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君子安身而后动

南怀瑾先生说:“人生之道,君子安其身而后动。”

君子做事先做人,即先务本,先修身,修养道德仁义礼致信等,规范自己的言行,然后才能安身、安人、齐家、治国、平天下。

把“人”做好

南怀瑾先生说:“要做一番事业,做一件事情,要有一个行动,必须先求身安,身安而后动。”

南先生所说的“身安”,实际就是说一个人要有起码的人生观,要有所立,知道自己要做个什么样的人。换句话说,只有做好了人,才能安身立命。

孔子说:“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即君子以做人之道为根本,根本立起了,才能认识到大道,修养道德,立身立功,齐家治国。这其实就是说:做事先做人,做人是根本。做不好人,就做不好事;做好了人,才能做成大事。

但凡有些人生经验的人,都有这样的感受:做人难,做一个好人更难;而做好一个“人”,更是难上加难。

一个人,在他的一生中,究竟要做多少努力,才算完成了自己,完成了一个人?答案应该是:一生的努力。尽管各人情况不一,有人较快找到了自己,但无一例外,都要经受一次次的人生考验,这些考验直到你生命的尽头。你经受住了考验,你就是一个硬骨头的人,一个成功的、纯粹的人。

人最难认识的是自己,最难管的也是自己。一个人做一时的好人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人。这个,就要看他的功夫和修养了。

有人问孔子:“管仲这个人怎么样?”孔子说:“人也,夺伯氏骈邑三百,饭疏食,没齿无怨言。”意为:“他真是个‘人’啊!在他当政时,能把齐国另一个大夫伯氏的三百亩好田地,没收为公有,致使伯氏一家一下子陷入贫困,以粗茶淡饭充饥,但是一直到死,伯氏对管仲都没有怨恨,心服口服。”

这真是不容易啊!齐桓公称霸,管仲的功劳最大,孔子十分佩服他。南怀瑾先生说:“所以,孔子说他能够称得上一个人,了不起!孔子没有说他是一个大政治家,政治家也并没什么了不起,不过是官位上的功勋,而能够做到称得上一个人,这才是了不起。”南先生认为,拿了人家财产,人家因此贫困,但对他毫无怨恨,认为处理得很公平。一个当政的人能够做到这样,的确是了不起,历史上没有人能够做到这样。

做人做到成功,自己满意,别人满意,的确很难。人生的过程,就是完善自己、完成自己的过程。一个人如果真能尽早地认识自己,找到自己,活出自己,完成自己此生的使命,也就活出了自由选择,活出了成功和意义。

而这个过程,是艰难的。所以说,人生一世不容易。不仅要努力养活自己,经受各种人生滋味和来自各方面的考验,更有对自己的寻找和突破,战胜和完善。这是十分艰辛的,每个人都不会一帆风顺。无论你出身、背景、实力如何,都会有这样那样的困惑和痛苦存在。

然而,做人难,做一个好人更难。有时,你好心却做成了坏事,费力不讨好;有时,你真诚做事却不得理解,反遭到妒恨;有时,你待人以诚,付出也很多,不要说回报,甚至还为此得罪人,付出越多责任越多,付出越多受伤越多;有时,你仗义执言,却被认为是多管闲事,祸及自身;有时,你想洁身自好,不与其同流合污,但别人会因此孤立你……不是你好心就会得好报,不是你真诚努力就一定能得到好的结果。也就是说,并非都是“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生命中有太多的悖理,似乎在跟你开着一个个玩笑,揶揄着我们。不能不让人感叹:做人难,做一个好人更难。都说“好人有好报”,但现实中,受伤的往往是好人。所谓“柿子捡着软的捏”,“老实是无用的别名”,吃亏的往往是老实人,谁说的“老实常在”?生活的悖论时刻在告诉人们:人都是欺软怕硬,老实人不能当。我们看到,人情势利,世态炎凉,都是看人下菜碟,真正的平等、公平和正义,从来不存在,假恶丑似乎总是占了真善美的上风。我们从小受的教育是做个好人,但是,做好人如此之难?

