燭之武退秦師

魯僖公三十年(公元前630)九月初十日,秦、晉聯軍圍鄭,集結在新鄭的北面,可以隨時揮軍攻入都城。當時燭之武臨危受命,要遊說秦國退兵。燭之武向秦伯反覆陳說利害關係,因為鄭國的存亡就在於秦伯的一念之間。燭之武強調各國間的平衡秩序,指出鄭亡對秦國沒有絲毫好處,因為存鄭可以牽制晉國,否則秦國就會落入晉侯的掌控中。其後更指出晉國多次食言,不可以信賴。燭之武處處從秦國的利益出發,擊中要害,最後成功遊說秦國退兵。

本文主要反映燭之武的雄辯技巧,令鄭國不戰而屈人之兵,甚至促使秦國派兵協防鄭國,以備不測。此外,從對答中反映晉文公不忘恩負義的個性,不會襲擊秦軍,以免負上不仁、不知、不武的罪名,表現出一代霸主不凡的器度。

[原文]

晉侯、秦伯圍鄭1,以其無禮於晉2,且貳於楚也3。晉軍函陵4,秦軍氾南5

佚之狐言於鄭伯曰6:「國危矣!若使燭之武見秦君7,師必退。」公從之。辭曰:「臣之壯也,猶不如人。今老矣,無能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過也。然鄭亡,子亦有不利焉。」許之,夜縋而出8。見秦伯曰:「秦晉圍鄭,鄭既知亡矣。若亡鄭而有益於君,敢以煩執事9。越國以鄙遠,君知其難也。焉用亡鄭以陪鄰10鄰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鄭以為東道主11,行李之往來12,共其乏困13,君亦無所害。且君嘗為晉君賜矣,許君焦、瑕14,朝濟而夕設版焉15,君之所知也。夫晉,何厭之有16?既東封鄭17,又欲肆其西封18,若不闕秦19,將焉取之?闕秦以利晉,唯君圖之。」

秦伯說20,與鄭人盟。使杞子、逢孫、楊孫戍之,乃還。

子犯請擊之21,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22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與,不知23。以亂易整,不武。吾其還也。」亦去之。

1 晉侯:晉文公(公元前697–前628),名重耳,尚賢賞功,乃春秋五霸之一。晉獻公二十一年(公元前656)殺太子申生,翌年重耳出奔翟,流亡在外,魯僖公二十四年(公元前636),秦穆公派軍隊護送重耳歸國即位,時年六十二歲,在位九年卒。秦伯:秦穆公,姓嬴氏,名任好,在位三十九年,春秋五霸之一。

