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要反思,处处需哲思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徐英瑾

大家目前所看到的这本书,是英国通俗哲学作家马库斯·威克斯(Marcus Weeks)的作品《哲学有什么用?》。此书的英文原书名是《尼采会怎么做?》(What Would Nietzsche Do?),但考虑到本书涉及的哲学家远不止尼采一人,为了避免误解才将书名更改为现在的样子。此类哲学普及作品,威克斯还写了不少,如《让自己变得聪明一点:哲学卷》、《哲学条目速解秘笈》等。

哲学的入门书不少,这本书的特色又是什么呢?

我个人认为,本书的特色在于:其哲学知识的组织形式既有别于学院哲学,又不失与学院哲学的关联。由此,本书基本上是觅到了“对一般读者友好”与“知识准确”这两个要求之间的中道。一般而言,学院意义上的哲学知识分类方式如下:形而上学(讨论“世界中究竟存在着什么?”)、知识论(讨论“我们人类究竟能够认识到什么?”)、伦理学(讨论“行事对错之标准为何?”)、美学(讨论“审美之标准为何?”)——然后再在上述大的哲学部类的基础上开出政治哲学、科学哲学、心灵哲学、语言哲学、宗教哲学等衍生性哲学分支。不难看出,这样的哲学分类方式对一般读者而言的确有点“界面不友好”,很难激发一般人了解哲学的兴趣。

威克斯切入哲学知识的方式要“亲民”得多。他先对哲学知识的客观分类法则进行“悬置”,然后将自己设想为一位普通的现代白领,盘点这样的一位白领在生活中可能遇到的林林总总的困难,最后再从哲学的武器库里倒找思想资源予以解决。

那么,现代人会在生活中遇到怎样的困难呢?由小到大,由近及远,作者大约将其归纳为以下几类。

第一,人际关系中可能遭遇的困惑,比如:如何走出失恋?因为空调温度设置的问题与伴侣拌嘴,是否值得?第二,职场中可能遭遇的困惑,比如:为了自己的前程损害同事的利益是否值得?为何我天天996只能勉强糊口,别人却可以日进斗金?第三,在生活方式上可能遭遇的困惑,比如:我如何安顿我的宗教信仰,并用其指导我的生活?我该如何看待死亡?第四,在安排闲暇时可能遭遇的困惑,比如:在休息日有限的时间内,我究竟该选择去看高雅而有内涵的莎翁名剧,还是去看动漫?第五,政治生活中可能遭遇的困惑,比如:我该如何让自己的声音被官方听到?我该如何应对税收与复杂的外部规则?

这个解决问题的次序,其实颇有儒家所说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意味,也暗合黑格尔在《法哲学原理》里对于“伦理生活”之三环节的描述:家庭、市民社会与国家。换言之,一个人在家里是丈夫/妻子/儿女/父母(对应于“家庭”这一环节),在市场中是雇主/雇员/消费者/服务者(对应于“市民社会”这一环节),在政治生活中则是公民(对应于“国家”这一环节),因此,现代人所遭遇的烦恼与问题基本上也来自这三个方面。而作者关于闲暇与生活方式的讨论,则为上述三个环节增加了两个新的维度,即美学与宗教哲学维度。合起来看,这本书的内部知识分类原则其实分别对应了学院哲学的五个部类:第一,人际关系——对应伦理学中处理私人关系的部分;第二,职场关系——对应伦理学中处理公共关系的部分,加上部分政治经济学的内容;第三,生活方式——对应宗教哲学;第四,闲暇——对应美学;第五,政治——对应政治哲学。

对于中国读者来说,作者在本书第三章(“生活方式”)中所做的讨论看上去可能会有点让人费解,因为大多数国人都是无神论者,很少会集中精力思考诸如“上帝是否存在”这样的问题,遑论思考此类问题与日常生活的关系。但是,只要稍微置换一下问题的提出方式,我们自然也会感到某些具有同样抽象层次的问题与我们日常生活的关联。譬如,受到佛教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好人有好报”乃是很多国人笃信的生活原则,而这项原则背后的准宗教假设,便是认定世界本身有一种关于行为与其后果之间因果关系的“自动匹配模式”。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好人没有得到好报,而这种观察自然就会动摇不少人对于世界自身的“福报配置模式”的信仰,由此反过来影响个体的行为。同样的观察则在西方世界中引发了基督徒对于上帝信仰的动摇,并由此影响了其个体的行为指向。从这个角度看,那些貌似玄而又玄的准宗教式思考,的确与我们的日常作息有着微妙的关联,切不可小看之。只是东西方文化背景不同,中国读者阅读西人所著的生活哲学,需要自行变通罢了。

本书另外一个特色,便是通过大量的插图将玄妙的哲学道理予以“可视化”,大大增加了阅读的趣味。希望读者们能够边看边想,联系实际,尽情享受思辨的快乐。

2021年7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