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 馀论

诗歌本具有情感性质、认识性质、实践性质及观赏性质,先秦两汉诗论,对前三者已有较深刻的认识与肯定,而曹魏时代对诗歌观赏性质的认识与肯定,使我国古代对诗歌本质的认识达到较全面的水平。诗歌在我国长期的封建社会中经久不衰,是历来被称之为“大道”的正统文学,那么,对诗歌本质的全面把握,必定产生对文学本质的全面把握。曹丕的时代稍后,南朝人们非但认识到文学与史学、哲学等有分工的不同,而且在实践上也实行了分家,宋文帝就在儒学、玄学、史学三馆之外,另立文学馆;文学作品在目录学中也与别的书籍分立,成专门一类,南齐王俭撰《七志》,始立“文翰”,梁阮孝绪撰《七录》,改称“文集”,包括诗赋的“文”与应用文及学术著作的“笔”的区分也成为人们探求的对象。而曹魏时代对诗歌本质的全面把握正是这些思潮与行动的基础与先导。此外,人们对诗歌作品艺术性自觉追求,也是在全面把握诗歌本质的基础上进行的,而不像以往那样是自发的、盲目的行动。拿南朝诗歌所注重的诗歌技巧及诗歌韵律来说,钟嵘《诗品》云:“至若诗之为技,较尔可知,以类推之,殆均博弈。”[59]公然把诗歌艺术性讲成是一种技艺。沈约《答陆厥书》中说,音韵宫商,“若斯之妙,而圣人不尚,何耶?此盖曲折声韵之巧,无当于训义,非圣哲玄言之所急也。是以子云譬之‘雕虫篆刻’,云‘壮夫不为’”[60],公然认为音韵格律的发明推广是与诗歌观念跳出“诗教”的框框而进入全面把握诗歌本质阶段分不开的。

另外,我们还应看到,南朝片面强调文学的观赏性质,导致了文学上的享乐主义,《南史·陈后主本纪》载,陈后主“荒于酒色,不恤政事,左右嬖佞珥貂者五十人,妇人美貌丽服巧态以从者千余人。常使张贵妃、孔贵人等八人夹坐,江总、孔范等十人预宴,号曰‘狎客’。先令八妇人襞采笺,制五言诗,十客一时继和,迟则罚酒。君臣酣宴,从夕达旦,以此为常”[61]。此即是车尔尼雪夹斯基所批判的文学上的享乐主义。而宫体诗,尤应批判。其他各种游戏诗,如数诗、人名诗、地名诗、卦名诗、建除诗等,也不应提倡。南朝片面推行文学的观赏性质,受到唐代人们的抵制与批判,但唐人并不否认文学的观赏性质而是在全面地正确地把握文学本质的基础上,又一次掀起我国古典诗歌的高潮。


[1]鲁迅撰、吴中杰导读《魏晋风度及其他》,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第187~188页。

[2](南朝梁)萧统撰、(唐)六臣注《六臣注文选》,第853~854页。

[3]章诗同:《荀子简注》,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第221页。

[4]《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第270页上。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72,第95页。

[6](南朝梁)萧统撰、(唐)六臣注《六臣注文选》,第966~968页。

[7]《三国志·鲍勋传》,第385页。

[8]萧涤非:《汉魏六朝乐府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第123页。

[9]《三国志》,第608页。

[10]黑格尔:《美学》第一卷,商务印书馆,1979,第337页。

[11]《三国志·文帝纪》,第88页。

[12](南朝梁)萧统撰、(唐)六臣注《六臣注文选》,第792页上。

[13]《全后汉文》卷七十,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中华书局,1958,第859页下。

[14](宋)郭茂倩:《乐府诗集》卷十六引,中华书局,1979,第224页。

[15](宋)郭茂倩:《乐府诗集》卷十六,第229页。

[16]《三国志》,中华书局,1982,第608页。

[17](唐)徐坚:《初学记》卷十,中华书局,1962,第230页。

[18]詹锳:《文心雕龙义证》,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第196、1692页。

[19]《魏书·夏侯道迁传》,中华书局,1974,第1583页。

[20](南朝梁)萧统撰、(唐)六臣注《六臣注文选》,第369页。

[21](南朝梁)萧统撰、(唐)六臣注《六臣注文选》,第578~579页。

[22](清)沈德潜:《古诗源》,中华书局,1963,第103页。

[23]曹旭:《诗品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第17页。

[24]陈奇猷校注《韩非子集释》,上海人民出版社,第623页。

[25]《论语注疏》,《十三经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第2510页下。

[26]《春秋左传正义》,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第1985页下。

[27](汉)王充:《论衡》,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第314页。

[28]《宋书》,中华书局,1974,第1778页。

[29]詹锳:《文心雕龙义证》,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第243页。

[30](明)王世贞:《艺苑卮言》。

[31](明)胡应麟:《诗薮》,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第29页。

[32]《汉书·贾邹枚路传》,第2367页。

[33]《汉书·扬雄传》,第3575页。

[34]《三国志·曹植传》注引,第558~559页。

[35]詹锳:《文心雕龙义证》,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第1831页。

[36]《三国志·鲍勋传》,第107页。

[37]伍蠡甫主编《西方文论选》下册,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第419页。

[38]《汉书》,第1755~1756页。

[39]鲁迅撰、吴中杰导读《魏晋风度及其他》,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第187页。

[40]刘师培:《中国中古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第11页。

[41]《晋书·傅玄传》,中华书局,1974,第1317~1318页。

[42]刘师培:《中国中古文学史》,第11页。

[43]《后汉书》,第1991~1992页。

[44]詹锳:《文心雕龙义证》,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第1685页。

[45]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第2829页。

[46]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第1745页。

[47](宋)洪兴祖:《楚辞补注》,中华书局,1983,第55页。

[48]吴树平:《风俗通义校释》,天津人民出版社,1980,第333页。

[49]《汉书》,第726、731页。

[50]《后汉书》,第3592页。

[51]刘永济:《十四朝文学史略》,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4,第92页。

[52]《汉书》,第1072~1074页。

[53]《汉书》,第1071页。

[54]《汉书》,第1756页。

[55]《晋书》,第679页。

[56]《宋书》,第539页。

[57]萧涤非:《汉魏六朝乐府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第126~127页。

[58]《晋书》,第676页。

[59]曹旭:《诗品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第66页。

[60]《南史》,第1195~1196页。

[61]《南史》,中华书局,1975,第30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