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版图
- 胡艳丽 曾梦宇
- 3202字
- 2024-11-02 00:30:06
第六节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2011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精神,文化部开展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建设工作。为进一步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根据《文化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建设的通知》要求,在各地推荐的基础上,文化部经组织专家评审、实地考察、评审委员会审议、公示等程序,确定了第1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41个项目企业或单位、39项国家级名录项目入选。2012年1月31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颁牌仪式在京举行。2014年4月,第2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名单确定。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旨在通过生产、流通、销售等方式,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资源转化为生产力和产品,产生经济效益,并促进相关产业发展,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生产实践中得到积极保护,从而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良性互动。
贵州省共有3家企业入选两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名单。丹寨县石桥黔山古法造纸专业合作社入选第一批名单,其示范项目为传统技艺类的“皮纸制作技艺”。台江县芳佤银饰刺绣有限公司和丹寨县宁航蜡染有限公司入选第二批名单,其示范项目分别为传统美术类的“苗绣”和传统技艺类的“苗族蜡染技艺”。
贵州省在全省范围内也开展了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建设工作,并于2011年12月、2013年12月和2016年12月先后公布了3批共57家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见附录五)。
一、第一批国家级示范基地——丹寨县石桥黔山古法造纸专业合作社
石桥古法造纸作坊生产白皮纸和彩色皮纸,其生产工艺流程与明代宋应星所著的《天工开物》记载的图解基本一致。生产白皮纸所用的原料是构皮麻和杉根,距今已有一千四五百年的历史。白皮纸从原料加工成纸张需要10多道工序,其生产工艺仅凭师傅的言传身教世代相传,一般要3~10年才能熟练掌握。原料加工采用日晒、雨淋、露练等方法,全凭手工制作,制造出的纸洁白,有柔韧性,耐拉,纸面平整,吸水性强,是书画作品的较佳纸品。“皮纸制作技艺”于2006年入选国家级第1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黔东南州丹寨县石桥黔山古法造纸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08年,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皮纸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王兴武倡导下,由28户农户联合组建,共有社员60余人。目前,合作社年销售额可达500万元。
合作社的领头人——国家级“皮纸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王兴武于1980年高中毕业后,回家跟父亲王能学习古法造纸技术。1998年,王兴武在掌握原古法造纸技术的基础上,研究开发出云龙纸、皱皮纸、凹凸纸、压平纸、花草纸、麻丝纸六大系列160多款特种彩色手工纸产品。创立合作社时,王兴武也将这些技术带了进来。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王兴武在有关人士的建议下,将合作社于2008年开发的一款古籍图书修复用纸注册命名为“迎春苗纸”。2008年中国国家图书馆对其进行检验并试用,认为产品全部合格,并于当年与该合作社签订了80万元的销售合同。2009年,中国国家图书馆又与该合作社签订了290万元的销售合同。
