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抗救赎故事

很多人在无意识地抵抗这些救赎故事。或者说,我们至少已经有了抵抗它们的想法。人们已经开始(非常缓慢地)对这些牵强附会、一蹴而就的结局失去兴趣了。

实话实说,我想《哈利·波特》(Harry Potter)会大获成功的原因是它的黑暗主题。作者J. K. 罗琳(J. K. Rowling)深入挖掘人性的黑暗,从不用美好的糖衣粉饰太平。结局不会皆大欢喜。丧失、痛苦和悲伤真实地存在着,我们无力回天,只得负重前行。

罗琳笔下的世界向我们证实了这一点。我们之所以喜欢《哈利·波特》,是因为我们需要一个更贴近生活的故事。

故事是有力量的。纵观人类历史,关于人类起源的故事为我们提供了学习的榜样、模仿的对象、向往的形象。故事帮助我们在宏大的视野中找到个人经历的位置。时至今日,故事依然有这样的力量,我们仍然需要故事。

我们渴望一种新的文化叙事原则。一种与我们的生活相符,与我们的内心感受相符,而不是与低成本的电视节目、电影相符的烂俗叙事原则。要改变现状,要创造出一种新的、有效的、真实的、能够引领我们生活方向的叙事原则,我们就要从拒绝大团圆结局做起,或者说要从重新定义大团圆结局做起。

你的悲伤不可能因为一句简单的“一切都会好起来”就变成美满结局,这样的结局压根就不可能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