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清朝的服饰有什么特点?不同节气穿什么样的衣服?清朝的审美和我们今天的审美是否一样?在那时,什么样的女子才能称得上是美女?不要着急,让我们慢慢为你解答。
1.王公贵族穿什么?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服饰,清朝也有属于自己那个时代的特色服装。
清朝是由少数民族建立的朝代,清朝统治者入主中原以后,积极学习中原文化,在很多政治和文化制度方面都沿用汉族人的传统。但独独在服饰这一项上,清朝的历代帝王都不肯做出让步。清朝建立之后,许多官员提出改用服装的建议。但是清太宗皇太极却坚持要推行满族的服制。康雍乾时期,又不断地有大臣提出改易服饰的请求,但都被皇帝以太宗有训,不能违背祖意的理由驳回了。
满族是马背上的民族,擅长骑射,因此清朝的服饰也保留了很浓厚的草原风格。与传统的汉族服饰相比,满族的服饰有很鲜明的游牧民族特点:无领、箭袖、束腰、下摆开叉而且是左衽。无领就是没有领子;箭袖是指与汉服的宽袍大袖相比,满族人的衣服是窄袖口的;束腰顾名思义就是用腰带束起衣服;下摆开叉是为了方便骑马,而左衽更是与汉服右衽的传统截然相反。
皇帝的衣服一般都有很多套,要根据不同的场合换用不同的衣服,比较常见的有朝服、吉服、衮服、行服、常服和雨服。朝服、吉服和衮服都是礼服,要在特定的场合穿。当举行朝会大典的时候,皇帝要穿朝服出席。朝服根据季节又有冬夏之分,冬朝服和夏朝服都用明黄色的布料制成,又各有两种样式。这两种样式的朝服上,均绣有日、月、星辰、山、龙、华虫、黼、黻、宗彝、藻、火、粉米等十二章纹样,但样式和纹绣的图案有所不同。此外,根据规定,皇帝祭天、祈谷的时候要穿蓝色,祭日的时候要穿红色,祭月的时候要穿月白色。仅仅是一套朝服就已经有这么多的花样了,可以看出当时的礼制有多么严格了。衮服是历代汉族帝王举行祭祀仪式时所穿的礼服,清朝的皇帝将其保留下来并加以改造。当举行重大仪式的时候,皇帝会将衮服套在朝服或吉服的外面。衮服的样式也很多,春秋的时候用棉的,夏天的时候用轻透的纱衣,冬天则用保暖性强的裘皮。吉服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龙袍了,当举行吉庆的庆典的时候,皇帝就会穿吉服出席。常服是皇帝平日里所传的衣服,颜色是石青色的,样式与吉服相同,花纹就比较随意了,皇帝想穿什么样的就穿什么样的。常服外经常还会配一个常服褂,颜色与常服相同。行服则是皇帝出游狩猎时所穿的衣服。为了方便骑马,行服一般比较短,颜色和花纹都不做规定。雨服的作用相当于我们今天穿的雨衣。皇帝穿的雨服一般是一套,包括雨冠、雨衣和雨裳,形制有很多种,所用的材料也各有不同。
说完了皇帝的衣服,我们来说说那时皇室其他成员和大臣们穿的衣服。当时皇室贵族所穿的朝服也分冬夏两种,为了更保暖,冬天朝服多用貂皮。皇子的朝服为金黄色的。亲王、郡王的朝服则为石青色的,但也有个别的亲王或者郡王受皇帝喜爱,被赏赐可以穿金黄色的朝服。皇子、亲王和郡王的朝服上均绣有龙纹和祥云的图案。贝勒、贝子、镇国公、辅国公的朝服除了金黄色以外可以穿任何颜色,朝服上绣有四爪蟒纹。清朝的官员上朝时则着翎顶补服。所谓“翎顶补服”,是指根据品级的不同,官帽上的顶子、花翎和官服上的纹绣皆有不同。清代文官的补服上绣飞禽,一品绣仙鹤,二品绣锦鸡,三品绣孔雀,四品绣云雁,五品绣白鹇,六品绣鹭鸶,七品绣,八品绣鹌鹑,九品绣练雀。文官中凡是负责监察职责的,不论品级,皆绣獬豸。因为獬豸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代表公正无私。武官的补服上则绣走兽,一品绣麒麟,二品绣狮,三品绣豹,四品绣虎,五品绣熊罴,六品绣彪,七品、八品均绣犀牛,九品绣海马。
