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叙事学视角下的柳·彼特鲁舍夫斯卡娅作品研究
- 王燕
- 5881字
- 2020-07-09 15:20:23
1.1.2 作者意识
谈到作者形象,我们还需要阐述另一个与之密切相关的范畴——作者意识。作者意识是一个文艺学研究范畴,反映作者对表现在作品艺术形象及其结构中的艺术现实的态度,它是“作者世界观的表现,这种世界观是人对客观世界以及对他在这个世界中的位置之极其概括的观点体系,也是受这些观点决定的人的基本生活立场、信念和价值定位。”[15]巴赫金也指出了作者意识的本质,“作者意识是意识之意识,是包括主人公意识及其世界的意识。”[16]
作者意识在作品中的体现问题同样与作者问题密不可分。如前所述,作者问题是20世纪后半期以来文学研究的中心问题。但是,这一问题的出现却要早得多,许多作家和文艺理论家对于作者在作品中的存在问题都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卡拉姆津曾说:“创作者总是表现在作品中,这种表现常常不受自己意志控制。”[17]萨尔蒂科夫-谢德林认为:“每一部小说作品都会将自己的作者连同其个人的整个内在世界展现出来,这一点并不会比任何一篇科研论文来得逊色。”[18]陀思妥耶夫斯基这样说道:“在镜子映像中看不到它是如何看对象的,或者最好这样说,看到的是,镜子无论如何都不是在看,而是在被动地、机械地反映。真正的艺术家是不会这样做的:不管是在图画、小说,还是在音乐作品中必定都是源自本身;他是无意识的表现出来的,甚至有违自己的意志,表现出他所有的观点、性格、发展的阶段。”[19]关于这一问题,托尔斯泰也有一段类似的话:“对艺术不甚敏感的人总是会这样认为,艺术作品是由于其中活动着的是同一些人物,一切都始于一个开端,或者描写的是一个人的生活,所以它才是完整的。这是不正确的认识。这只是不细心的研究者的观点:把任一文学作品连接为一个完整的统一体,并由此产生‘生活反映错觉’的纽带,这并非是人物和情景的统一体,而是作者对对象物独特的道德上的态度。”[20]关于作者在作品中的存在问题,巴赫金曾提到,“我们在任何一种艺术作品中都可以找到(接受、理解、感知、感受)作者的存在。”[21]
所有这些表述都暗含着一个惊人相似的观点:作者是存在于作品中的,作者是作品中无处不在的审美主体。白春仁教授认为,文学作品的结构可以分为四个由浅入深的层次:辞章、形象、涵义、作者。“作者层的存在可说是无孔不入……举其大端有两点。一是作者对艺术现实的品评态度贯穿作品的始终,自然连带而来他的情感好恶。二是作者对语言艺术的态度,同样体现到作品的艺术特色中,不容异议。”[22]他指出,作品中的作者是“熔铸在作品中的艺术个性。……而所谓结构中的作者,有其特定的内涵,不可随心所欲地扩大,这内涵就是贯穿形象世界始终的作者情志,他的艺术原则和技巧。这一切当然以作者其人的人生观、文学观、个性气质为基础,但绝不会是全盘的复制。”[23]
这种无孔不入而又有迹可循的作者在文艺学研究中被称为“作者形象”。但是对这一概念还有其他的称谓,如西方的“隐含作者”,俄罗斯语文学界的“抽象作者”“作者意识”等。在对有关作者形象研究资料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我们发现,“作者形象”“抽象作者”“隐含作者”“作者意识”等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似乎十分接近。而有的研究者,如梅里尼楚克认为,作者意识更能说明问题的本质,因此她建议用“作者意识”这个术语来取代“抽象作者”或者“作者形象”。梅里尼楚克指出,文学语篇中的作者意识范畴由以下亚范畴或者单位组成:作者意向、作者的世界模式、作品的核心思想、作者的观点。[24]作者意向包括:作为作品总构思的战略意向和策略意向(语篇战略),后者包括作者的言语意向(语言手段的选择)、作品中结构和书写手段的选择;同时,策略指的是“语言和结构手段的总和,这些手段包括时间线、情节运动、背景描写策略的相互关系;行为、事件以及作者或者人物对行为和事件的思考等的相互关系;作者观点和人物观点的相互关系。”[25]“作者的世界模式指体现在文学作品中并受作者意向决定的作者关于世界的认识和知识,这些认识和知识包括作者的世界观。作者的世界模式在文学作品中是由作者观点、叙述者形象和作者塑造的人物形象构成,它通过分析语言和结构手段,即作品的结构表现出来。作品的基本思想指的是作者世界模式的核心,或者是浓缩的世界模式,是作品浓缩了的含义。”[26]作者的观点是“作者的立场,即他对描绘在作品中的现实片段的态度。”[27]
巴赫金在《文学与美学问题》中关于作者的观点问题也有很精辟的论述:“作者实现自己和自己的观点不仅仅通过讲述者以及他的言语和语言,而且还通过叙述的对象,即不同于讲述者观点的观点。在讲述人的讲述背后我们可以读到第二个讲述,即作者关于讲述人所叙述的事情的讲述。除此之外,还有作者关于讲述人本人的讲述。我们可以在两个层面清楚地感知到讲述的每个成分:即讲述人层面和作者层面。作者的眼界范围还包括具有自己话语的讲述人本人。我们可以猜到作者的重点,无论它是处于叙述对象中,还是处于叙述本身和在叙述过程中展开的讲述人形象中。如果感知不到这第二个意向重点(интенционально-акцентный)即作者层,就意味着没有理解作品。”[28]讲述人的叙述是以规范的文学语言、通常的文学视野为基础,叙述的每一个成分都“与这个规范的语言和视野相关,与它们对立,而且是对话性对立,一如观点与观点的对立,重点与重点的对立。……两种语言和两种视野的这种相关性、这种对话性的结合使得我们可以在作品的每个成分中都可以感知到作者的个性。作者的个性就是这样实现的”[29]。要真正的理解作品,必须透过话语表层挖掘出深藏在作品中的作者层,这样才能感知到作者的个性。
