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困局
- 三国:开局一张顺手牵羊
- 麟之章
- 2431字
- 2024-09-14 23:21:35
大致确认了驻守荥阳城的陈封的兵力之后,贾诩也没有了继续攻城的想法。
作为攻城一方,他本就需要远超过守城方的兵力,才可能做到强行攻下一座坚城,亦或者是以优势兵力进行围城。
但此时光荥阳城中就有着近一万五千兵马,而他贾诩的手下却只有两万多士兵,这点优势可以说是几乎无法支撑贾诩强行打下荥阳城后。
有了这个自我认知后,贾诩也迅速收集兵力,随后进行了撤军,决定向后方索要支援,争取以更多的兵力来取下荥阳城。
贾诩军的撤退也显得有条不紊,由于先前只交战了较短的时间,贾诩军并没有遭受太多的损失。
即使是三路围城,并被陈封军用箭支阻挡进攻,贾诩军也仅仅只出现了不到一千的伤亡而已。
这样的损失对于拥有超过两万兵马的贾诩而言自然并非什么大损失,因此贾诩在撤退时也是有条不紊,完全没有给陈封等人留出可以利用的破绽。
眼看着贾诩军离开荥阳城,陈封和张辽等人也算是放下心神。
但敌人如此稳重,却也让陈封明白接下来的时间必须要提高警惕了。
……
第一天的试探之后,贾诩就再没有主动进攻过驻守荥阳城的陈封军。
他回到营寨后,也立刻修书一封,向弘农郡汇报了陈封军的规模和荥阳城的坚固,并再次索要了两万人的兵力。
座位号弘农郡太守,董越名义上麾下有着上十万的部队可以调动。
但因为董卓的制衡,弘农郡的十万守军中,却只有三万多人是董越能够直接调动的。
剩下的六万多部队,其中一部分被张济,段煨与李蒙分别统领近两万兵马,在弘农郡的北边,南边和中线的三座县城中驻防。
剩下的几千士兵,则大多只是一些维护治安的县兵,其战斗力不值得一提。
也就是说,贾诩索要的这两万援军,光是董越自己的部队,已经无法满足贾诩的要求。
贾诩如果还要更多的援军,便必须要向驻防在其他几个县城的三位将军申请支援。
但让贾诩棘手的是,董卓即将称帝的消息让董越,张济,段煨与李蒙四位将领不得不抛下防务返回了长安城。
即使是时间到了12月21日,这四位边防重将也没有回到弘农郡的消息。
贾诩最终也还是没有要到他想要的援军,也只好带着两万多一点的部队,与荥阳城中的陈封进行对峙。
所幸董越在离开弘农时吩咐了城中的士兵要满足贾诩军队的补给,否则贾诩部恐怕都不得不撤回去从长计议了。
但董越等大将一日不会,贾诩就没有可能获得更多的援军来攻破荥阳城。
一来二去之下,贾诩最终得到了一个让他选择躺平的消息。
董越等弘农守将,因为董卓被汉天子禅让并称帝这件大事,最早也要等到明年一月十日才可能返回。
而再调动部队,让援军抵达贾诩部,其时间怕是都要到明年二月去了。
也正是这样的回复,让贾诩最终放弃了拿下荥阳城的规划,只是一心带着自己的两万大军,与荥阳城中的陈封军进行对峙。
虽然贾诩的兵力不足以击破荥阳城,但足足两万大军也让荥阳城中的陈封军完全不敢轻举妄动。
渐渐地,陈封也发觉贾诩军对他们已经造成了不小的麻烦。
可别忘了,陈封他们前来直隶,进驻荥阳,可并不是为了与董卓军在荥阳城中对峙的。
他们所想的,可是要在长安事变之后,以最快的速度,在董卓军混乱之际奇袭长安,然后支援长安城中的王允!
现如今贾诩的两万大军刚好挡在了陈封等人突袭长安的道路之上,对陈封等人的目标产生了极大的困扰。
以贾诩部的稳重,想来即使董卓遇刺,贾诩在短时间内也不可能离开荥阳才是。
而一直在荥阳城附近的贾诩军,无疑就成为了陈封等人奇袭长安的最大阻碍了。
其他的张济,段煨与李蒙等人守军大多在县城之中,陈封完全有能力绕过那些城池。
但贾诩军却完全不同,驻守在正西方的贾诩军盯着的就是陈封军。
陈封等人有任何举动,都会不可避免地被贾诩军发现,随后被贾诩军围追堵截。
再加上陈封的部队野战能力非常一般,人数也比贾诩军要差上不少,一时间,如何解决掉挡路的贾诩军,已经成为了陈封,张辽与徐荣心中最大的一根刺。
随着时间的流逝,十二月也过得异常之快,转眼间就快要抵达年末了。
按照先前王允寄给陈封的书信,王允的谋划很可能就会在新年之际开始执行。
而眼前的贾诩部却是一动不动,似乎就打定了主意要和陈封等人在这里把整个新年对峙过去。
面对这种危局,即使陈封如何忌惮规模达到了两万兵马的贾诩军,也只得再次广撒斥候,寻求击破敌军的可能。
相比起补给全靠荥阳城中粮食的陈封军,贾诩部的粮草和补给都是由弘农方向的董越部进行补给。
贾诩军的粮道虽然不足以让陈封等人发起奇袭,截断粮草,但陈封派出去的斥候还是可以通过粮道上的部队来往信息,探知到关于贾诩部的一些具体部署和人员信息。
当陈封得知他的对面军队的大将居然是贾诩时,陈封先是惊愕无比,随后则皱着眉头陷入了沉思。
大概过了半天时间后,陈封才将眉头化解开来,随后召集徐荣,张辽,吴懿等亲信一同商议事情。
当时正是十二月二十八日,距离除夕也就数天时间。
城内的守军们也都猜测接下来很可能要在荥阳城中过节,见贾诩没有前来进攻的意思,也都留下一定的警戒兵力后,对城内进行了一番布置,准备过个简单的春节。
而陈封召集众人,也谈起了斥候们搜集的情报,将贾诩和贾诩部主力的信息告知了众人。
徐荣和张辽对贾诩的名字有些印象,但他们对贾诩并不熟悉,对如何打败贾诩没有太多的思路。
而陈封则问起二人贾诩的为人,和先前贾诩在董卓麾下的表现。
对此,徐荣倒是说了不少,认为贾诩为人比较谨慎谦虚,在董卓军中几乎没有主动出过风头。
不仅如此,一些危险的任务,贾诩通常也会能避则避。
尤其是在关外诸侯前来攻打董卓的时候,当董卓分兵两路对敌时,贾诩更是主动告病,留在了洛阳城中,没有跟随李傕与郭汜一同前往汜水关驻防。
这也让贾诩避免了后续汜水关关被破后被诸侯们擒获的可能。
提到这一点,陈封也谈起了他的想法,最终提出了一个猜想和尝试。
由于陈封通晓后世历史,因此陈封对贾诩的为人和性格也算是比较熟悉,知道贾诩大多是一个识时务者为俊杰,并且精通自保的一个谋士。
他决心派使者给贾诩送上书信一封,尝试策反贾诩,让贾诩倒戈,然后与他们一同奇袭长安。
至于如何说服贾诩,这对于陈封等人而言就是一个较大的考验了。
众人聚在一起,从上午谈论到了深夜,最终才勉强制出书信一封,并决定在次日派斥候送给贾诩。