成长中,这样的困惑,应该说,自从有了思想,从叛逆的青少年时期开始,我们就对社会、人生、人与人,开始了对人性的思考。在整个学习和成长的过程中,都伴随着这样的困惑。直到走向社会,经历各种来自工作和生活的考验和磨砺,在对自我个性和社会共性的角逐中,在不断的自我调节与修养中,我们才开始成熟起来。在对社会和人性多了一些认识后,我们最终发现:还是好人多,老实常在,好人会有好报;而一个人,只有做好人,才能做成大事。

从此,我们少了很多迷茫,真正开始明确起自己的人生方向。努力在工作、生活和学习中提高、完善自己,尤其加强修养,增加内心力量,增长生存的智慧;认识世界的不完美,从此不再要求完美和绝对的公平、平等,认识到世上还是好人多,所谓“老实常在”,公道自在人心;学会正视现实,豁达宽容地为人处世,真正懂得谦虚谨慎,心怀敬畏,低调做人,学会坚守自己,不随波逐流,但同时也知进退方圆和中庸之道,明白适时糊涂做人的道理在。对于人生成败得失,对于穷通,名利和地位也多了理智认识,不会为物欲所牵,坚持自我精神家园的洁净,能入世,也能出世,在俗世中活出一份洒脱的人生。

应该说,这个过程,至少要经过十几年的人生历练,往往在30多岁时,才可能有一些真正的体会。所以,成长是要付出代价的。没有捷径,没人可代,只有自己用心体会、总结。

那么,怎样才算是好人?如何才能完善一个人?虽标准不一,但总有个大概说法。孔子说:“君子本立而道生。”就是说,一个人,做人的根本就是首先要守孝悌,即事亲以孝,尊敬兄长。这是人之大伦。然后才能修养其身,即修养道德、仁义、信、礼等品质,在外朋友交于信义,对国君要尽之以忠,这样正心、修身,才能齐家、治国、平天下。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只有做人做到位了,才能成大事,建功立业。

人性是相通的,从古至今是一脉相承的。现代人眼里,“好人”当然要遵纪守法,是合格公民,但不是不犯法就是好人,还要讲道德,有良心,有气节、有情义,有一份自觉的责任和担当。按照这个标准去做,基本就可以获得人们的信任,就可成家立业,安身立命了。当然,要做成大事,就必须要具备古人所说的那些品质,要有超出一般的品质,尤其要有大德,这样他才会“得道多助”,从人群中脱颖而出,成就一番事业。

任何一个对人生有所期待的人,都会选择负责任、有担当地活着,做一个有情有义、有原则操守、有所坚持的人,无论多么辛苦,这是他的选择,所以九死而不悔。无论社会和人情如何变幻,他都会选择做个好人。

因为他明白:做事就是做人,做人更重要!做好人,才能做好事;做成了事,才能更好地升华自己,成就自己,让自己成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较纯粹的人。这样,人生才充实、幸福、无悔。

赤子本色最真诚

南怀瑾先生说:“社会与环境不足以影响人。每一个人都要有独立的修养,不受外界环境影响,永远保持一颗光明磊落、纯洁质朴的心,这才是做人的最高修养。”

在这里,我们读到了真诚和质朴。南先生是说,一个人处在世间,应坚持自我善良的天性,保持内心的清净质朴,而不受外界左右,洁身自好。做人有所操守,这个很重要,面对外界的纷扰,能够做到有所坚守,不失自我,守护好自己的精神家园,这需要很高的内心免疫力和修养。所以,南先生说:“这是最高的修养。”

我们生活在社会中,社会人心复杂多变,而且社会是竞争的,可以说险象环生,一个人能够做到生存,而且不能世故庸俗,保持人格和精神的独立不倚、不倒,这是不容易的,需要抵制来自各方面的诱惑,尤其要战胜自己,明白自己此生的目的是什么,真正需要什么。不为外界所扰,不被人左右,不同流合污,这个很不容易,人们往往要经历一个成长、成熟的过程,而且随着生活阅历和修养的增加,才慢慢让自己变得更加坚定、坚强,尤其是内心充满力量。一个人内心充满了力量,那么就会“以不变应万变”,能够调节自己和周遭的环境了,这样,他就做到了对己对人负责任地活着,也做到了真正自由地活着,活出了自己。

这样的人,一定是真诚生活的人,一定是越活越简单的人。而真诚和简单,是他一生奉行的准则,也是他的一种生活方式。

你不想苟且而活,想真正活出自己的尊严、幸福和快乐,就必须不能够失去自己;想不失去自己,就要真诚而磊落地活着,不失赤子之心,而且,会做减法生活,越活越简单,最后返璞归真。在这方面,古人早有许多见解。老子说的“复归于朴”,就是主张人应该活得自然、随性,最后返璞归真。孟子说:“人之初,性本善。”他认为人性本是善良的,做人就应该不失赤子之心,保持善良的天性。这样,才不失为一个人。

真诚质朴,是作为一个人最原始、最本质的品质。一个人,做人必须真诚,保持质朴,否则,“道德不立”,“无信不立”。如果故弄玄虚、矫情做作、掩盖本真,或者本性不再,那么,这个人就是虚伪,谁喜欢伪君子呢?

人类社会发展到现在,物质是丰富了,但真正有营养的也少了;文明是发达了,但人心诚实和质朴难寻。不能不令人感叹。许多人明白这个道理,但一进入社会,就无法把持住自己,只能随波逐流,这正是悲哀所在。有几个坚守的人呢?

