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历史的疏漏:水仙花及其作品

“水仙花”(Sui Sin Far),是埃迪思·牟德·伊顿(Edith Maude Eaton)的笔名,与“鲁迅” “莫言”等笔名相比起来,除了符号替代、个人喜好与书写意味等存有可能的共性之外,它更是将作者自身的欧亚裔(Eurasian)血统在笔名与本名所蕴含的中西文化语境的转换中凸显出来。这个笔名的出现,及其存留,并逐渐取代本名流芳后世,表征出作者自身的文化定位和身份处置,成了她自身的象征。这个历史的表征,并不只是得益于符号的择取,更依赖于特定的历史处境。

水仙花,1865年出生于英国,父亲是英国人,母亲是中国人。她6岁的时候,随家迁至美国的哈德森市,后于1874年来到加拿大蒙特利尔,一直在此地生活工作,直至1897年。因为工作前往牙买加,一年后因身体健康问题,移往美国,在旧金山、洛杉矶、西雅图、波士顿等地生活和工作了十多年。1914年,水仙花在蒙特利尔去世,并葬在此处。

这一段生平,是根据水仙花两篇有关自己生平的文章,即《一个欧亚裔人的回忆书笺》(Leaves from the Mental Portfolio of an Eurasian)和《水仙花:一个具有一半中国人血统的作家讲述她的职业生涯》(Sui Sin Far,the Half Chinese Writer,Tells of Her Career),以及她的研究者怀特-帕克斯(Annette White-Parks)的《水仙花/埃迪思·伊顿:文学传记》(Sui Sin Far/Edith Maude Eaton: A Literary Biography)缩写而成。虽然简短,却也足以窥探出其背后复杂的历史背景。

从1865年到1914年,可以说是北美华人历史上最为黑暗的年代,种族歧视、体制性排外,横行其道。这不仅是水仙花作品的语境,也是她一生的背景。在很小的时候,她就已经深刻体会到“half-Chinese”在北美意味着被歧视和欺负的生存境遇,也认识到“fight”的重要性并且品尝到为半个中国血统而抗争的胜利滋味。[1]或许正是由于此,在八岁的时候,她就立志写一本有关半个中国血统的书。[2]固然,在她的作品中,故事的背景大多发生在美国东岸的城市里,但并不是全部,比如“The Smuggling of Tie Co”就讲述了一个从加拿大偷渡到美国的故事。而且,在两篇生平文章中,她也鲜有提到自己的国别,而是以“Eurasian”或者“half-Chinese”作为自己的身份归属。可以说,在水仙花的生存体验和创作语境中,种族和文化意识要比国别意识更为自觉。在这个前提下,她创作中多次出现,甚至强调的“Americanized”“American words”“American name”“American style”“American clothes”“American Chinese”等,能否只是作为一个国别的标识,进而可以宣称她仅是美国华裔文学的鼻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