2 無禮於晉:魯僖公二十三年(公元前637),晉文公逃亡到鄭國,鄭文公並沒有禮待他,因而成為伐鄭的罪名之一。

3 貳:懷有二心。此句指鄭國同時討好晉、楚二個,甚至更與楚國結盟。

4 晉軍函陵:軍,駐守,動詞。函陵在今河南省新鄭巿北。

5 氾南:氾(粵:fan4,凡;普:fán)南,或讀氾(粵:fan6,飯;普:fàn),氾水之南,在今河南中牟縣南。氾南與函陵相距不遠。

6 佚之狐:鄭大夫,鄭國的官員。周朝諸侯國中,在國君以下設卿、大夫、士三級官制。鄭伯:鄭文公,名踕,在位四十五年(公元前672–前628)。

7 燭之武:鄭大夫,以邑為氏。燭邑在今河南新鄭巿西南。

8 夜縋:縋(粵:dzœy6,敘;普:zhuì),懸繩滑出城外。

9 執事:負責公務的人,指代秦軍。

10 陪鄰:陪(粵:pui4,培;普:péi),或作「倍」,增益,動詞。

11 東道主:省稱東道,即主人。此句原指鄭國是秦國東向發展路上的補給站,也是可以提供服務的人。

12 行李:行人使者之官,負責外交工作。

13 共其乏困:共(粵:guŋ1,公;普:gōng),同「供」,供應。

14 焦瑕:焦在今河南三門峽巿西郊。瑕在今山西芮城縣南,或說在河南陝縣南。

15 朝濟而夕設版焉:朝(粵:dziu1,焦;普:zhāo)濟,渡河;設版,築城備戰。

16 何厭之有:厭(粵:jim4,嚴;普:yàn),同「饜」,滿足。又解作厭(粵:jim6,豔;普:yàn),憎惡。

17 既東封鄭:向東邊開疆拓土,侵佔鄭國。封為動詞。

18 肆其西封:肆,擴張。拓展西邊的疆土。封為名詞。

19 闕秦:闕(粵:kyt8,缺;普:quē),損害,削弱。

20 秦伯說:說(粵:jyt9,月;普:yuè),通「悅」,高興。

21 子犯:即狐偃(粵:jin2,演;普:yǎn),文公之舅,晉大夫。

22 微夫人:夫(粵:fu4,符;普:fú),微夫人,沒有這個人。夫,此也,指示代詞。

23 不知:知(粵:dzi3,智;普:zhì),通「智」。不知,欠缺智慧。

本文的文字極度精煉,對話可省則省。例如燭之武對秦伯的一番說辭,翻來覆去,幾經轉折,其實都只是燭之武自言自語,秦伯不作任何回應,最後只有一個「悅」字作了斷。而晉文公回應子犯出兵的主張,裏面蘊含着仁、知、勇的大道理,表現他的器度和遠見,最後說完了,就僅以「亦去之」作結。燭之武就憑這一番話連退二國的雄師,你說奇怪不奇怪呢?至於佚之狐怎麼知道燭之武有能力解圍,而鄭伯在沒有別的辦法可想下,只能全盤信任了,中間作者完全不作任何交代。

本文分四段:首段秦、晉大軍壓境,氣氛十分緊張。次段專寫燭之武的辯才,他從不同的角度思考複雜的各國關係,鄭國的存亡早就置諸度外,而「鄰之厚,君之薄也」才是秦穆公所要考慮的切身利益所在,是本文的重心。第三段秦國與鄭國結盟,加強防守力量,鄭國亦得以置於不敗之地了。第四段結尾,晉文公的一番話大義凜然,仁知勇兼備,當機立斷,進退有據,是一代明君的表率。

面對複雜多變的國際情勢,劍拔弩張的殺戮戰場,燭之武寥寥幾句話,就化解了一場戰爭的浩劫,而秦晉各取所需,也都歡歡喜喜地撤軍走了。不過,秦穆公謀鄭之心不死,兩年以後,以杞子為內應,潛師襲鄭,過殽,為晉軍伏擊致敗,則屬後話了。

晉文公所說的「不仁」、「不知」、「不武」是指德性上的缺失,從正面來說,人性本就該具有「仁」、「知」、「勇」的德性。

《論語·子罕第九》云:「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朱熹注云:「明足以燭理,故不惑;理足以勝私,故不憂;氣足以配道義,故不懼。」可見知者指明白事理的人;仁者有愛心,關懷別人,能夠戰勝私欲;而勇者就是做正確的事,敢於承擔責任。晉文公對個人德行的要求十分嚴謹,「仁」、「知」、「勇」兼備,也就成為一代的雄主了。

1.把下列文字語譯為白話文:

(1)臣之壯也,猶不如人。今老矣,無能為也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亡鄭而有益於君,敢以煩執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鄰之厚,君之薄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試回答以下問題:

秦晉聯軍在前,又相繼撤兵於後,可真是輸給燭之武三寸不爛之舌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晉侯、秦伯聯軍包圍鄭國,理由是鄭國對晉國無禮,而且又懷有二心,勾結楚國。晉國在函陵駐兵,秦國則在氾水之南集結部隊。

佚之狐對鄭伯說:「國家十分危急了!如果能請燭之武去見秦國的國君,秦軍一定會退兵的。」鄭伯依從了佚之狐的建議。可是燭之武卻推辭說:「小臣壯年的時候,都比不上別人的才幹。現在年紀大了,大概也沒有甚麼作為了。」鄭伯說:「不能早點重用你,這是寡人的過失。但鄭國滅亡了,你也不會好過的。」燭之武答應了,晚上暗中用繩索弔出城外去了。燭之武見到秦伯說:「秦晉二軍包圍鄭國,鄭國已經知道快要滅亡了。如果亡鄭對秦國有利,就請你們的部隊動手吧。但是秦國中間隔了晉國,才能到達這塊遠方的邊地,君王也該知道在管理上是有難度的,何必要滅了鄭國而增加強鄰的實力呢?強鄰獲益愈多,那麼君王的利益就會愈少。如果能放過鄭國,就可以將其作為秦國向東發展道路上的一個友邦,官員使者往來經過的時候,我們可以提供足夠的補給,對秦國也沒有害處。而且君王曾經厚待晉君,晉君也答應了送上焦、瑕二城給秦國,可是早上渡河回到了晉國境內之後,晚上就立即加建防禦工事,君王是一定記得的。唉,晉國又哪會有滿足的時候呢?向東邊伸展侵佔了鄭國,自然又想向西邊拓土了。如果不損害秦國,又怎能取得具體的利益呢?損害秦國而使晉國獲益,請君王考慮清楚吧。

秦伯聽了很高興,於是就跟鄭國訂了盟約。下令杞子、逢孫、楊孫協防鄭國守備,然後就撤兵回國去了。

子犯請求截擊秦軍,晉侯說:「不行,沒有這個人的幫忙我也回不了晉國。利用別人幫忙之後又去傷害他,這是不仁不義的行為。得罪了友好的盟國,實在是不智的表現。恃武力去解決問題,打亂了兩國正常的秩序,實在算不上勇武。我們也回國吧。」於是也撤兵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