只有大人物,或者有大德、修养高的人,坚守不变。事实上,真正成就非凡的人物,都是坚守人性的本真,保持人格和思想的独立,而绝不随波逐流的。相反,他一生坚持真诚地生活,真诚为人处事,真诚地待人接物,绝不自欺,也不会欺人。因为坚持,他树起自己独立不屈的形象,显示人格的魅力;他做人做事有自己独特的风格,这并且很能感动人、感染人,让他很快脱颖而出,成为影响周围的中心人物。因为他人品好、人缘好,做人做事有自己的一套,眼光又远,有志向有气节,当然能获得别人的尊重和拥护,这样,他的权威形象自然树立起来,那么,他做事一定“得道多助”,成功对他是理所当然的事了。

所以我们说:老实常在。越是诚实厚道的人,越是质朴无欺的人,别看他平时经常会吃些小亏,也总是甘愿吃些小亏,但最终的胜利,往往属于他们。

1928年,已小有名气的沈从文,受聘于当时的上海中国公学当讲师,主讲大学一年级现代文学选修课。

在第一节课前,他认真地备课,做了充分准备,资料足够一个小时所用。他自以为成竹在胸,所以,当他进教室时,他既没带教案,也没带任何教材。

但是,当他真正面对底下的一大群学生以及很多慕名而来的听众时,他突然头脑失控,一下子蒙了,不知从何讲起,准备好的所有的话,一下子无从找寻……

一分钟过去了,他未能发出声来。五分钟过去了,他仍然不知从何说起。

就这样,在众目睽睽之下,他竟然呆呆地站了近十分钟!

这十分钟的经历,在沈从文的感觉里,甚至比他当年在湘川边境翻越山越岭还要漫长、艰难。

紧张过后,他开始慢慢平静下来。好容易说出了第一句话,这第一句话出去,后面的话就像决堤之水,一下子崩溃了,千涛万浪奔腾而来……

他一面在黑板上抄写授课提纲,一边侃侃讲授,可是,又一个问题出现了,让他始料不及:原来预定一个小时的授课内容,不料在慌忙中,十多分钟便全说完了!

这让他再次陷入窘境。怎么办呢?又不能逃跑吧。接下来,说什么呢?

他拿起粉笔,在黑板上写道:我第一次上课,见你们人多,怕了。

当时已名声在外的大作家,讲课如此失败。下课后,学生们议论纷纷。有人说:“沈从文这样的人也来中公上课,半个小时讲不出一句话来!”

话传到校长胡适的耳朵里,他却不以为然,竟大度地笑笑说:“上课讲不出话来,学生不轰他,这就是成功!”

正如胡适所言,此后,沈从文并没有被失败打倒。他保持一贯的真诚和磊落,“不声不响地做自己的工作”,直到讲课能挥洒自如。

沈从文一生坚持真诚为人处事,曾坚持叫自己“乡下人”,这是他故意把自己与所谓的城里人区分开,旨在保持真诚的生活姿态。无论他当作家,还是从事中国古代服饰史的研究,做学者;无论是他做人,还是交友,都保持真诚和质朴,所以他才写出了那么灵气洒脱的文字,成为诺贝尔文学奖的提名者,成为许多大师级知识分子的座上宾,成为一个古董和服饰专家。他无论做人还是做事,坚持真诚,独立不倚,要么不说,要说必是真话。他的真诚,在中国知识分子中是少有的,也是真正的知识分子。他用自己真诚的一生,写了一个大大的“人”字。

道家讲“抱朴守一”,儒家讲“明心见性”,佛家讲“心诚则灵”,都是说真诚的力量。所谓“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真诚的力量是最大的。现在,有些优秀的推销员,你问他们成功的秘诀是什么,他们多半会告诉你:“是真诚。”人性是相通的,将心比心,越是在缺少诚信和质朴的时代,这种品质越能感染打动人。所以,聪明人会反其道而行之,绝不会失去自己做人真正的本性——诚为“至性”,它是做人的最大资本。

如果一个人因为诚实吃了点小亏,以后就怕了,选择不做诚实人,那么就是向社会人心妥协屈服,内心没有坚持和免疫力,这样没有定力,当然以后会更多地被外界左右,这样,他自己就很难立起来,当然活不出什么尊严和幸福来的。

所以,做人一定要有所坚持,这是最大的修养。当你一直坚持自我(不是以自我为中心),不失自性的真诚,一定会发现:自己越活越充实,越有力,而且越活越简单,越轻松。这种感觉是很好的。

