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道真影:重解道德经
- 星贤
- 3353字
- 2020-06-25 10:46:36
第二十二章 委曲求全到底啥意思
通行版本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
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
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
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
古本合校
曲则全,枉则正,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
是以圣人执一,以为天下牧。
不自视故明,不自见故章,不自伐故有功,弗矜故能长。
夫唯不争,故莫能与之争。
古之所谓曲全者,几语哉!诚全归之。
注:这里的“正”字,在帛书《老子》甲本中为“定”,在通行本《道德经》中为“直”,“正”是帛书《老子》乙本的写法。“正”与“直”字均可用,“定”字应为抄录笔误。本合校版选用“正”字。
古本注释
牧:统治。
见:“现”的古字,显现,显示。读xiàn。
章:通“彰”,彰显。
伐:夸耀自己。
矜:骄傲,自夸。
几:预兆。
古本释义
迂曲则全面,弯曲则正直,低洼则盈满,破旧则更新,缺少则获得,太多则迷惑。
所以圣人掌握纯一,用它对天下进行统治。
不只从自己的角度去看故能明白,不自我显示故能彰显,不自我夸耀故能有功,不骄傲自满故能长久。
他因为不争,所以不能与他争。
古时的所谓“曲则全”这句话,预言啊!确实圆满将会归属于那个人。
真经解读
上一章讲,道是从远古一直流传下来的,本章继续讲述这个远古之道给人们带来的教诲。
曲则全,枉则正,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
老子先从六个方面来论述利弊得失的阴阳转化之理:
曲则全
“曲则全”翻译过来就是迂回曲折则会完全。也就是说,一件事情往往要用迂回的办法,经过很多波折,才能圆满达成。现实情况的确如此,世间之事很少会有一帆风顺的,大多是要经历各种困难和考验才能有好的结果,正所谓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像《西游记》中唐僧取经要经历九九八十一难才能功德圆满,亦是此理。
有句成语叫做“委曲求全”,是“曲则全”的另一种表述。但这往往会被人们理解为“委屈自己才能保全”,换句话说就是“小不忍则乱大谋”,或者“不能因小失大”。这样理解也没有错,只是把“曲则全”理解得太狭隘了。心里受点委屈只是经历曲折的形式之一,并不能代表其全部。
老子所讲的“曲则全”并不仅仅是告诉人们为了求全要忍受委屈,这只是困难与阻碍的一个方面而已。要想成事,可能还得面对更多的波折与坎坷,甚至是挫折和失败。众所周知,失败乃成功之母,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不经历反反复复的失败,怎能积累丰富的实战经验?当然也就难以实现最后的全面胜利了。
一条直线只能涵盖窄窄的范围,对直线之外的事物,它不得而知。但当直线变成了曲线,它就可以描绘整个世界了。这就是“曲则全”的深层机理。因此,顺利并不见得是好事,曲折也不见得是坏事,只有过程曲折才能结果周全。
枉则正
“枉”即弯曲,一件东西变弯之后,还将使其重新归正。弯曲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如果需要的话,总会把它纠正过来。可以说,弯曲只是正直之前的一个阶段而已,反之亦然。
洼则盈
低洼之地,大雨过后,必能盈满。这也是很浅显的道理,说明低洼也有低洼的好处,因为低洼所以才盈满,是低洼为盈满提供了先决条件。
敝则新
事物破旧,必将迎来更新。破旧并不可怕,正所谓不破不立,旧的不去新的不会来。破旧只是更新之前的一个必经的阶段,反之亦然。
少则得
“天之道,损有余而益不足”(第七十七章)。当人们缺少某些东西的时候,天道便会发挥作用,于是人们就有希望得到它。虽然有时受人为因素的干扰,“少则得”不太容易实现,但老子主要是想说明,缺少并不是坏事,因为缺少总是能激发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从而促使人们去获得想要的东西。
多则惑
拥有太多却不见得是好事,东西太多了往往会使人眼花缭乱。如果人们总是被复杂纷繁的事物所烦扰,就会感到无所适从、混乱迷惑。
