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万物负阴而抱阳

(今本42章)

【帛书复原本】

道生一〔一〕,一生二〔二〕,二生三〔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四〕,冲气以为和〔五〕。天下之所恶,唯孤、寡、不穀,而王公以自名也。物或损之而益,益之而损。故人之所教,亦我而教人。故强梁者不得死,我将以为学父〔六〕

【今本】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人之所恶,唯孤寡不穀,而王公以为称。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

【对比说明】

复原本与今本有12处不同,突出的是(或其他说明):

1.“天下之所恶”的“天下”,帛书甲本为“天下”,帛书乙本与今本等版本均为“人”。由于老子是针对王公而言的,所以取用帛书甲本的“天下”更恰当些。

2.“冲气以为和”的“冲”字,帛书甲本为“中”,范应元本为“盅”,其余版本多为“冲”,“中”是“冲”字的借用。

3.“亦我而教人”句,帛书乙本毁损,帛书甲本为“夕议而教人”,“夕”通“亦”,“议”通“仪”,引申为照样《老子帛书校注》,徐志钧校注,学林出版社,2002年5月第1版,第24页。,而有学者将“议”解读为“我”的假借字,那么“夕议而教人”就变成“亦我而教人”高明:《帛书老子校注》,中华书局,1996年5月第1版,第33—34页。。这两种释义意思相同,都是“我亦教之”(王弼本,即今本)的意思,这里取用“亦我而教人”。

【译文】

“道”产生混沌不分的一,“一”再分化为阴阳二气,阴阳交合形成“天、地、人”三才,三才进而生成万事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阴阳二气互相激荡形成新的和谐。天下所厌恶的是“孤”“寡”“不穀”,但王公却用这些字来称呼自己。有的事物,减损了却反而收获了增益,增益了却反而受到了减损。所以别人这样教导我,我也这样去教导别人。强横凶暴、刚愎自用的人没有好结果,我把这句话当作行事的根本。

【注释】

〔一〕一:混沌不分,形变之始。

〔二〕二:指阴气、阳气。

〔三〕三:阴阳对立的“二”互相作用产生了“三”,进而生发万物。《史记·律书》:“数始于一,终于十,成于三。”

〔四〕负阴而抱阳:古人以背为阴、腹为阳,所以有“负阴抱阳”一说,意为万物由阴阳构成。

〔五〕冲:冲突、交融。和:和谐,即均匀和谐状态。

〔六〕父:根本,即指导思想。

【阐释】

这一章老子讲解了“道”创生万物的过程,即“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与解释《易经》的《易传·系辞》中“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的讲法有些不同,但是意思是一样的。这里的“易”与“道”相对应,“两仪”与“二”相对应,四方的各种物象、时象、星象等对应着数理上代表“多”的生发、生长之数“三”,最后,就是“八卦”推演万物了。

这里需要重点提到的是关于“一”的解读。很多人都将“一”理解为“道”,笔者不是很认同。笔者很赞同《列子·天瑞》的解读:“一者,形变之始也。”“道”是“一”形成的原动力,远高于“一”。否则,老子就不会说“道生一”了,他完全可以说“道者,一也”。这里我们拿《易经》的“易”来对应“道”,拿“太极”来对应“一”,那么“易有太极”对应过来,也就是“道有一”,即“一”是“道”这个巨大范畴内的一个开始而已。

另外,老子在本章中重点谈到了“阴阳”的概念,这里提示了一个重要的辩证原则,即“万物负阴而抱阳”,因此就有了“物或损之而益,益之而损”,即物极必反。所以,我们为人处世需要考虑“适可而止”“过犹不及”“满招损,谦受益”等成语或箴言的意义,这才符合“道”阴阳中和的辩证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