君子胸襟坦荡荡

孔子说:“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南怀瑾先生对此解释说:“君子的胸襟永远是风光霁月,像春风吹拂,清爽舒适;像秋月挥洒,皎洁光华。至于小人呢,小人心里永远有事情的,小人永远是憋屈的,不是觉得某人对自己不起,就是觉得这个社会不对,再不然就是某件事对自己不利。”

胸怀坦荡,是君子小人最主要的区别。坦荡就是一片光明磊落,问心无愧,心安理得,所谓“不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就是这种心境。

君子一生追求道义,不因名利而与人争,“忧道不忧贫”,无论幸与不幸,都能做到坦然面对,乐天知命;无论别人如何看待他,都不会介怀;无论得失成败,都能乐观以对。南先生说:“这乐观不是盲目的乐观,而是自然的胸襟开朗,对人也没有仇怨。”

因为他看透了人生,怀一颗平常心,认为一切都很平常,所以能做到不以为意。能做到这个的,当然是君子,一般人只能是可望而不可即。因为欲望,有几个人能做到?不争,也不计较的,太少了。

古来所有的正人君子,最大特征就是为人正直、无私,为了道义、人格可放弃名利,视富贵如浮云,为此“处义不回”、“见嫌而不避”,他只要是认为对的,就义不容辞,不惧顶风犯上,甚至可“舍生取义”,显示出一颗大公无私的心。例如历史上的包公,他秉公执法,坦荡为人,深受百姓的爱戴。

华歆和王朗一起乘船逃难。有人想与他们一起逃走,华歆立即拒绝了他。王朗说:“幸好船上还宽裕,有什么不可以呢?”后来强盗追到了,王朗想丢下那个人。华歆说:“既然已经答应了他怎么能因为情况紧急就扔掉呢?”于是仍带着那个人逃跑。

彭德怀为人刚正耿直,敢说真话。1959年,他因反对“大跃进”的盲目冒进而遭到错误的批判。一次,他指着茄子秧对侄女说:“茄子不开虚花,小孩不说假话。我这个老头子就像小孩一样不说假话。”

君子的坦荡,表现为他负责地生活,对自己对别人负责任、有担当,不仅做好自己分内之事,而且积极为他人排忧解难,他助人为乐,一腔坦荡的胸襟,有情有义,在人群中树起很高的权威。

另外,他们的坦荡还表现为他对于自己人生态度的坦然和智慧。这就是说,无论成败得失,无论穷通,无论幸与不幸,他都能把它们看作是自己人生中不可回避的经历来正视,坦然地面对,乐观地接受。能吃苦也能享受人生。

一个人如果能积极进取,又不勉强为之,永远乐天豁达,那么他的坦荡便成了智慧。

现实中,能把坦荡做到豁达智慧的人,并不多。有些正人君子,心怀坦荡,但因为太直太硬,一味仗义执言,说话办事不注意方式,不善自保,往往容易被人误解,得罪人。社会人心复杂,不是你好心,就能办成好事。加之有时有小人作梗,往往结果适得其反,自己还腹背受敌,招来祸患。所以,正人君子的爱憎不能表现得太分明,否则“枪打出头鸟”,锋芒毕露必自毙。老子说“上善若水”,主张为人处事要“守柔”、“守弱”,很多事情不是走直道最短,而是曲径才能通幽。所以,做好事,也要讲方法。

古之君子十分注意修养的功夫,君子要善于为人处事,做到“外圆内方”,就是想为正义多管闲事,也要知道“避嫌疑”,察言观色,讲策略,注意方式方法。如果冲动硬上,意气用事,则于自己不利的。

谦卑为人,心有敬畏

南怀瑾先生被人称为大师,但他本人从不以大师自居。他的学生都以他为荣。南怀瑾先生可以说是桃李满天下了,但先生却不以老师自居,总是谦虚地说:“我从来没有一个真正的学生,也没有收过一个徒弟。我最讨厌人家把我当成偶像。吾乃一凡人,不足让人盲从我。”

南先生还经常告诫别人说:“不要以为自己很高明。”他还说:“一个人做到得意不忘形很难。”

“谦受益,满招损”这个道理,我们从小就知道了,但是真正体会到,并且做到的人,并不多。

一个人的谦卑不是生而有之,应该说,也是需要学习来的,总有一个认识和学习的过程。如果不是有些生活经历,吃过骄傲的苦头,认识到自己才力的有限和渺小,一个人很难做到真正的谦卑。相反,人最容易犯的毛病是自以为是,不会换位思考,总以为自己了不起,好为人师。所以,南先生告诫人们说:“不要以为自己很高明。”因为,这样的人,往往会聪明反被聪明误。但人都是自我的,很难做到超越自己。所以,南先生又说:“人很难做到得意不忘形。”

一个真正能够做到谦卑的人,不仅需要学习和经历,有对人生、社会、人与人的一个认识过程,更在于一个人修养的深度。

真正谦卑的人,他会有所敬畏。古人说:“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就是说,君子对上敬畏上天、天道,对下敬畏人道,敬畏父母君主,尽孝尽忠,敬畏圣贤,谨慎守之。

孔子有没有学问?但是他一生谦卑自处,认真求学,认真修身,不断得到提高,最终成为万世之表的大圣人。

有一次,孔子和他的学生到鲁桓公庙里去,看到座位上摆着欹器。问守庙的人:“这是什么东西?”

