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你为什么不受欢迎

“为什么我已经很努力了,却仍然无法得到他人的赏识?”

“为什么我和领导相处时,总是小心翼翼却仍旧遭到指责?”

“为什么我明明付出了许多,而我的另一半却感受不到我的好?”

“为什么很多年以来,我尽力孝顺父母,可他们依旧喜欢否定我?”

“为什么……”

在日常的生活和工作中,你是否也经常遇到诸如此类的烦恼和困惑?其实,很多时候,并不是你做得不够好,而是你触碰到了人际交往中不受欢迎的三大屏障。

不能知己知彼

人际交往中的许多误会、矛盾和冲突的产生,都是由于我们在与人相处、沟通时,既不懂自己,也不懂他人造成的。

1.你认为的自己,就是真正的你吗

很多时候,你心中的自己,与别人心中的你,在某些方面存在着差异。这种情况很有可能会导致双方在相处中的感受并不相同,从而产生许多不愉快。

我曾看过一部令人印象深刻的爱情电影《原谅他77 次》,这部电影十分形象地展现了恋人之间因为“不懂自己,也不懂对方”而造成的种种矛盾。

男主角Adam 一直认为自己有才又多金,是唯一配得上女友的完美男友。但是,当他看到女友的记事本中写下的有关他的77 次心碎记录时,才突然意识到自己在女友眼中,是一个幼稚、自大、没有担当的人,并且做了那么多伤害对方的事情。

Adam 因为在这段关系中没有正确地认识自己,也不懂得女友的真正需求,最终导致这段长达10 年的恋情画上了句号。

其实很多时候,我们只有在某段关系破裂时,才幡然醒悟:

原来我曾经的所作所为,给对方带来了伤害;

原来我留给他人的印象,根本不是我自己想象的那样;

原来我从来没有真正地认清过自己……

的确,在人际交往中,无法对自己有准确认知的人,很难与人达成共识。就像瑞士著名心理学家荣格曾说过的:“我们看待事物的方式,而不是事物本身,决定着一切。”

因此,想要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首先需要知道自己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因为,一段良好关系的基础,是懂自己。

2.你在与人相处时,真正了解对方吗

想要拥有一段良好的关系,在做到看懂自己的基础之上,还需要真正地了解对方。在分享自己的观点与想法的同时,熟知对方的喜好和需求,并学会换位思考,才能真正互相理解,实现高效沟通。

同样以两性关系举例,良好的伴侣关系,也要基于双方的互相理解、彼此接纳。正如著名作家钱锺书与他的夫人杨绛的婚姻一样。

钱锺书曾在长篇小说《围城》的序言中这样写道:“这本书整整写了两年。两年里忧世伤生,屡想中止。由于杨绛女士不断的督促,替我挡了许多事,省出时间来,得以锱铢积累地写完。”

正是因为杨绛真正懂得钱锺书最想要做什么事,最应该做什么事,才为他营造了一个专注创作的空间,而钱锺书也能够感受到对方的付出,因此双方能够互相欣赏、认同,让这段婚姻关系得到升华。

以上内容,我用了两个伴侣关系的例子,来讲述人际交往中“知己知彼”的重要性。其实,在处理职场关系时,我们更应该认清自己的优势和特点,并快速了解上司或客户的需求与喜好,让双方在相处过程中更舒适。

容错度低

公共泳池通常会免费提供公共拖鞋。你会发现一个十分有趣的现象:当人们上岸时,首先会寻找自己穿来的那双公共拖鞋,如果实在找不到,很多人就会在周围随意选择穿走另一双。

不过,也有少部分人,当他们发现自己所穿的那双拖鞋不见了的时候,会下意识地产生疑惑:我的拖鞋去哪儿了?被谁穿走了?

最终,在寻找无果之后,他们只好向服务员再索要一双拖鞋。而服务员在一天之内若是数次遇到这样的客人,便可能会心情烦闷、态度不佳。

通常在这种情况下,人们会不禁感慨:不遵守规则的人,总能有拖鞋穿;而遵守规则的人,不仅没有拖鞋穿,还会遭遇服务员的坏脸色。这是为什么呢?

其实,很多人忽略了一个前提:泳池本就是一个公共场所,商家提供拖鞋的初衷是让每一位客人都能有拖鞋穿,而不是让每一位客人都有专属自己的拖鞋穿。那些非常爱较真的客人,可能忘记了拖鞋的公共属性,所以十分执着于“自己”的那一双。

简单来说,那些找不到拖鞋随意穿走另一双的人,他们更有可能不爱计较,容错度较高,这正好契合了商家提供拖鞋的初衷;而那些放大了拖鞋专属属性的客人,容错度较低,在一定程度上给他人带来了“麻烦”,所以似乎不那么受欢迎。

在这里,容错度是指能够包容他人的程度。越能包容他人的人,在生活中往往越受欢迎。

处于公共环境中时,容错度的高低对于个体的存活和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这一规律,被称为“公共拖鞋效应”。

而“公共拖鞋效应”也被广泛应用于人际关系中,因为在社交网络中,每个人都互相充当着彼此的“公共拖鞋”。今天你与同事聚会,同事就是你的“公共拖鞋”;明天你与朋友逛街,朋友也是你的“公共拖鞋”。反之,同样的道理,我们都是对方社交网络中的“公共拖鞋”。

大多数人的社交网络都是开放的、交错的。一个人的容错度越高,也就意味着你的社交网络范围越广,受欢迎程度越高。

词语过滤器

当我们与人沟通时,可能会存在这样的困惑:我已经说得很明白了,为什么对方还是听不懂?我想要表达的明明不是这个意思,可对方为什么会误解我?