除了亲王官员以外,清朝时后宫嫔妃和官员的家眷们所穿戴的冠服也都是根据品级所制定的。后宫中皇后、贵妃和其他妃嫔所着的服饰有朝褂、朝袍、朝裙、龙褂和龙袍。大家肯定会奇怪,皇帝穿的吉服叫龙袍,怎么皇后和妃嫔们穿的衣服也叫龙袍呢?这不是僭越了吗?在我们的印象里,皇帝是真龙天子,与之相配的皇后则应该是凤凰才对。但实际上这是错误的,在清朝时期,皇后及妃嫔们的各种服饰之上所绣的图样也都是龙纹,而她们所穿的袍子和褂子,也被称作“龙袍、龙褂”。虽然名称都是一样的,但皇后、皇贵妃、贵妃、妃和嫔所着的服饰之间还是有细微的差别的,以区分品级的不同。除了服饰不同以外,各品级的后妃所佩戴的朝冠和常冠上装饰的东珠、珍珠、金凤、猫睛石和金翟的数量也是不同的。
知道了服饰中的这些门道,再到清朝旅行时,除了感叹古人巧夺天工的织绣技艺和服饰的奢华美丽外,我们还能一眼看出来面前人的身份和品级。
晚清时期,随着西方文明的传入,越来越多的清朝官员上书要求剪发易服。他们主张剪掉辫子,改穿西式服装。这些主张没有得到清政府的支持。
2.大清饰品与绣品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古代女子对美的追求可丝毫不逊于我们今天的女性朋友。早在秦汉之时,人们就已经发明出了许许多多精美的饰品和绣品,这些首饰为女性增添更多的美丽。到了清朝,制造饰品和织造绣品的技艺更是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古代的女子大多数都蓄发,因此可以梳很多形状复杂的发髻。人们觉得只有一个光秃秃的发髻不好看,于是就发明了各种各样的发钗。清朝时期,满族妇女与汉族妇女因为习俗不同,梳的发髻和佩戴的发饰都有所不同,但各有风采,都十分的美丽。清初满族的女子大多喜欢在脑后梳一个平髻,人们根据发髻的形状给它起名,名称也有很多,比如:一字头、两把头、如意头、架子头、把儿头等。后来慈禧太后在一字头上加以创新,戴起了“大拉翅”。这个时候,才出现了清宫剧中常见的旗头。而当时汉族妇女发髻的样式可以说是多的数不胜数了。明朝就有的牡丹头、荷花头、钵盂头、一窝丝杭州攒,新兴的元宝头、苏州摆,可谓是花样繁多、层出不穷。
爱美是女人的天性,清朝的妇女也不例外,她们特别喜欢用各式各样的发饰来装饰自己。这些发饰大致分为鲜花、仿生花和金银珠宝三类。中国古代很早就有了簪花的习俗,不论男女都喜欢戴花。清朝时,满汉两族的妇女将这一习俗沿袭了下来,即便是穷人家的女孩子,也喜欢在头上簪花。仿生花的出现也很早,大约在宋朝时就有人将细绢或丝制作成栩栩如生的假花,佩戴在头上。这些仿生花与真花相比,颜色更鲜艳,而且不容易凋谢,可以戴很长时间。清朝时的妇女还喜欢用翠鸟的羽毛制作点翠发饰佩戴在发间,电视剧《甄嬛传》中华妃娘娘就有一套点翠发饰,十分的艳丽。但是,据记载,用来制作点翠的羽毛必须从活着的翠鸟身上拔取。由于制作手法太过残忍,这项技艺几乎失传了。此外还有用金银和玉石制成的发钗,形状以花朵、叶子和禽鸟最为常见。
