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想了解清朝,请跟着作者一起来看看百年前的行政区划,还有那时的都城顺天府(也就是今天北京城)里的各个城区。此外,还有大清的外交和官僚的日常琐事等着我们去发现,让我们快点看看吧!
1.看大清行政区划与人口分布
清朝时的疆域版图比我们今天的要大很多,但是在行政区划的划分上已经和现在相当接近了,也正是因此我们的旅行难度将会降低很多。清朝皇帝最初统一中原的时候,把全国分为十五个行省,省下又分设道、府(州)、县。等到康熙皇帝即位后,边疆地区逐渐被平定,内地的统治也逐渐趋于平稳。为了更好地统治国家,康熙皇帝将原来的十五行省划分为十八个,并且在少数民族地区施行一种特殊的行政区划。
要了解清朝的行政区划,首先一定要了解一下它的都城。我们今天的首都北京,在元明清时期就已经作为国家的都城了,但是在几百年前,它的名字并不是一直叫作“北京”的。在元朝的时候,它叫作“大都”,是元朝政权的政治中心。一百多年后,元朝政权被推翻了,朱元璋家族建立了新的大明王朝。新的统治者并没有在大都建立都城,而是定都在了应天府(也就是今天的南京),并且把“大都”改作了“北平”。但是明成祖朱棣即位后,觉得北平这个地方比应天府好,就打算迁都到北平。为了区分新旧都城,人们把北边的北平称作“北京”,而把南边的应天府称作“南京”。很快,朱棣又给新的都城改了名字,叫作“顺天府”。
清廷仍然沿用“京师顺天府”的称呼,但是在民间,也有很多人管它叫北京。当时的都城和它周围很大的一片区域合称为“直隶”,归中央政府直接管辖。在清朝,今天河北省的很大一部分属于直隶省。除了直隶之外,内地还有江苏、安徽、山西、山东、河南、陕西、甘肃、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四川、福建、广东、广西、云南、贵州这十七个行省。大家一看肯定会觉得,这和我们今天的省份简直一模一样嘛!的确如此,我国的行政区划经过数千年的发展,到了清代可以说已经是达到了相当完善的地步。
为了更好地治理少数民族地区,清政府在我国的边疆地区设立了与内地不同的行政区划。首先是东三省地区。除了首都——京师顺天府以外,清朝在东三省还有一个“留都”。清朝的统治者来自东北地区,为了给自己留下一条退路,他们在东北地区设立了另外一个都城“盛京”。除了盛京以外,清朝在东北地区还设有吉林省和黑龙江省。而在其他少数民族居住的地区,由于时间早晚的不同,我们可能看到两种不太一样的设置。在清朝早期的时候,我们能在边疆地区看到一种“土司制度”。土司是一种官职。皇帝在少数民族的贵族里挑选一个统治者,让他担任当地的“土司”,和朝廷派去的官员一起治理当地。土司有很大的权力,而且职位是可以世袭的,在当地有很高的威信。但土司的权势过大,难免让皇帝有所忌惮。于是很快,这种土司制度就被废除了。取而代之的是新疆的伊犁将军,西藏的驻藏大臣和青海的西宁办事大臣。而在当时的蒙古地区,则按满族人的传统设立八旗制度。
1884年置新疆省,1887年建台湾省,1907年改奉天、吉林、黑龙江三个将军辖区为省,加上内地十八省共为二十三省。因1895年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台湾省割让给日本,所以史称二十二省。
介绍完了清朝的行政区划,我们接下来看看清朝的人口。
从商周到明朝一千多年的时间里,古代人口数量起起伏伏,但是始终都没有超过1亿人。这主要是因为古代战乱和饥荒不断,而且医疗水平不高,人们平均寿命不长,即便偶尔遇上圣主明君,社会安定,人口数量得到回升,但始终没有破亿。那在几百年前的清朝,到底有多少人口呢?实际上,在清朝近300年的历史中,人口数量的变化是相当大的。
清朝刚入主中原的时候,国内人口并不是很多。因为明末清初的时候,全国各地战事频起,造成了大量的伤亡,人口数量急剧下降。社会动荡不安,农民种植的粮食也很难得到收获,很多人都因为没有饭吃被饿死了。而清朝刚入关的时候,百姓的境况也没有好到哪里去。
康熙皇帝一番文治武功之后,国内的战乱几乎全部被平定了。社会稳定,百姓又重新回到了土地上耕种,人口也自然而然地得到了增长。但是清朝的人口到底是怎么突破1亿大关的呢?
