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繁荣中国边疆学研究的途径

中国边疆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与其他学科相比又是一门相对落后的学科。要繁荣中国边疆学研究,固然必须优化科研设备、优化研究操作程序、优化资料质量、优化人才培养的条件和环境等等;但是,实现这些优化需要假以时日,不可能一蹴而就。在实现这些优化之前,建立和健全全国性的中国边疆学研究的组织、协调体系是繁荣中国边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的途径。以下就此问题提出若干建议。

(一)建立、健全体系的原则和体系特征

1.原则。建立、健全组织和协调体系应遵循四个原则。其一,依据中国边疆学发展的总目标和特定时期的具体目标,组织、协调中国边疆学研究的机构应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包括经济(科研资助和出版补贴)手段、法律(出版协议、聘请协定)手段和行政(组织、监督和检查)手段等,对研究课题及其数量进行适度协调和有效控制,为学科发展提供稳定且可靠的保证。其二,具体项目的具体研究,由承担研究的群体和个体自主地进行;组织、协调机构主要通过检查、监督、奖惩等方式对群体或个体的研究进行间接的干预。其三,除国家指定专门的群体或单位进行研究的项目外,其他研究项目均应集中由对该项目有优势的专家学者来负责和承担。其四,建立课题负责人的招聘制度,做到课题开放、人才竞争。

2.特征。建立、健全的组织和协调体系应具有三个特征。其一,中国边疆学研究的基础管理由单纯以各科研单位自身拥有的人才、资料为依据,转向以全国拥有的人才、资料为依据,并且在兼顾研究成果的学术价值和社会功用的前提下,以社会功用为主要价值,使中国边疆学研究更有效地、更充分地适应“四化”建设的需要。其二,宏观组织、协调的机制是总体研究计划与实施过程中的具体调整的结合,计划是促进学科发展和满足国家需要的计划,调整是计划范围内的调整。计划与调整的结合方式是纵向和横向的结合,应做到每类研究课题的内容、数量与承担该类课题的人才力量相适应,全部研究课题的数量、内容与学科发展和社会需要相适应。其三,课题及其研究的宏观组织、协调以课题负责人为中介,组织、协调机构则根据学科发展的新趋向和社会的新需要的信息反馈,运用必要的手段对整体研究活动进行调整,从而使研究—中介—需要协调起来。这种协调的目的在于使研究规划和整体研究与实际需要日趋吻合,且使前两者获得最大社会效益。

(二)宏观组织、协调体系的构成

宏观组织、协调体系应包括宏观平衡系统、目标系统、政策系统、权力系统。

1.宏观平衡系统。宏观平衡是指计划与需要在较长时间内处于基本平衡的态势,不出现大幅度的相互脱节。这种平衡包括各研究领域的研究项目在总量和规模上的平衡、每一个研究领域的研究序列的平衡、每一研究序列与投入的研究的人力和财力的平衡,等等。平衡的目的在于中国边疆学研究内容有较大且合理的覆盖面,也在于充分发挥学科各个领域的社会功用,还在于拓宽学科的根基,促进学科的繁荣。

2.目标系统。宏观组织与协调必须做到根据研究项目的内容及规模提出具体目标,例如每项研究应投入的费用(包括出版补贴)额、研究成果的质量指标、研究课题负责人及参与人的数量指标、学科或学科某一领域的带头人的培养量,等等。提出上述目标的目的在于合理地利用科研资金,科学地使用人才,也在于把出人才和出成果更有效地结合起来。

3.政策系统。从对科研项目的组织、协调之日起到该项目的完成,必有较大的时间跨度,有可能遇到工资提级、职称评定等问题。作为组织、协调研究的机构,应当制定经中国社会科学院认可的一系列有关政策,并根据这些政策与项目负责人、参与人所在单位共同协商,解决上述人员的责任和利益的统一等问题,其目的是调动上述人员的科研积极性,从各个环节上保证组织、协调研究的整体计划顺利实施。

4.权力系统。中国边疆学研究的组织、协调机构应当有以下主要权力:其一,全国边疆学研究的规划权力;其二,研究课题的提出、论证和确定的决策权力;其三,召集有关专家对上述范围的决策提出科学依据的组织权力;其四,对课题研究的进度、质量进行监督和检查的权力;其五,对总体研究规划及其实施进行宏观调控的权力;其六,对实现课题参与人的责任和利益统一的保证权力。

