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引言

我们从未如此深切感受到三线建设前辈们的人格、品质、精神力量在一个时代的强烈律动——

在“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的历史新关头,我们以这种特殊的记忆方式展示1965年来自河北唐山、天津、保定、沧州等地一千多名风华正茂、血气方刚的干部职工,响应毛主席、党中央建设三线的伟大号召,“哪里需要到哪里去,打起背包就出发”,奔赴三线建设宁夏,为宁夏国防和地方建设作出了令人震撼和难忘的业绩,谱写出感人的诗篇,影响和鼓舞了一代又一代冀宁儿女的感人故事正是为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扬当代中国精神,凝聚共同价值追求,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推动传统文化,继承革命文化,促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繁荣和昌盛。

回顾1964年至20世纪80年代的三线建设,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是一个规模空前的重大经济建设战略,长达十余年,横贯三个五年计划,如果算上三线战略调整,则延续到90年代,国家在中西部地区的13个省和自治区投入了2052.68亿元巨资。几百万工人、干部、知识分子、解放军官兵和上千万人次民工的建设者,在“备战备荒为人民”“好人好马上三线”的时代号召下,打起背包,跋山涉水,来到祖国大西南、大西北的深山峡谷、大漠荒山,露宿风餐,肩扛人挑,用几十年的艰辛、血汗和生命,建起了一千一百多个大中型工矿企业、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等,形成了中国可靠的西部后方科技工业基地,初步改变了中国东西部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布局,带动了中国西部和边疆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三线建设的决策和实施,凝聚了第一代中央领导核心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央领导人在当时复杂国际国内形势下的战略思考和筹划。在十几年的三线建设中涌现出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事迹,培养出了一大批久经磨炼的建设人才,他们中不少已经成为共和国领导人,如在1966年走出校门来到三线重点地区甘肃刘家峡和酒泉工地,在三线这块热土上先后工作十四年的胡锦涛、温家宝;如在三线重点项目湖北十堰中国第二汽车厂从普通技术员成长为分厂长的李岚清、王兆国等,可以说三线建设是共和国伟大历史的一个缩影,一种精神资源。由于历史的原因,三线建设曾经是个带有神秘色彩的字眼,直到20世纪80年代才公开见诸报端,至今仍然没有公开出版一部专门的研究著作,只有一些报告文学和回忆文集,如90年代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大三线报告文学丛书》《中国大三线》《三线建设铸丰碑》等。

再回到20世纪末的西部大开发,把全国的目光聚焦到西部,人们开始重新回顾当年的三线建设——备战时期的西部开发,一些问题被重新思考,并引起人们的珍视。我们也不例外,就在整理已破旧并字迹不清的档案时发现,三线建设的字眼不断在我们的眼前出现,它不断地提醒我们:历史不能埋没这一页,后人不能忘记这一切!此时此刻,我们顿悟到人生这个“心灵库房”也需认真清理。有些东西需清理以减轻负担,比如个人欲望和私心杂念,但有些动东西是我们世世代代的至宝,不能随便丢弃,需要永久地保存在我们的“心灵的仓库”,比如人生的大义凛然和无私奉献精神等。

三线建设,虽离我们而去整整半个世纪,但那个时代的强音依然给我们留下难以忘记的一幕。至今,我们的眼前和身边还存在着三线建设的老寿星和他们的第二代、第三代,甚至第四代足迹及身影,他们依然在为祖国建设挥汗水、洒热血,并默默奉献青春和智慧。在祖国日益繁荣昌盛的社会历史进程中,他们的热血和脉搏随着时代步伐一起跳动,并以身领先、英勇奋战在祖国建设事业的前沿阵地。今天,当我们豪迈地享受爱心、和谐、幸福和成功的果实时,是否需要感恩前辈们曾为我们开辟的道路、曾为我们播种的希望?是否需要追寻他们留给这个时代和后人的高贵品质、人格魅力和精神风貌?答案是肯定的,也是经过长期观察和思考达成的共识,同时也是决心要写作这本书的初衷和理由。

抖落岁月的风尘,历史将变得从容。毋庸讳言,很久以前就有写作的冲动和打算。一方面是为传承多数已经谢世的第一代三线建设者的旷世风骨,感恩他们用毕生精力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以缅怀他们的感人事迹,另一方面则是“反观诸己”,探索我们心灵深处这片暗地,常常发现这处“心灵乐园”被市场经济时代的世俗所占领。从一定意义上讲,我们当下真正需要的却被丢失,或被盛行的社会风气所侵袭,或被“边缘化”。弥补这种“心灵的缺失”,就离不开追根溯源,就得以诚恳的态度,追寻前辈们为国分忧、艰苦创业、精益求精、一丝不苟的大国工匠精神;追寻他们廉洁奉公、两袖清风、一身正气、先人后己的真正共产党人的情怀;追寻他们泰山压顶不弯腰,越是艰苦越向前、孝道及大爱等可贵品质。然而,人类这种最强大的“精神力量”却用肉眼看不见,寻找这种“精神力量”的唯一方式,就是挖掘他们的思想活动。我们可从老前辈那里清晰地看到,这一思想活动的“唯一产品”是“爱国情怀”和“集体主义”的脉动;也从他们面对艰难险阻,不断克服困难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中,寻找到了精神的“探照灯”;又从他们淳朴敦厚的“待人”“待事”“待物”中看到了“精神奉献”。

随着时代的变迁,我们往往会有意、无意或不经意间丢失这些可贵的精神遗产,但良心和使命告诫我们:“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我们虽然不是圣人,但我们毕竟肩负着建设的使命,我们有责任和义务把前人留给我们的事业传承下去。当然,今天我们依然看好那些和我们一道继续奋战在生产建设一线的三线建设第二代、第三代同行将士。我们无限敬仰和尊重这段长达半个世纪的为三线建设“甘洒热血献青春,献了青春献子孙”的真实历史。江山留胜迹,晚辈复登临。眼前,三线建设的第一代老将,只有极少数如凤毛麟角还活在人世,但他们年事已高;第二代人如今都已年过花甲,多数退休;第三代也已日过中天,仍在生产一线;第四代也有一定数量加入生产建设行列和我们一道共创未来。在这样一个过去和未来交织点面前,我们有责任和义务为三线建设将士“树碑立传”。诚然,在深化改革开放和实现中国梦的道路上,共同追寻难忘的岁月,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本书立足于十九大报告“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原则,深入挖掘以原河北省六建公司党委书记、经理赵卷章及其党政班子成员赵福廷、佟硕勋、张作辑、崔占文、高云雷、王文清和鲁凤和、张明泽、刘成、冯景润、马殿恒、邸文瑞、冀宁华等一批先进典型人物、劳动模范,以及宁夏住宅建设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河北省商会会长王新生等人的先进事迹,采取“一线串珠”“以人串事”的方法,叙述和描写了前后两代人的生产建设和劳动生活画面,恕不能面面俱到,概括全部。采取这种“剪裁式”的方法,是不想把它像“兰州拉面”一样越拉越长,而是侧重再现“一片生活”,感受“集体温暖和力量”,享受和审视“精神快乐”,传承“人格魅力”,并保持一颗“赤子之心”,从而激发人们共同为创造美好未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伟大“中国梦”而不懈努力!

王新生 魏建华 王添明

2018年5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