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都事出有因

人类是如此有趣的生物。在说起他人的丧恸时,我们会很快给出抚慰、评价,同时自圆其说,但轮到自己时,我们又对自己说过几次“一切都事出有因”呢?如果不幸发生在我们身上,听到这样的话,我们一定第一个站出来反驳。我们总是把自己拒绝接受的话语用在别人身上。

“一切都事出有因”和“你会因为这件事变得更强大、更善良、更有同情心”这样的话只会火上浇油。拐着弯骂人比直白的羞辱更让人气愤。

抹杀当下的痛苦只是原因之一,真正激怒你的是那些安慰背后的潜台词。你可能经常听到“经历了失去的痛苦,你才会变得更强大、更善良、更有同情心”“经历了人生无常,你才能明白生命的真谛”这样的话。

这些话的言外之意是,出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你需要经历痛苦。在此之前,你没有意识到你生命中最重要的是什么;你不够善良,也不够有同情心;你还没活明白。你需要这样的经历才能成长、成熟,上了这一课,你才能踏上“人间正道”。

如此说来,难道困苦和失去是成为“人”的必经之路吗?难道只有经历痛苦才能打开更好、更深刻生活的大门,或是变得善良和慈悲?

这样的安慰背后的潜台词是:你以前不够好,你需要经历痛苦才能成长。

当然了,没有人去捅破这层窗户纸,即便你挑明了,当事人也一定会矢口否认。然而,这些幽灵般的字眼就藏在那里,而且它们对你产生了影响。

如果只有经历过痛彻心扉才能更加悲悯,那么只有自私、冷漠和肤浅的人才会经历悲痛。这在逻辑上说得通。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吧?如果你有所怀疑,那么这恰恰证明了我的观点是对的。你不需要经历这些才能成长。你不需要那些只有悲痛才能给你的教训。你原本就是个善良、正派的人,大胆地走你的路吧!

我们有100万种方式得到教训。悲伤和丧恸只是通往深刻和共鸣的途径之一,它们不是唯一的途径。在一篇关于创伤后心理成长的论文中,一位退伍军人治疗师提出,那些将巨大痛苦或伤害视作成长经历的人,在遭遇创伤前其个人生活非常压抑、孤独。尽管他们并不感激不幸的发生,但是他们在丧恸的阴影里看到了自我进步的轨迹。然而,那些遭遇不幸之前生活美满、情感深刻的人们该怎么办?研究者承认,这些实验参与者并没有经历巨大的心灵成长,因为他们已经没有成长的空间了。如果你满意自己的生活,那么“成为更好的人”不会让你更幸福。

悲痛不是为少数人准备的启蒙课堂。没有人需要通过剧烈的、改变一生的丧恸经历来成为他们“注定”要成为的人。上天在这件事上并不随意:因为你需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所以生活给了你这场劫难,帮助你达成你的目的。恰恰相反,生活是一来一往的“呼叫–应答”。事情发生了,我们消化并接受它。我们对所经历的事做出回应,这无谓好坏,理所当然。化解悲伤的方法在于接纳,而非改变。

你不需要经历悲痛。你不是非得从中得到教训,也不必将它抛诸脑后。这两种态度都太狭隘!改变人生的重大事件不会悄无声息地消失,它们也不意味着你在为过往的错误赎罪。当然,它们改变了我们,成为我们生命基石的一部分。或许你可以克服丧恸,以全新的姿态拥抱更美好、更完满、更有爱的生活。至于是哪种结果,关键还是看个人的选择,要让内心的自我和理想的自我达成一致,而不只是迎合大众观念,认为悲痛是实现自我提升的唯一途径。

从丧恸中寻找意义,探索心灵的成长,是以独立人格和自我认知为前提做出的选择。当他人将成长和某种意义赋予丧恸时,这实际上是在有意无意地羞辱和评判过去的你—因为你的心智不够强大,所以你需要经历痛苦才能成长。难怪这种安慰会让人感到如此难受。

如果他人的安慰是在暗示你需要痛苦、需要不幸来摧毁你的生活,那么这绝不是真正的安慰。这是谎言,而谎言总让人感觉不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