之所以出现这种状况,可能是因为每个人的词语过滤器不一样。那么,什么是词语过滤器呢?

在我看来,词语过滤器是理解词汇或语句的方式。不同的身份背景、学识经验、性格习惯、思维模式,导致不同的人在接收同一个信息时,会产生不一样的想法,从而造成沟通障碍。

1.词语过滤器是如何形成的

通常,人们认为沟通是一个非常简单、直接的过程,一个人表达观点,另一个人接收信息。只要说话的人能用清晰的语言阐述想法,对方就一定能理解。

但实际上,很多时候对方并不能真正理解我们想要表达的观点,而我们也有可能错误领会对方的意思。

正如上文所说,同一个词语,在不同的人看来,可能代表着不同的含义。每个人都会不自觉地根据自己固有的思维模式去判断和理解一个词语。

比如十分常见的一个例子:一个南方的朋友说:“今天只有0℃,我穿了两件毛衣还是觉得很冷。”听到这句话,北方的朋友们大概会认为:“0℃一点都不冷,-30℃才算冷。”

那么,为什么在面对同一件事时,双方会产生截然相反的态度呢?

因为南方湿冷,北方干冷,两种“冷”的性质不一样。两人因为生长环境的不同,对于“冷”的理解也不同,自然就产生了不一样的词语过滤器。不同的词语过滤器制造差异化看法的过程如图1-2所示。

img

图1-2 不同的词语过滤器制造差异化看法的过程

由此可见,每个人因为不同的词语过滤器,会对同一个词语产生不一样的理解。因此,我们更应该去了解词语过滤器的内核,尽量避免进入沟通误区。

2.词语过滤器会影响行为

思维模式决定了词语过滤器的形态,而词语过滤器又影响了人们的行为。比如,当别人告诉我们“榴梿很难闻”时,我们便将榴梿定义为“难吃的水果”,在挑选水果时一定会避开它,这就是一种词语过滤器直接影响行为的例子。

在生活和职场中,类似的案例还有不少,例如,小赵是公司新入职的员工,老员工对他说:“我们部门的主管十分不近人情。”小赵在听完这句话后,就对主管产生了偏见,她的词语过滤器告诉她:工作上的事尽量不要去找主管商量解决,在生活中遇到烦心事也不能被主管知道,以免多生事端。

于是,在这种思维模式下,小赵几乎不与主管主动交流,工作上遇到难题也硬着头皮自己解决,因此处理结果总是不尽如人意。主管在看到小赵这样的表现后,对她更加严厉,表现得更加“不近人情”,以至于小赵对主管的偏见越来越大,自此形成了恶性循环。

可以说,小赵的词语过滤器使她对主管始终心怀芥蒂,无法以端正的态度与对方进行沟通,导致她在工作中总是阻碍重重。

但若是小赵能够改变自己的词语过滤器,会有怎样的效果呢?

她可能会有这样的认知:主管在工作方面是一个认真、严谨的人,我需要努力做到更好,让他认可我的能力。

以这样的思维模式去思考问题,小赵自然就能以积极的态度去面对主管,认真工作,由此形成良性循环,鼓励自己不断进步。

所以,词语过滤器对于人的行为有着十分直接的影响,我们需要谨慎地分辨和理解他人传递的信息。

3.拆掉思维里的“墙”,摈弃刻板印象

我们经常会以自己的刻板印象去看待一件事物,然后将自己的思维圈在这堵“墙”里,始终找不到突破口。

就像很多时候,我们始终无法真正理解他人的意思,于是就习惯性地去猜测对方究竟想要表达什么观点。然后,便将自己的猜测当作事实。但实际上,我们的猜测与真实情况往往存在出入。

例如,当有人问:“在与人沟通时,你是怎样让对方跟着你的思路走的?”

有些人的词语过滤器就会根据他们已有的经验和思维方式,得出这样的认知:要想让对方跟着我的思路走,我一定要在谈话中掌握主导权,多表达自己的想法,持续向对方输出我的观点。

这样的想法左右了我们的行为,于是我们就会不断地反驳他人的观点,力图证明自己观点的正确性,失去理性思考的能力,使整个谈话变成了“思维的博弈”。

但当我们学会将自己的思路打开,摈弃对事物的刻板印象,重新谨慎地审视某个词语或信息时,我们就有可能在面对同样的问题时,得出不一样的结论,获得不一样的效果。

例如,在引领对方跟着我们的思路走时,你可能会有全新的认知:想要引领对方的思路,我可以从倾听对方的观点开始,明白对方说话的逻辑,然后接纳和认可对方的观点,或是以委婉、迂回的方式否定对方的想法,接着提出更好的解决方案,最后让对方主动与我达成共识。

对比前后两种不同的认知,前者不仅不会让对方跟着我们的思路走,甚至有可能让他们反感我们,排斥我们对其输出的观点;后者虽然看似比较温和,却更容易让人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我们的观点。

因此,我们在与人交谈时,应该将自己看作一张白纸,拆掉思维里那些没必要的“墙”,才能真正地、更好地理解我们所接收的信息,从而做出有效行动、达成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