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升幸福力,幸福常相随:逻辑思维开启你的幸福之门
- 胡晓萍主编
- 853字
- 2021-03-12 20:58:47
导论:我们的幸福感哪里去了
一、为什么现代人很难感觉到幸福
中国的“50后”普遍有这样的感受: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了,人的幸福感却越来越低了。在网上看过一段很火的视频,说的是2012年国庆期间,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走基层·百姓心声”栏目记者走上街头调查老百姓的幸福感。面对记者的提问,一名在城市打拼多年的农民工兄弟给出了一个让人意想不到的“神回复”:“我……姓曾”!
也许这位行色匆匆的先生并没有听清楚记者在问什么,也许他真的就是“姓曾”……其实这些都无关紧要。重要的是,这个“神回复”被传上网后立即引起了万千网友的热烈追捧,不到一天时间,与之相关的微博就被疯狂转发上万条。更有“心领神会”的网友跟帖“我姓福,名尔康”“我不姓福,姓曾!”……网友的跟帖以黑色幽默的方式表达了一种集体性焦虑——我们的幸福感到哪里去了?
正如网友所说,这是因为我们时常感到“鸭梨山大”。尤其是那些表面光鲜亮丽的白领“三子”(有房子、车子和孩子)一族更是被房贷、车贷和“孩贷”这“三座大山”压得喘不过气来,幸福感早就被压力挤没了。不用说请月嫂、保姆的高额费用非一般白领所能承受,光是买个安身立命之所,哪怕只有六七十平方米,在北京、上海、深圳等一线城市,首付就会掏空其父母乃至祖父母的养老钱,接下来的还贷会让小两口疲于奔命30年。
很多“50后”特别怀念“过去的好日子”。说那时候不用自己买房,也没有这么大的心理压力。其实并不是因为那时的生活比现在好,而是因为当时的社会环境和经济条件不允许人们有更多的欲望。20世纪70年代的年轻人结婚时根本不敢奢望婚房。不少城市人就是在单位的单身宿舍里把布帘子一拉就圈定一个“家”,小两口能有一个相对独立的空间就非常满足了。可是当周围的人都有了婚房,我们的内心就会产生一种骚动:凭什么他有我没有?我又不比他差!别人有的,我也要有!现在没有,将来想办法一定要有……想想看,一个年收入400000元的白领家庭要想在一线城市买房,也得不吃、不喝、不生病,净攒5~7年才能存够首付,压力不是“山大”才是怪事!
那么,不想买房子的事,让自己“清心寡欲”是否会减小压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