耳饰也是清朝女子重要的饰品之一。打耳洞这个习俗,可以说是自古流传下来的了,古代女子到了一定的年龄都会用针在耳朵上穿一个耳洞。在我国北方地区,甚至还流传着“临上轿现扎耳朵眼”的俗语。但对于清朝的满族女子来说,可就不止打一个耳洞这么简单了。满族的女子有每个耳朵上戴三件耳饰的习俗,即“一耳三钳”,这意味着,她们要在每只耳朵上打三个耳洞。有的清朝贵族女子觉得汉族女子只佩戴一件耳饰很是端庄大方,就争相模仿,也只戴一件耳饰。结果她们的这种行为惹得乾隆皇帝很不高兴,乾隆皇帝严厉要求满族女子必须遵循祖制,佩戴三件耳饰。
清宫剧中妃子们的手上总是戴着长长的“假指甲”,这是在清朝后宫中十分流行的“护甲”。古代的妇女喜欢蓄起长长的指甲,并为它们染上鲜艳的色彩。但是指甲长了就会很容易折断,为了保护指甲,人们发明了指甲套。护甲的材料也有很多种,夏季的时候戴玉护甲,凉爽舒适;冬季的时候戴锦护甲,保暖性好;春秋的时候就戴金银护甲,漂亮大气。
除了上面提到的这些饰品以外,清朝女子还喜欢佩戴戒指、臂环、足钏等饰物。《孔雀东南飞》中形容女子的手指时写道“指如削葱根”。为了美化自己的纤纤玉指,清代的妇女多喜欢戴戒指。除了装饰作用以外,材质罕见、价格昂贵的戒指还可以向外人显示自己的富足。专门佩戴在拇指上的戒指叫作“扳指”,清代不论男女都喜欢佩戴这种首饰。“臂环”其实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手镯。除了在手腕上佩戴手镯以外,清朝人也喜欢在脚腕上佩戴镯子,因此就有了“足钏”。清代的男女老少还喜欢随身佩戴香囊或荷包。前者可以为人驱逐蚊虫,后者则可以随身带些零碎的小东西,因此十分受欢迎。
说了这么多有关清朝饰品的故事,我们再来谈谈清朝的绣品。刺绣在我国有着上千年的历史了。从汉代起,刺绣就成了中国古代女子必备的一项技能。在妇女勤劳灵巧的双手下,绣针和丝线翻飞,一幅幅精美的绣品呈现在世人面前。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刺绣的工艺已经相当成熟了。错针绣、乱针绣、网绣、挑花等针法错综复杂,湘绣、粤绣、苏绣、蜀绣、陇绣等流派各有千秋。到清朝时期,本就已经足够繁盛的刺绣工艺又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不仅绣法上有了突破,连绣线的材料也变得更丰富了。用捻过的线和未捻的线可以分别绣出不同的效果;本就极细的线劈成绒,可以用来绣出人细腻的五官;用人的发丝和金箔这些从前想都不敢想的材料做绣线,竟然能绣出独特的效果;将孔雀的尾羽捻成粗粗的“雀金呢”,用它来缝补衣服;将棉花垫在绣线下面,就可以像浮雕一样绣出有立体感的绣品来……绣娘们发挥她们的奇思妙想,给清代的刺绣界带来一个又一个的惊喜。清代道光年间甚至出版了有史以来第一本刺绣专著《绣谱》。清代的玉堂富贵寿屏刺绣,绣品之精美、绣法之繁复、配色之和谐足以令人惊叹不已。
精致的发钗、华丽的绣品、温润的玉扳指……这一件件精美绝伦的物件,简直让人爱不释手。值得庆幸的是,清朝时期制作首饰和刺绣的很多技艺都流传了下来。
3.清宫女子的旗头如何划分权力级别?
在以清代为背景的许许多多的宫廷剧中,我们总是能看到后宫中女人们的头上顶着各式各样的旗头。皇后、皇太后和各种妃嫔、格格脑袋上顶着的旗头都略有不同,莫非清朝的后宫里靠旗头来划分权力等级?事实上,旗头这种发饰直到晚清时期才出现,在清朝初期和中期的时候根本没有这种东西,又何来的用它划分权力等级之说呢?
