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久算久

我记得那时马特已经去世一个多月,每次我对朋友说:“今天真难熬啊!”他们会问:“为什么?发生什么了?”我回答:“马特去世了。”此时他们的反应是:“什么?你还在为这件事难过吗?”

是的,我还在难过。5天,5周,5年……在马特刚去世的前几个月里,我听到的最好的一句话是,无论是过去8天还是80年,这样深刻的悲痛永远像“刚刚发生”一样。对于在近一两年内经历丧恸的人,我总是告诉他们:“不幸刚刚发生,时间似乎才过去一分钟,你自然会感到痛苦。”说完这些话,你能感觉到他们松了口气。

对悲伤的偏见已经在我们脑子里根深蒂固:什么样的困难都不应该持续太久,最多两个月,不能再长了。超过这个时间,那就是无病呻吟。如此一来,失去你爱的人,好像只会给你造成短期的困扰,只是芝麻大的小事,绝不应该令你耿耿于怀。

医学上将持续时间超过6个月的悲伤称作“紊乱”。此类复杂的、需要心理干预的悲伤有如下症状:思念已经离世的人,感到不公平,觉得生活再也无法恢复原样(以及各种形式的绝望感),悲伤铺天盖地袭来。在现实生活中,别人留给你悲伤的时间要短得多。许多临床医生、牧师和治疗师认为,在几周之后,如果还受到丧恸的强烈影响,那就是错误的。随着对这类医学知识的了解,我们接受并固化了一种观念:要尽快从悲伤中恢复正常,越快越好。

这种将健康地、正常地、理智地面对悲伤的反应,医学化、病态化的看法对任何人都没有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