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财富结构失衡,财务现状并不乐观
过去我们受益于经济总体的高速增长,但“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我们的消费习惯、家庭理财行为都还停留在高速增长的惯性中,当未来的高速增长不再出现,家庭的财务隐患也将由此产生。从这个角度来判断,中国家庭的财务状况并不乐观。
中产家庭因为有收入,所以敢支出。但是,中产家庭的收入还没有宽裕到随便怎么花都行的地步,这其实是一种“紧平衡”。一旦收入的情况有变,很容易陷入入不敷出的境地。这是“平成流浪汉”出现的根源,也是我们必须警惕的地方。
那么,现如今的中国家庭财务状态具体是什么情况呢?为什么我会说并不乐观呢?
1.结构不合理,不动产占比过高
中国家庭财富结构普遍出现这样的情况:房产在财富中的占比平均超过50.00%,其中城市家庭超过70.00%,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甚至超过85.00%,这种比例相较于美国、日本等国家要高出一大截(如图1-13所示)。
图1-13 2000—2019年中美日三国居民房产在财富中的占比(%)
房地产之所以叫“不动产”,不光是因为这块资产不能挪窝,同时隐含了其交易的不便利性——不动,也包括交易不动。房地产最大的问题:一是涨和跌的时间都很漫长,涨起来不容易跌,可一旦开始跌也很难转涨;二是一旦进入下跌周期,交易就会极其清淡,很难脱手。所以,房地产价格素来有“顶点即是底点”之说。
图1-14 1986—2018年部分OECD国家房价指数(%)
从图1-14我们可以看到,不仅涨的时间动不动以10年、20年为计,跌的时间也经常以10年、20年为计,可以说是相当漫长。
涨的时候万事皆好,一旦转跌,周期长、流动性差、变现难,这就是所谓的“纸面财富”。不动产占比过高,财富的“纸面财富率”就高,经济下行时的抵抗力就会下降。这种状况很容易造成中产家庭的破产。
不动产占比过高还会带来另一个问题:家庭的负债率偏高。中国人不习惯举债消费,家里欠的钱,主要是买房子的贷款。最近20年来,中国家庭负债占比持续走高,其中购房抵押贷款占比最大(如图1-15所示)。
图1-15 2000—2018年居民负债数据(%)
这个负债数据其实是“虚假”的,因为其中的家庭财富,大部分是房产,而房产的变现能力很差,“纸面财富”是要打很大折扣的。真正能让我们还得起所欠债务的,仍然得依靠收入的快速增加。但是,如前文所述,这个增速“发动机”正在熄火。
如果熄火了,增速不再是两位数,而是一位数,结果会怎么样呢?
理财魔方先后为1400多个中产家庭做过家庭财富的规划,规划的第一步就是预估未来的支出,估算什么时候需要支出多少钱,从而确定如何分配现在手里的和未来将要获得的资产。在这个过程中,对家庭财富的摸底结果显示,状况其实是非常不乐观的。
2.18%的中产家庭会在未来某个时刻遭遇财务危机
如果收入不能始终维持在两位数以上的增长,那么将有18%的中产家庭会在未来某个时刻遭遇财务危机:收入加上手里所有的可流动性资产,不够支付当时的支出。通俗地说,家庭破产了。18%,这是一个多么可怕的比例!
出现财务问题的预估年龄,将集中在30~60岁,平均年龄为48岁。对于这个年龄段的人来说,人生的大部分可能已经发生,如果出现财务问题,从头再来的机会已经很少了(如图1-16所示)。
图1-16 中产家庭遭遇财务危机的年龄分布(%)
对于这些中产家庭来说,财务缺口的金额,从3万元到300万元不等。当然,这个测算的前提是这些家庭还可以“带病运行”——虽然没钱,靠借钱还可以继续支撑下去。但在现实中,一旦没钱支出甚至破产了,那么后面的支出可能也就发生不了。按照目前的负债情况以及未来的支出需求,如果这18%的家庭不想破产,他们就需要补上几万元到几百万元的额外收入。
可对于一个40岁以上,甚至接近60岁的人来说,到哪里去补上这额外的几万元甚至几百万元的收入呢?“平成流浪汉”的悲剧,其实就是在这个阶段发生的。
这就是现实,同时也是警钟。如果没有合理的理财规划,中产家庭的悲剧可能很快就要上演。
3.理财收入占比过低
西南财经大学做的《2018中国城市家庭财富健康报告》显示,中国城市家庭资产中只有11.8%是金融资产,可以获取理财收入。但是,在这11.8%的资产中,42.9%是存款,13.4%是银行理财,收益率低于通货膨胀率;17%是保险,是不产生收益的支出;10.3%是借款,就是通过P2P或私人信贷渠道借出去的钱,目前暴雷(本金全无)的风险是30%~50%;只有8.1%是股票、3.2%是基金(如图1-17所示)。
这意味着什么呢?少数的生息资产产生的收益远低于通货膨胀率,所谓的“理财”,其实是在贬值——因为挣到的收益,还抵不上贬值速度。理财这个“发动机”,从来就没有发动过(如图1-18所示)。
这种情况到2020年仍然在延续。同样是西南财经大学做的《中国家庭财富指数调研报告(2020年度)》[1]表明,2020年家庭投资理财平均收益率为2.3%,其中51%的家庭投资理财收益基本持平,也就是说一半以上的家庭并没有通过理财挣到钱。有35.8%的家庭投资理财收益为正,其中21.2%的家庭投资理财收益率在0~10%,10.9%的家庭投资理财收益率在10%~30%,3.7%的家庭投资理财收益率超过30%(如图1-19所示)。
图1-17 城市家庭的金融资产配置结构
数据来源:西南财经大学,《2018中国城市家庭财富健康报告》
图1-18 资产收益率与通胀率比较(%)
由此可见,大部分中国家庭的理财“发动机”没启动的原因是他们因为保守而不敢进行理财投资。
房产购置是中国家庭的重大支出项,不动产作为高风险资产,大部分家庭是以贷款方式购买,加杠杆又进一步放大了投资风险,这种结构无疑是在重蹈“平成流浪汉”的覆辙。
图1-19 中国家庭投资理财收益情况(%)
与此同时,我们在另一面又过度保守,理财渠道不合理,理财收入过低,又是在重蹈“阶层下流”中的日本中产人群家庭的覆辙。这是一个非常危险的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