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道德经,古今有何不同
- 王骥撰
- 1293字
- 2024-11-28 18:16:40
第十一章 为学者日益,闻道者日损
(今本48章)
【帛书复原本】
为学者日益〔一〕,闻道者日损〔二〕。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将欲取天下也〔三〕,恒无事〔四〕,及其有事也〔五〕,又不足以取天下矣。
【楚简本】
学者日益,为道者日损。损之或损,以至无为也。无为而无不为。
【今本】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对比说明】
复原本与今本有9处不同,突出的是(或其他说明):
1.“为学者日益,闻道者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将欲”字句,帛书甲本基本全部毁损,后九个字帛书乙本也毁损,用傅奕本补足,其中的“则”字改为“而”字(见第2点说明)。另外,“闻道”被今本等版本改为“为道”,一字之差,整章文意就发生了变化。
2.“无为而无不为”句,有学者校勘为“无为而无以为”,但是,楚简《老子》中却是“亡(无)为而亡(无)不为”,这个早帛书约150年的版本印证了傅奕本等版本的正确性。
3.“恒无事”的“恒”字,今本等版本为了避讳汉文帝刘恒的“恒”而更改为“常”字,显然,“恒”“常”是有区别的。
【译文】
求学的人,其私欲妄见天天增加;求道的人,其私欲妄见则日日减少,减少又减少,最后达到“无为”的境地。无为即不妄为,于是任何事情都可以有所作为。想要治理国家,要以不扰民为准则,如果繁杂苛政不断扰害民众,那就难以取信天下而使之归顺了。
【注释】
〔一〕益:增加。
〔二〕损:减少。
〔三〕取:治、摄化。
〔四〕无事:不生事,不扰攘民生。
〔五〕有事:繁杂苛政骚扰民生。
【阐释】
“无为而无不为”是老子极富智慧的重要观点和思想。老子的“无为”是尽最大可能地弄清事物的本质,掌握与运用本质之上的规律和法则,顺应自然而因势利导,即“不妄为”,这样事物就会轻易流转向符合自然规律的方向发展,进而创造出巨大的功绩。这一思想的奥妙用“庖丁解牛”来理解或许最为恰当。
庖丁解牛追求的是道,起初宰牛的时候,眼里看到的是一头完整的牛;三年以后,再未见过完整的牛了。之后,他凭精神和牛接触,而不用眼睛去看,感官停止了而精神在活动。依照牛的生理上的天然结构,挑入牛体筋骨相接的缝隙,顺着骨节间的空处进刀。依照牛体本来的构造,筋脉经络相连的地方和筋骨结合的地方,尚且不曾拿刀碰到过,更何况大骨呢!这样以很薄的刀游刃于有间隙的牛体筋骨之间,轻松完结,牛的骨和肉一下子就解开了,就像泥土散落在地上一样。所以,庖丁的刀用了19年,所宰的牛有几千头了,而刀刃锋利得就像刚在磨刀石上磨好的一样。
庖丁不是用技巧去解牛,而是用“道”去解牛,达到了“四两拨千斤”的效果。老子传授的“无为而无不为”便是希求人们达到这种境界,治理国家的人更需要这样。
为了佐证“无为而无不为”这一重要结论并为其做铺垫,老子在本章开篇就辨析了“为学”和“闻道”的概念和内涵。老子轻视对于外在知识的“为学”,认为这种知识掌握得越多,就会产生越多的机智巧变,进而私欲妄见也就层出不穷。老子重视直观深入内在体悟的“闻道”,强调把握事物未分化的状态或审视自身虚静的心境,不断地除去私欲妄见,使人返璞归真,最终达到“无为”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