回答说:“这是放在座位右边的器具。”

孔子仔细看了看,又问:“听说这东西空着的时候是倾斜的,装一半水就立起来了,而把水装满就会倾覆。是吗?”

他让学生试验了一次,果然如此。孔子感叹地说:“哪有盛满了水而不倒的呢?”

学生子路问:“那怎么才能够让它保持盈满而不倾覆呢?”

孔子说:“聪明人,用老成持重来保持他的聪明;功满天下的人,用谦逊低调来保持他的功劳;勇力超群的人,用细心谨慎来保持他的本领……

可见,一个人功高而不自满,聪明有才而不骄傲,不露锋芒,顾及别人的感受,那么,他就能做到自保,而且更加进步。

敬畏上天,感觉到自己在浩渺的宇宙和大自然中,只是微小的一分子;而且生命有限,知识无涯,自己完全没有资格骄傲啊!敬畏父母,事亲以孝,永远恭顺服从;慎终追远,缅怀生命,遥想未来,追问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敬畏圣贤,谨守圣人之言,修养道德,立功立言。有所敬畏,就自然会要求自己内修道德仁义,外化为谦恭礼让之礼仪,这样,就能做到谦卑自处,言行谨慎,安分守己,不越规。

这是一种由敬畏上升为积极学习的态度,法天效地,向大自然学习,向尊长学习,向圣贤学习,精进学业,体验人生,提高修养,完善自我。这样,他怎么能不提高呢?也只有这样,才能安身立命,建功立业。做好人,做大事。

值得一提的是,现代人的“敬畏”越来越少了。人们为了眼前利益,大肆破坏环境,任意掠取资源,以为“人定胜天”,完全丧失了对大自然的敬畏;为了一己私利,伤天害理,损人利己,丧失对道德的敬畏;不尊敬父母兄长,为一套房子反目,“空巢老人”越来越多,失去对尊长、对生命的敬畏。这样的结果,是生态失衡,家庭不和谐,社会不稳定。是人们该反思的时候了。

一个谦卑自处的人,往往知书达礼,恭敬守礼,温文尔雅,不与人产生纷争,而且他修养好,不会争强好胜,锋芒毕露,总是谦卑自处,低调做人做事;并善于察言观色,安分自保,善于“守柔”、“示弱”;并善解人意,能包容理解人,这样的人,当然能避嫌疑,与人少纠纷,远离祸患。

谦卑对于年轻人不容易做到,尤其是一些有才华的年轻人。总是恃才傲物,有所为时容易得意忘形,失意时容易牢骚满腹。这固然由于年龄所限,涉世尚浅,不谙人情世故,不会察言观色,也不善于自保。这个急不来,必须经过一个磨砺自我意志品质的阶段。

但是,个人的修养,却是能够自觉加强的。如果一个人平时注意自己的修养,那么就会少些意气冲动,多些对于周围的理解和包容,自然会少些盛气凌人,少些锋芒毕露,少些因骄傲而惹人不快,从而多给自己的才华创造更好的环境和人缘。学会智慧地为人处事,就自然感觉到修养的作用,从此学会谦卑为人。

可见,谦卑不只是一种做人的姿态,更是一种修养,一种为人处世的智慧。

推己及人有恕道

南怀瑾先生说:“历史上,有不少刻薄寡恩的政治领导人,都不得善终。古代的人,如尧、舜、禹、汤、文王、武王、周公、孔子、乃至于齐桓公、晋文公这些人,他们在思想上、功业上,所以能够大大地超越别人,使他人望尘莫及,并没有什么其他特别的本领,他们不过善于推广他们的仁心,也就是孔子所说的那种推己及人的恕道。譬如你想吃好的、穿好的,也让别人吃好的、穿好的,从心理建设、建立恕道开始,行仁政,就是这样去做的。”

所谓“宰相肚里能撑船”,凡是有非凡成就的人,他们最大的特点就是胸怀宽广,有海纳百川之量,所以才能成其大。

一般的人,多有自我成见,不仅鼠目寸光,而且小肚鸡肠,不是刻薄寡恩、自私自利,就是追求完美、苛求他人,要不就疑神疑鬼,“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一有不满,就耿耿于怀,从此结怨,或者睚眦必报,很难做到宽大肚量,这样,怎么能做成什么大事呢?