加里佩林(И.Р.Гальперин)则用“语篇的情态性”来表示“作者的观点”[30]这一范畴,这两者指的都是作者意识的同一个亚范畴。“‘语篇的情态性’或者作者的观点既可以在语篇中通过表现表述[31](句法的和词汇的)情态性的语言学手段实现,也可以在对主人公的描述和结论中、在不同人物观点的碰撞中、在叙述者的观点中、在语篇各部分的现实化中实现。”[32]
瓦尔金娜认为,表达作者对艺术世界态度的手段具有选择性,语篇的情态性就体现在表达手段的选择上。“作者对所描绘的世界的评价总是与寻找一致的表达方法密切相联。……总是存在一个对这些方法进行选择的非言语任务,这一任务的实现也就形成了语篇自己的情态性。……在这种情况下,作者的个人态度就被理解为是‘统摄言语结构整个体系的作品真谛的集中体现’(维诺格拉多夫语)。……作者形象是‘艺术家的个性在其作品中的表现’。”[33]瓦尔金娜也赞成用语篇的情态性来表示作者在作品中的存在。她指出,“通过语篇中作者个性的表现形式来理解作者的个性是一个双向的过程,这个过程以作者和读者的相互关系为宗旨。语篇的情态性是语篇中作者对所叙述的现实表现出的态度,是作者见解、观点、立场及其价值定位的体现。”[34]
“而与情态性范畴紧密相关的正是‘作者形象’,即语篇的结构标志”[35]。瓦尔金娜为作者形象下的定义是这样表述的:“表现在语篇(作品)言语结构中的对描绘对象的个人态度也就是作者形象。”[36]尽管这一定义过于简单化,但却强调了作者形象与作者对艺术现实的态度之间的密切联系。
伊里恩科(С.Г.Ильенко)则具体指出了作者在作品中有两种存在方式:“作者既可以是外显的存在,也可以是隐含的存在。第一种情况下使用的是纯语法形式:如使用第一人称代词和相应的动词形式、呼告读者、插入结构、面向读者的纯疑问结构和修辞性疑问结构、感叹词等;第二种情况下很难拿出一个表达作者存在方式的清单,只可以讲作者在创作语篇中所起作用的结果。”[37]他还提出了两种适于表现“作者行为”的方法:1.把被描写的事物作为现实的或者假想的来描绘,如动词假定式、具有非现实连接词类型如“как будто”、带连接词“как”的比较从句等类型的从属句;2.对被描写的事物从客观化的立场或者从共同体验的立场来描绘,如插入结构、疑问句、插入语等。[38]
有一个小典故同样可以说明作者意识在作品中不容忽视的重要地位。有一位德国斯拉夫学者,他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在俄罗斯再版的苏联作家词典的作者,在文学家之家的一个小展厅举行的词典推介会上,他很客气地建议彼特鲁舍夫斯卡娅:“当您再写作时,记得我给您说的:西方不喜欢不好的结局。”“我写作的时候,不但记不得您说的,我连自己都会忘记。”彼特鲁舍夫斯卡娅这样反驳道。彼特鲁舍夫斯卡娅的回答从一个侧面表明,作家在作品中的存在不是那个实有之我,即现实中的作家,而是一个处于创作状态的作家的第二自我。这并不说明,现实中的那个作家与作品是脱钩的。实际上,现实作家会以不同的形式体现在作品的诸多层面,而这些形式从某种意义上讲正是作者意识在作品中的物质表现。
在文学作品研究中,与“作者形象”概念较为接近的还有“抽象作者”。施密德指出,“抽象作者在作品中不是外显的,而是内隐、潜在的存在的,具有创作的痕迹、征兆,读者根据这些创作痕迹和征兆可以发现作者存在于语篇中。”[39]抽象作者是“所有叙述手法和语篇特点的融合点,是其中语篇形象的所有成分都具有意义的那种意识。”[40]文学作品中作者的存在不在于创造出自己的形象,而表现在“反映作者意识和作者对现实的态度的某种世界模式的塑造中,这种浓缩形式的意识和态度可以作为作品的主要思想表现出来”[41]。抽象作者是现实的,但不是具体的。
从绪论和本小节关于作者问题的梳理中得知,不同研究者给“作者在作品中的表现”这一问题冠以不同的称谓,如“抽象作者”“隐含作者”“作者意识”,等等。那么,这些不同的称谓与作者形象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关系?有的学者如梅里尼楚克认为,作者意识与作者形象是等同的,可以互相替换。但我们认为,两者之间存在密切联系,作者意识是作者形象的直接体现,但这并不说明二者是等同的。抽象作者是俄罗斯叙事学界的术语,隐含作者是欧美叙事学界的称谓,二者在本质上是相同的,它们都是研究作者形象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但不论这些称谓之间是同一抑或是涵括关系,我们能够明确的一点是:“作者形象”不能用某个概念去简单地替换,因为这是一个内涵丰富、外延广泛的范畴,研究者出于不同的目的对其所作出的阐释或者定义只可能被视为是作者形象复合结构体的一个剖面,是仅仅从这个剖面来反映的“作者形象”。鉴于作者形象范畴的复杂性、多层面性,因此,本章我们仅从“作者形象”的一个剖面即作者意识角度去挖掘它在作品中的具体化或者客观化。作者意识是作者形象的直接表现之一,它并未也不可能穷尽作者形象研究。
[1] Шанский Н.М.,Махмудов Ш.А.Филологический анализ художественного текста,Русское слово,2010.С.29-30.