还在东北地区生活的时候,满族妇女中最常见的发型就是“辫发盘髻”。未出嫁的小姑娘梳双髻,已经出嫁的女性则梳单髻。这种发型虽然不如中原地区汉族女子的发髻精巧,但胜在方便简单。毕竟是游牧民族的女性,很多时候也是要上马骑射的,如果拖着一个长长的“扬州摆”未免太不方便了。等到清朝入关以后,满族的妇女也跟随她们的父兄儿子住进了北京城里。汉族女子漂亮精致的发式吸引了满族姑娘的注意力,再也不用骑马射箭的她们开始模仿汉族人的发髻。随着文化逐渐融合,满族女子的发式也越来越丰富。此时,我们常见的“一字头”(又叫“两把头”“如意头”)就出现了。
一字头呢,就是把头发都绾在脑后,用簪子把它们盘成一个“一”字形的发髻。从前面看,好像分成了左右两个发髻,所以又叫“两把头”。为了装饰头发,满族的女子们会在头上插各种各样的发饰。这么多漂亮的发饰,女人们恨不得把它们全插在头上。可是用真发盘成的“两把头”,发髻又小又低,根本插不了多少发钗。为了能戴更多的发饰,满族女子可谓是想尽了办法。她们用木头或铁丝做成“发架”,再把自己的头发缠在发架上,梳成高高的发髻,这样就可以插更多的发簪了。但是有的人头发太少,用了发架再盘头,头发明显不够用。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她们梳头的时候会在自己的真发里再掺上假发。
到了清朝后期,慈禧太后琢磨出了一种新的发型——大拉翅。据说是慈禧太后老了以后,掉头发太严重,剩下的头发已经梳不起来“两把头”了,于是她干脆把头发在头顶上绾了个发髻,然后用黑色的缎子布做了个假的“两把头”顶在头上。然后这块黑色的缎子布就慢慢地演变成了旗头的头板,最初的时候,安好头板以后,人们还会在上面插上各种簪子、发钗和花,作为装饰。后来旗头越变越大,装饰也越来越少,以至于清朝末期的满族女子干脆顶着个黑漆漆、光溜溜的旗头出门。
旗头一般都是和便服一起穿的,因此就谈不上划分品级的作用。要说能够划分后宫品级的服制,还得是清朝前期,后妃和命妇们佩戴的各种冠帽。
清朝的太皇太后、皇太后、皇后、皇贵妃、贵妃、妃、嫔和诰命夫人等女子出席活动时,要根据场合的不同穿戴不同的冠服。就跟我们现在上班要穿工作服,回家要换家居服,参加舞会的时候要穿礼服是一个道理。
朝冠要在出席重要的庆典或祭祀仪式时佩戴,要与朝服配套。女朝冠分为冬夏两种,形制都是一样的。只是夏朝冠是用青绒制作的,更凉快一点;冬朝冠是用薰貂制作的,保暖性更好。皇太后和皇后的朝冠是一样的,冠顶都是三层,每一层上有东珠一颗、金凤一只。每只金凤上身上又有东珠三颗、珍珠十七颗,嘴里还各衔着一颗大东珠。皇贵妃、贵妃和皇太后、皇后的朝冠大体一样,只不过金凤嘴里衔的大东珠变成了大珍珠。妃的朝冠冠顶就只有两层了,每层上也有东珠一颗、金凤一只。金凤身上饰有东珠九颗、珍珠十七颗,嘴里衔着猫睛石。嫔的朝冠与妃的相似,只是金凤嘴里的猫睛石被换成了更低一级的玉石。等级较高的皇子福晋、亲王福晋和嫡公主固伦公主所戴的朝冠,皆为镂金三层,饰有红宝石和十颗东珠。往下亲王世子福晋、和硕公主,郡王福晋、郡主,皇孙福晋、贝勒夫人、县主,皇曾孙福晋、贝子夫人、郡君,皇元孙福晋、镇国公夫人、镇国公女乡君,辅国公女乡君等诰命夫人的朝冠与皇子福晋等人的朝冠相似,只是根据品级的不同,装饰的东珠的数量逐渐减少。简而言之就是品级越低,朝冠上的东珠越少,用作装饰的玉石越廉价。
女子的朝冠上还可装有冠饰,冠饰多少也是要按品级来的。皇太后、皇后的朝冠上可以缀上七只金凤,每只金凤上身上镶有九颗东珠、一颗猫睛石、二十一颗珍珠。朝冠的后面有一个金翟,金翟上有猫睛石一颗,珍珠十六颗,金翟下垂着五串珍珠。中间还有金衔青石结,结上有东珠和珍珠各四颗,结尾有珊瑚点缀。想象一下,就是顶了一脑袋金银珠宝的样子。皇贵妃和贵妃的冠饰比前一级少了金凤身上的一颗猫睛石和青石结尾的珊瑚,金翟下垂着的珍珠也只有三串。妃的冠饰更少,只剩下了金凤五只,每只身上镶着七颗东珠、二十一颗珍珠。冠后金翟上的猫睛石和珍珠数量没变,但垂着的珍珠就更少了。嫔的冠饰中干脆没有了金凤,只有金翟五只,上面镶有东珠五颗、珍珠十九颗,冠后的金翟上只有十六颗珍珠,翟尾的垂珠也更少。
