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道德经,古今有何不同
- 王骥撰
- 1813字
- 2024-11-28 18:16:40
第三十章 小邦寡民,器而毋用
(今本80章)
【帛书复原本】
小邦寡民〔一〕。使十百人之器毋用〔二〕,使民重死而远徙〔三〕,有车舟无所乘之,有甲兵无所陈之〔四〕。使民复结绳而用之〔五〕。甘其食,美其服,乐其俗,安其居。邻邦相望,鸡狗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今本】
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人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对比说明】
复原本与今本有10处不同,需要说明的是:
1.“使十百人之器毋用”的“十百人之器”,帛书甲本为“十百人之器”,帛书乙本为“十百人器”,今本等版本为“什伯之器”,联系文意,“十百人之器”更符合古貌。
2.“乐其俗,安其居”两句,今本等版本将其交换位置。显然,帛书更为准确。
3.“邦”字被今本等版本改为“国”字,为避讳汉高祖刘邦的“邦”,意思一样。
4.这里提供另一种特别的解读:有人认为,本章或许并不是所谓的老子的“理想国”,而是在描写小国长期处于战乱之中所呈现出来的民不聊生、惨不忍睹的社会状况。如是这样,那么,今本等版本把它从原来的地方割裂出去,放在《德篇》的倒数第二章,就有粉饰太平的嫌疑,详见【阐释】。
【译文】
国家要小,人民要少。虽然有公用的各种器具却并不使用,使人民不轻易冒生命危险而向远处迁徙,虽然有车辆船只却没人去乘坐,虽然有武器装备却没有用武之地。使人民重新回到结绳记事的淳朴时代。人民吃得香甜,穿得漂亮,活得快乐,住得安适。国与国之间互相望得见,鸡狗的叫声相互都能听到,但是人民从生到死都互不往来。
【注释】
〔一〕寡:使变少。
〔二〕使:即使。
〔三〕重死:看重死亡,即不轻易冒生命危险。徙:迁移、远走。
〔四〕甲兵:武器装备。陈:陈列,意为布阵打仗。
〔五〕结绳:文字产生以前,人们用绳子打结记事。
【阐释】
后世广为传说的老子的“理想国”: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人们之间没有狡诈的欺骗,更不会攻心斗智,人们也没必要冒着生命危险远走他乡谋生;整个小国民风淳朴敦厚,人们生活安定恬淡,甚至沿用古老的结绳记事。
这当然只是一种理想,甚至是幻想。老子真有这样天真吗?笔者赞同学者胡寄窗的观点,他认为,研究老子小国寡民的思想,要分析产生这种思想的阶级根源、时代因素及其所要解决的问题。所谓小国寡民,针对的是当时的广土众民政策。很多人认为广土众民政策是一切祸患的根源。做到小国寡民便可以消弭兼并战争,做到“有甲兵无所陈之”;便可以避免因获取物质资料而酿成社会纷扰的工艺技巧,“使十百人之器毋用”;便可以消除使民难治的智慧,而以结绳记事的方法来代替;便可以使人安于俭朴生活,不为奢泰的嗜欲所诱惑;便可以使人民重死而远徙,以至老死不相往来,连舟车等交通工具都可一并废除。他们不了解,广土众民政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时,新的生产关系要求全国统一的地主政权这一历史任务在各大国的政策上的反映。
不过,胡寄窗是站在今天,回过头去看遍了两千多年的历史才说出了上述观点。这段文字表述的意境,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晋朝陶渊明所写的那篇著名的《桃花源记》,陶渊明有可能是从《老子》这段文字获得灵感的。《桃花源记》影响如此深远,也说明在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很多人是认同老子的“理想国”的。
老子所在的时代,各国纷争,战乱不断,国破家亡,随时发生,人们只得四处迁徙为生。所以,那时的人民绝大多数时间都是生活在极度紧张和不安定的环境之中的,这个“理想国”当然是人们最为向往的生活了。这也是老子对那个急剧动荡的时代的不满和控诉。另外,传世诸本将此章有意调整到《德篇》的最后(上下文意的连贯性被割裂),或许这才导致了老子的“理想国”的歧义与误解。这里提供一种别样的解读,极具颠覆性但又具合理性,仅供读者参考:
老子的意思是,由于战乱,本来就很小的邦国,百姓变得越来越稀少,于是,原本能供十人、百人共用的器物没法继续使用,百姓随时随地都面临死亡威胁而不得不远走他乡,原有的车船、兵器等都派不上用场,人们只得重新启用结绳记事的办法来传递信息。请让他们能够吃上甜美的食物、穿上漂亮的衣服、乐于享受民风民俗、过上安稳生活,不要再去骚扰他们了,让他们能够享受到“邻国人互相看得见,鸡狗的声音互相听得见,人们一直到老死也都不相互干扰(即不发生战争)”的稳定生活吧!
或许这才是真相,才是老子的本意。一场悲剧被后世篡改成了喜剧,而且传唱了两千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