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属关系名词的综合研究

一、从关系名词到亲属关系名词

1.0 关系名词是名词中一个很特殊的次类,它的特殊性,表现在语义、语法和交际功能各个方面。有人曾举“小芹的娘是于福的老婆”一类句子,认为它不能说成“娘是老婆”,以此批评中心词分析法。其实,这不能全怪中心词分析法。根据向心离心理论(布龙菲尔德1980:239—242,337),偏正结构是可以把整体功能归结到它的中心语上的;这样,用“摘心”来简化分析一般还是可以的。这里的问题在于句中的两个“心”都不是一般名词,而是关系名词,恰巧它们在一般情况下是不能“摘心”的。关系名词的这种语法特点,跟它的语义特点是有直接关系的。

此外,在词汇系统中,关系名词很能体现各语言特点的一部分,这些特点尤其体现在不同的交际功能上。这些特点跟使用该语言的社会的特点,又有密切关系。

因此,本文便想尝试一下用语义和语法、交际功能结合,语言内部结构和社会特点结合的方法,对关系名词(主要是亲属关系名词)进行全面综合的考察分析。

1.1 表示对某一或某些特定对象有某种特定关系的事物(主要是人),这样的名词便是关系名词。

譬如“娘”这个词,表示的并不是某一类人,而是对另一个特定对象有生育关系的女子。(我们将把那个特定对象叫作“彼端”,而把词所指的与彼端有某种关系的人或事物叫“此端”。)这种关系名词作为一个概念,其内涵中最本质的东西就是跟彼端的关系,而不是此端的固有属性。只对特定对象,某个人才能成为“娘”的此端,一离开那个彼端,“娘”就不称其为“娘”了。在赵树理的《小二黑结婚》中,同一个三仙姑,只对小芹来说才是娘,对其他人来说她都不是娘。内涵的这种特点造成了外延的不确定性。每一个已生育的女子,都可能在一定场合进入“娘”的外延,但又绝不是在每个场合都可以进入。另一方面,同一个人都可以随着彼端的改变而进入不同的关系名词。所以,三仙姑对另一些人来说,又可以是“老婆、女儿、外孙女、儿媳妇”甚至“嫂子、姑妈、表妹”等。再比如,“团长”对营长以下是“上级”,对师长以上又是“下级”了。

当然,“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所以,像“资本家”这种人,作为社会存在,也是处在跟各种人(尤其雇佣工人)的关系之中,并在这些关系中显示其特征的。可是,作为一个概念,它表示属性和范围都很确定的一类人;某个资本家不只对自己的雇工是资本家,对所有人来说,他都是资本家。所以,这样的词不是关系名词。

1.2 关系名词外延上的不确定性,表现为语义上的某种不自足性。一般的实词,在语义上都是自足的,因此,在语法上可以独立充当句子成分。关系名词在语义上不自足,因而在语法上也就往往不能自由地充当句子成分;在汉语中,它常常需要用一个领属定语来引出关系的另一端。光说“娘”,不知道是谁,“小芹的娘”,那就确定了。光说“娘是老婆”“小芹的娘是老婆”“娘是于福的老婆”,都不成话;但“小芹的娘是于福的老婆”,就成话了。可见以关系名词为“心”的偏正结构,并不能把整体功能归结到中心词上;在这类特殊的名词上,中心词分析法是不完全适用的。当然,关系彼端有时可以不用作定语,而是隐含在上下文或说话环境中,这正是我们将要讨论的。

1.3 汉语关系名词数量并不很多,不过还可以从多种角度进行再分类。

1.3.1 一种分法是“相向、反相向、非相向”三类。相向的,关系两端地位相等,如甲是乙的朋友,则乙也是甲的朋友。再比如:亲家、亲戚、本家、情人、同学、同乡。反相向的,关系两端地位不等。如甲是乙的父亲,则乙不能是甲的父亲。大部分关系名词均属此类,如:女儿、哥哥、叔叔、上级、故乡、母校。非相向的,本身不表明是否相向,如:弟兄、姐妹、表兄弟、堂姐妹。彼端的信息可以帮助识别是否相向。彼端性别跟此端相同,就是相向的:“觉慧是觉新的弟兄”。反之则是反相向的:“觉慧是觉英的弟兄”。彼端性别不明就无法识别了。

1.3.2 还可以分成“递相、反递相、非递相”。递相的,按同一关系延伸而关系性质不变。如甲是乙的上级、乙是丙的上级,则甲也是丙的上级。再比如:哥哥、妹妹、上辈、下辈、后代、下级、本家、同乡等。大部分是反递相的,甲是乙的父亲、乙是丙的父亲,则甲肯定不是丙的父亲。也有些是非递相的,即不表明是否递相,如甲是乙的朋友、乙是丙的朋友,甲不一定是丙的朋友。再比如:亲家、同学等。

1.3.3 此外,从实用出发,我们按关系性质及用法将汉语关系名词暂且分成以下七大类:

(一)亲属关系名词(即亲属称谓):以生育和婚配为基本关系,如:爸爸、奶奶、姐夫。

(二)组织关系名词:表示在社会组织系统中的关系,如:上司、下级、领导。

(三)感情关系名词:表示非亲属性的感情关系:如:朋友、战友、情人、仇敌。

(四)同一关系名词:表示双方有某种共同点,如:同学、同乡、同事、街坊、邻邦、校友。

(五)不对称关系名词:关系两端不是同类事物,如:故乡(人与地方)、母校、祖国、生日。

(六)准关系名词:同一意义而兼关系名词非关系名词两种用法:客人、老师、徒弟、顾客。

(七)临时关系名词:只在特定格式中表示关系意义,如:孩子、闺女、姑娘、先生、老头子。2

1.4 上述七类中,亲属称谓有着特别重要的地位。在汉语中,亲属称谓不仅数量较大,而且各个方面都最典型地体现了关系名词的特点。底下我们就来解剖这只麻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