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反也者,道之动

(今本40章)

【帛书复原本】

反也者,道之动也〔一〕。弱也者〔二〕,道之用也。天下之物生于有〔三〕,生于无〔四〕

【楚简本】

反也者,道动也;弱也者,道之用也。天下之物生于有,生于无。

【今本】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对比说明】

复原本与今本有5处不同,需要说明的是:

1.本章与第三章(今本41章)被今本等版本调换了位置。

2.文中,帛书甲乙本、楚简都有“也”字,今本等版本全删除。复原本从古貌。

3.楚简中“天下之物生于有,生于无”的“生于无”,前面没有“有”字。《老子》中对立的事物一般有三种关系:一是并存而不相关(如此处),二是“互为其根”并相互转化,三是“一方生另一方”(如有从无而来)。张祥龙:《有无之辨和对老子道的偏斜——从郭店楚简〈老子〉甲本“天下之物生于有/无”章谈起》,《中国哲学史》2010年第3期。帛书甲本中毁损了“下之物生于有,生于无”,帛书乙本有“有于无”。这里取用楚简字句,或最为准确。

4.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反也者,道之动也。弱也者,道之用也”句,可能真正揭示了“道”的本质,只是几乎无人注意而已。为何这样说呢?

“道”融汇于宇宙、天地与万事万物之中,但它不可见。“道”是从最微弱处体现它无法估量的力量,比如受精卵微小到几乎不可见,但是它从此时开始分化、成长成各种各样的生物,所以,“弱也者,道之用也”揭示的是物质层面“道主宰一切的本质与力量”,而“反也者,道之动也”就非常微妙了。

首先要谈第五章(今本42章)中“道生一,一生二”的观点,这里的“二”代表“阴阳”,由此可推“道”的反面肯定不是“阴”,也就是说,“道”既不是物质层面的对立统一关系(本章【阐释】依然按照主流观点,把“道”解读为物质),也不是唯心主义的“阴间”观念。那么,“道之动的反面”就只能是“道”的镜像。意思是说,我们所处的物质世界是“道”的镜像及其所衍化出来的幻象(这里合称“镜幻世界”),这个“镜幻世界”之所以浩瀚无边、精彩纷呈,是因为其反面世界中“道”的运动。这将颠覆我们对物质世界本质的认知。这与“超弦理论”“M理论”或许有某些对应关系。根据“超弦理论”“M理论”,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在超越三维的空间(如四维空间、五维空间)中有一种存在,这种存在于三维空间的投射或映射便是“道”,由此产生的镜像和幻象(镜幻世界)便是我们的物质世界。如果真的是这样的话,那就太不可思议了。

由此,也让笔者对第六十九章(今本25章)“吾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中“逝”“远”两字的过往一切主流考校产生了极大的怀疑。或许楚简《老子》中这两个字的原貌(如图2、图3所示)就为我们揭示了老子“宇宙论”的本质。这一点太过颠覆,此处不再展开,未来有机会再详细探讨。

图2 楚简编撰小组将该字校勘为“”,而今本等版本为“逝”,笔者表示怀疑。老子或许造了一个可以描述宇宙的字。(图片来源:《郭店楚墓竹简》荆门市博物馆编《郭店楚墓竹简》,文物出版社,1998年5月第1版。

图3 楚简编撰小组将该字校勘为“”,而今本等版本为“远”,笔者表示怀疑。(图片来源:《郭店楚墓竹简》)

【译文】

事物向相反方向变化,是道的运动;万物从柔弱开始发展变化或守住“弱能胜强”的态势,是道在发挥作用。天下万物产生于可见的“有”,产生于不可见的“无”。

【注释】

〔一〕反也者:向着对立面变化。

〔二〕弱也者:保持柔弱(胜强)的状态,或从柔弱、渺小开始发展变化。

〔三〕有:这里指道的有形质。

〔四〕无:这里指道的无形。

【阐释】

本章言简意赅地阐述了“道”的变化。前两句分别从事物的对立面和弱小面,于反方向说明了这都是“道”的作用的道理。后两句从天下万物溯源的角度,追根到“道”这个孕育万事万物的原动力。

“天下万物生于有”的“有”与第四十五章(今本1章)中“有名,万物之母也”的“有”是相同的意思。“生于无”的“无”与第四十五章(今本1章)中“无名,万物之始也”的“无”的概念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