这首先要归功于玉米和红薯的引进。正如你所想的,在明朝中后期以前,我国是没有玉米和红薯的,那时的人们自然也吃不上香喷喷的煮玉米和烤红薯。而五谷的产量又很低,只靠种植五谷的话,老百姓连温饱都很难满足。后来,高产的玉米和红薯传入我国,这个问题自然迎刃而解了。土地里产出的粮食能养活更多的人,人们自然愿意多生孩子多养娃。其次就是清政府出台了许多有利的人口政策,刺激了人口的增长。在清朝之前,历朝历代都要向百姓征收人头税,你家人越多,要交的税也就越多。为了少交税,人们就尽量少生孩子或者生了孩子不上报。但是康熙皇帝在位的时候,人头税被取消了,人们再也不用为新生人口要交的税费发愁了。也正是从这个时候开始,清朝的人口开始暴增。到了清朝末年的时候,我们就已经有“四万万同胞”了。
2.为何改金为大清?
如果你想要了解清朝建国初期的历史的话,可以将时间定在1616年到1636年间。但是你会发现,在那个时候并没有我们所熟知的大清王朝。此时与大明王朝针锋相对的是一个叫作“后金”的政权,而它就是大清王朝的前身。那“后金”是何时改称大清的,改名又是为了什么呢?
众所周知,清朝是由满族建立的政权,但是在清朝之前,这支少数民族部落的名字并不叫作“满族”。3000多年前的时候,满族的祖先就活跃在我国的边疆地区了,那个时候他们被称为“肃慎人”。随着历史的更迭,肃慎人先后换了好几个名字。宋朝的时候,他们被称为女真人。1115年的时候,完颜阿骨打统一了女真族各部落,建立了金朝。但是不久,金朝就被蒙古骑兵打垮了,女真族各部落又开始过上了松散的游牧生活,而这种一盘散沙的情况一直持续了5个多世纪。
时间很快就到了明朝万历年间,女真族各部落中,一个叫努尔哈赤的部落首领带领他的部族统一了女真各部。这是继完颜阿骨打之后,女真部族的再一次统一。努尔哈赤将新的统一政权仍命名为“大金”,历史上通称“后金”,意为“金朝的继续”。努尔哈赤死后,他的儿子皇太极即位。1636年的时候,皇太极将族名“女真”改为“满洲”,将国号“大金”改为“大清”。
关于皇太极更改国号的原因,正史中并没有明确的记载,后代的学者根据史料给出了很多种说法。一种说法是为了减轻汉族百姓的抵触情绪,为入主中原做准备。“大金”和“女真”很容易让百姓联想起宋朝时女真人建立的金国政权。当时宋金交战,残害了大量的中原汉族百姓,而“靖康之耻”和岳飞抗金、岳母刺字的故事更是在民间广为流传。如果仍然以相同的名号入主中原的话,很容易引起中原百姓的抵抗情绪。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努尔哈赤决定更改国号和族名。而“清”和“明”在古代汉语中是同义词,努尔哈赤以“清”为国号也有承前朝之志,与其争锋的意思。
但也有一种说法称,皇太极之所以改国号完全是出于五行相克的原因。据说当时皇太极领兵攻打明朝不利,有术士给他出主意,说大明的国号里有“日”字,在五行中是属火的,当时明朝领兵的将领叫袁崇焕,名字里的“焕”字也是属火的,金朝的国号则属金,而火是克金的,因此金军进攻明朝才会多次失利。皇太极听了这个术士的话觉得挺有道理,为了讨个吉利就将族名改为“满洲”,将国号改为“大清”。“满洲”和“清”都是属水的,水能克火,因此皇太极才能推翻明王朝,带领清兵入关。但是这种说法向来饱受质疑。毕竟是改国号和族名这种大事,这么草率的决定,难免让人有些怀疑。而且皇太极信不信五行之说还有待商榷。