一个人有恕道,一般来说,都有不凡的见识和高远的人生目标,这让他们不会为眼前的小事而费心力,不想因小失大——他们的目标在远方,他们把眼前的一切作为修炼自己的必经途径,他必须要超越之。所以,他对人有宽容之量,不与人斤斤计较,不因小失大,不与人结怨,而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顾全大局,把眼光放远,并且善解人意,对人能够包容、原谅,也能忍辱,暂时受些委屈无所谓。为什么能做到这些?因为他看得远,看得高,而且有修养,不自私,即使受些委屈甚至忍辱都无所谓,他把它看成是修养的功夫,这样,他就能不断地超越自己,最终征服别人,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感动人,感染人,成为周围的重要影响力量,这样的人,自然得道多助。他要做的是大事,而大事必要有同道和更多人力的支持,所以,他重要的目标是驾驭他人,实现远大理想,实现自己,也服务更多的人。这眼光,让他宽宏大量,所以,他能取得成功,成就非凡。

你看古今所有的伟大人物,越王卧薪尝胆,韩信甘受胯下之辱,刘邦宽容得众,等等,无不是能做到极大宽容,甚至能忍辱的人。

公元前279年,赵国的蔺相如守完壁归赵,立了大功,拜为上卿,位在大将军廉颇之上。

廉颇自恃功高,很不服气,扬言要羞辱他。蔺相如听到廉颇的话,常常称病不上朝,不跟廉颇争位。

有一次,蔺相如坐车外出,碰见廉颇就赶紧避开。门客以为他胆小怕事。蔺相如说:“秦王那么厉害,我都不怕,难道还怕廉颇?我考虑,强大的秦国之所以不入侵赵国,只是因为有我们两人在。如今二虎相斗,必有一伤,势必削弱抵御外敌的力量。我之所以躲避廉将军,是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啊!”

这话传到廉颇耳中,廉颇很觉惭愧,便袒衣露体,负荆登门请罪。说:“我粗野低贱,志量浅狭,开罪于相国,相国能如此宽容,我死不足以赎罪。”于是将相重归于好,成了生死之交。

宽大肚量,是不挑战自己心理极限,调整好自己心态,理解别人的结果。只有不断挑战自己,才能超越自己,征服别人。

有恕道的人,一定是一个注重修养的人。通过一些人生的经历,经过磨砺,他认识到世界并不完美,社会也有污点,假恶丑随处可见;认识到每个人都有缺点,人性也有不足,人无完人,人的好坏也不是绝对的,一切都处在变化和转变中,只要存在就自有其道理在,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痛苦,每个人活得都不轻松,所以不会苛求任何人。

而且,他认识到社会人心就是这么复杂,烦心事不断,如果都去计较,会活得太累。因此加强修养,学会糊涂做人,不追求理想和完美主义,不勉强别人,也不为难自己,这样,才会越活越简单,越轻松,修得智慧生存之道。

一个人有恕道,他一定是一个充满大爱的人。他能宽容他人,甚至委屈自己,体现了对他人的极大尊重和理解。这是一种高尚的品质,体现了一种博爱,也正是人性中这种爱的光辉,让人间充满温暖。

南宋诗人杨万里的妻子70多岁时,她还是每天早早起床,然后径直走进后院的厨房里,熟练地生火、烧水、煮粥。满满的一大锅粥要熬上很长时间才行,杨夫人静静地等着。当清甜的粥香顺着热气渐渐充满了厨房,飘到了院子时,家里的仆人们知道,主人又为他们熬好了粥,该到起床的时候了。

当他们洗漱完毕,到厨房接过杨夫人亲自给盛的满满一大碗热粥时,是他们感觉最幸福、最温暖的时候。在杨家,他们体会不到自己被当成下人的感觉。

这样的事是经常的,尤其在寒冷的冬天,杨夫人更是坚持为仆人们做早饭。

每当看到自己年迈的母亲这么亲自操劳,杨夫人的儿子杨东山感觉十分心疼。一天早上,杨东山对母亲说:“母亲,天气这么冷,您又何苦这么操劳呢?”

