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拥抱悲伤:伴你走过丧亲的艰难时刻
- (美)梅根·迪瓦恩
- 1035字
- 2021-08-31 17:55:31
他们的话听起来没错:为什么我会如此愤怒
我一个挚友的父亲去世了,当时我正在写作本书。一周后她给我发来信息:“大家给我寄来卡片,写满了最贴心的安慰。可是,为什么我会如此愤怒?我讨厌他们还有他们愚蠢的卡片。再暖心的文字在我看来都是那么刻薄。”
强烈的悲痛是无解的:根本没有“让你好过一点”的可能。刻意的安慰只会适得其反。他人的“帮助”对于陷入悲痛的人而言是一种侵犯。任何尝试理解和拉近关系的企图都显得愚蠢和粗鲁。每个人都对你指手画脚,告诉你应该怎样表现悲伤,怎样自我安慰。那些让你鼓起勇气、要比悲痛“更强大”的陈词滥调,还有让你“记住曾经的美好”的劝慰都让人感觉是一记响亮的耳光。
为什么安慰人的话会这么伤人?
在丈夫去世前,我一直在读韦恩·戴尔(Wayne Dyer)的《每个问题都有灵性解答》(There Is a Spiritual Solution to Every Problem),这是一本好书。但是在他去世之后,我再也没办法拿起这本书了。我怎么读都感觉不对劲,就好像字里行间有个不和谐的声音一直在叫嚣。虽然我试图找回之前这本书带给我的慰藉和帮助,但实在是无能为力。
我把这本书合上,又重新翻开。然而,那不和谐的声音仍旧刺耳,文字也显得刺眼,我只好把它放在一边。
几个星期之后,我无意间瞥到这本书,它就放在咖啡桌上,它的书名引起了我的注意。
每个问题!
突然,一切都豁然开朗了。虽然确实每个问题都有灵性解答,但是悲痛不是一个能被解决的问题。它不是“故障”,因此无法被“修复”。它不是一种能被治愈的疾病。
我们想当然地以为如果一件事让人不舒服,那么它就是错的。人们认为悲痛是“坏事”,因为它使人痛苦。我们总是听说要缓解痛苦,走出痛苦,梦想着有朝一日不再痛苦。我们这样做,就好像悲痛是某种必须尽快摆脱的东西,是需要拨乱反正的错误,而不是一种应对丧失的自然反应。
大多数人都视悲痛为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你的亲人和朋友看到你在痛苦中煎熬,他们希望缓解你的痛苦(无论这一目的是否被明确地表达出来)。这就是为何安慰的话语起不到任何积极作用。无论是有心还是无意,但凡他们想要解决你的悲痛,他们就无法给予你所需要的支持。
我告诉我的朋友,那些看起来温暖人心的慰问卡片之所以让人感到不适,是因为本质上它们是在试图修复痛苦。它们忽略了关键的事实:生离死别之痛让人撕心裂肺。虽然不是有意为之,但当人们粉饰太平,把悲痛遮掩过去的时候,情况只会更加糟糕。无论是亲耳听到,还是在那些漂亮或者可怕的慰问卡片上看到那些安慰人的话语,悲痛者都会产生不适感。在这一章中,我会分析在什么情况下,一片好心却适得其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