还有一种说法是语音的转化。女真族是少数民族,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当时的中原地区也没有普通话,人们要么讲全国通行的官话,要么讲自己当地的方言。讲女真话的皇太极想当全天下的皇帝,就得让天下人听懂他在讲什么,但推广女真话实在是太难了,很不现实。因此,他不得不学习中原文化。而学习中原文化的第一要务,就是把自己的国号和族名换成汉人能听懂的名字。所以按这个道理说,大清朝的国名,理应是女真话中“大金”的音译才对。但实际上,“大清”这个新名字,跟满文并没有什么关系。
有关“后金”更名为“大清”的原因,历来层出不穷,人们各持己见,难以得出统一的意见,每种说法之间也都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时至今日,我们虽然无法确切地得知皇太极更改国名的原因,但还是可以从遗漏的证据中推测出一些蛛丝马迹来。
3.北京的“五城”与“城属”
早在几百年前的元明清时期,北京就成了一朝都城,国家的政治中心。但那时北京城的城区划分与今天相比,却是大不相同。下面我们就一起了解一下当时北京城中的“五城”和“城属”的划分。
北京作为王朝都城的历史始于元朝,北京城中五城的划分也起源于此时。在元代时期,被称作“大都”的北京城,城中按金、木、水、火、土五行对应,划分为东、西、南、北、中五个城区。明、清两代定都北京后,大体沿袭了元代时的行政区划,但也在一些方面做了些许改动。
如果仔细观察地图的话,我们会发现,老北京城的城区是一个“凸”字形。“凸”字的上半部分被称为内城,内城有九个城门,分别是:德胜门、安定门、东直门、西直门、朝阳门、阜成门、宣武门、崇文门和正阳门。而与之相对的下半部分则被称为外城,外城与内城以宣武门、正阳门和崇文门为界线,除此之外,外城还有西便门、东便门、广安门、广渠门、右安门、左安门和永定门七个城门。在“凸”字上半部分的方形中央,就是明、清两代帝王曾经居住过的皇城,城中的老百姓习惯称其为“紫禁城”。皇城中又有自己的四个城门,其中一个就是我们今天耳熟能详的天安门,其余三个分别为地安门、东安门、西安门。当然宫中还有许许多多的城门,比如端门、午门等,我们在此只拣重要的讲,对于这些宫门就不一一赘述了。
而我们所说的五城,则是皇城之外的部分。老北京城中,靠近皇城的部分被称作“中城”,而其余的地方则按照地理方位,根据城中坊市的分布,依次分为东、南、西、北四城。除了这五城以外,在北京城外还有大兴、宛平两个京县。
明代时,达官贵人和平民百姓一起居住在北京城中,街巷中还有许多闹市区和商业区,十分繁华热闹。后来清军入关,皇太极下令让八旗子弟和其家眷入住内城,并将原本居住在内城中的汉族百姓通通赶到了外城中居住。成千上万的八旗子弟分散居住在内城的九个城门之内,而清朝的最高统治者则安居在紫禁城的中央。
弄明白了“五城”的界线后,还有一个名词我们得了解一下,它就是“城属”。城属,顾名思义就是“城市的附属”。明清两代所谓的“城属”,一开始指的还真就是北京城的附属地区,可以称得上是世界上最早的城市郊区。
要弄明白城属的概念,我们就必须了解一下北京城的安保工作。明代的时候,内外城中设五城兵马司。五城兵马司实际上是五个衙门的总称,东、西、南、北、中五个城区中各设一司。各司的辖区不仅包括城墙内的区域,还包括部分城墙外的区域,比如西城兵马司除了管辖西城城区以外,还要负责阜成—西直关外地区。这部分区域就是最早的“城属”了,但是此时这些地方还不叫“城属”,这个名字直到清代才出现。
清朝统治者进北京城以后,进一步完善了城中的防守工作。皇城中的安保工作,由禁卫军全权负责。内外城中的安保工作,则交由步兵统领和五城御史共同管理。城墙外的部分区域的安保工作也划归城内,由五城御史和步兵统领统辖下的巡捕营共同负责。五城御史专司民政,而巡捕营则负责军政和缉捕盗贼的任务。所以在清朝,如果你在北京城中遇到了盗贼,就找巡捕营,而如果是街上张大哥欠了你的钱老也不还的话,就要找五城御史了。
