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版图
- 胡艳丽 曾梦宇
- 4326字
- 2024-11-02 00:30:06
第七节 生态博物馆
生态博物馆是一种以特定区域为单位,没有围墙的“活体博物馆”。它强调保护、保存、展示自然和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生性,以及人与遗产的活态关系。
生态博物馆的概念最早于1971年由法国人弗朗索瓦·于贝尔和乔治·亨利·里维埃提出。其“生态”的涵义既包括自然生态,也包括人文生态。
生态博物馆在20世纪90年代被引入我国,经过苏东海、安来顺、曹兵武、黄春雨、潘守永等先生的宣传、探索和推动,结合不同地区的情况,目前已经经历了少数民族地区、汉族农业地区、城市和特定社区等不同类型与发展阶段,对促进遗产保护和利用、地方发展以及博物馆概念与功能的演变产生了巨大影响。
目前,我国已有16个生态博物馆,其中贵州有4个,即梭戛苗族生态博物馆、镇山布依族生态博物馆、隆里古城汉族生态博物馆、堂安侗族生态博物馆。
一、梭戛苗族生态博物馆
梭戛生态博物馆是中(国)挪(威)两国共同签署的文化项目,于1998年10月31日建成开馆。梭戛生态博物馆是亚洲第一座民族文化生态博物馆。
该馆位于贵州省六盘水市六枝特区与织金县的交界处的梭戛乡,海拔1400~2200米,面积120平方千米,辖12个社区(自然村寨),总人口5000余人,距六枝特区政府所在地40千米。
梭戛苗族生态博物馆所处的12个村寨位于梭戛乡陇戛寨内,亦称“陇戛苗寨”或“菁苗寨”。陇戛苗寨居住着一支古老而又神秘的苗族支系——“箐苗”支系,也称“长角苗”支系。箐苗寨依山而建,土墙茅房,原始古朴,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民风民俗保持完整,民族文化深厚。妇女纺纱织布,画蜡刺绣,飞针走线。远离尘嚣的生活,让陇戛苗寨一直保持和坚守着自身独特的民族风格。
“长角”是陇戛苗寨最吸引人的文化特征之一。因这一苗族支系的妇女用一支木制长角以及亡故祖先的头发伴之以黑麻毛线束成发簪,装束极为奇特,形似长角,故得名“长角苗”。据说,发髻盘得越大则越美。这巨大的发髻只在盛装时方“登场”,平日里,女人们头上只挂着雪白的大木角。以前男女均戴“长角”,由于受到外部世界的影响,男子已不再戴,只有妇女仍保持着这一古老的装束。
长角苗的服饰也极有特色,女人上身着白底蓝绘蜡染束身短衣,下面是黑底嵌以红、白绣带的麻布百褶裙,身后是长及地的挑花绣片,身前挂一块藏青色羊毛毡护兜,既挡风寒,又是女性装束中最重要、最珍贵的部分。长角苗的女人一年中需为自己做两套以上的衣裙,最复杂、最漂亮的是新娘装。姑娘从12~13岁开始刺绣,整件衣服都用刺绣,千针万线,色彩斑斓,耗时5~7年,直到出嫁前才能完成,平时不穿,也不出售。男人们的服装由家织细麻布在领、袖口、口袋处镶上挑花刺绣花边的深蓝上衣和白色麻布裙裤组成。男式服装中最精美的是围在胸前的刺绣围腰,据说三年才能绣成一块。
长角苗基本保持了在本民族内通婚、家族内不通婚的习俗。婚姻和家族血缘关系把12个村寨牢固地联结在一起,从未割断。
跳花坡是长角苗青年谈情说爱的大好时机,时间在每年春节,农历正月初四至十四,是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这段时间,男青年都得走村串寨与女青年对歌。他们拿着竹制芦笙、口弦琴、竹笛,或者摘几片木叶,来到中意的女孩家门前对歌。正月初十为盛大的跳花坡日,花坡场中央栽插一棵花树,青年男女围绕花树吹芦笙、跳舞,到坡上对歌,歌为媒,舞传情,享受恋爱人生。
陇戛苗寨中具有民族特色的节日还有祭树节、祭山节及耗子粑节。节日里,陇戛苗族的三眼箫、口弦、木叶、唢呐、芦笙、牛角等共同展示着菁苗丰富的音乐艺术体系。