虽然顶着这样一头货真价实的金子和玉石出席一整天的活动会累得脖子都快断了,但是清朝后宫的女人还是愿意自己头上有更多的金凤和珍珠。一方面,美是要付出代价的,金光闪闪、珠圆玉润的首饰是真的好看;另一方面,这可是地位的象征啊,谁会愿意自己低人一等呢?所以即便是不出席活动的时候,她们也愿意在自己的头上插满各式各样的发簪,一来为了更漂亮,二来为了炫耀自己的地位和财富。
4.清朝二十四节气穿衣指南
清朝使用的是中国人自己制定的“阴历”。那时候的人以务农为生,为了更好地指导农业生产和生活,人们根据季节规律制定了“二十四节气表”。那我们一起来看看,二十四节气表到底是如何帮助人们更好地安排生产和生活的。
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一般在每年的二月三日到五日之间。“立”就是开始的意思,在清代,这一天不仅仅是春天的开始,也是一年的开始。一年之计在于春,在这一天的时候,人们会进行一种叫作“打春”的仪式,用柳条抽打泥牛,以祈求一年的丰收。立春标志着冬春的交替,但此时的天气仍然很冷,所以人们还是要穿着厚厚的棉衣。
立春之后半个月,就是雨水了。这个时候气温又上升了一点,雪都融化了,下雨的日子就更多了。但是这个时候气温很不稳定,可以说是“乍暖还寒”,最容易感冒了。所以这个时候千万不能急着脱掉厚衣服,反而要严格地贯彻“春捂”策略。
雨水过后,很快就到了惊蛰。为了度过漫长的寒冬,很多动物都有冬眠的习惯。到了来年三月份,天气渐渐暖和起来,这些动物就纷纷苏醒过来,这个时候天空中往往还会伴有滚滚的春雷。连冬眠的动物都出来活动了,这个时候天气是真的回暖了,此时可以根据天气适当地增减衣物,但冬衣还是不能脱。
三月二十日前后进入春分时节,立春虽然是节气上春天的开始,但真正让人感觉到温暖明媚的时候却是春分。古人在这一天有竖蛋的传统,谁能把鸡蛋竖起来,谁就能交到一年的好运。此时天气虽然回暖了,但是仍有很大的概率出现“倒春寒”,所以还是要一如既往地“春捂”。
春分过后就是清明了,清明不仅是一个节气,更是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清朝的时候,下至百姓上至帝王都会在这一天祭拜祖先。清明节前后天气就会回暖,但是在这一段时间里仍会有几次降温的雨雪天气,因此古人有“清明时节雨纷纷”的诗句。
清明之后就是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谷雨”了。这个时候天气越来越暖和,但是昼夜的温差也更大了。往往是早晚特别冷,中午特别热。大家可以随身带件厚衣服,及时增减,千万不能嫌麻烦,更不能早早地把棉衣收起来。
转眼就来到了夏天的第一个节气,立夏。春天种下的谷物在这个时候已经都长大了。孩子们在这一天会玩一种“斗蛋”的游戏,用自己的鸡蛋碰对方的鸡蛋,破了的就算输了。这一天以后,在节气上就算进入夏天了,但是南方和北方的天气却存在很大的差异。南方地区已经十分暖和了,而北方地区只能说是刚刚不冷了。所以因地制宜,及时增减衣物十分重要。
随着谷物的籽粒逐渐饱满,二十四节气中的小满马上就到来了。天气越来越热,人们都逐渐换上了轻薄的衣物。
眨眼间芒种时节也到来了,这个时候是农民最忙的时候。芒种以后,北方高温多雨的天气开始了,南方也慢慢进入梅雨时节。民间有“未食端午粽,破裘不可送”的民谚,就是告诉我们芒种时节气候变化莫测,厚衣服还是不要急着收起来。
芒种之后就是夏至了,这标志着酷暑时节的真正来临。这一天之后,各地先后进入了一年中最热的三伏天。此时是真的要换上夏装了,还穿着厚厚的棉衣的话,很有可能会中暑。
