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社会方面

5.0 “亲属关系在一切蒙昧民族和野蛮民族的社会制度中起着决定作用”3,并且“起初是唯一的社会关系”4。在其他社会关系逐渐产生后,亲属关系虽然变成了一种从属关系,但至今仍在社会中占有不可忽视的地位。所以,亲属关系名词在各种语言里都有,是语言的一种普遍现象(universal)。另一方面,我们也注意到,不同语言的亲属称谓系统往往各有特点甚至差别很大。下面,我们就来进一步探讨一下现代汉语亲属称谓的特点,不难看出,这些特点跟使用汉语的社会的某些文化特征有密切的关系。

5.1 先来看一下亲属称谓系统本身。

5.1.1 大家知道,汉语的亲属称谓系统跟西洋语言比起来,是特别地繁复。这首先因为,西方语言往往只表示生育、婚配、同一这三种关系,而汉语则还多了一种年龄长幼关系,试比较brother ~哥哥/弟弟。其次,在表示间接关系上,西方语言不加区分的许多语义特征,在汉语中都是严加区别的,比如,英语同汉语比,grandfather相当于祖父和外祖父,aunt相当于姑母、姨母、伯母、婶母、舅母,cousin竟相当于堂哥、堂弟、堂姐、堂妹、表哥、表弟、表姐、表妹这八个称谓。

这说明说汉语的社会对亲属关系的重视远超过西方社会,正像爱斯基摩人用好几个词来表示不同的冰,而广州人用同一个词来表示“冰”和“雪”一样。

5.1.2 现代汉语中,亲属称谓往往有口头和书面两种风格变体,前者用来称呼对方和作为第三者谈论(我妈妈来了,他奶奶走了),后者不能用来称呼对方,但也可以作为第三者谈论,色彩更正式一点(我母亲走了,他祖母走了)。正式公文只用后者。再比如爸爸—父亲,姥姥—外祖母,姨儿、姨妈—姨母。汉语中这种完全同义而色彩上明显对立,都发生在比较重要的词汇项目上。

5.1.3 许多亲属称谓也是称呼非亲属的用语,如“叔叔、大哥、奶奶”。有些,则常在前头加上个同位的姓名来称呼非亲属,如“张妈妈、周爷爷、喜旺哥、双双嫂子、秋英妹”。还有一些专用于称呼非亲属的词,从构词成分上也可以看出跟亲属称谓的关系,如“大爷、大娘、大嫂、大叔、阿姨、老哥、老伯、老弟”。说汉语的人看重亲属关系,用亲属称谓能显示亲切、热情。西方人对此就未必习惯,就像中国人不习惯西方影片《英俊少年》中,海因切以直呼父亲(卡尔)外公(威廉)的名字来表示亲热。

5.1.4 在汉语的一些方言中,亲属称谓前的领属定语常用复数形式,即使彼端只是单个人,如苏州话:伲(我们)、伲爹爹(我爸爸),唔笃(你们)、唔笃兄弟(你弟弟),老王笃(老王他们),老王笃家小(老王的爱人)。这种现象在近古汉语中很普遍,现代普通话也有残存。这是看重家族超过个人的观念在起作用。5

5.2 在运用亲属称谓上,汉语也有明显的特点。因为关系名词外延不确定,所以给出不同的关系彼端,同一个人便可以适合不同的称谓,人们便利用这一点来选择称谓,使称呼最符合说汉语的人的交际需要。主要表现有以下几点。

5.2.1 用其他称谓来称呼配偶(非知识阶层用得多一点),如“孩子他娘”(京剧《智取威虎山》)、“小栓的爹”(鲁迅《药》)、“我家小菊她爸爸”(电影《李双双》)。这符合中国人传统的“举案齐眉”“相敬如宾”的伦理观念,而同西方人的my dearest(我最亲爱的)、darling(亲爱的)这些形成鲜明对照。

5.2.2 对晚辈用长辈称谓来称呼,如公婆称儿媳妇“小明他妈”。这种叫法比较客气,不多见。

5.2.3 用亲属称谓来称呼没亲属关系的人,如:小明他妈、小红的爷爷、他婶儿。

5.2.4 在家庭内用以听者为彼端的称谓来自称,以表示亲近,在当代一般限于长辈自称,有三种表达式:(一)只用一个称谓:“孩子,爹求你”。(二)称谓加复指:“不是爸爸我……”(见§3.2.6)。(三)加定语“你”:“小菊,你爸爸……” (《李双双》)。

5.3 以上所述都显示了亲属称谓在汉语中的特殊重要地位。然而,也要看到,最近这几十年来,中国人的亲属观念也有淡化趋向,尤其在城市里。大家庭的瓦解、子女的普遍减少,在客观上也降低了掌握多种称谓的必要。因此,目前老一辈还分得清的许多亲属称谓,尤其是基本关系超过两层的(如“连襟、舅嫂、叔祖”),有些青少年已经知道得不大周全了。这是值得社会语言学注意的。

(原载《语文研究》,1983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