合作社的经营方式主要是开设花草纸制作体验店,以及给需求方直接供货。为了扩大石桥手工纸的知名度和销售渠道,合作社还在北京宝翠斋开设了门市部,专门销售石桥白皮纸、宣纸、彩色特种纸、云龙纸、凹凸纸、压平纸、花草纸、皱褶纸、麻丝纸和用这些特种纸、宣纸制作的信笺、工艺灯笼、折扇、手提包等纸制工艺品近100多个品种,经营效益良好。
二、第二批国家级示范基地——台江县芳佤银饰刺绣有限公司
台江县芳佤银饰制绣有限公司于2009年3月成立。其经营产品主要有苗族刺绣、苗族银饰、苗族服饰、苗族织锦、苗族剪纸等手工艺品。
公司基地坐落在台江县施洞文化产业园区内,土地由县人民政府划拨,总占地面积3339平方米,建筑面积1200平方米。基地内建有苗族文化博物馆,博物馆由9栋干栏式木质建筑楼组成,内设展厅和银饰刺绣传承实习基地。展厅面积共400平方米,分为国内和国外苗族文化综合展厅、台江九个支系苗族文化展厅和苗族农耕农具展厅。银饰刺绣传承实习基地设有传统技艺传习室4个,面积400平方米。
公司拥有国家级银饰锻制技艺传承人1名,国家级苗绣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1名,省级苗绣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1名,县级苗绣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2名;国际工艺美术大师1名,省高级工艺师2名,民间工艺美术设计师1名。
公司多次参加“多彩贵州两赛一会”旅游商品设计及能工巧匠大赛,获省州各项大奖。公司分别在台江县各乡镇建立苗族银饰和苗族刺绣生产基地。公司主要围绕保护、传承、研发、培训等来开展工作。此外,公司先后获得州级苗族刺绣技艺传承保护基地、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教育示范基地、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基地、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基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基地等称号。
三、第二批国家级示范基地——丹寨县宁航蜡染有限公司
贵州丹寨县宁航蜡染有限公司位于黔东南州“蜡染之乡”的丹寨县,宁曼丽女士于2008年领头投资设立。公司经营范围主要有:苗族民间蜡染、民间工艺品、旅游产品等设计、生产、加工、批发、零售,农业旅游开发,蜡染技艺咨询、蜡染技能培训,进出口经营等。
2008年由于受金融危机的冲击,宁曼丽女士从事的进出口布料生意受到巨大冲击,企业面临倒闭。但是在偶然参加“多彩贵州”展示的能工巧匠大赛时,她敏锐地发现可以将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蜡染技艺”与原有的大量库存囤积布料进行结合,开发出具有地方民族特色的蜡染工艺品。
在开发生产过程中,公司团队通过各种方式改良和克服蜡染生产中的小批量、不能规模化生产的弊端,取得了很大的进展。第一,在面料的选择上大胆启用了棉布和棉麻;在方式上采用公司设计的“反绘”,即把原来白色的地方变成蓝色,蓝色的地方变成白色。第二,在工艺上进行了改进。丹寨蜡染缸一般都比较小,只能染小件的东西,并且一次只能染少量的东西,公司经过开发将蜡染池改装成3平方米的池子,并且设置在室内,向地下再挖深4米,这样蜡染池里的水借助地热可以一直保持合适的温度,即使是在数九寒冬,染池里照样可以进行染色。再者,从前大片的布料在染制时每20分钟需提起来晾一次,这样会造成染色不均匀,宁航蜡染经过改进工艺,把提拉晾晒程序设计为电动的,这样不仅不受染色制品的质量限制,而且克服了染色不均匀这一弊端。第三,除将蜡染制作工艺开发成常见的手包、围巾和衣服外,公司结合蜡染织品本身素雅、清新的特点,寻求与知名旗袍商家的合作,将各种旗袍新颖别致的款式和蜡染织品结合起来,开发出新产品。第四,在生产管理的过程中,更加尊重当地的风土人情,实行人性化的管理模式。在生产的过程中,公司一直坚持蜡染生产的灵魂三要素,即纯天然纤维的面料、纯手工制作和纯植物染料。一方面吸纳了当地很多农户中会做蜡染的妇女来工厂工作,绘制蜡染织品,同时妇女的丈夫在家里种植蓝靛,制作染料,这样互相配合,农户的家庭收入增加,家庭也更稳定和谐;另一方面,在外上学的孩子暑期放假都会到工厂里随母亲一起居住,宁航蜡染在这个过程中又为孩子提供了免费学习蜡染技艺的平台。第五,宁航蜡染与黔东南州民族职业技术学院开展校园工厂项目,一方面,学院免费提供800平方米的场地供工厂使用;另一方面,公司员工在学校内对学生们进行教学指导,培养后继人才。第六,在进行蜡染织品的商业化开发的同时,公司还把眼光投向国际市场,加大在外界的宣传力度。2013年底,宁航蜡染组织27名员工依照《百苗图》,历时50多天,绘制成了长达60米的蜡染图画作品,并以此申请吉尼斯世界纪录。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但是只有走出大山、走向世界,为世界所知,才能真正变成世界的。
宁航蜡染还申请了近百项专利,为民族蜡染的传承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