夏至过后的小暑和大暑,要放在一起看。古人有“小暑不算热,大暑正伏天”的民谚,可见小暑时节虽然热,但还算不上真正的酷暑,最热的时候还在后头。清代人穿衣比较保守,即便再少穿也还是会把自己包的比较严实。此时想要消暑就只能靠喝冰水、扇扇子了。
小暑、大暑过去之后,夏天也就结束了,但热气却还没有褪去。立秋之后,气温逐渐下降,但是“秋老虎”的余威尚在,暑热的天气还会持续一个月。这个时候人们还是要少穿衣服,注意防晒。
暑气要消散时,就进入了“处暑”时节。按字面意思解释,此时暑气应该要消散了才对,但事与愿违,即便到了处暑时节,天气仍然会热上一段时间。民间有“处暑处暑,热死老鼠”的说法,所以这个时候还是应该穿薄一点的衣服。
处暑过去,白露来临,此时天气才真的开始转凉,各地区慢慢进入了秋高气爽的季节。民间有“处暑十八盆,白露勿露身”的说法,此时天气转凉,千万不要再打赤膊了,不然很容易着凉。
白露之后,马上就进入秋分,此时天气凉爽,十分宜人。等秋分过后,寒露就来了。民间有“吃了寒露饭,单衣汉少见”的说法,寒露过后,天气逐渐寒冷,此时穿单衣就有点冷了。
很快霜降到来,气温进一步下降,夜晚的露水凝结成霜降下。此时的气温甚至可以降到零摄氏度以下,需要开始添衣服了。
白露之后,就进入了冬天的第一个节气——立冬。这天过后,河水开始结冰,寒冬来临。人们会在这一天换上新的冬衣,走亲访友,民间还有立冬吃饺子的习俗。
冬天到来,北方各地纷纷开始降雪。二十四节气里与雪有关的两个节气分别是“小雪”和“大雪”。小雪过后,北方开始飘雪,气温骤降,人们需要防寒保暖了。紧跟着就是大雪,大雪之后天气越来越冷,降雪也越来越多。这个时候满族人喜欢穿貂皮的衣服,西北地区的人则多穿羊皮袄。年轻人可能还会出来滑个雪、堆个雪人,年老的人则干脆躲在屋里取暖。
半个月之后,冬至就到了。过了冬至,最冷的数九寒天才刚刚开始。此时除了穿得暖以外,人们还会吃很多热乎的东西,比如饺子。
数过一九、二九就到了小寒和大寒这两个节气。在这段一年中最冷的时节里,人们想尽办法防寒保暖,穿最暖的,吃热乎的,还进行各项运动。挨过这一个月,就又来到了立春,开始了新一轮的循环。
5.大清的审美标准
人们对美的追求是不分时间、空间和地域的,但审美的标准却各有不同。那么在清朝,到底怎样才能算是个美女呢?
首先是发型,在前面一节里我们说了清朝的满族女子喜欢在脑袋后面绾一个“两把头”的发髻,而汉族女子则继续梳着传统的发髻。那额前的头发她们是怎么处理的呢?也会像我们今天一样留各种形状的刘海吗?答案是否定的。清朝的满族女子大多数都不留刘海,即便留,也是梳得特别整齐光溜的偏分,或者干脆剪得很短,紧贴在脑门上。所有阶层的女人都以露出脑门为美。
清代的眉形也很多样,柳叶眉、水弯眉、平眉和斜飞眉都很欢迎,画这几种眉毛的人也最多。柳叶眉两头尖尖,呈柳叶的形状,是比较受清代女子喜爱的眉形。这种尖尖细细、有一定弧度的眉形显得女子格外的温柔善良。水弯眉眉头粗,眉尾细,整条眉毛像一道波浪划破碧水。平眉又叫一字眉,近几年大热的韩国一字眉,其实早在清朝的时候,就有女子画这种眉形了。斜飞眉的眉形细长,而且向鬓角方向翘起,古人说的“斜飞入鬓”就是指的这种眉形。虽然在其他方面的审美上可能有很大的差别,但是清朝人和现代人对眉形的审美还是比较一致的。
漂亮的柳叶眉下会有一双怎样的眼睛呢?清朝的姑娘们也会像我们一样画各种各样的眼影吗?答案恐怕要让大家失望了,清朝既没有大地色眼影,也没有桃花妆一样的眼妆。那时女子的眼妆大多强调素净自然,很少有人画浓重的眼妆。清人喜爱细长的眼形,为了营造出细长的感觉,大多数女子在化妆时会描一描上眼线,突出细长感,但也只是轻轻地描一描。
