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职业理念

考纲内容

1.教育观

(1)理解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

(2)掌握在幼儿教育中开展素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3)理解幼儿教育作为人生发展的奠基教育的重要性及其特点,根据正确的教育价值观分析和评判教育现象。

2.儿童观

(1)理解“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

(2)理解“育人为本”的涵义,爱幼儿,尊重幼儿,相信每个幼儿都具有发展潜力,维护每个幼儿的人格和权利。

(3)运用“育人为本”的幼儿观,在保教实践中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幼儿,不因性别、民族、地域、经济状况、家庭背景和身心缺陷等歧视幼儿。

(4)设计或选择丰富多样、适当的保教活动方式,因材施教,以促进幼儿的个性发展。

3.教师观

(1)了解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

(2)具备终身学习的意识。

(3)理解教师职业的责任与价值,具有从事教育工作的热情与决心。

考纲解读

理念是行为的先导,没有特定的职业理念就没有相应的职业行为。对教师而言,仅有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特定的教育行为才能有效地开展保育教育工作,而连接“教育理论”与“教育行为”的中介就是“职业理念”。幼儿园教师的职业理念由教育观、儿童观和教师观三大板块构成,分别涉及对教育、儿童和教师的基本看法。未来教师要深刻把握教育观、儿童观和教师观,并在它们的指导下,积极尝试和开展保育教育改革。职业理念板块,不仅要求考生掌握教育观、儿童观和教师观的基本内涵,更重要的是要求考生能够运用相应的理念解释保育教育现实,关注保育教育改革的实践。因此,在学习过程中,既要充分理解“三观”的概念与要求,而且要求结合典型案例进行分析,同时能够根据先进的教育观、儿童观和教师观的基本要求对幼儿园保育教育实践案例进行解读与评价。

引子

花儿好看我摘了

小班正在进行“小花园”主题活动,“花儿好看我不摘”是其中的一个活动。在活动过程中,小朋友乔乔看到漂亮的花儿,便摘了一朵。对于这个行为老师的回应有三种。

第一种:教师看乔乔已经将花摘了下来,便严肃地说:“花是不可以摘的,以后可不许再摘了。”同时,教师看到乔乔手里依然拿着花,顺手将花插在了一个女孩的头上。

第二种:教师看着孩子手里的花,皱着眉头没好气地说:“花回不了家,要伤心了。”随后,教师将摘下来的花呈现在全班幼儿面前,并引导大家讨论:“花园里的花可以摘吗?花摘了会怎么样?”得到的答案是:“不可以摘花的。”“花枯萎了。”“以后我不和她做好朋友了。”……乔乔坐立不安,接受着来自大家的指责和批评,并保证以后不摘花了。

第三种:教师温和地问乔乔:“你摘花做什么呀?”“花好看,摘下来送给妈妈。”随后,教师召集全班孩子讨论:“花的家在哪里呀?我们把花摘了,花会怎么样啊?”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花要哭了。”“花宝宝会痛的。”乔乔似乎在同伴的七嘴八舌中明白了什么。这时教师话锋一转,问孩子们:“那这朵漂亮的小花怎么办呢?”“送给妈妈。”“送给奶奶。”教师继续问:“孩子们,平时谁照顾花园里的花呀?”“门卫爷爷。”“爷爷浇花很辛苦的。”这时,有个孩子说:“把花送给老爷爷吧!”教师问:“你们同意吗?”“同意!”于是,一朵美丽的小花经由摘花孩子稚嫩的双手送到了爷爷的手中,大家都笑了。回到活动室后,教师又问道:“我们想送花给妈妈,怎么办呢?”“可以画一朵。”“可以用漂亮的色纸折一朵。”那天晚上很多妈妈收到了孩子的礼物:一朵或几朵自制的美丽小花。[1]

无疑,以上三种回应情境在不同程度上体现了“花儿好看我不摘”的主题目标。第一种情境中的教师只是严肃地告诉孩子“这是不对的”,并顺手将花插在一个女孩的头上,显得很有亲和力,却缺乏相应的教育机智;第二种情境中的教师有控制倾向,她借助其他孩子的声音批评了摘花孩子的行为,可能使孩子心灵受到伤害;第三种情境中的教师能够先问清摘花缘由,再借其他孩子的话语说明问题,最后引导孩子送花,善于捕捉教育契机实现教育目的。

为什么不同的教师会有不同的处理方式呢?这与教师所持的职业理念有关,不同的职业理念就产生了不同的教育行为。因为,职业理念是职业行为的先导,有怎样的职业理念就会有怎样的职业行为!那么,什么是职业理念?所谓职业理念是指由职业人员形成和共有的观念和价值体系,是一种职业意识形态。职业理念是为保护和加强职业地位而起作用的精神力量,是在其职业内部运行的职业道德规范。教师职业理念是指在长期的教育教学活动中逐步形成的观念和价值体系,它指引教师的行为方向,规范教师的职业行为。一般而言,教师职业理念由教育观、儿童观和教师观三大部分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