上述权力应集中于中国边疆学研究的组织、协调机构内设的组织与协调部门,这个部门也可聘请有权威的专家来参与其中。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应在人才密集和承担研究课题较多的地区建立协调员制度,由协调员执行组织与协调部门委托的组织、协调任务。总之,上述组织与协调部门必须是高层次的、有权威的和强有力的部门。

(三)发挥组织、协调体系的作用的前提条件

为了充分发挥中国边疆学研究的组织、协调体系的作用,组织与协调部门必须逐步做好两项工作和理顺一个关系。

1.做好两项工作。其一,把握客体,制定长远的、整体的研究计划。要在全面掌握有关中国边疆学研究的历史和现状的基础上,逐步确定研究的客体。客体的确定是否符合中国边疆学发展的需要和是否顺应时代发展的趋势,关系到学科的生命,必须排除随意性、应急性和盲目性。中国边疆学研究的组织、协调部门必须慎重地、科学地制定总体研究规划,其中拟定的课题要有横向与纵向相结合的特点。规划的制定为中国边疆学全面的、深入的发展创造条件。笔者建议按课题性质分类,每类下开列系列性的研究课题若干。具体说明如次:边缘性课题——内容属于中国边疆学的研究范围,但其界缘与其他学科相合的课题;空白性课题——迄今仍未研究的且具有学术价值和社会功用的课题;跟踪性课题——有重要研究价值又已中断研究的课题;理论性课题——综合的或单项的探索与阐述基础理论的课题;方法论课题——古今研究方法的比较、中外研究方法的比较、最新研究方法等的课题;超前性课题——预测将有可能成为研究热点的课题以及储备性研究的课题;决策依据性课题——为中央提出科学决策依据的课题;现实性课题——与历史研究相对应的实际研究或应用研究的课题。上述各类性质的研究课题中,最重要的是现实性课题。随着社会的科学化,科学也必然社会化,单纯的学术研究固然需要,但要向现实性研究方面倾斜。

应当认识到,开列上述各类课题是一项巨大的工程,必须假以时日,递次填补。这个工程的每一个阶段性成果不仅能保证中国边疆学研究更具针对性、更富有整体感,而且也是留给中国边疆学研究的后继之人的宝贵的财富。对此,要有开拓意识和长远眼光。

其二,把握研究主体,建立中国边疆学研究人才档案库。中国边疆学研究者是中国边疆学研究的主体,对主体情况若明若暗,便无法或难以卓有成效地实施组织、协调研究的计划。在主体的把握上,应有量的积累和质的分析。前者应包括全国各地(包括台湾、香港、澳门)的中国边疆学研究、教育、出版、宣传工作者,以及政府和部队有关单位的人才,这是因为中国边疆学的性质决定着必须有各种人才的通力合作。在质的分析上,不仅包括职称层次、研究成果,也要包括专长、兴趣及研究方向或意向,等等,这是因为中国边疆学研究需要发挥不同群体的不同优势。

应当认识到,建立人才档案库也是一项系统工程,也需要假以时日,逐年填补。对此,要有整体观念和时间观念。

2.理顺一个关系。中国边疆学研究必须打破中央和地方研究机构各成系统、各自为战的局面,将分散性的、封闭性的研究转到集中性的、开放性的研究轨道上来。其办法是把研究主体—组织、协调体系—研究客体三个环节紧密衔接起来,成为完整的统一体。具体地说,要分别按研究主体的专长或优势划分若干个小群体,使其分别与不同的研究客体一一对应,通过组织、协调体系的作用,集中力量,组合优势,逐一攻关。某项目的攻关完成之日,即是该项目攻关群体的解体之日和对该项目组织、协调研究的终止之日。

将上述三个环节紧紧衔接起来的好处是:其一,引进了组织与协调机构的转换性、可塑性的运行机制;其二,淡化了研究单位的机关化、行政化色彩,减少了冗员,使科研单位具有改革、开放的特点;其三,研究课题更有目的性和计划性;其四,避免成果重复、劳动重复和资金浪费;其五,能出人才,特别是能促进学科及其某一领域的带头人的培养。

(原载《中国边疆史地研究》1992年第1期)


[1] 作者原文如此。——编者注

[2] 马大正主编《中国古代边疆政策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出版说明”。

[3] 钮仲勋等编著《中国边疆地理》,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第1页。

[4]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57,第118~119页。

[5] 《列宁全集》第28卷,人民出版社,1956,第168~16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