两个部门各司其职,共同守卫京畿安全。听起来安排的倒是挺合理,但是很快就有问题暴露出来了。我们前面提到,在北京城外还有大兴和宛平两个京县。老北京城外农村的各项事宜,一般都交由京县的政府负责。农村与郊区的界线并不明确,那发生在城墙外的事情,到底是该由大兴和宛平县政府负责,还是该由五城御史和巡捕营负责呢?两方都说不清。于是遇到棘手的事就你推给我,我推给你,遇到有利可图的事,就争先恐后。可见,“三不管”的灰色地带和“踢皮球”的官僚行径自古已有,且时有发生。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雍正皇帝在位时期曾多次下旨立界碑划定城属界线。而此时“城属”一词的含义进一步扩充了,它不再单指五城之外的京郊地区,而是包括了五城和京郊在内。
经历了几百年的风云变幻,内外城中的坊市街巷也早已变了模样。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北京城区不断地快速向外扩张。
4.大清外交故事
对于古今中外的任何一个国家来说,外交都是一件极其重要的政治事务,清朝也不例外。汉代有张骞奉命出使西域,开辟丝绸之路;唐代贞观年间有玄奘西去印度求取佛经,天宝年间亦有鉴真东渡日本宣扬佛法;明代有郑和乘船下西洋,扬天朝国威。而来华的外国人,更是络绎不绝。自汉代起就有大量天竺的僧人来华,并将佛教带入中国;唐代时,由于仰慕中华文化,日本政府更是派遣了大量遣唐使来华学习;元代时期,政府鼓励外国人来华,大量的阿拉伯人和欧洲人来到东方从事贸易活动,其中最著名的当属马可·波罗。在清朝统治中原的近300年间,更是发生了不少的外交故事。
有关清朝的外交故事,大致可以分为关外、关内两个时期。首先要讲的是关外时期。如前所述,那个时候他们还不叫满洲人,大家都叫他们女真人。女真人的部落很多,各自为政的他们分散在东北平原的各个地方。东边的朝鲜人和西边的蒙古人都是他们的邻居。后来,努尔哈赤想要统一女真各部。为了保证统一的顺利进行,努尔哈赤动用了许多外交手段。学过一些中原文化的努尔哈赤决定借鉴秦始皇当年统一六国的办法——“远交近攻”。对于离得远的女真部落,他不是联姻就是送礼示好。而对于离得近的女真部落则是打打打,打赢了就吞并。就这样,附近的部落都被他吞并了,离得远的部落自然就变近了,离得近了就再继续打,直到所有的女真部落都被统一。在“远交近攻”过程中,为了防止自己周围的邻居偷袭自己,努尔哈赤与蒙古、朝鲜还有明王朝的统治者都建立了良好的关系。对于和自己实力差不多的蒙古、朝鲜就称兄道弟,订立盟约。对于实力比自己强的明王朝就称君臣,年年进贡,永岁为好。得益于这样的外交政策,努尔哈赤很快就建立了统一的女真政权——后金。
后金一强大起来,就不满于过去自己订下的外交政策了,他们谋划着进军关内,推翻明王朝。明王朝察觉出了努尔哈赤的企图,就联合蒙古、朝鲜,想要围剿后金。一对三肯定是没有什么胜算的,为了达成新的目标,努尔哈赤又使出了新的外交手段,他派人给朝鲜的统治者送信,劝他“不要再跟着明朝了,我们联盟,一起打下中原,然后世世代代做好朋友”。但当时的朝鲜肯定不愿意反叛明朝,努尔哈赤的外交手段宣告失败。很快,他自己也因为在战场上受伤,伤重而亡。皇太极继位后,改国号为大清。他一看打不过明朝就决定先示弱,向明朝求和。谈来谈去谈崩了,皇太极又不想讲和了,就又开战,打不过了就又讲和,这么翻来覆去折腾了好几回。为了解除蒙古、朝鲜和明朝对自己的三面合围之势,和谈不成的皇太极决定攻打蒙古和朝鲜。难以抵抗女真骑兵的蒙古和朝鲜都归附了清朝。没有了后顾之忧的清兵很快就攻入了关内,清朝统治者如愿以偿地入主了北京城。