[2] Шмид В.Нарратология,Языки славянской культуры,2003.С.53-54.
[3] 转引自白春仁:《文学修辞学》,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3年,第250页。
[4] Виноградов В.В.О теории жудожественной речи,Высшая школа,1971.С.113.
[5] [俄] 瓦·叶·哈利泽夫:《文学学导论》,周启超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83页。
[6] [俄] 瓦·叶·哈利泽夫:《文学学导论》,周启超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82页。
[7] 同上书,第83页。
[8] Шанский Н.М.,Махмудов Ш.А.Филологический анализ художественного текста,Русское слово,2010.С.40.
[9] Лю Цзюань,Несобственно-прямая речь в художественных произведениях,Компания спутник,2006.С.112.
[10] Виноградов В.В.О теории жудожественной речи,Высшая школа,1971.С.217.
[11] Бахтин М.М.Эстетика словесного творчества,Искусство,1979.С.302.
[12] 吴波:《文学与语言问题研究》,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9年,第127页。
[13] 申丹、王丽亚:《西方叙事学:经典与后经典》,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75页。
[14] 同上书,第75页。
[15] Мельничук O.A.Повествование от первого лица.Интерпретация текста,Изд-во Моск.ун-та,2002.С.52.
[16] Бахтин М.М.Эстетика словесного творчества,Искусство,1979.С.14.
[17] 转引自:Орлова Е.И.Образ автора в литературном произведении,2008.С.3.
[18] Там же.
[19] Там же.
[20] Там же.
[21] Бахтин М.М.Эстетика словесного творчества,Искусство,1979.С.287.
[22] 白春仁:《文学修辞学》,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3年,第13页。
[23] 同上书,第20页。
[24] 同上书,第56-62页。
[25] Мельничук O.A.Повествование от первого лица.Интерпретация текста,Изд-во Моск.ун-та.,2002.С.56.
[26] Мельничук O.A.Повествование от первого лица.Интерпретация текста,Изд-во Моск.ун-та.,2002.С.61.
[27] Там же.С.61.
[28] Бахтин М.М.Вопросы литературы и эстетики,1975.С.127-128.
[29] Там же.С.128.
[30] Гальперин И.Р.Текст как объект лингвистического исследования,Наука,1981.С.113-116.
[31] Высказывание,也可译作话语。——本书作者注
[32] Мельничук O.A.Повествование от первого лица.Интерпретация текста,Изд-во Моск.ун-та.,2002.C.62.
[33] Там же.C.59-62.
[34] Валгина Н.С.Теория текста,Логос,2003.С.59.
[35] Там же.С.59.
[36] Там же.С.63.
[37] Ильенко С.Г.Текстовая реализация и текстообразующие функции синтаксических единиц,Л.:Наука,1988.С.15.
[38] Там же.С.15-16.
[39] Шмид В.Нарратологоия,Языки славянской культуры,2003.С.53-54.
[40] Мельничук O.A.Повествование от первого лица.Интерпретация текста,Изд-во Моск.ун-та,2002.C.50.
[41] Там же.С.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