说完了眼妆,再来看看清朝女人的唇妆。古代描写女子漂亮的词句中,“樱桃小口”的出现频率特别高,清朝也不例外,清朝人在女性唇妆方面的审美标准由此就可见一斑了。为了迎合这种审美观,清代女子画唇的时候就尽量把自己的嘴画小一点。她们喜欢用艳红色的口脂,而且不会把整个嘴唇都涂满。最常见的唇妆,一种是上唇涂满,但下唇只涂中间一点;另一种则是上下都只涂一点。清朝早期和中期的时候,如果有女子把整个嘴唇都涂成红色的,一定会被人嘲笑是“血盆大口”。清末民初的时候,随着西方文化的传入,当时的女子才逐渐开始将口红涂满整个嘴唇。
除了五官的妆容以外,底妆也是清代女子化妆时重要的一部分。唐代以白为美,女子化妆的时候往往用大量的铅粉敷面。宋代以自然为美,当时女子的妆容也以素净自然为主。明代女子妆面明艳,脸颊颜色偏亮。清代则一反前代的传统,脸颊着色偏暗,整个妆面以橘色为主色,十分的雍容艳丽。不过这只是清朝宫廷中的审美标准,在民间,人们还是喜欢比较素净的妆容。
清人对美的追求不只体现在脸上,还反映在手和脚上。从古至今,人们对于纤纤玉手的审美追求可以说是“从一而终”、十分稳定了。不管是王公贵族还是官宦人家的女子都渴望有一双柔软白嫩的玉手。慈禧太后直到晚年的时候,每天早上仍然会用热水掺上花瓣泡手。连身边的宫女都十分羡慕“老佛爷”的这双手。
清朝入关之前在东北地区过的是游牧生活,因此满族的女子都不缠脚。而汉人中,达官贵人家的妻子、女儿都要从小开始裹脚。女孩子年幼的时候,家人就用白布将她的脚掌裹上,并且日复一日地用裹脚布缠脚。这使很多汉族女孩子变成了连走路都摇摇晃晃的残疾人,但当时的人们却以此为美。满族妇女入关以后看到汉族女子那小巧的三寸金莲和似微风拂柳一样的身姿十分羡慕,于是她们也开始偷偷地裹脚。后来皇帝得知这件事以后,下令严禁满族女子裹脚,清朝贵妇这场追求小脚的风气才有所收敛。但是当时民间仍然以小脚为美。
在仪态方面上,清朝人的审美也与我们出入很大。现在的女孩子都追求前凸后翘的魔鬼身材。爸爸妈妈也从小就教育我们“肩膀一定要打开,背一定要挺直,千万不要驼背”。但是在清代,溜肩驼背和平胸却是当时的流行趋势。男权社会要求女性必须温顺贤良、小鸟依人。到底怎样才能更小鸟依人一点呢?那只有通过驼背溜肩和含胸来尽量放低自己的姿态了。在清朝的女性图像中,溜肩探脖含胸驼背的女性随处可见,这也从侧面说明了当时清朝人的审美倾向。
实际上,自信的女性才是最美丽的。不管什么时代,我们都没有必要为了他人的评价而刻意地去追求不符合自己的美。只要大大方方地展现出自己的风采,微笑着面对一切,你就是最美丽的姑娘了。
6.大脚小脚,女性如何在清朝立足?
要说清朝的特色,除了长袍马褂、补服顶戴,大概就是女性那双小脚了。关于缠足的风俗到底起源于何时还无定论,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在清朝,最早明中期以前,女性缠足的比例不大,而且缠足的形式也根本不是我们现在从照片上见到的那种,而只是用布将比较宽的脚掌束缚起来,使整个脚看起来更纤瘦、更好看而已。而到了清朝,清朝统治者对女子缠足非常反对。在入关前,皇太极就曾经下旨说:“有效他国衣冠、束发裹足者,治重罪”,后来孝庄文皇后下谕“有以缠足女子入宫者斩”,这些都表明了清统治者对满族妇女缠足的态度。顺治十七年(1660)曾经下诏,要求天下女子不再缠足,终因积习难改,最后不了了之。但对八旗女子从未开禁,且多次正式、非正式地重申禁令。
既然清政府多次下旨严禁缠足,那么反过来也就说明,实际上当时缠足的现象有多严重。
很多人看过清朝女性缠足后足部的照片,知道要达到这样一种畸形的程度过程中会遭多大的罪。这就会让我们产生疑问:既然缠足这样残忍,那么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人去缠足呢?实际上,在下层小生产者、手工业者、底层民众中女性缠足的比例不大。但是在地主、知识分子、汉族官僚家庭中,缠足的比例几乎是百分之百。说得直白一点,在当时,缠足似乎是一种身份的象征。为什么这么说?