陇戛苗寨中大小事宜由寨老、寨主、鬼师这类自然领袖做主,内外纠纷、婚配丧事、行医算命……事无巨细,各司其职,条理分明。
梭戛苗族社区是一个完整的生态博物馆,资料信息中心是博物馆的一个信息库,记录和储存着本社区的文化信息,如通过录音记录口碑历史,存放相关的文字资料、具有特殊意义的实物、文化遗产登记清单和其他本社区内的遗产等,通过陈列展览向观众介绍即将参观的文化的基本情况,并对观众提出行为要求。
二、镇山布依族生态博物馆
镇山布依族生态博物馆是在露天民俗博物馆的基础上,于1995年经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准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和民族文化村。2000年9月5日,根据中国、挪威签订的《关于中国贵州生态博物馆群合作意向书》,镇山建成布依族生态博物馆。
该馆位于贵阳市花溪区石板镇镇山村,距省会贵阳市21千米。村寨建在三面环水的半岛之上,总面积3.8平方千米,是集真山真水、民族建筑、历史遗存于一体的民族村寨。
镇山村分上下两寨,上寨系古屯堡区,民居全在屯墙之内,建筑多用石材,形如一座石头城堡。石门、石墙、石板路,房顶也用石板铺盖,家中装水的缸、储粮用的米缸、饲养牲口的马槽,就连山神庙中的神像,都用石头做成。民居多为三合院,木构建筑。正房为面阔三间或五间,有吞口、堂屋。除置大门外,还另置腰门。大门上方有门簪,有向日葵图案或“福禄”字样。堂屋设神龛。明间或次间窗户木雕图案精美。三合民居设置朝门,与大门不在一条轴线上。下寨原建于河畔,1958年因修建花溪水库搬至屯墙之下的“椅子形”地带。村内主干道由屯门可通下寨码头,各小巷通至住户,形成丰富的建筑空间。
该村建于明万历年间,据《李仁宇将军墓志》载: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明廷“平播”,时江西吉安府卢陵县协镇李仁宇奉命以军务入黔,屯兵安顺,及黔中平服广顺州粮道开通,遂携家眷移至石板哨镇山建堡屯兵,其妻因水土不服病逝,李仁宇入赘镇山,与班氏结缘,生二子,长子姓李,次子姓班,至今17代,已有400多年的历史。班李两姓共为一家,和睦共处,可见汉族与布依族文化得到了较好融合。村内既完整地保存着屯兵的石墙、三合院民居、武庙等遗迹,又保存着木构架的石板房,鳞次栉比,形成了丰富的建筑空间,体现出汉族和布依族民居不同的建筑风格。
村中的武庙始建于明万历年间,于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重建,面阔五间,通高约15米,占地250平方米。两厢、过厅已毁。正殿修葺于1995年,殿内曾举办镇山历史图片展。
古老的屯墙始建于明万历年间,咸同年间补修。屯墙依山势而建,东段和南段均以悬崖为屏而砌,全长700余米。南、北有石拱门两座,南拱门保持原状,是当年屯兵的实物见证。
镇山村南面的李村右侧山头有始祖李仁宇墓,封土高约1.5米,墓碑阴刻“李仁宇将军墓”。另有一通石碑碑文记载了其入赘镇山的历史。在镇山东面山头上有李仁宇二子的墓,两人被明廷封为德武将军和振武将军。
在镇山,可常见到身着民族服装的布依族儿女们载歌载舞,跳芦笙舞,唱敬酒歌、献酒歌,献牛角酒,吹奏长号、唢呐,鸣放铁炮……传统节日有布依族的“六月六歌会”和苗族的“四月八”等。最为热闹的要数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二、十三、十四,这3天镇山村苗族和布依族要共同主办“跳花场”,小伙子、姑娘们衣着艳丽盛装,佩戴着耀眼的银质饰品。附近几个区县的苗族、布依族村民也如潮水般涌来,多达两三万人。场地中央竖立一棵3米多高的常青树,俗称花树,树上挂着红布条。跳场开始前要举行踩场仪式,先由两名儿童骑马绕花树转3圈,青年男女们再围绕花树吹芦笙、唱歌、跳舞、斗鸡、斗雀……
三、隆里古城汉族生态博物馆
