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数据+会计人才培养及教学改革研究
- 章新蓉
- 594字
- 2021-03-12 09:52:46
二、“互联网+”背景下会计学教育教学改革框架设计
(一)以教学方式改革为目标
教育目标决定教师教学活动的方向。学生主要是从教学过程而不是从教学大纲中获得对特定知识的感知。教师对教育目标的认同和对教学内容的把握,决定了教育目标最终的实现程度,此时,教学方式比教学内容更能给学生带来影响,因此,应该以教学方式的改革为目标,将社会需求和学生诉求作为中心问题考虑教学的方式,提出有针对性的教育目标和方案。教育目标是各方教育评估的标尺。从强调问责制的角度出发,大学自身和教育主管部门有义务定期根据设定的教育目标,评价和公布教育方面的实际产出,以利于公众了解自己的教育投资是否物有所值。大学本身也需要通过更多的校本研究,反思和探索既定教育目标的最佳实现方法。
(二)以教学内容改革为基点
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公共意识和创新精神,掌握经济学和管理学基本理论和方法、熟悉我国财税政策法规、了解我国财经运行状况,具备综合运用专业知识分析和提供公司经济决策信息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创业型人才,需以教学内容改革为基点,从“工具性知识”“基础性知识”和“专业性知识”三个维度展开,针对不同维度的教学内容进行不同的授课方式和内容的设计。其中,工具性知识包括外语、计算机及信息应用技术、文献检索等。基础性知识包括经济学、管理学、财政学、税收学、审计学等。专业性知识包括财务会计学、成本会计学、管理会计学、国际会计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