危险,而无畏无忧之人反倒有可能生还。

前四句是一个段落,专门说明“绝学无忧”。人们被灌输了很多无益的学问,于是学会了去争是非对错、去分美丑善恶,还总是怕这怕那的。“绝学”则能让人们从二元对立的狭隘观念之中解脱出来,还能消除令人畏惧的心理根源。如此,世间将不会再产生那么多矛盾和对立,也没必要互相斥责和鄙夷,更无法制造各种各样的惊慌和恐惧,那人们自然就不会再有什么烦恼和忧虑了。

——————————————————————————————————

望呵!其未央哉!众人巸巸,若享于大牢,而春登台。我泊焉未佻,若婴儿未咳。

在接下来的这一段,老子将自己与世人做了一系列对比,以表现修道者的特立独行、与众不同。远远望去,可以看到无边无际的人流。他们似乎感觉很美好、很愉快,好像在享用太牢一样。太牢即牛、羊、猪三牲祭品,用在这里是形容人们很享受的样子。他们又像是春天登上高台观景一般,兴高采烈地观赏着周围的事物。而老子却总是很淡定,不轻浮、不放纵,就像婴儿未笑的时候那么平静。

累呵!似无所归。众人皆有余,我愚人之心也。

老子感到自己有些疲惫,好像已经无家可归了,这应该是他滞留函谷关之时真实的内心感受。他知道众人都在积攒财物,都能有所盈余,而自己却是身无挂碍,没有什么多余的东西。他说自己有一颗愚人之心,是对自己不知积存财物的自嘲。老子有的是愚人之心,而非愚人之脑,他只是心似愚人般敦厚罢了。

湷湷呵!鬻人昭昭,我独若閒呵;鬻人察察,我独闷闷呵。

“鬻人”即买卖人,老子用买卖人的精明与自己的“糊涂”做对比,来说明自己有多“愚”。买卖人什么都要弄得明明白白,而老子却好像什么都无关紧要似的;买卖人什么都要分得清清楚楚,而老子却总是默不作声、难得糊涂。的确,商人一般都得精打细算、明察秋毫才行,而老子所崇尚的却是浑厚淳朴、清静无为。为何老子放着聪明人不做,偏要当一个糊涂人呢?想必只有求道之人才能明了。

沕呵!其若海。望呵!若无所止。众人皆有以,我独关以鄙。

老子所追求的是道,而不是世俗的东西,于是他在此处又提起了道。他赞颂道:深邃啊!其如大海。悠远啊!好像没有止境。这个如大海般深邃宽广的东西指的就是道。

众人都有所作为,唯独老子不愿去做那些世俗之事,而使自己被关在函谷关这个边境之地。可见,老子出关的确是为了隐居,而他隐居的目的就是为了独自追寻那深邃如海、永无止境的道。“关以鄙”这三个字透露出老子出关的确不太顺利,他可能正在为自己被人关起来写这本《道德经》而感到无奈吧。

吾欲独异于人,而贵食母。

老子想要独自做一个与众不同的人,他不在乎世俗的学问,也不在意世人的看法,一心只想求道。而且在老子看来,世俗礼法有很多荒谬之处,实在是误人子弟。那些贵族、士大夫只重生母轻贱乳母的行为,虽合乎封建礼教,却是无道的。因此老子偏要对乳母敬重有加,当然也包括养育过自己的其他人。那些人虽然不是亲人,但却胜似亲人,怎能以血缘、礼法论贵贱呢?

本章评述

本章以“绝学无忧”这个极为鲜明的观点开头,将对无益知识和学问的弃绝提升到了新的高度,并再次强调以分别心为基础的学问是没有意义的。后半部分,老子列举了自己与世人不同的生活状态,自己与众人对待财物的不同态度,自己与商人处理事务的不同表现,以及自己与他人不同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通过这些强烈的反差,可以看出老子的圣人之道与世俗的凡人之学是多么的格格不入。凡人之学是求于财、执于利、争于功、拘于礼,而圣人之道则是舍其财、轻其利、悟其道、修其德。这真是天壤之别啊!怪不得有勇气放下世俗之学转而超凡入圣的人少之又少。

基本上所有对《道德经》的解读,都把本章解释成老子的抱怨,似乎他把自己写成了一个既浑浑噩噩又沮丧颓废的人,搞得跟怨妇似的。其实老子一点都没有抱怨,他只是想阐明“绝学”的观点,以及修道者与世人的差别而已。只要用心体会,我们便能看出,放下一切出关修道的老子,道心是多么的坚定。孤独求道的他,始终是义无反顾、无怨无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