杨夫人笑笑,语重心长地说:“没什么苦的。他们虽是仆人,也是各自父母所牵挂的子女。现在天气这么冷,他们还要给我们家里做活。让他们喝些热粥,胸中有些热气,这样干起活来才不会伤身体。”

这种设身处地和推己及人十分可贵,向人传达了人性善和温情的一面,也体现了一种推己及人的博爱精神。

所以,推己及人的恕道,不仅是一种修养,更是一种品质、一种自我突破并征服他人的力量。

人生必须耐得往寂寞

南怀瑾先生对一些有志于做学问和修持道德的年轻人说:“不容易啊!那你必须先要准备寂寞一辈子才行。要甘愿寂寞一辈子还不够,还要更进一步,懂得如何来享受寂寞。”

孔子说:“德不孤,必有邻。”又说:“不患无禄位,不患没知己。”就是说一个有道德的人,不必担心自己没有志同道合的同志,不必担心没有欣赏你、懂你的朋友。

但是,“天下正道是沧桑”,不仅求道之路上充满艰辛,就是如何战胜自己,耐得住寂寞和清贫,也是一个很大的考验。很多人因为受不了这个苦,耐不住清贫和寂寞,最终改弦易辙。

所以,南怀瑾先生说:“真正为道德而努力,不要怕寂寞、怕凄凉,纵然不得志于一时,也得志于万古,这一点要先认识清楚。”

人是个性的,独立的,但同时又是共性的、社会的,需要独立,又需要共处;需要安静,又需要热闹。每个人都是如此,只是程度不同而已。而且,人的价值往往是社会标准上的,人无法脱离社会,也不能与世隔绝。每个人都有参与社会,实现自我,满足虚荣心,得到名处的愿望。这是天性决定的,也是必然的,没必要扼制。所以,要一个人耐住寂寞,享受一人世界的孤独,这是一个很大的考验。

寂寞是什么,是空,是静,是看不到头的苍白和落寞,是苦,是怕,是无助,甚至是绝望。无边的寂寞,会让人无奈到悲凉,流下无助的泪水。它就像一个魔鬼,吞噬着一个人在软弱无助时的灵魂,让他万念俱灰,不知如何安顿自己,失去生活的方向……

寂寞是多么可怕啊。所以,一个人,如果没有足够的内心支撑,是很难忍受生命的无边寂寞的。突然间与世隔绝了似的,自己独处一室,也无人殷勤问候。而且有时必须要独处,为了完成一项任务,那么,这种“空”的感觉就十分可怕了。

当然,每个人都有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你可以不选择享受寂寞。社会这么大,人这么多,如果不是特殊情况,每个人都能做到进入热闹欢腾的生活浪潮中去。但必须明白:人赤条条来,又一个人走。人生本质上是孤独的;而且,人生之路上,无论有多少依靠、多少亲朋,但都不能依靠,只有自己最可靠,人生的终极关怀唯有自己。你的人生的所有苦和乐,没人可代替你,也没人可依靠,没有捷径,只有靠你自己来承受。就此意义上讲,人必须学会独处,必须耐得住寂寞,学着享受寂寞。无论你是谁,无论是否有志于学问和道德,都无法摆脱生命的这种寂寞。我们没有选择,我们必须学会享受孤独。

而且,只有你学会了独处,才能真正了解自己,突破自己,增进内在力量,提高生存的竞争力,从而真正实现自己。所以,忍受寂寞,享受孤独,是人们成长中的必然选择,也是一种修养的方式。

古往今来,那些有非凡成就的人,无论是圣贤大德,还是伟人英雄,无不是能够忍受寂寞和清贫的人。尤其是大德或高僧,他们的人生几乎就是与寂寞和清苦为伴,寂寞和孤独就是他们的一种生活方式。能够坚持下来的,并不多,但只要能坚持下来,就成就不凡。

孔子自己有三千弟子,其中有七十二贤人。弟子个个都是精英,担任着国家的重要职务。用南怀瑾的话说,这是一股不小的力量。如果孔子振臂一呼,揭竿而起,那结果当然有巨大的号召力,十分可怕的。但孔子没那么做。他不是陈胜那样的人,他不求一世之功名,他求的是千秋功业,求万世之名。他知道自己的价值在哪里。就是教书育人,教化众生。他知道文化的价值和意义。所以他耐住寂寞,甘心做一辈子老师。一生清贫,安贫乐道,生前有名,但并没成万世之表,死后五百年,汉武帝“独尊儒术”,他才有了至高无上的尊荣。一生辛勤执教,五百年后才见最大效果。可见孔子的远见卓识,但有几个人能耐得住这个寂寞?只有孔子。

孔子为什么能耐住这寂寞?是因为他相信自己百年后将苦尽甘来,名垂青史,永不再寂寞。所以他从不以自己的清苦为意,而且十分赞赏弟子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甘于清贫,能自得其乐,乐在其中的“安贫乐道”精神,说“贤哉,回也。”这就是君子啊!