进入关内以后,清政府的外交政策有所调整。当时的沙皇俄国不停地向清朝边境地区扩张,甚至占领了边疆的雅克萨和尼布楚两座城池。清政府大怒,出兵雅克萨。来自草原的清兵英勇善战,很快就打败了入侵的沙俄军队。清廷派去的官员严厉谴责了沙俄的无耻行径,两方签订了《尼布楚条约》。和沙俄的这一仗打出了清政府的威名,周边的小国为求庇佑纷纷来朝。据记载,有44个国家先后成为清朝的属国,定期向清政府交纳贡品,此时的清政府可以称作真正的“天朝上国”了。
四方来朝的使者向清朝的统治者行三跪九叩的大礼,清朝派出的使者代表帝王,也接受各国臣民的三跪九叩。在一些小国,甚至连国王也要向清帝和他的使臣下跪行礼。盲目的优越感蒙蔽了清朝皇帝的眼睛,他们越来越自大。顺治十三年(1656)的时候,俄国沙皇派尼古拉使团来访,清朝的礼仪官教给使团如何行礼。俄国没有行三跪九叩的大礼,使团成员说若要他们行这么重的大礼,清朝得好好招待他们才行。于是连哄带骗,觐见那天,使团终于行了三跪九叩礼。但是还没等皇帝说平身,他们就自己先站起来了。顺治皇帝觉得这俄国人有点不知礼数,但是也没说什么。后来新沙皇继位,清朝派了使团去道贺。临行前,皇帝叮嘱使团成员一定要好好展现一下天朝上国的礼节,别像上次俄国来的使臣一样丢人现眼。于是浩浩荡荡好几十人的使团到了俄国齐刷刷地跪倒一片。新上任的女皇哪见过这样的阵仗,吓得直叫他们起来,可是使团成员纷纷说这是中华的礼节,不能起来。乾隆皇帝时期,英国使者马格尔尼来华仅行单膝跪拜礼。乾隆皇帝没说不高兴但是一口回绝了英国王室通商的请求。后来英使阿美士德再次来访,干脆直接被拒见。鼎盛一时的清帝国接受着来自四方的朝拜,但这盛况很快就不见了。
1840年以后,面对西方人的坚船利炮,清朝不得不打开了它的国门,与此同时近代意义上的外交活动也越来越多。但是此时的清朝早已没了天朝上国的威风,由于长时间的闭关锁国,清朝的官员往往迂腐陈旧,难以跟上时代的潮流,更不了解外国的风俗,在出任大使的过程中闹了不少笑话。清朝驻日的公使名叫汪度,有一年元旦,各国公使按例向日本天皇朝贺,汪度也在其中。朝贺的时候行握手礼,在日本,握右手是表示尊重,握左手则恰恰相反。不知道汪度太过紧张还是根本不知道这个习俗,竟然朝着日本天皇伸出了左手。天皇以为汪度是在蔑视他,拒绝和汪度握手。随行的官员看着汪度伸出的左手吓了一跳,想扯扯他的袖子提醒他一下,结果用力过猛把汪度给拽倒了。堂堂大清使节就这样在新年的第一天当着日本天皇和各国使节的面,结结实实丢了一回人。
晚清出使各国的使臣因为语言不通、风俗不同而闹出的笑话,数不胜数。看来无论何时何地,也无论是外出办公还是游玩,都要提前了解好当地人的语言和习俗,以免造成不必要的误会。
5.官员的日常琐事
古代的学子往往穷尽毕生心血,寒窗苦读,只为有朝一日考取功名,大展宏图。对于许许多多的古代人来说,“学而优则仕”恐怕是他们一生的追求了。做官到底有什么有意思的地方,吸引着无数人为之呕心沥血呢?让我们一起看看大清官员的日常琐事吧。
清朝的官员等级沿袭了前代的“九品十八级”。什么叫“九品十八级”呢?就是大大小小的官员一共分为一品到九品九个等级,一品最大,九品最小。每一品又可分为正、从两个等级,比如一品官员包括正一品和从一品两个等级。正一品和从一品的划分说白了就是我们今天的正职和副职的划分。还有一些官员,他们的品级要么太大,要么太小,但都无法归入“九品十八级”之中。其中品级太大的,比如王公贵族,一律称为“超品”。而那些品级太小的,则通通归入从九品。
