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道德经,古今有何不同
- 王骥撰
- 1888字
- 2024-11-28 18:16:40
第三十一章 利而不害,为而弗争
(今本81章)
【帛书复原本】
信言不美〔一〕,美言不信。知者不博〔二〕,博者不知。善者不多〔三〕,多者不善〔四〕。圣人无积〔五〕,既以为人〔六〕,己愈有;既以予人矣,己愈多〔七〕。故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八〕,为而弗争。
【今本】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对比说明】
复原本与今本有7处不同,需要说明的是:
1.“善者不多,多者不善”句,帛书甲本基本毁损,取帛书乙本补足,今本等版本改为“善者不辩,辩者不善”,掩盖粉饰太过明显。“善者不多,多者不善”句,有人解读为“善与不善是相对而言的,做善事也是有分寸的,过分的举动不一定是善意的”,有一定的道理。不过,笔者认为直译为“善良的人不多,多数人不善良”或许更符合那个极度动荡的时代。当然,老子说的这句话是有明显的针对性的。
2.“圣人无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予人矣,己愈多。故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为而弗争。”这段文字,帛书甲本除“圣人无”“以为”五字外,全部毁损,取帛书乙本补足。
3.“人之道,为而弗争”句,被今本等版本改为“圣人之道,为而不争”,意思彻底改变了。前者暗含一个前提,即“人之道,损不足以奉有余”(参见第四十二章),所以“为而弗争”的意思就是“统治者不要做得太过分了,太过分了百姓就一定会起来反抗与斗争”。而后者加上了一个“圣”字,改了一个“弗”字,便回避了社会的重大矛盾,转移了话题,可谓“腹黑”得“巧妙之极”啊!(这样的解读,与传世诸本及主流解读截然不同。)
【译文】
真话不一定好听,好听的话不一定真实。知识精专的人不一定知识广博,知识广博的人不一定知识精专。善良的人不多,多数人不善良。圣人不存心去积累财富,而尽力去帮助别人,自己反而更加富有;他们尽力给予别人,自己反而得到的更多。所以自然的规律是让万物都获得好处而不是伤害它们,人的行事准则是施与而不是掠夺(既然“人之道,损不足以奉有余”,那么就不要做得太过分了,否则民众必然会为之一争的)。
【注释】
〔一〕信言:真话。
〔二〕博:广博、渊博。
〔三〕善者:善良的人。
〔四〕多者:多数人。
〔五〕积:积累,意为积累财富。
〔六〕既:已经。为人:帮助别人。
〔七〕多:丰富。
〔八〕人之道:人的行为准则。
【阐释】
本章看似平淡无奇,实则意味深沉、波澜壮阔,并高度概括了老子的核心思想和大智慧。
首先,老子用三个排比句列出三种表象和实质往往相反的社会现象。其中的“善者不多,多者不善”道出了老子所处的那个时代,统治者或者为了自己和家族的豪奢生活,或者为了争霸天下,或者为了避免被消灭而穷兵黩武,他们对人民各种巧立名目的赋税搜刮到了极限,社会动荡不安,战祸连年,民不聊生。
在这种人性被扭曲的现实场景下,“善良的人不多,多数人不善良”是社会的既成事实。老子将其与“信言不美,美言不信”“知者不博,博者不知”这两种常见的社会现象并列,并特地将其放在最后的重要位置,不仅是告诫世人需要认清真相,而且也表现了老子对现实社会世风日下、人心不古的无奈和忧虑。
同时,这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今本等版本“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的篡改和文句位置的调换是错误的。篡改者之所以这样改动有两种可能:一是根本没有弄懂老子在想什么、为何这样写、又为何这样安排文句位置,根本没有领会老子的深邃思想,没有考虑到老子所处的社会环境,属于轻率臆断,肤浅有余;二是有意回避老子所述的社会尖锐问题,将既成事实用冠冕堂皇而又空洞乏味的“高帽子”来掩盖。
接下来,老子以“圣人该怎么做”的口吻与期许,直接对统治者提出了告诫:“圣人不存心去积累财富,而尽力去帮助别人,自己反而更加富有;他们尽力给予别人,自己反而得到的更多。”这种辩证关系的一再阐释是老子“悯民”思想的集中体现。同时,老子还将这种给予与收获的辩证关系上升到“天道”的高度,概括的核心就是“利而不害”四个字,即让万物都获得好处而不是伤害它们。这才是自然为何生生不息、繁盛不已的根本所在。
由此,老子最后针对“人之道,损不足以奉有余”的行径提出警告,再次警示统治者,要想使国家兴盛、社会繁荣,要想让自己的统治保持得长久,一言以蔽之,就是要“尽可能地多施与而不是掠夺”。否则,做得太过分了,民众便会起来反抗与斗争,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另外,有些学者认为老子始终将“改善民生”的希望寄托在统治者身上,这是有一定局限性的。这个说法只要细细分析,就会发现它仅仅是听起来有些道理而已,实际上属于脱离实际与环境,有些“站着说话不腰疼”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