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以其无争,天下莫能争

(今本66章)

【帛书复原本】

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一〕,以其善下之〔二〕,是以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之欲上民也,必以其言下之;其欲先民也,必以其身后之。故居前而民弗害也,居上而民弗重也〔三〕。天下乐推而弗厌也,非以其无争与,故天下莫能与争。

【楚简本】

江海所以为百谷王,以其能为百谷下,是以能为百谷王。圣人之在民前也,以身后之;其在民上也,以言下之。其在民上也,民弗厚也;其在民前也,民弗害也。天下乐进而弗厌,以其不争也,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今本】

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对比说明】

复原本与今本有17处不同,突出的是:

1.参考楚简,今本等版本主要是把“故居前而民弗害也,居上而民弗重也”两句交换了位置,显然没有原文更符合逻辑。

2.“非以其无争与,故天下莫能与争”句,被今本等版本改为“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之后,整章的重心便发生了转移。老子原本要表达的“要使民众感到‘弗害’‘弗重’‘弗厌’”的重心变成了“与世无争”的重心,这样就扭曲了老子的“不争”理念,将其变成了消极避世的思想。

【译文】

江海之所以能够成为百川之王,是因为它善于处在低下的地方,所以能够成为百川之王。因此,圣人要领导百姓,必须用言辞对人民表示谦下;圣人要领导百姓,必须把自己的利益放在后面。所以圣人居于百姓之前,百姓并不感到有害;圣人高居百姓之上,百姓并不感到压迫。天下的百姓都乐意拥戴他而不厌弃他,还不是因为他不与民争,所以天下没有人能和他竞争。

【注释】

〔一〕百谷王:百川之王,百川峡谷所归附。

〔二〕下:低下,意思是处于低下的地方。

〔三〕重:累、压迫、不堪重负。

【阐释】

本章老子讲了三大主题。一是,江海之所以能够成为百川之王,是因为它善于处在低下的地方,它不与百川百谷相争,故莫能与之争。这是在讲述哲学道理,同时为下面引出“君轻民重”的道理做铺垫。二是“君末民本”,这与儒家思想是相通的。三是,统治阶级想领导人民,居占于领导地位,就得处下、居后,这样才能对百姓宽厚、包容,进而获得人们的爱戴而不是排斥。

上述最后一点往往被后人评价为老子在讨好统治者,在为他们献计献策。关于这一点,笔者认为,在老子那个时代及之后的整个封建社会,由于阶级分层与社会关系的固化大潮,这正是百姓唯一能看到希望的地方。只不过历经了两千多年,很少有统治者对百姓真正做到“以其身后之”和“以其无争与”。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老子讲述的主题更多地体现了他的悯民思想,并非所谓的讨好统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