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情实感与“人文”的端点

我在北京语言大学进行过一次期末当堂作文考试。我给出了三个文题,让同学们选择。正如我前边一再强调的,不论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还是大学生,都是只有在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文题时,他们的感性脑区和理性脑区才能充分合作,发挥出最佳水平。

在我所出的三个文题中,有一个是“雨”,主要测试同学们将写景与写事、写人联系起来的能力。但我作了声明,不写人,不写事,只写景,也是完全可以的。

结果是,选择了这一文题的同学,每一个人都既写了雨天的景象,也写了雨中的人和事。

是不是因为他们是大学生,所以能明白只有那样写才会写出好作文呢?

也不是。

作文要求是三千字以内,两千五百字以上。如果用那么多字来写一场雨,需要从一场雨的“前奏”写起,提及风势、天空景象、电闪雷鸣、雨由小到大,或者还夹杂着冰雹。若不是平时观察特别细,关于雨的记忆储存格外丰富,是根本写不出来的,估计硬写也只能写出一千多字。

一个简单的作文题目也能调动起丰富的人生经历库存。

他们都很聪明,结合人与事来写,可以避开像画家画风景那样纯粹写景的库存“软肋”。

一名女生的试卷,头几行是这样的:


虽然我当初选择了考中文系,但那是迫不得已。我从来没喜欢过写作,因为从小学开始就被作文虐待伤了。老实说,我是靠另外几门功课的高分才考入北语的。我尤其讨厌“雨”这类文题!这种文题只有头脑中充满闲情逸致的老师才想得出来!让“雨”见鬼去吧!


她的作文卷字迹潦草、东涂西抹,文中断句经常只用逗号,往往一大段只有一个句号,显然是心怀气恼来写的。单凭她涂改得乱七八糟的卷面和不认真的作文态度,我即使不看完也有理由给出不及格的分数。

但我还是认真看了下去——字迹那么潦草,不认真看更看不下去。

她在作文中主要写了这么一件事:

高考前,她在家中终日备考。连续一个多月没下雨,她家菜地里的秧苗都蔫了。父亲心急如焚,花了一百元请人用水车来浇秧苗。钱交了,水车也来了,刚开始浇,天边忽然出现乌云,电闪雷鸣,下起倾盆大雨。一百元白花了。父亲拄着铁锨站在雨中,一动不动,呆呆地仰望着乌云密布的天空。

要尽量尝试将情感深深地融入作文中。

她问母亲父亲怎么了。母亲说,因为心疼那一百元钱呗!她不以为然地说,不就一百元嘛,何必心疼成那样啊!母亲说,她哪儿知道作为菜农挣一百元多么不容易!要是菜长得好,比如豆角,摘满一手推车,推到二十多里远的集上,从早到晚卖一整天,全卖光了,才能挣一百元左右。不是集日还卖不出去那么多。豆角的品相不佳,也肯定卖不出去几斤,往往都是怎么拉到集上的,又怎么拉了回来。

听母亲那么一说,她心里也顿时心疼起父亲白花的一百元钱,更心疼父母。想想自己需要钱时,父母向来给得极爽快,她心中不禁涌起对父母的感恩之情。从此,她对雨又爱又恨,爱对农民而言的及时雨,恨雨在该下的时候农民怎么盼它也不下……

我没计较这篇作文的卷面多差,给了相当高的分数,并作为范文在班上读了。

为什么要作为范文读呢?

因为班上还有几名学生来自农村,让他们通过那篇作文共同体会父母供自己上大学是多么不容易,我认为很有必要。城市人家的父母挣钱也不容易,我同时希望那篇作文也会唤起城市人家的大学学子对父母的感恩之情。

感恩之心是“人文”的端点,是作文打动人心的力量之源。

实际上,我的愿望也达到了。

每一所大学都很重视对学生们的人文熏陶、人文影响、人文教育,而对父母的感恩之心,是“人文”的端点。“人文”更丰富的内涵和情怀,是从这个端点开始滋润人心、滋润社会的。

若一个人对含辛茹苦将自己抚养大、供自己受高等教育的父母都全无感恩之心,那他或她将来即使是一个动辄“人文”长“人文”短的人,从他或她口中说出的一大套一大套的“人文”道理,也是不太可信的。起码,是只对人不对己的要求。所以我真诚地认为,那一篇作文,是值得在班上读给大家听的。

我也不由得想,为什么那名女生觉得写作文是她从小学起就受到的一种虐待呢?

难道她真的是一个天生没有表达欲望的人?

肯定不是。她在考场上的作文证明了这一点。

尽管她写得很不情愿,是带着一股怨恨,在不得已的状态下写的(否则她只有交白卷),但即使那样,她感性脑区的功能也还是被迫调动了起来,与理性脑区进行了一次合作,完成了一次极其个人化的表达与描写。

看看她作文开头那几行字吧,情绪直露,难道不是极其个人化吗?

我想答案只有一种,就是她在小学时期“遭遇”的起初几次作文题目,都不是让她欢喜的,因而她小学时期的作文成绩平平,这使她对写好作文失去了兴趣。后来成为初中生、高中生了,作文的要求高了,她也就更加灰心丧气了,干脆承认自己天生写不好作文了。

即使在大学中文系里,写不好作文的学生也为数不少,所以大学生对一篇好作文的要求,往往也只能维持在高中作文的标准。当然,大学作文的内容丰富了,体裁也多样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