通过上述六种情况的列举,老子告诉人们,不要执着于全、正、盈、新、多,而排斥曲、枉、洼、旧、少。因为表面的不利很可能会转化为利好,而表面的利好也很可能会转化为不利。正所谓“祸,福之所倚;福,祸之所伏。”(第五十八章)那些有利与不利其实都只是事物发展演变过程中的暂时现象而已。
是以圣人执一,以为天下牧。
“少则得,多则惑”,所以圣人在治理天下的时候,一定是越简单越好,而不能搞得太复杂。这个“执一”可不是执于一端的意思,“一”所指的就是最少的数量,即最根本、最纯粹的东西。所以“执一”就是掌握纯一之道,提纲挈领,抓大放小,以最精简的方式管理好关键环节。
圣人治理天下,绝不会事无巨细,一切都控制在手心里。那样就算把自己累得喘不过气,也理不清头绪,所谓“多则惑”即是如此。圣人只需掌握一个“道纪”,以道御术,精兵简政,便可取得良好的治理效果,这就叫“少则得”。“圣人执一”就是追求大道至简,所以才要“治大国若烹小鲜”(第六十章)。
不自视故明,不自见故章,不自伐故有功,弗矜故能长。
接下来老子用四句排比进一步论述这种阴阳转化、以阴化阳之理:
不自视故明
不自视,即不只从自己的角度去看,还要从别人的角度去看,也就是不主观、不片面,多听多看、兼听则明。不把自己所看到的当成真理,反而能看得更明白。只从自己的角度去看,看到的都是自己想看的东西,有可能一些十分重要的信息却被自己忽略掉了。因此,要想客观全面地看待问题,一定要站在不同的角度立体地去看,才能窥其全貌。所以说,要懂得换位思考,这也是曲则全的一种体现。
当然,完全不从自己的角度去看,也是有问题的,那就又变成缺乏主见了。主见不强、耳根太软的人就容易被他人所操纵,以致失去自我,所以这个“不自视”是要讲究分寸的。
不自见故章
不自见,即不自我显示。不主动表现怎么能彰显自己呢?老子秉承高人之道,喜欢深藏不露,他认为是金子总会发光的。本来就光芒四射的宝贝,何必要刻意拿出来晃呢?平时不显山、不露水,等时机成熟了,自然会有出头之日,而且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定然彰显于天下。
不自伐故有功
不自伐,即不自我夸耀。做了事,不用急着夸耀自己,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如确是有功之人,其功绩自然能得到表彰。当然,这还要看领导的水平如何,如果遇上昏庸之辈,也就别指望建功立业了,转投明主去吧。
老子主张少说多做、低调务实,这是保证社会良性运转的重要一环。而现在很多人认为会做的不如会说的,必须靠吹牛、靠忽悠来获取利益。这种现象多了,很容易出现浮夸风。人们都不把精力放在干事上,而是专做表面文章,心思都用在怎么弄虚作假、夸夸其谈上了。长此以往,整个社会将变成空中楼阁,摇摇欲坠。实际上,低调务实之人反而能取得更大的功绩,很多事实都说明了这一点。
弗矜故能长
不骄傲自满,既不致令人反感,也不会停滞不前,故能保持地位长久,并获得成长和进步,何乐而不为呢?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此言真实不虚。
上述四种以退为进的为人处事之法,正合以阴化阳之理,只要拿捏得当,定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夫唯不争,故莫能与之争。
沿着以退为进、以阴化阳的思路,如果一个人不跟别人相争,那别人也就不能跟他争,以至于到后来人们即便是想跟他争也争不过了。这个“不争”并不是胆小怯懦、不敢去争。你不敢争,别人可能会变本加厉地欺负你,并不能达到“莫能与之争”的效果。就像前面那些以退为进之法一样,“不争”应该是发自内心的不想争、不愿争,是无心去争。不敢争与无心去争是完全不同的,前者是心惊肉跳、苟且偷生,后者是从容不迫、云淡风轻。你会佩服哪一个?
无心去争的人就好比《笑傲江湖》里的风清扬,虽武功盖世,但江湖只闻其名不见其人。想见他一面都难,何谈与其相争呢?另一方面,他不与世人相争,只想成为自己心中最理想的样子,反而达到了无人能及的境界。世人与他根本就不在一个层次上,如何能争?
古之所谓曲全者,几语哉!诚全归之。
“曲则全”这句话看来是自古有之,老子将其称作“几语”,也就是预言、谶语的意思。老子非常赞同这句古语,他认为当一个人经历了种种曲折与磨难之后,一定能得到圆满的结果。这似乎有点喜剧收尾的意味,不过细细想来,现实也确是如此。人类所经受的所有苦难,最终都是为了使自己成为更加完整的存在,这难道不值得期待吗?
本章评述
本章以“曲则全”开头,以“曲则全”结尾,贯穿始终的都是这个即浅显又深奥的道理——以曲求全、以退为进、以弱胜强、以阴化阳。这个道理从远古一直流传下来,给予人们珍贵的教诲,直到今天仍然历久弥新、意义非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