陶渊明的《五柳先生传》这样描述自己:“娴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而不求甚解”,以精神愉悦为乐。“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簟瓢屡空,晏如也!”住的是四壁露风的陋室,冷冷清清,遮不住风雨阳光;穿着打了许多补丁的粗布衣服,饭碗和菜篮子经常是空的,但是他能安之若素,自得其乐,以写文章来消遣时光,得失全不放心上,这样过完自己的一生。他辞官回家,自愿过这种悠然自得的生活,不与官场同流合污,这也是君子的安贫乐道精神。

君子追求的是道,不因为个人生活的清苦和寂寞而忧愁,所谓“忧道不忧贫”,因为心怀天下,能做到“安贫乐道”,为此,始终坚持真诚地生活,坚定自己的信念,无论穷通,不改其志,一生追求精神产品的创造和弘扬,这样的人,就是真正的君子,是真正的知识分子。

现代社会,人心浮躁,更是空虚无着,寂寞抓狂。人们匆匆忙碌,跟个风车似的,却不知要往何处去。节奏太快、压力太大,让人们的安全感、幸福感、快乐感都在下降,生活的质量和格调都打了折扣,心理疾病大大增多。虽然人们的物质生活丰富,而精神却贫困迷茫,失去自我,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后退。路在何方?这实在是一个值得认真思索的问题。

对于个人而言,如何安定自己的心灵,守护好自己的精神家园,不失自我,让自己活出幸福和快乐,成为每个人必须要面对的问题。社会不能改变,现实就是这样,但我们可以改变自己。怎么改变?就是坚持做自己,做好自己,增进修养,安定好自己的心,增进内心的力量,学会智慧生存,以不变应万变。而这一切,如何做到?就是不随波逐流,适当让自己跳出热闹的生活,加强修养,忍受寂寞,学着享受孤独。

事实上,你如果想做成点不平凡的事,必须有自己的创造,而创造必须在宁静的环境中进行,这个宁静说白了就是寂寞,创造要在孤独中完成。不仅是文艺创作如此,所有的创造,包括深入的思考,都需要在孤独中寂寞而独立地完成。孟子所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也是这个道理。

如果你有志于学问和道德,那更得向圣贤学习,忍一生寂寞,孜孜不倦,修己安人,才可能享千秋之名。

真智慧看大节

孔子说:“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

意思是:对于君子,不可用小事来考验他,他的成功表现在大处,即做伟大的事业;对于小人,他接受不了大任务,只能用小事来衡量他。

对此,南怀瑾先生说:“我们看到许多聪明人,年纪轻轻一得志就完了,这就是‘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有许多人有真的智慧,要看大节,在大节处能受,就是大根器。”

为什么君子能成其大?就在于他有远见卓识,眼光高远,胸怀博大,有高尚的道德,有浓厚的学问和修养,他看事情以大处着眼,小处入手,平时人们看他很平常,他个人也不显山露水,等他成功时,他自然会脱颖而出,一鸣惊人。这时人们才看到他的伟大。而小人呢,鼠目寸光,以自我为中心,私心很重,斤斤于小利,耍小聪明伎俩,恨人富贵笑人穷,他做小事可以,接受不了大任。

由此可知,一个人有无真正的智慧和成就,不可以眼前的成败得失来看,也不能以表面的现象来看。真正的大智慧,往往是韬光养晦的,甚至是大智若愚的。

真正能成其大的人,往往不是少年得志;一个人的真聪明,也不是一下子就表现出来的,往往会经历一个相当长的奋斗过程。正如孟子所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也,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想成就非凡功业,光有心志不行,还要经受更多考验,才能一步步承担起更大的责任,经受更多磨砺,才能铸成大器。

真正能成就非凡的人,他的眼光和目标是在远方,他奋斗过程中的一切努力都为了这个目标,无论中间有多少曲折、困难和痛苦,他都会把这些看作是自己前进路上的必然经历,是对自己的考验和突破,所以能做到坦然而勇敢地承受。也唯有如此,才能使他超越一般人,最终脱颖而出。所谓“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真正伟大的成功,绝没有那么容易,也不会那么快速,而往往是“苦尽甘来”的结果。正因心中有坚定的信念,有梦想的支撑,所以能顾全大局,不耿耿于眼前得失,能忍受前进路上的艰难险阻,积极进取,迎难而上。如屈原所说:“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只要心中怀有一份执著,就会永远不泯心中的伟大梦想,一生奋斗不止,充满生活的战斗的快乐。一个人真正的大智慧,也表现在此。

南先生说:“人生也是这样,当平常在努力时,就是那么可怜,没人了解,等到成功以后,个个都叫好了。看透了人生,只有自己去努力,等到成功了,自然有人赞美,喊伟大。学问也好,事业也好,都是这样。”

所以,一个人真正的智慧,是看他有没有高远之志,是否能经受磨砺,是否自觉加强修养,不断提高自身的意志和品质,最终超越平庸;更要看他心志,是否有一个为更多人的伟大梦想,有一份坚信和执著,有所坚守,不随波逐流,这样,他就能够享受整个奋斗的过程,最终成就非凡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