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赵叔孺艺术交游网络中的地域圈层

仔细分析上述赵叔孺交游网络中的各类人士,可以发现具有鲜明的地域因素,因地而聚成为一个重要特点。赵叔孺出生鄞县,世居宁波水凫桥,是为故土家园。1883年,年甫8岁,福建林颖叔因赏其艺术天赋而央媒缔姻;25岁至福建任职,凡十四载。由此二端,遂与福建结缘。辛亥鼎革后,定居上海,结下一生地缘。这样的三地因缘,成为他艺术交游中三个主要的地域性网络圈层。

(一)以鄞县为核心的宁波地域圈层

以鄞县为中心的宁波地域,是赵叔孺交际网络中的核心地域。

在《赵氏同门名录》所记弟子中,鄞县籍人士有王广符、朱凝霞、沈良、何子乐、沙孟海、竺修瑜、周坚白、姚崇、陆志夔、陈心炎、赵鹤琴、厉国香、顾如珏13人,鄞县之外的宁波籍人士有丁德学(镇海)、王耀祖(镇海)、林剑星(镇海)、周锡庸(镇海)、洪洁求(慈溪)、张鲁盦(慈溪)、张雪父(镇海)、陈迎祉(余姚)、汤于祥(镇海)、应昌期(慈溪)。合计来看,宁波籍弟子占1/3。[37]除这些及门弟子外,《赵氏同门名录》未记的弟子高廷肃和待考者如朱复戡、秦康祥等人,也都是鄞县人。

赵叔孺交往的社会名流中,鄞县以至宁波是主要的籍贯所在地。如高振霄(鄞县)、张原炜(鄞县)、章显廷(鄞县)、张传保(鄞县)、吴泽(鄞县)、陈训正(慈溪)、周湘云(宁波)、刘敏斋(宁波)、王伯元(慈溪)、章云龙(宁波)、陈仁涛(镇海)、冯君木(慈溪)等,都是宁波人。

以鄞县为核心的宁波地域圈层,最具赵叔孺交游特色,也最富有地方元素,是他与故乡联结的显性通衢。

(二)福建地域圈层

福建的人脉关系,来源于赵叔孺的岳丈林颖叔和他本人的仕途生涯。比较明显可见的,一是在他的及门弟子中,不乏闽人,例如闽侯林冕。陈巨来的父亲陈鸿周,曾为闽候补知州,与赵叔孺为同寅,入民国后回居沪上。[38]从此角度理解,也可将赵叔孺、陈巨来的师生缘分,追溯至与福建的渊源。二是社会交往中的曾经为官福建者,如清光绪举人、福州知府、温州商会会长吕文起。三是亲友中的闽籍人士,如其夫人的外甥梁鸿志,其长女赵琏所嫁之福建上杭人士罗浍年。此外,其次子之媳沈氏虽为吴兴人,但沈氏之父为福建候补知县荣爵,也可见其与福建的关系。其他如福建闽侯梁敬等人,与赵叔孺也有交往。

(三)上海地域圈层

1912年后,上海成为赵叔孺实际生活和开展艺术活动的首要之地。不论社会交往,还是艺术交流,都是其交际网络中最为广泛和重要的圈层。上述弟子、艺友和社会名流中,都有大量沪籍或与赵叔孺一样移居上海的人士,如弟子中的程祖麟、赵璞、钱辅乾、韩虓,艺友中的吴湖帆、陈小蝶、冯超然、李秋君、蒋榖孙,社会人士中的沈钧儒、龚心钊、高络园、高野侯、况周颐等人。

在这三个地域圈层中,上海圈层应该是当时居于上海的艺术人士中一种比较普遍的交游网络,其中蕴含的地方性特征,相对淡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