除了这些等级之外,根据任职的地点和所管辖的领域,清朝的官员还可以分为京官和地方官,文官和武官。一品官已经是很高的职位了,这样位高权重的大员,一般都是直接在皇帝手下当差的。因此一品官员中除了从一品的武官可以是地方官,剩下的正从文武官员一般都是担任的京官。在天子脚下当官,听起来固然威风,但是很多清朝官员并不想当这个京官。原来,古代官员的俸禄远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多。即便是一品大员,一年的俸禄也只有俸银180两、禄米90石,养廉银子虽多,但也禁不住花。除去租房子和打点人情世故花掉的银子,剩下的连维持一家人正常的温饱都有问题,更别提那些品级更低、俸禄更少的官员了。晚清名官曾国藩在京任职期间,仅靠一年所得的俸银很难维持家中生计,连衣食都要靠远在湖南的老母亲接济。远赴他乡任地方官就不同了,除去官府每年发放的俸禄和养廉银子以外,地方官们还有许许多多能来钱的门道。因此许多官员宁可去地方当个七品芝麻官,也不愿意做朝中三品大员。
除了俸禄不够花以外,在京城当官还有许许多多地方官难以理解的痛苦。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清朝京官一天的工作,你就明白了。
各地各品级的官员在入职以前,都要经过一段时间的“观政”和“学习行走”。及第的进士们虽然饱读诗书,但是毕竟没有亲自接触过政事,难免缺乏经验。因此他们会被派往各自所属的部门,进行一段时间的学习。比如在礼部学习皇家祭祀、娶亲、接待使节的礼仪,在吏部学习官吏的擢升和贬黜的程序,等等。顺治年间,只有经过3个月的实习,才能正式任职,后来到了雍正年间,这一实习期甚至增长到了4年。
看古装剧的时候大家肯定都注意到了,对于官员和皇帝来说,一天中的第一件事无疑就是“上早朝”。实际中的上朝可没有电视剧中“有事启奏,无事退朝”这么轻松。清朝皇帝上朝的时间一般在早上的五点到六点,即便因事推迟,也会在七八点的时候上朝。五点上朝,官员们肯定得提前起来穿好官服,到上朝的地方等候皇帝。迟到是肯定不敢的,万一赶上皇帝生气,别说官帽保不住,就怕连小命都不保。官员们的住处离上朝的地方很远,往往是五点上朝,两三点就得起来准备。那个时候没有今天这样方便的交通工具,官员们出行大多数是乘一顶小轿子。几个轿夫抬着轿子晃晃悠悠地往前走,官员坐在轿子里颠来颠去的,可以说是相当不舒服了。若是遇上雨雪天,道路湿滑,就更得提前出门,路上也更不好走。最难挨的还是冬天的时候,轿子里又冷又颠,体弱的大臣很容易染上风寒。不只大臣遭罪,连皇帝也被折腾得够呛,批奏折批到半夜,刚躺下就又得起来上早朝。
虽然听起来很惨,但实际上上朝也没这么可怕。清朝官员排班是可以自己和同僚商量的,早朝不必每天都去,在规定的日子里上朝就行了,其余的日子都可以休息。而且清朝官员不用坐班,下了朝以后去自己当值的部门点卯。点卯之后,既可以坐班也可以回家,还能将公务带回去处理,基本上相当于我们今天的自由职业者。
但是清朝官员的日常生活还是很忙碌,因为除了公务以外,他们还奔波于各种社交活动中。今天给岳父大人祝个寿,明天给自己的恩师道个喜;早上请同僚吃个饭,傍晚为新中举的同乡接个风;初一参加个诗会,十五给远方的好友回封信,一天到晚闲不下来。由此可见,当官可真不是什么轻松事。
除了日常的公务要完成以外,清朝的基层官员每年年末还要接受“年度考核”,看一看你这一年都干了些什么事,干得称不称职。审核一般是上考下。京官考地方官,大官考小官。考核结束以后一般都会写一个评语,其中不免有言辞十分犀利的评价。顺治年间的县丞金起元就曾被评论说“六十二岁,而朽迈不堪任事”,用白话说就是:年纪大了脑子不灵活了,干不了什么活了。可以说,真是一点面子都没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