隆里古城汉族生态博物馆是中国、挪威《关于中国贵州生态博物馆群合作意向书》的合作建设项目之一,位于贵州省锦屏县隆里古城,于2001年元月开始兴建,2004年10月15日开馆。
隆里古城汉族生态博物馆距黔东南州锦屏县城52千米,包含绝对保护区、严格控制区、环境协调区三个区域,总面积53公顷。古城内面积4817平方米,城周长1500米,是一个典型的汉族古城。
隆里古城是一座充满汉文化色彩的古城,有龙标书院和众多保存完好的明清古民居群,是世界上第一座古代军屯汉文化生态博物馆,是中国西南少数民族高度密集地区唯一保存完整的汉文化古城,现在仍完整地保存着明清时期的城镇格局和民居建筑群。城中错落有致的古街、古巷,星罗棋布的古井、古楼、古宅、古庙、古祠、古碑、古桥,构成了古城独树一帜的建筑格局。舞龙、演汉戏、迎故事是隆里民间文化的三大瑰宝。舞龙文化历史悠久,龙灯制作精巧,表演活灵活现,气势宏大,独具魅力,蜚声国内外;民间汉戏、迎故事、玩蚌壳等更具民族特色。其中花脸龙表演在隆里已有600多年的历史,每年元宵花脸龙狂欢节,隆里古城都会吸引众多的国内外游客和专家到来。此外,在隆里古城内,饮食、穿着、习俗等仍保留着汉人的特点。
为了展示隆里这座古城的文化底蕴,2003年3月,人们在古城中心地段新建了一座“中国贵州隆里古城生态博物馆资料信息中心”。其占地面积800平方米,建设面积1136平方米,主馆前院为办公、接待及展廊,内院底层为展厅,二层为资料室和电教室。博物馆内设碑刻展区、传统街区展区、生产用具展区、生活用具展区、历史政治展区和古城模型等几大部分。该中心为三间两层二进院两天井楼房,外围是四周空斗马头墙的仿隆里明清典型民居,均采用当地优质杉木建成,飞檐翘角凌空,绘有彩画,力求体现地域文化特色和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该中心不仅是一个信息库,也是一个展示中心。
四、堂安侗族生态博物馆
堂安侗族生态博物馆位于贵州黔东南州黎平县肇兴镇堂安寨,是中国与挪威合作建设与保护的四座生态博物馆之一。
堂安侗寨距离中国最大的侗寨肇兴5千米,距黎平县城75千米。这个侗寨历史悠久,建寨已有700多年,至今仍保持着原汁原味、古朴浓郁的侗族风情。现在寨子里有170多户人家,800多人,以嬴、陆两姓为主,散居于抱博、几定两岭之间。堂安寨坐落在半山腰上,上为葱郁的原始森林,下为连绵不断的层层梯田,四面环山,幽静安闲。民居依山就势,悬空吊脚,井然有序。寨中建筑沿山体等高线布置,以鼓楼、戏楼为中心。寨中有侗族代表性建筑鼓楼、戏楼,民居全为三层木构穿斗式建筑,古朴和谐,与寨中的石板路、古瓢井、禾晾、谷仓、水碾、石碓、榨油房、鱼塘、井亭以及侗族服饰等一样都保持着原始的风味,都具有侗族的独特文化个性,构成了“浓缩的侗乡”。寨中道路四通八达,曲径通幽,九条出寨子的路口都建有寨门。寨子中间还有一片墓地,有坟十余座,多为清代所建,墓碑上工艺精美的雕龙刻凤、卷草花纹等,是堂安侗族文化遗产的另一种体现。
挪威生态博物馆馆长约翰·杰斯特龙先生曾感慨道:“堂安侗寨是人类返璞归真的范例。从这个寨子的实物细细品味,完全可以证实它的历史悠久性。这里有着深远的历史科学研究价值,有着侗族旅游资源开发价值和人类保护价值。”
堂安侗族生态博物馆向人们展示了侗民族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鼓楼、梯田、寨门、民居、戏台、花桥、古墓群、萨坛、瓢井、风俗习惯、民间艺术以及生产生活等内容。
总的来说,贵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而多彩,每一州、每一市都有自身别样的精彩和独特的魅力。为了全面介绍贵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笔者将以贵州省的9个市州为拼图,展示各地不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