缠足其实隐含着这样的潜台词:我家女儿缠足,说明我们家不需要女人从事生产劳动,家庭条件比较好;而且我女儿一定是从小就未曾在外抛头露面(缠足要从很小就开始,缠足之后行走不便),那么到夫家后也会专守内宅,不会跟外面的不良之人有接触,其贤良贞洁是可以保证的。当然,那些变态的审美情趣也是不可宣之于口的原因之一。
而女孩子不缠足,只能说明相反的问题:这一家需要女人出出进进操劳,因此家庭一定不富裕,是小门小户,并且这样的家庭一定顾不上女孩子的教养问题,这样的女子娶来后如何相夫教子?还有,既然要出入,那一定少不了抛头露面,娶来后会不会出现败坏门风的问题?
说了这些,实际上大家也看出了一些问题:是否缠足隐晦地表露了女家的家庭出身、教养高低,而其目的,只有一个:给缠足的女子找一个门当户对甚至是更好家庭的婆家。或许,有的读者会反驳:你的意思,缠足只是为了找个好婆家?我说:是的。退一步说,封建礼教和流俗的推波助澜也是重要原因。
这实际上反映了当时一个很深刻的社会问题:清朝女性在整个社会中的地位。引申开来,除了嫁一个好婆家,女性还能如何立足?
明清时期,中国的封建社会达到了顶峰。与此同时,程朱理学开始兴盛,伴随的“三从四德”“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原意并非针对妇女,但是到清朝时期已经成为专门针对妇女的要求了)等封建礼教对人民,特别是女性的压迫也更加沉重,对女性的控制逐渐加强。
而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大脚、小脚女性又都是如何在社会上立足的呢?
清朝的大脚女性,大部分都是因为家庭原因,需要女性出出进进帮助家庭养家糊口,而这样的家庭,本身就处在社会的底层,这样的家庭,女性在家里的地位可能并不是多么低下,但是说到社会地位那就无从谈起了。
而对于小脚女性来说,因为小脚,几乎丧失了劳动能力以及自主行动的能力,所以只能退居到家庭中相夫教子,其社会地位,可以说,只是父权、夫权的附庸而已。而且,为了增强对女性的约束,在封建礼教的压迫下,更进一步形成了扭曲到极点的观念,就是女性的“贞洁”。姚元之的《竹叶亭杂记》卷七曾记载了一个事例:道光十一年,安徽桐城发生水灾。大水中,一女子躲避未及,水快要淹到腰部了,有一男子伸手救援,拉了一下女子的左臂。女子呼号大哭:“我几十年的贞节,怎么能让陌生男子污了我的左臂。”抢下一起逃难者带的菜刀,将左臂砍下。
但是,在这样一种妇女地位被贬低到最低的社会环境里,也有与众不同的,那就是旗人家的女性,她们可以说是整个大清朝地位最高的一群女性了。
举几个例子。首先,政府对旗营中的妇女有优抚措施和特殊的物质待遇。比如“红事银子”,就是旗营里有婚嫁时,档子房就会上报,另外还分发给男女双方“红事银子”以示祝贺。注意,是男女双方都有。再如禄米,旗营中未嫁女子均有禄米,每季发一次。再如孤女钱粮,在旗兵死后,若仅遗存生女一人,无兄无弟或兄弟尚小,则钱粮照发给这女子。另外还有白事银子和寡妇钱粮等。
其次,旗营中的妇女还有一些其他的权利,比如家谱中可列女儿乳名,结婚出嫁者须注明男方地点、旗籍、门第、姓名——在汉族人的传统中,这都是男性才享有的权利。也允许营内知己的妇女、女孩结为异姓姐妹,也就是“义结金兰”。姐妹结拜后,多以大爷、二爷、三爷、四爷……相称。另外,允许女孩子穿满族男装,并可练习骑射;旗营学房中的学长一律由女孩子担任,官称“大师姐”,即使有的男孩子岁数大一些,也得称呼“大师姐”;旗营女子不得缠脚;等等。
另外,“姑奶奶”在娘家有绝对权威,说话算话,可以拍板定调,比叔叔、伯父说话都管用,娘家大小事都要先征求“姑奶奶”的意见方可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