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民党高官败逃台湾真相(第1部)
- 杨帆
- 1255字
- 2022-08-01 17:36:27
8.临潼惊魂夜被囚
蒋介石复出之后,仍坚持“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继第三次对红军“围剿”失败后,1932年12月,又对苏区红军发动了第四次“围剿”。但伴随着日军大举入关,蒋介石不得不再次集中精力应付这一外患,直到1933年5月末在塘沽签订停战协定,第四次“围剿”也宣告失败。
1933年9月,蒋介石调集约50万兵力,对红军发动了第五次“围剿”。这次“围剿”历时一年之久,最终红军主力遭受重创,被迫战略大转移。
对于长征中的红军,蒋介石一路围追堵截,当红军战略转移到陕北后,蒋介石于1935年9月调东北军入陕,在西安设立西北“剿匪”总司令部,自任总司令,张学良为副总司令,令张学良和西安绥靖公署主任杨虎城,全力“剿共”。
但此间,张、杨与共产党往来密切,各自所率东北军、西北军与红军形成拥护“民族统一战线”的“铁三角”。
蒋介石逐渐察觉此事,遂决定于1936年12月初亲赴西安,部署第六次“围剿”红军的方案;并于赴西安前,特意在奉化约见杨虎城,暗示他不要希冀与张学良合作,称:
“张学良是个花花公子,他是靠不住的。”
为达到拉拢的目的,蒋介石又亲切地对杨虎城说:
“你是我们同盟会时期的老党员了,将来西北的事情还是要交给你的。”
12月4日,蒋介石率大批高级将领,从洛阳来到西安,驻临潼华清池,下榻于五间厅,将东北军和西北第17路军师长以上军官,分别请到华清池吃饭、谈话,为第六次“围剿”红军作动员。
但是,张学良与杨虎城则极力主张停止内战,一致抗日。早在一月前蒋介石50大寿时,张学良便乘赴洛阳拜寿之机,与阎锡山劝谏蒋介石停止内战。如今见蒋介石“剿共”初衷不改,又与杨虎城分别于7日晚和8日上午,到华清池进谏。
蒋介石见张学良旧话重提,心中十分不快。但他无论如何不会想到,一向对他俯首听命,并在关键时刻屡次出手援蒋的张学良,竟会对他采取极端行动:兵谏!
12月11日晚,蒋介石在临潼举行告别宴会,于宴会上宣布了新的“剿共”方案。
这一晚,杨虎城没有到会,张学良始终陪伴在蒋介石身边,但席间神色怪异,让蒋介石心生警觉,当夜即加强行辕警戒。
12月12日凌晨5时半,蒋介石已从睡梦中醒来,在床上稍做运动之后,正待披衣下床,忽闻行辕外枪声大作,联想到昨晚张学良的异样、杨虎城的缺席,马上意识到肘腋生变,出大事了!
蒋介石只带了便衣卫士及卫兵20人,行辕大门外由张学良的卫队营负责防守。区区20人自然不是张、杨部队的对手。
在两名侍卫和随从蒋孝镇的护卫下,蒋介石登后山直奔东侧后门,准备从后门逃跑。由于打不开门锁,情急之中只好越墙逃生。但墙高丈余,蒋介石已年届50岁,原本身体不够敏捷,没想到墙外有深沟,翻墙后失足跌入深沟,摔伤后背,疼痛难忍。
为了躲避追兵,卫兵搀扶蒋介石向并无山路的东边逃跑,逃到一处峰巅的平坦处休息时,忽然四周枪声大作,两名卫兵中弹身亡,蒋介石在逃跑中跌入一个岩洞。
待张学良的卫队第2营将蒋介石从山洞中搜出的时候,蒋介石因衣着单薄,早已冻得浑身瑟瑟发抖;又因后背受伤,直不起腰,行走十分困难。
张学良的心腹将领第2营营长孙铭九等人,将蒋介石押送到新城大楼西安绥靖公署,关进早已准备好的房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